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26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261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盛顿出席会议,赞同这一文件(虽然不是没有相当的保留,因为苏联自己和日本不处于交战状态)。“宣言”于1942年1月1日由二十六个国家签字。根据其中的条文,苏联政府及其他签字国政府重申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各项原则;声明它们现在从事于“在各地共同保卫人类的尊严,反抗那种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残暴的武力”;并接下去宣称它们将动用全部资源反抗轴心国的军队,直到敌人被打败为止;它们将使自己的军事努力和盟友的军事努力协调一致;决不单独媾和。
  从俄德的角度来看,现在正好可以结束这段有关1939…1941年事件的记载。在1941年的后七个月中,一切已经发生变化,除了表面上德国还在胜利地朝着统治全世界的目标进军。但是实际上,对希特勒来说,胜利的局面这时已是日薄西山,德国的上空已经覆盖着危险的乌云。它的对手已经不是一个俯首听命的法国和一个显然无力的英国。它在同美国和苏联交战,这是两个虽然无法估计却是强大的国家。诚然,它的盟友日本已经加入战争,可是日本的动机既是要根除美国和英国在东亚的势力,同样也是要预防德国可能进犯那里。再说,日本虽然避免和苏联交战,而它的行动却把德国卷入对美国交战。诚然,德军已经席卷了半个俄国;但俄国的抗战并未崩溃,没有发生反对苏维埃政府的叛变,而且苏联的人力无穷无尽。苏联的生产——虽然受了损害——不是不能恢复,它已获得牢靠的保证,可以从英国以及从美国的巨大资源中得到重要的补给,并已获得一条安全的路线,可以通过波斯把这些物资运到手。
  到1941年底,盟国距离打赢这场战争还远,可是德国已经输定了。
  第七编 美国和欧洲战争 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
  第一章 法国沦陷前
  1939年9月3日晚间,罗斯福在一次著名的炉边谈话中,对美国人民广播了一项特别通告,简略地论述了美国在一个战乱的世界中的立场。他说,美国将保守中立,可是他不能要求每一个美国人在思想上也保持中立。“即使中立者也有权利考虑事实。即使对一个中立者,人们也不能要求他闭塞自己的思想或良心。”他预告他的同胞们,他们将受到战争的重大影响。“只要有什么地方和平遭到破坏,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和平都受到威胁。”美国必须行动起来,维护它的安全;美国的安全和西半球以及邻近海域的安全有密切关系。同时,他再一次说他希望并相信有可能不卷入战争,并且保证“只要我力所能及还能防止战争,在美国和平之光决不会熄灭”。
  两天后,总统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美国中立。第一次公告笼统地讲中立,四小时后接着发布第二次公告,宣布禁止对交战国输出武器。同时国务院指出,人们应注意两次公告的区别。它说,第一次公告是谈我们根据国际法的准则和程序以及本国法令中和国际法一致的准则和程序,作为一个中立国的活动。即使法典上没有1937年5月1日的立法,这一公告也会按照习惯法予以宣布;它同美国在以往国际冲突中所发布的中立声明大体上是一致的。
  第二次公告以1937年的中立法令为根据,这一法令,可望国会不久将加以修改。9月6日,罗斯福宣布联邦调查局将负责调查间谍活动、怠工破坏和违犯中立条例的行为。8日,总统宣布全国处于有限的紧急状态。他深知这种公告对爱好和平的公众可能产生的影响,因而在记者招待会上极力说明这并不意味着使美国立足于战争,无论在防务上或者在国内经济上都不是这样。然而,这可以使总统实行几项简单的紧急措施。公告的标题——全国紧急状态公告(关于遵守、保护、执行中立以及在和平时期的权力范围内加强国防的公告)——确切地说明了它的范围。实行第一项紧急措施的总统命令立即颁发。命令规定增加陆军和海军部队,提供遣送海外美侨回国的经费,以及增添反间谍和反破坏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措施的根据是1939年7月陆海军联合委员会通过的联合基本“陆海军作战计划虹1号”,这个委员会是战争爆发后经罗斯福正式批准的。
