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05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105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菲军不但没有“拔脚就跑”,反而向被惊雷般的炮火轰散了的日军猛扑过去,只用了48小时就把担任主攻的第65旅团歼灭了三分之二。本间中将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巴丹的进攻。日本大本营对日军在菲律宾的攻势受阻颇感意外,不得不把国内惟一的总预备队第4师团派遣到菲律宾增援。
  3月初,在菲律宾作战的日军有1万人左右染上了疟疾、痢疾,只有3000人可以参加战斗。麦克阿瑟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他为自己部队有五分之四的人员因患疟疾失去了战斗力而焦虑。
  这时,美国政府为免麦克阿瑟将军当日军俘虏,便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温赖特中将指挥,让他到澳大利亚去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
  3月底,日本援军到达菲律宾。4月3日上午10点钟,日军开始对巴丹半岛发起总攻。在日军强烈的攻击下,饿得发慌的美菲军乱作一团,纷纷弃阵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岭,有的则沿着海岸公路奔跑。
  4月8日,温赖特司令下令撤退。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只有海军少数官兵撤退到小小的哥黎希律岛。4月9日,爱德华·金少将率领75万余人的巴丹部队投降——这是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的最庞大的一支队伍。
  接着,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哥黎希律岛,该岛的15万名美菲军依靠深沟高垒,凭险固守。经过炮击和轰炸,日军摧毁了哥黎希律岛上美军炮兵阵地,炸毁了供水设施,中断了用水供应。5月3日,温赖特·金将军通过无线电命令整个菲律宾的美菲部队停止抵抗,拒绝投降者以逃兵论处。尽管如此,棉兰老的36万名军人,只有7000人向日军投降,其余的人拒绝服从命令,带着武器上山打游击去了。
  21。横扫东南亚(3)
  菲律宾的陷落,使美军丧失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远东政治军事基地,对太平洋战场的整个战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进攻香港的日军是日军第38师团。1941年12月8日上午7时30分,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首先向九龙的英军发起了进攻。由于驻守香港的英军既缺乏飞机,又缺乏陆空武器,防务十分薄弱。虽然英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是仍未挡住日军的进攻。
  到了圣诞节的上午,岛上守卫部队已告崩溃,被困在岛屿南端狭长的赤柱半岛。一队队日军横行无忌,开始杀戮伤兵和强奸中、英籍护士。防守香港总督府所在地的主力部队也行将溃败。
  英军司令马尔特比少将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投降。12月25日,英国在中国的统治就如此告终了。
  12月10日,日本第4航空舰队主力和南海支队,在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日机的掩护下,向关岛发起了进攻。关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是美军的海军基地。
  守卫关岛的美军只有海军陆战队360人。尽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阻止不住5000日军的疯狂进攻,被迫投降。
  进攻关岛的同一天,日军南洋部队和海军水雷部队,在从马绍尔群岛起飞的日机掩护下,向威克岛发起了进攻。威克岛是美军又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有中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舰之称。
