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努尔哈赤 >

第124章

努尔哈赤-第124章

小说: 努尔哈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尔哈齐不停地说着,似乎满肚子都是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诉不尽!
  何和理只是静静地听着,有时“嗯,啊”的附和几声,或是为他添酒,加菜,提醒他多吃菜,少喝些酒。
  但是,舒尔哈齐又说道:“这菜俺吃了,酒也喝了,身子也洗干净了,唯有话未说完,冤诉不尽啊!”
  何和理还在劝他多吃一些,但是,舒尔哈齐又想起一件事,问他:“俺的子女他一个也不会放过的,可是有一个人他不会杀,那就是瓜尔佳!他不是留着自己玩弄,就是送给别人!是吧?”
  何和理只得说道:“他哪里会呢?你别胡思乱想了!”
  何和理见他吃得差不多了,也喝得差不多了。就向侍卫使了个眼色,那侍卫用盘子捧着一个鸭蛋大小的白面馒头,放在桌子上。
  何和理把那盘子放在舒尔哈齐面前,说:“这白面馒头是用参汁和面,蒸出来的。你吃了可以补补身子,走路就有力气了!请你快把它吃下!”
  舒尔哈齐拿起那个馒头,端详了又端详,然后说道:“何大将军讲得对,俺吃了它,就有力气了,走路就走得动了,就能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舒尔哈齐一边说着,一边大口、大口地咬着,嚼着,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何和理看着,听着,不由得流下了眼泪。真想上去一把夺下来,并且告诉他:“不能吃!那馒头里有毒药!”
  但是,他不能那么做。这是命令,是“命令”让这么做的。
  吃完那馒头,舒尔哈齐想站起来,但是怎么也站不起来了。那侍卫走过去,扶着他站起来,他向何和理点了点头,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何——大——将——军!……”
  还想说什么,但是,他已说不出话来,颓然倒在那侍卫的怀里……
  这时间,是万历三十九年(1611)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死了。时年四十八岁。
  在万历三十七年三月,舒尔哈齐被夺去了兵权。一年多一点,他就被关押在那间小屋里,直到死前。
  再说莽古尔泰与费英东、扈尔汉一起,放了火列来以后,他对两位大将军说:“你们先回去向父王复命,俺要带着瓜尔佳,在黑扯木过两天,然后回去。”
  费英东与扈尔汉只得带着兵马,回佛阿拉去了。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以后,心里说:“这小子性子这么急,连回来成亲都等不及了!”
  几天后,莽古尔泰带着瓜尔佳,及几个孩子,一起回到佛阿拉。
  从此,佛阿拉再没有人提起舒尔哈齐及其一家的事情。
  二、汗王把太子送上了绞架
  舒尔哈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死后,汗位之争的焦点,移向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
  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万历二十六年(1598)褚英十八岁,率兵征讨安楚拉库,得胜归来,被努尔哈赤赐号洪巴图鲁(在满文里“洪巴图鲁”为无敌的勇士)。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乌碣岩之战中立功,又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在满语里,“阿尔哈图土门”为多谋、广略的意思)。
  以后,又经历几场征战,屡建军功。
  褚英统帅过千军万马,在政治上也有抱负,想有朝一日作一国之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战场上,连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他年岁已高,政事冗繁,时常感到精力不够了。
  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想找一个助手,也需要确定继承人。那时,建州没有立储以长的历史传统,但是,褚英战功卓著,努尔哈赤便决定选择褚英,授命他执掌国政,代替自己管理政务。
  且说努尔哈赤曾替儿子请了一个武功师傅,名叫赛义德,是蒙古人。
  原在赫图阿拉时,一次南蒙科尔沁贝勒来结盟通好,努尔哈赤万分高兴,让将领们都来陪着喝酒,办了十桌酒席。
  当酒菜上桌后,因为那天天气很热,有人建议说:“咱们将酒席搬到院子里去吃罢,房子里太闷热了。喝起酒来,会更热的。”
  努尔哈赤觉得这意见很好,就派侍卫来抬桌子,撤酒菜。
  这时,科尔沁的贝勒随员中走出一人,说:“别让他们撤了,那太麻烦了,让俺来端出去罢!”
  那些桌子都是枣木做成的,料又大,本身就很沉重。再加上桌面上的酒菜杯筷等项,粗略估计一下,该有百十斤重吧!