  政府一方面采取这些步骤以保持美国本身的中立,另一方面也采取一些步骤来巩固整个西半球的中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1936年)和利马(1938年)召开的美洲国家间会议上,各国曾一致同意,如果别处发生战争,威胁到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时,美洲国家应共同商量。因此1939年9月5日向二十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发出邀请,定期于9月21日在巴拿马城集会商讨。会议议程先由泛美联盟管理委员会于9月12日批准,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中立、保护和平与经济合作。外长会议于9月23日开始,25日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10月3日休会;会议批准了一项内容广泛的计划,包括十六项决议案,以维护美洲的中立。内容包括:重申美洲国家间的团结,一般地声明中立并规定中立国的权利与义务,对违禁品的规定,以及防止颠覆活动的措施。成立了一个美洲国家间财政与经济咨询委员会,负责考虑如何稳定美洲各共和国之间的货币和商务关系,并就如何应付由于战争而发生的美洲各国的贸易失调提供意见;并成立了一个美洲国家间中立委员会。中立宣言里虽然再次强调美洲各国继续保持和平的决心,可是对其中规定的中立国的义务,却以偏袒英国和法国的态度作了总的说明。会议最受人注意的结果是第十四号决议案——“巴拿马宣言”,它创立一个“安全区”,目的在于使西半球周围的海域免于战争,加拿大以及那些“毫无疑问属于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和领地”除外。这一宣言是罗斯福亲自倡议的,它声明美洲各共和国,只要保持中立,就有“天赋权利”要求交战国不使美洲附近的水域发生任何敌对行动。这种安全区又称中立区,将由各共和国进行巡逻。
  罗斯福面临的问题是怎样说服孤立主义思想仍然很浓厚的全国人民接受那些对美国安全十分重要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使英法两国能从美国获得武器的措施,因为根据中立法的规定,这两个国家这时是不能从美国取得武器供应的。而美国和西半球的安全有赖于英国和法国的继续存在,这一信念却是美国战略思想的一项公认的原则。这是陆海军最高统帅部在“陆海军作战计划虹1号”中提出的建议所根据的主题思想,也是战争爆发后影响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一个基本因素。然而,这些都是假定英国和法国单凭本身的海军和空军就能抵抗得住德国的进攻,美国毋须考虑直接参战(不论作为交战国,或者甚至作为非交战国),便可摧毁纳粹在欧洲的统治,这种统治会造成轴心国对西半球的直接威胁。
  美国的舆论几乎是普遍地反对纳粹而同情英法。但是,这种舆论在决心使美国置身战争之外这一点上,甚至更坚决地一致;人们经常争论,只有这样做,民主的传统——它在战争的紧急关头一定会消灭——才能保全,西方文明才能最后在世界上复兴。美国人必须保持和平,可是,只要这个和平不受到威胁,他们这时准备放宽中立法令,以使英法在美国购买武器——或者说,情况看来是这样,如果报纸和民意测验充分地反映了公众意见的话。1939年7月间,国会最后拒绝取消武器禁运令以后,罗斯福曾表示,如果在1940年1月下届例会召开以前战争爆发,他要召集一次特别会议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战争爆发后立刻进行的一次国会议员调查,使他相信国会终于准备对修订武器禁运法令作有利的考虑。于是,9月13日他发出公告,将于9月21日召开国会特别会议。这项公告是一个信号,表明战争爆发后重新提起的关于废除中立法的斗争即将加剧。9月14日,参议员博拉在广播讲话中指责废除该项法令就是干涉;16日,参议员范登堡说,美国不可能成为一方的兵工厂而不成为另一方的攻击目标。孤立主义集团的领袖们已经定下了在国会辩论中应该采取的方针,认为投票赞成废除该项法令,就是投票赞成战争。