  战斗打响后,由尾冈海军少将指挥的登陆部队在战斗机掩护下,实施登陆战。随即,驻守该岛的美军用海岸炮进行反击。并在日军上岸时,使用了仅有的4架飞机。在战斗过程中,美军的炮兵连机智勇敢,一举击沉了日军的2艘驱逐舰,日军司令尾冈海军少将被迫率舰逃跑。
  这时,日本大本营又从偷袭珍珠港的第1航空舰队中抽调两艘舰空母舰赶来支援。12月20日,尾冈海军少将在优势的空中火力掩护下,向威克岛进行了第二次登陆作战。22日,日军登陆成功,威克岛的美军在经过激烈的抵抗之后,决定投降。下午,身着洁白的海军制服的尾冈海军少将,参加了受降仪式。他在仪式上以裕仁天皇的名义,将威克岛改名为“鸟岛”。在这次海战中,日军死亡800余名;美军有1500余人当了俘虏,死亡120人。罗斯福总统在传令嘉奖这支队伍时,赞扬它进行了“英勇的、有历史意义的防守战”。
  荷属东印度是日军与英美荷盟国争夺的主要战场。荷属东印度有丰富的石油,为了不让荷印当局破坏石油设施,日军急于迅速占领荷属东印度。
  荷兰在东印度的军队总数约有1万人,拥有200架飞机,但分散在3000多个大小岛屿上,兵力相当分散。加上英美荷联合舰队的海上力量也很有限,因而,荷属东印度的防务极其薄弱。
  1942年1月24日,日本第16军的板口支队占领了婆罗洲南部的巴厘巴板。第16军的东方支队于1月13日占领了安汶岛,2月20日攻陷帝汶岛,从而从东面完成了对爪哇岛的包围。1942年2月15日,日军第16军的第38师团攻陷新加坡,从西面完成了对爪哇岛的包围。同日,日军一支伞兵部队占领了苏门答腊的油田——巨港。这样,日军就对爪哇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
  2月26日拂晓,由56艘输送船组成的日军西路军,在1艘航空母舰、7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护航下,进至离爪哇只有250海里处;由40艘输送船组成的日军东路军,在1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进至离爪哇东端200海里处。
  这天中午,2架盟军飞机发现了东路舰队。盟军司令部命令英美荷联合舰队司令多尔曼少将,跟踪追击日军舰队并相机全部消灭日军。
  27日下午2时30分,多尔曼少将率领5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前往迎击。下午3时半,两军相逢。
  盟军舰队在日舰炮射程之外首先开炮。接着双方舰队在25万米的远距离展开了激烈的炮战,盟军准确的炮火纷纷击中日舰,日舰被打得升起一股股黑烟。
  下午6时5分,日舰向盟军舰队秘密发射了43枚鱼雷,但因距离过远,全部落空。于是,日舰实施了肉搏式的强袭,向盟军舰只猛冲过来。多尔曼毫不畏惧,指挥各舰勇猛还击。
  激战一个小时后,双方损失较大。盟军舰只“科德纳尔”号、“依莱克特拉”号被击沉,“埃克塞特”号遭到重创而退出战斗。日舰“朝云”号、“峰云”号被重创。晚6时59分,日舰为了保证登陆兵力的安全,并期待夜战,主动向北撤去。
  虽然损失很大,多尔曼却不想撤退。他开始盲目地寻找日军运输船。殊料,晚上10时30分,盟军一艘驱逐舰被自己的水雷炸沉。
  28日0时40分,盟军军舰发现日舰“那智”号、“羽黑”号,双方相距不到6000米。几分钟后,日舰突然掉头北驶,并在相距7200米、方位70度的绝好位置上,向盟军发射了12枚鱼雷。盟军军舰措手不及,慌乱之中,巡洋舰“鲁特”号与“爪哇”号被鱼雷击中。两舰遂即沉入爪哇海的黑色海水之中。南征北战的多尔曼少将与旗舰上的366名官兵一同葬身海底。
  爪哇海战,盟军舰队被击沉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伤1艘;日军损失5艘运兵船、伤巡洋舰、驱逐舰多艘。经此一战,盟军赖以保卫爪哇岛的海上力量渐趋崩溃,可以说败局已定。
  21。横扫东南亚(4)
  盟军残存的10艘舰只在天亮时分别驶抵雅加达和泗水。第二天,4艘美舰要求逃往澳大利亚,得到批准。早晨5时许,悄悄地驶出了泗水港,并在昏暗中安全地通过了狭窄的巴厘海峡。当晚,“珀恩”号与“豪斯顿”号离开了雅加达,在逃跑途中被日舰击沉。英国的最后几艘军舰——“埃克塞特”号和两艘驱逐舰,企图趁黑夜通过巽他海峡逃跑,但是在日军俯冲轰炸机的协助下,被全部击沉。
  3月5日,日军第16军在雅加达登陆成功,随即占领了爪哇和苏门答腊海峡。9日,荷军指挥官命令全体部队放下武器。当地的万隆电台广播了最后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我们停止了抵抗……来日再见。女王再见!