  由室内搬到院子里,起码五六文远,由那人一桌一桌地搬出去,真是不容易啊!
  只见那蒙古人一持衣襟,伸直两手,竟将一桌酒席,平举着端到院子里去了。
  放下时,桌面上的汤和酒,一点也没溢出来。就这样,十桌酒席,那蒙古人硬是用两只手,平举着端到院子里去了。
  在场的将领们,无不鼓掌叫绝,齐声说:“大力士,真是大力士!”
  酒席散后,努尔哈赤同那蒙古人谈得很投契,便对他说:“俺有十多个儿子,想聘请你担任他们的武功师傅,好不好?”
  那蒙古人便留了下来,他原是科尔沁贝勒的侍卫队长。这蒙古人便是赛义德。
  平日,赛义德教孩子们练拳踢脚,有时与褚英一起去山林打猎,二人处得融洽,变成莫逆之交。
  在练拳的空闲时间,赛义德就讲三国的故事给他们听,引得大家整日围着他转。
  一天,褚英又邀赛义德去打猎。休息时,二人躺在草地上,晒着春天的太阳,浑身舒服极了。
  赛义德说:“英子,你要好好干啊!你是汗王家的长子,将来要继承王位的。”
  褚英听了,很不以为然地说:“不一定吧?父王早就说过了,建州没有长子承袭的传统。俺祖父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当时太爷爷认为他不光有武艺,还有谋略,就让俺祖父袭位了。”
  赛义德又说道:“要是兄弟几人都有武艺,又有谋略,你又是长子,岂不能优先么?”
  “那也要看父王的态度!能被他看中才行。”
  “你又不傻,为什么让你父王不欢喜你呢?”
  褚英两手一摊,觉得为难地说:“父王是一个严肃的人,平日,不苟言笑,对咱兄弟们十分严格,俺都怕他呀!”
  赛义德说:“英子!你今年是十七岁了吧?论你的功夫,也可以上阵了。”
  褚英说:“父王不让俺去,说太小了,去了很危险。说不定,真去了还要别人照顾呢!”
  赛义德又说:“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汗王喜欢你,信任你,认为你将来有出息。”
  褚英立即说道:“请师傅教俺,将来俺要是当了王,一定封你一个大官,重重地报答师傅的恩情!”
  褚英说完,从草地上一个鱼跃,起来了,然后噗嗵一声跪在地上,连续给师傅叩头。
  赛义德一见,急忙站起来,伸出双手,将褚英扶起,连声说:“这又何必呢?俺既关心你,又怎能不替你想办法?不过,这得靠自己!俗话说:不经一番冰霜苦,怎得梅花放清香?”
  褚英急着说道:“请师傅说具体些,俺一定牢记心头!”
  赛义德朗声说道:“汗王是武将出身。古人说:”惺惺惜惺惺。‘他必然喜欢作战勇敢的人,比如大将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扈尔汉等,都是你父王十分喜爱的勇将!你要学习他们,仿效他们,做他们那样的勇将,你父王一定会让你袭位的。“
  褚英说:“战场上作战英勇,轻者负伤,重者丧命。俺若战死沙场,不是什么也捞不到了么?”
  “英子,你尽说傻话!打起仗来,要有勇有谋,既要胆大,又要心细。不能乱冲乱撞,盲目地蛮干!另外,也要武艺高强,这是勇猛的基础,没有过得硬的本领,再勇敢,再胆大,也不过是敌人的靶子!”
  褚英接着说道:“师傅,从明天开始,你抽时间单独教俺一些武艺,怎么样?”
  赛义德忙说:“可以单独教你。只是白天不行,你那些弟弟看到了,不是有意见吗?你要不怕吃苦才行,就在夜里教吧!”
  “可以,俺已下定决心,学好本领。就从今天夜里开始!可好师傅?”
  赛义德见褚英歪着脑袋,一脸正经地问他,心里特别高兴,觉得孺子可教。便说道:“行!只要你能吃苦,肯学,俺一定认真教你。不过,有句话你听说没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在你勤学苦练!“
  褚英高兴起来,一跃站起,兴致勃勃地说:“走!俺这就回去,今夜就开始学!”
