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50章

新中国近代史-第150章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东阁少将今年已经四十七了,但他身体健康良好,看上去精力十足,矫健的宛如一头豹子,似乎只有三十七。以他的人脉,消息灵通着呢!
  一听说要对苏联开战,霍东阁就忍不住热血沸腾,说什么保卫和平,那都是扯蛋,辛辛苦苦的训练这么些年,不就是为了战争嘛!
  对于战争的胜利,霍东阁信心十足。一来,他对自己带出来的兵有信心,而来他对政府有信心。那个‘好战的老头子’狡猾的很,没有便宜占的事,才不会参和,霍东阁想到这,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
  居然会被称作‘好战的老头子’,报纸真是什么都敢编。
  霍东阁清楚,汪道铭、陈庆良、蔡锷这批“老”将军才刚六十出头,集团军司令的位置不是他能抢到手的。所以霍东阁瞄准的是“先锋官”。
  果然不出所料,汪道铭上将亲自出马,抢下了中央集团军司令一职。霍东阁评价,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位老大都打了一辈子仗了,就不能给别人留点儿机会。
  中央集团军下辖四十五个满编师,五个炮兵旅,五个战斗机联队和五个轰炸机联队,共130万人,二千四百余辆虎式坦克,五千辆豹式装甲车,及四千五百余架飞机。
  中央集团军从被哈萨克出发,兵分两路:甲集团由勒石堡出兵,同时向库尔干、伊希姆和鄂木斯克进军,目标直指喀山(佯攻);乙集团由斋水市和巴水市出兵,进攻巴尔瑙尔,目标为整个新西伯利亚地区。
  另一个西方集团军司令被蔡锷夺下,这也没什么可争的,蔡锷身体健康,别人也就争不过他。
  西方集团军下辖三十五个满编师,五个炮兵旅,四个战斗机联队和四个轰炸机联队,共115万人,二千余辆虎式坦克,四千余辆豹式装甲车,及三千七百余架飞机。
  西方集团军目标就是越过乌拉尔防线,攻克斯大林格勒,与德军汇合。
  好在“老将”都知道培养新人,要不,这“先锋官”的位置,还真不把握。
  “陆军三杰”是霍东阁少将、白崇禧少将和薛岳准将。
  其中,白崇禧少将,装甲第一师师长,受命指挥第一装甲师、第十一装甲师、二个摩步师和二个炮兵旅,为北海集团军司令。
  论规模,北海集团军也就与突击集团相当。但北海路途遥远,在参谋部的计划里,就是个牵制力量。然,白崇禧却觉得这里有戏。苏军在泰舍特的防守尚可,越过此处,苏军的兵力就很薄弱了。
  薛岳准将,山地第三师师长,受命指挥第三山地师等二个摩托化师、二个装甲师和二个炮兵旅,担任中央集团军的突击集团指挥官。
  所以,霍东阁少将,装甲第七师师长,就如愿以偿了。霍东阁受命指挥装甲第七师等三个装甲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二个炮兵旅,担任西方集团军的突击集团指挥官。
  4月11日下午1时1刻,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下达到霍东阁手中。霍东阁一声令下,严阵以待的十万大军就宛如惊醒的猛兽,立刻露出那嗜血的獠牙。
  第133章
  7月11日上午10:30,空军出动,中苏战争开始。
  空军出动的不仅仅是战机,还有大量的空降兵部队。
  老实说,尽管去德国的军事观察员报告了,我军空降兵部队与德军伞兵部队的差距。空军也针对此种情况组建了五个空降旅。但是,对于大规模使用空降兵空降,深入敌后作战,参谋部仍然信心不足。
  无论是在演习中,还是在(德军)实战中,空降兵的缺陷都很明显——缺乏压制火力,没有重武器,自身缺乏掩护等等。空降兵部队从诞生开始,就注定只是奇兵,使用要受到限制。想大规模使用,就要有付出重大牺牲的心理准备。反正,不是大成功,就是大失败。
  因此,参谋部制订作战方案的时候,还是喜欢把空降兵小规模使用。一旦有损失,也不会很大,容易补充。
  这一次,就是这样。空降兵被几十人,百余人,被空投到一个个关键地点。控制水坝、桥梁、道路、堡垒等,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所以,待霍东阁集团出动之际,空降兵已经干净利落地控制了乌拉尔河上游的水坝。乌拉尔河上的桥梁,早已经被苏军炸毁,这倒不用指望了。这里说的桥梁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苏军处于守势,自不会留着,给我军利用。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说后勤,对军队的重要性。