  缅甸是通向中国和太平洋的西大门,是日军南进的另一个猎取的重要目标。英国在缅甸的守军只有一个缅甸师、一个印度师、一个澳大利亚旅和两营英军,总共约35万余人。
  日军进攻缅甸的作战计划是: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惟一交通线——滇缅公路,断绝英美战略物质,孤立中国,以促使中日战争的早日结束;伺机进犯印度,以便和德国在中东会师。
  1941年12月中旬,日军第15军先遣队进入丹那沙林,奇袭了三个机场,切断了缅甸至马来亚的通道,阻止了英军对马来亚的支援。1月24日,日军越过泰国向缅甸重镇毛淡棉发动进攻,31日占领了毛淡棉。接着,日军兵分两路北进。3月8日,西路日军占领仰光。
  4月初,东路日军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向缅甸重镇曼德勒进攻,企图切断滇缅公路。4月中旬,日军首先击溃了防守曼德勒以南的6万英军,夺取了安羌油田。接着,与史迪威将军指挥的中国军队在腊戍地区展开激战。中国军队抵挡不住装备优良的日军,开始撤退。31日,日军占领腊戍。日军持续穷追,沿途不断轰炸扫射。
  战至5月28日,英军历尽千辛万苦,以伤亡1万余人的代价,撤到印度的英帕尔城;史迪威将军指挥的中国军队大部退到中国云南南部,凭怒江天险挡住了日军的强大攻势。
  随后,日军占领了整个缅甸,切断了盟国的援华道路,打开了西进的大门。
  从1941年12月7日到1942年5月上旬,日本军势如破竹,横扫东南亚,相继侵占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城市,统治面积达380万平方公里。
  南进之前,东条英机首相扬言日本是亚洲的“解放者”,日军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然而,在日军占领了印度支那、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缅甸之后,马上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实行极其野蛮残酷的法西斯统治。
  泰国是较早遭受日本法西斯践踏的地区。1941年12月21日,日本政府把军事同盟强加于泰国政府,使泰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附庸,成为日本侵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桥头堡和后勤供应基地。日本政府除了以不公平手段大量进口大米、橡胶和锡等商品外,还经常用所谓的军用票,包括他们自己印刷和发行的泰国纸币,来购买食品和其他物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经济崩溃。
  荷属东印度是日本政府在东南亚建立“新秩序”的重点。因为荷属东印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供侵略战争需要。
  为了完成殖民统治,日本军政府成立不到两周,就宣布禁止一切政治活动,解散一切政党,甚至不准对现有行政机构进行议论及悬挂国旗,不准唱当地歌曲。
  日本军事当局为了使当地日本化,强制各级学校,以日语代替荷语;废除公元纪年,改日本纪年。每日清晨居民必须向东京“遥拜”,甚至连时钟也拨快一个半小时,采用东京标准时间。
  在经济上,日本人大肆掠夺荷兰和其他盟国国民的财产。除了由军政监部管理或移交给日本公司经营的工厂、矿山和种植园外,大量的金钱及其他财产被日本人没收。东印度群岛的对外贸易遭到破坏,引起了岛上食物供应的严重不足。
  为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力资源,日本政府组织“劳务队”,征募大批爪哇劳动者。据日本人的统计,被送到海外的建筑工程去干活的爪哇人达27万。这些不幸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活着回家。
  1942年5月6日,菲律宾哥黎希律岛上的美军投降后,日军顺利地侵占了整个菲律宾。日军进入马尼拉的第三天就颁布了戒严令,严禁一切抗日言行,凡采取反对日军行动的人均处死刑,并威胁如有一名日本人被伤害,就要处死十名菲律宾人质。
  在政治上,日本政府解散了菲律宾国内的各政治团体,着手组织“新菲律宾服务协会”,强行建立联保制,对菲律宾人民进行严密的控制。日本人要该协会的人在发现陌生人时报告日本当局,并检举那些同情抵抗运动的人,否则,住在附近的人全都要连坐。
  在经济上,日军的目标是力图把菲律宾由美国的农业附庸国变为日本的农业附庸国。菲律宾生产的大米大部分供应了日本侵略军,广大劳动人民不得不以糠菜充饥。在日军占领期间,大批人死于饥饿。愤怒的菲律宾人民将日本政府鼓吹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斥之为“大东亚共穷圈”。
  在教育上,日本人采用他们一贯的政策,即在还没有力量审查课程和教科书以及清除他们认为不利的内容之前,先关闭所有的中、小学和大学,待到日语作为一门课程时,方才重新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