二战全景纪实-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它控制地中海和大西洋交通要冲,既可从侧面威胁法国,又可扼住英国通往中东和亚洲的交通咽喉。
因而,德、意对西班牙都有必得之心。
二是出于经济利益。
西班牙物产丰富,其汞的开采量占当时世界的45%,黄铁矿占世界开采量的50%以上。
此外,它还大量出口铜、锰、钨、铅、银、钾盐等重要军工原料。
掠夺这些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是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重要原因。
其三是出于意识形态考虑。
佛朗哥领导的武装叛乱同人民阵线的斗争实际上是法西斯主义同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间的一场较量。
如果人民阵线获胜,不仅会使德、意对西班牙的一切图谋落空,而且会促进欧洲各国反法西斯运动的发展。
因此,阻止社会主义和民主势力在西班牙的发展,打击共产国际倡导的人民阵线运动,扩大法西斯势力范围,是以世界法西斯领袖自居的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共同目的。
此外,德、意两国还打算利用这场战争作为未来世界大战的实战演习,来试验各种武器和新的战术技术。
同时,也想借此试探一下英法“绥靖政策”的限度。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的武装干涉,既是对国际民主与进步力量的猖狂进攻,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威胁。
德国将领莱希劳直言不讳地说:“在西班牙进行的武装干涉,不仅是最好的军事训练,而且是极好的政治行动,我们因此巩固了自己在英法战略生命线上的地位,我们在地中海地区进行武装干涉的最主要意义就在这里。”
由此看来,英、法、美应该站在西班牙人民阵线一边,反对德、意法西斯公开的侵略行径。
但实际上,英、法、美却采取“隔岸观火”态度,在不干涉政策的幌子下,任由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扼杀新生的西班牙民主共和国。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法国政府一方面声称同情西班牙人民反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但同时又宣布对西班牙冲突保持“中立”。
为了表示所谓“中立”立场的诚意,它还于7月25日公然撕毁1935年缔结的《法西贸易协定》,拒绝执行向西班牙政府出售价值1亿法郎武器的合同。
8月2日,法、英两国政府协商后建议:所有欧洲国家严格执行不干涉西班牙事务政策。
经过它们的活动,27个欧洲国家在伦敦成立了由英国财政大臣摩里逊任主席的“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以监督执行他们达成的“不干涉协定”。
12。西班牙悲歌(4)
协定规定:由英法海军封锁西班牙的海岸线、法国封锁法西边境,禁止把武器和军用物资运往西班牙,也不允许西班牙购置的军火过境。
以后又补充了一个禁止派遣外国志愿人员到西班牙去的决定,借口是“防止国际冲突”。
德、意和苏联都参加了不干涉委员会。
但德、意根本无视不干涉协定,通过葡萄牙转运站继续大规模向叛军提供军事援助。
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宣布,基于西方国家粗暴地撕毁了以前达成的协议,苏联将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向合法的西班牙政府出售武器并提供贷款。
英、法控制的不干涉委员会对德、意大规模武装干涉西班牙的事实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相反却指控苏联破坏不干涉协议,甚至说“有些国家比德意更应该受责备”。
美国没有参加不干涉委员会,但却支持英法奉行的不干涉政策。
1936年8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绝不干涉西班牙争端。
1937年1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禁止向“在西班牙交战的各方”出售武器,并禁止以志愿者身份援助西班牙政府军的美国人前往西班牙。
但却不禁止叛乱分子从美国购置汽油,也不禁止德意两国从美国购置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物资。
德意是西班牙叛军的主要武器供应者,这样,美国的军火便通过德、意源源运到叛军手中。
美国的禁运政策,实际上只禁止西班牙政府从美国获得武器。
英、法、美等国政府对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绥靖政策不是偶然的。
第一,它们同德意一样都仇视共产主义,担心人民阵线获得胜利会导致西班牙“赤化”,并进而影响本国和欧洲的稳定。
1936年11月,美国驻法大使布利特会见法国外长德尔博斯时一致认为,如果佛朗哥得不到德、意的迅速援助,“西班牙将很快落入共产党人手里,葡萄牙不久也会步其后尘”。
当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把德、意的武装干涉说成是消除西班牙的“共产主义疫区”时,英法美官方内心持赞同态度,因而想借刀杀人,利用德、意法西斯出面扼杀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第二,英法等国虽然力量雄厚,但内部矛盾重重,和平主义和保守思想斗争十分严重,在法西斯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咄咄逼人攻势面前,一味采取守势。
它们幻想能用牺牲西班牙的办法来满足法西斯的欲望,维持欧洲的现有秩序。
第三,它们知道社会主义苏联不会坐视德、意扑灭西班牙人民阵线,因而,想用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办法,来促使德、意同苏联相斗,从而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这就是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同英、法、美政府的态度相反,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进步人士都坚决反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径,鲜明地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一边。
当时,被封锁的西班牙共和国在粮食、武器等方面都遇到极大困难。
苏联人民发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援西班牙人民。
1936年9月,第一艘苏联轮船“涅瓦号”满载粮食和物资抵达阿利坎特港,受到西班牙人民的热烈欢迎。
阿利坎特市的男女老幼涌向码头,热泪盈眶,高呼“万岁”。
随后,装载武器的苏联船只也陆续到达。
从1936年10月1日到1937年8月1日,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提供飞机496架、坦克332辆、装甲车60辆、火炮714门、机枪12804挺、步枪337793支。