  中国军队的装备好,火力强。换句话说,就是后勤负担重。而机械化部队中,工程兵的作用非常重要。故而,从组建之日起,中国国防军就很重视后勤和工兵。在编制和装备上,都有所侧重——对其它国家而言。
  此次为了越过乌拉尔河,工兵就采用了一种新装备。
  新装备说来也简单。就是个铁壳船,两侧安了一排轮胎,上面是块方方正正的装甲甲板,前后左右带接头,最希奇的,也就是在船里塞满了阻燃泡沫而已。但这东西效果却很不错。前面安上两节遥控的装甲船,就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迅速铺设好一座浮桥。
  这东西价格不菲,效果也相当显著。尤其是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
  毕竟,这东西在岸上连好,可以直接开到水里去,装甲甲板连小口径迫击炮都打不坏,就算打漏了船,有泡沫撑着,它也不沉。
  而且,霍东阁这里还准备好了大批重炮掩护。
  只花了一个小时,在准备好的十五个渡河地点,工程兵成功搭起了七条可以通行猛虎…3型坦克的浮桥。
  装甲部队一马当先,就越过乌拉尔河。
  然而,战斗才刚刚开始。
  前线的消息,流水般的汇集到指挥部,再集中到霍东阁这里,随后他的命令被迅速传达到战场各处。
  “报,苏军调集重炮,炮轰浮桥,各部要求火力支援”。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才几个失败的地方,都是处于苏军的重炮轰击范围内。
  “命令各炮兵部队集中火力,全力压制苏军重炮”。
  “同时,命令工兵部队抓紧时间,在备用地点架设浮桥。”
  “还有,要求空军提供火力支援。好钢用在刀刃上,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回过头来,霍东阁问参谋长黄文,“怎么回事,第一旅到哪里了,怎么苏军还……”
  黄文苦笑道:“遇到一道反坦克壕。”
  霍东阁当时就奇怪了,遇到反坦克壕就推平它,这有什么希奇的,都是常规套路,“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等黄文回答,霍东阁下一挥手,“算了,我去前边看看,肯定有什么不对的……”
  果然,霍东阁下一看,就骂了句粗口,“这孙子还真想的出来!”
  苏军动员了23万人修建乌拉尔防线,反坦克壕从乌拉尔河口一直向上延伸到乌拉尔山脉,这都是平常事,谁布置防线都得这么布置。没成想,苏联人还真把反坦克壕,挖出花样来了。
  都是明白人,事先想不到,到了现场一看,就知道里面的门道。
  苏联人是不惜工本,反坦克壕挖了六米宽,八米深——这也寻常,无非是人工多一点,苏联人决心大一点儿。我军填埋,多费点儿事。
  但苏联人把挖出来的土,都堆到了反坦克壕临近苏联人的一侧,形成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堆。
  这就麻烦了。
  土堆到另一侧,推土机就只好往地下挖。反坦克壕可是距离河边不远,往下挖不了多深,就能冒出水来。
  而且,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是不一样的,底部和上面尤其薄。基本上,随便拿支反坦克枪就能打穿。有这么一个大土堆在,上坡就把底部露出来,下坡把上面亮出来。这一下一上,就是个死亡陷阱。
  那边停的七八辆坦克残骸,已经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难怪第一旅一时也卡在这儿了。
  但是,打仗就是这么回事,有困难也得上。
  霍东阁下令,“还在这矗着做甚?!暂时先别急着过坦克了,过去多少,也是个靶子。过去的坦克不要心疼,直接填反坦克壕里,需要几层就填几层。
  先过去一批推土机,把土堆扒出几段豁口来。”
  “是!”第一旅旅长王海说,“跟我想的也差不多,你不来,我命令就下去了”——真是混熟了。
  瞪了王海一眼,霍东阁没理他,紧皱着的眉头一点儿也没放松。他对乌拉尔防线很清楚,苏联人可挖了三道反坦克壕,过了这一道,还有两道。
  皱着眉头想了想,霍东阁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暗道,这回可要出血了。踢了王海一脚,“有功夫磕搭牙,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办……”
  回到指挥部,霍东阁就把电话打到司令部去了,亲自说明了情况,要求空军大力支援。别人可能不清楚,霍东阁却知道云爆弹的存在,话里话外,就把这点了出来。
  蔡锷与他也很熟悉,就骂道:“一有困难,就想投机取巧,没有‘鸡弹’,还不打仗了!”