  自此,褚英学习武艺非常刻苦,马上的刀枪功夫练得很熟。
  一天夜里,努尔哈赤回来较迟,他听到前院有兵器撞击声音。
  遂手提一把宝剑,往前院走来。
  努尔哈赤走近一看,原来是赛义德在陪着褚英练武呢!
  他也不吱声,悄悄站一旁观看,见褚英的武艺大有长进,心里非常高兴,就上前说道:“快半夜了,还不休息?”
  二人这才停下,赛义德上前说道:“英子上进心很强,要俺天天夜里来教他,已经苦练几个月了。论他的本领,也可以跟你去战场走走,一般将领已不是他的对手了!”
  努尔哈赤欣喜地说:“那好啊!多亏师傅教得认真。好,咱父子俩走几个回合,看你的功夫到底如何?”
  褚英忙说:“俺怎敢与父王交手?俺的功夫还差远呢!”
  赛义德忙对褚英说:“俗话说:”弄斧到班门,比武找高手。‘正因为你差得远,才不要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呀!“
  努尔哈赤也笑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呢!俺未必能胜你,来吧,别像大姑娘似的。”
  褚英手提一杆钢枪,摆开架式,与父王战了起来。
  儿子使枪,父亲使剑,枪来剑往,寒光闪闪,一连打了十几个回合。
  努尔哈赤跳出圈外,说道:“真可以走马上阵了!”
  赛义德急忙说道:“英子很有出息,不光练武认真,还要俺教他用兵布阵的谋略。”
  努尔哈赤赞赏地点了点头,说:“用兵不用谋,是个糊涂虫!孙子说:上兵伐谋。就是要有勇有谋嘛!”
  赛义德笑着说:“再学一阵子,俺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努尔哈赤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那还不至于吧?师傅也太抬高他了。好吧,过两天再出征,就让你也去,先练练胆子,再试试功夫。”
  赛义德忙向褚英说:“还不快去谢谢你父王!”
  努尔哈赤笑着说道:“算了吧!天也不早了,都该休息了,师傅也辛苦,整日被孩子们缠着,亏得你有耐心!”
  赛义德说:“辛苦点没啥,只要他们肯学,俺累点也愉快。今天,汗王亲眼看到了,俺这里已有收获了,而且是很大的收获!”
  赛义德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褚英。
  努尔哈赤笑得更开心,说道:“师傅真会说话,你的心血没有白费,你的勤奋耕耘,必然收获更大的硕果!”
  褚英说道:“请父王与师傅都休息吧!俺再练一会,就回去了。”
  努尔哈赤对赛义德一拱手,说:“师傅也歇着吧!明天还要早起练功,不要累坏了身子!”
  说罢,努尔哈赤往后院走去。
  赛义德见努尔哈赤走远了,对褚英说;“古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第一关已被你闯过来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要过关斩将,实现美好的愿望,你仍要踏实苦练本领,提高作战能力,争取达到智勇齐备,文武双全!”
  褚英赶忙走到赛义德面前,说道:“感谢师傅教诲,俺英子决不负师傅的厚望,一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好!师傅就等这句话呢!今晚就到这里吧,明天再接着练!”
  从这以后,努尔哈赤见了褚英,总是笑眯眯地。一天,他当着赛义德的面,训导代善等小兄弟们说:“你们要用心学,能像大阿哥那样,俺就放心了。”
  然后,又让褚英表演了几套枪法,并亲自指点,说道:“功夫不负苦心人啊!作为一员武将,平时要多流汗,勤练功,打仗时就少流血,甚至不流血。”
  不久,努尔哈赤真的带着褚英,打了几仗。在讨伐讷殷部时,褚英跟着大将额亦都,参加了攻城战斗,亲手杀伤了许多讷殷部民。
  古勒山战役中,努尔哈赤将褚英带在身边。他亲眼看到了父王用谋略,打败了狂妄的九部联军,受到了极大的教育。
  从十八岁开始,褚英被他父王差遣,多次率兵出征,攻打安楚拉库路,参加乌碣岩之战,攻占乌拉的宜罕山城,等等,诸英屡立战功,深受努尔哈赤的信任。
  万历三十六年的一天,努尔哈赤派侍卫喊来了赛义德,并向他问道:“俺战事频繁,无暇管理政务,想让褚英主持国政,师傅意见怎么样?”
  “褚英今年二十八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