苏联虽未派成建制的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去了大批飞行员、坦克手、教官和参谋人员。
苏联人民捐款5600万卢布,苏联政府向西班牙政府提供8500万美元贷款。
还收容了数千名西班牙难童,让他们在苏联居住和受教育。
同苏联一样,世界各大洲也都展开了声援西班牙人民的群众运动。
巴黎、伦敦、纽约和其他许多城市的民主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要求给西班牙人民阵线提供援助。
西班牙大使馆收到了几千宗捐款和援助品。
墨西哥政府公开站在西班牙政府一边,向它提供了230万美元军火和物资。
阿根廷人民募集了5000万法郎的捐款以及大批粮食和衣服,还装备了19所野战医院。
巴西人民捐献了30万公斤咖啡。
古巴人民捐赠了400万法郎。
乌拉圭工人捐献了一天的工资。
智利人民捐赠了大批粮食和衣物。
为了协调行动,还在巴黎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国际委员会。
在战争的头两年,国际委员会仅从17个国家就募集到8亿法郎。
具有正义感的各种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都站出来保卫西班牙人民阵线。
这是强大的国际反法西斯战线。(5'1'7'z'手'机'电'子'书)
著名的国际纵队的组成更是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最高表现。
根据共产国际的号召,来自全世界54个国家的4万多名反法西斯战士,跋山涉水,奔赴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
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冲破本国政府的阻挠,躲过反动势力的搜捕,冒着种种危险才秘密到达西班牙的。
12。西班牙悲歌(5)
尽管他们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职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共同的一点就是对法西斯的仇恨和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墨索里尼的宣传机器造谣说,参加国际纵队的都是共产党人。
实际上他们既有共产党人,也有社会党人,既有共和党人,也有天主教徒,还有许多自由主义者和无党派人士。
这些反法西斯战士到达西班牙后,便集中在阿尔巴塞特进行军事训练,并先后编成第11、12、13、14、15等5个国际旅;旅下再设营和连。
经过短期训练后,就迅速奔赴前线。
最先组成的第1l和第12国际旅,在1936年11月参加了著名的马德里保卫战。
这批有觉悟、有经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英勇战士,初次作战就显露锋芒,给了法西斯军队以意想不到的打击。
应该指出的是,意大利共产党人怀着对墨索里尼的刻骨仇恨,在援助西班牙的斗争中发挥了杰出作用。
当时的意共主要领导人,几乎都到了西班牙前线去参加国际纵队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工作。
意共第二号领导人陶里亚蒂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于1937年6月前往西班牙同西共领导人保持联系,并坚持到战争的最后时刻。
另一位意共领导人隆哥担任国际纵队的总监,在保卫西班牙的多次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
就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匪徒残酷屠杀西班牙人民的同时,也有3500多名意大利反法西斯战士奔赴西班牙前线,同西班牙人民携手并肩向法西斯做殊死斗争。
他们当中有700多人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生命。
深受中国人民尊敬的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医生,在1936年也曾作为国际纵队的成员为西班牙人民服务。
然后又于1937年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战。
同样,中华民族的儿女也有100多人参加过西班牙国际纵队。
他们分散在各个兵种和部队,与世界各国战友共同打击法西斯匪徒。
其中有个叫谢维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担任了国际纵队的炮兵政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府还向国际纵队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的题词是:“中西人民联合起来!
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佛朗哥发动叛乱之后急于控制这个政治中心,在得到德意的公开支持并取得大量军事装备之后,佛朗哥的部队于1936年8月13日攻占西南重镇巴达霍斯,随后又与莫拉将军领导的北部叛军开始会合。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叛军飞机轰炸。
10月,拥有七八千人的德国秃鹰兵团和五万意大利军队先后到达西班牙。
10月1日,佛朗哥自称西班牙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家元首。
11月,南北两路叛军和德意法西斯武装对马德里形成合围,一场激烈的马德里保卫战随之展开。
当敌军逼近马德里时,共和国政府总理兼陆军部长、社会党领袖拉尔戈·卡巴列罗等领导人惊慌失措,匆忙逃跑,将共和国首都迁至巴伦西亚。
但西班牙共产党主张坚持斗争,立即发出保卫马德里的号召。
党的领导人多洛列斯·伊巴露丽满怀激情的战斗号召经常响彻马德里的各个角落,激励着人们英勇战斗。
她因此赢得了“热情之花”的雅号。
当时,马德里90%的共产党员都上了前线。
在共产党员的带动下,广大工人和市民也都踊跃参加了保卫马德里的战斗。
保卫马德里的主力军队是由共产党员恩利格·李斯特和埃尔·坎普西诺率领的“第五团”。
他们以身作则,始终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
国际纵队也参加了这场保卫战。
1936年11月8日清晨,身穿草绿色军装的第11国际旅开进了被包围的马德里。
他们没有休息就立即投入战斗,打退了来自西北面和东南面进犯的叛军。
12月,第12国际旅也赶到马德里参战。
国际旅的战士们在一片“为了革命和自由前进”的呐喊声中不断发起反冲锋。
马德里西北部的“大学城”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在这里,国际旅的战士们同叛军展开了白刃战,经过10个昼夜的生死搏斗,挫败了敌军从这里攻入马德里的企图。
但佛朗哥和德意法西斯并未因此善罢甘休。
1937年2月,叛军在马德里以南的哈腊马河发起了一次强大攻势,结果被国际旅的战士们击退。
3月,意大利的摩托部队在佛朗哥的外籍军团策应之下又发起第二次强大攻势。
敌军沿着萨拉哥萨公路奔袭马德里东北50公里处的瓜达拉哈拉,妄图切断马德里与共和国东部地区的交通线。
那时,天公作美,正好下起了鹅毛大雪,意大利侵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