  同时政府也在策划它的战役。国会开会的前一天,罗斯福邀请两党领袖参加白宫的一次会议。会上讨论了修改中立法的方法与手段,罗斯福呼吁两党在紧急关头一致行动,在场的共和党人表示同意。9月21日国会开会时,罗斯福亲自出席,向两院议员发表演说。政府认为不宜明白宣布它希望取消禁运的真正理由,即援助英法符合美国的利益。任何情况,如果可能被理解为和某一些外国站在一边对抗另一些外国,一定会起一种信号作用,促使孤立主义者纠合在一起。因此,罗斯福在演说中提出取消禁运的理由是:恢复按国际法行事是保全美国中立与和平的最好方法。总统说,任何一个集团都没有权利自称为“和平派”;他和他的政府,在决心使国家不介入战争这一点上,和参众两院全体议员是一致的。几天后参议员皮特曼提出一项修订中立法案,由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处理,该委员会于9月28日向参议院汇报,表示赞成。此项法案保留了布卢姆法案的大多数条款,后者是以5月27日赫尔对修订中立法的六点计划为根据的。这样,武器与弹药输出的禁运就会取消,而代之以对各种货物的“现购自运”条例。此外,指定一些地方为作战地区,禁止美国船只在这些地区行驶。这些规定如果通过,必然会给美国船运和贸易以及与美国进行贸易的其他国家带来重大困难。政府建议对航运的禁令应限于欧洲地区,皮特曼不同意;他说,他将不能使参议院同意取消武器禁运,除非也采取严厉的措施使美国不致卷入挑衅性的事件。
  参议院的辩论于10月2日开始,最初几天主要讨论什么是“真正”的中立,多少有点学究气。主张取消禁运的人认为禁运是不中立的,因为它有利于交战国的一方,而牺牲另一方;反对取消禁运的人则争辩说,在比赛的中途更改规则,这本身就是一种不中立的行为,等于偏袒某一方。赫尔在他9月21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竭力为这点辩护。然而,当发言的人转而谈到真正的问题,即援助英法时,辩论也跟着变得比较切合现实。孤立主义者之中只有少数人相信,不论哪一方战胜,对美国都无关重要。更多人同意参议员洛奇10月10日表示的看法。洛奇认为,英国和法国不大可能战败,可是,即使未必能打赢的德国竟然战胜,美国也不会受到危害。他说:“幸而我们的国家安全没有危险”。
  不久情况就清楚了,议员们一般都同意“现购自运”的规定是有好处的。他们所建议的对美国商业和航运的严格限制,当然受到航运界的反对,由于航运界提出了意见,10月24日通过了修正条款,使美国船舶可以和加拿大、南非以及远东非直接危险区进行贸易。主要的争执是在取消武器输出禁令方面。孤立主义者想要对武器以外的其他输出采用“现购自运”规定,而保留对武器的禁运。他们为要达到这一目的而作的一切努力都被挫败了。此项法案,包括取消禁运在内,于10月27日在参议院以六十三票对三十票获得通过,又于11月2日在众议院以二百四十三票对一百八十一票获得通过。
  11月4日,总统签署了这项使英法两国可以利用美国资源的法案;当天就发布使法案各项规定生效的必要公告。在此期间,德国政府——对它来说,取消禁运是严重的打击——在对待美国方面一直小心地避免采取任何可能被认为不正确或者可能助长反德情绪的行动。它毕竟从禁止美国商船进入战争地区的规定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因为此项禁令使盟国失去了全部中立国船只中很大一部分力量。
  在1935年至1939年的各项中立法令中,美国自动地放弃了国际法赋予一个中立国的许多权利。自由航行权的原则,美国先后于1798年、1812年和1917年为它战斗过,现在却把它暂时抛弃了。对交战国的贸易已经加以限制。美国船舶已经从交战国周围的水域撤退。美国人一直愿意作出这些牺牲以保持美国的和平。因此,似乎完全有理由要求西半球中立国家之间的和平交通不应受到交战国活动的危害。安全区或中立区意味着美国有权使美洲和欧洲的战争隔离这一信念的表现。著名的美国横渡大西洋的飞行家林白上校10月1日在一次演讲中把这种观点发挥得过了分,他谴责加拿大宣战,因此连累了美洲。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者都提议美国应没收英国和法国在西半球的财产,作为偿还战争债务的一部分,并因此消除可能危及美国中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