  熟悉自然是双方的,霍东阁也不秫他,“有没有‘鸡弹’,仗都得打,也一定会打赢。但情况在这里摆着,有了‘鸡蛋’,还要我拿人命去填坑,我可舍不得!”
  蔡锷笑骂说,“就你小子能挤兑我,你舍不得,我就舍得了?”
  战事刚刚开始,正是忙的时候,说笑了没两句,蔡锷就说,“我有事,不与你多说了。‘鸡蛋’是有的,空军也很愿意在实战中检测一下效果。但是,今天你是指望不上了,空军有任务,要用也得等明天。一会儿,我会派人去与你联系,商议如何配合。”
  “嘟……”对面的电话撂了。
  霍东阁一咧嘴,心想,‘等明天,等明天我早就突破这几道破壕沟了。白给我用,我还不用了呢!’
  霍东阁命令加紧进攻,并在河对岸建立起稳固的阵地。
  命令不是很详细,也不用说的很详细,他相信部下不会理解错误。
  就地设置阵地是不可能的,地方狭小,又不能深挖,只有向前渗透,突破反坦克壕,清除防守的苏军,并向两翼扩展,掩体工事都是常规设置,毋须多说。
  进攻势必以步兵为主力,这也没有二话。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令事先为坦克预备的架桥工具,只好用于步兵了。但壕沟两侧高低不平,要过推土机的话,就得采用笨办法了。希望王海不要太笨了,用装甲车填坑的效果应该也一样。
  ……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霍东阁开始收缩兵力——在不熟悉的地方夜战,可不是个好选择,但他派出了许多侦察兵小队。夜晚是侦察兵的主战场之一。
  进攻的第一天下午,霍东阁指挥部属在乌拉尔河西岸,突破反坦克壕,建立起了六处阵地。其中三处阵地的浮桥被炸断,一处浮桥受到重创,处于危险境地。
  进展不错,伤亡也不小。一下午就伤亡上千人之多,霍东阁就一个想法——‘还是缺乏实战经验呀!’
  霍东阁命令工程兵连接修补浮桥,并趁着夜色昏暗,用小船向这三处阵地增兵。傍晚时分,派来联络的空军参谋高云富,并没有带来好消息,霍东阁马上就为自己的乌鸦而后悔了。
  由于作战初期,没有预计要使用云爆弹,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因素,空军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把云爆弹预备好。这点儿时间不长,短则三天,长就五日。
  霍东阁再不满意也得等,参谋部的计划如此,空军有空军的任务。心里埋怨了参谋部几句,霍东阁就把此事放下了。一方面,他还管不到空军,高云富列举的都是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才打了一下午,就要求支援,这也不是什么露脸的事。
  再说,参谋部有参谋部的考虑,说这些都没有用,发牢骚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下一步如何进攻,从哪里打开缺口,突破过去。霍东阁拉着参谋长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制订出一套方案,再逐步完善它。
  霍东阁并没有等到云爆弹的到来,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在几天后传来——国会暂停了云爆弹的使用。他只有自立更生了。
  事情还要从中央方面军的进攻说起。
  乌拉尔河从里海河口往上二三百公里,都是正南正北走向,此地地势平缓。再向上追溯,就进入到乌拉尔河的发源地——乌拉尔山脉。
  西方方面军的主攻方向就是地势平缓的这一段,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进入乌拉尔山脉的奥尔得克…奥仑堡一线,西方方面军只是派兵加以牵制。
  乌拉尔山脉以东是北哈萨克,那里就是中央方面军的战线了。
  薛岳率领中央集团军的突击集团从勒石堡(即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发,对伊希姆、库尔干和鄂木斯克,同时展开进攻。因为进攻目标多,汪道铭还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