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8·23炮击金门 >

第118章

8·23炮击金门-第118章

小说: 8·23炮击金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域、人口、综合实力上的不对等,更是国家历史、政制沿革、法理传承、
  主权代表上的不对等,这也应该就是国际社会为何不按对待东西德国和南
  北朝鲜原则对待分裂之中国的原因。总而言之,台湾谋求与大陆在两个政
  府意义上的“对等”,不合中国传统,没有道理依据。台北若与北京政治
  地位“对等”了,理论上有朝一日广州、南京、拉萨、乌鲁木齐、海口等
  等各省会也可以提出相类要求,中国岂不四分五裂国将不国?
  王:虚拟假设不能决定政策,承认现实方能解决问题。现实就是如此,
  “中华民国”自打国父中山先生创建之日起,已经活生生地存在了八十六
  年,它的有效治理虽然已不及于大陆地区,它的法统却仍在中国的一部分
  国土上得以保留和继承, 怎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在大陆方的心态上,
  “中华民国”是一个被打败被消灭被取缔的政权。但在台湾人民的认知上,
  “中华民国”即中国、即国家,不是“前朝”,无日不见高高飘扬着的青
  天白日旗具有代表国家的威权意义。大陆方面如果继续无视和蔑视“中华
  民国”的存在,不承认台湾“对等政治实体”的地位,实不相瞒,任何统
  一方案都很难获得台湾人民的支持,事情搞不好会长期麻烦下去。我并不
  是在制造危言耸听哟。
  沈: 问题的症结恰在于此, 既然讲“承认现实”,有一个最基本的
  “现实”是无法回避的:中国的大陆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主体,海岛台湾则
  无论从地理、历史、行政和法理哪个角度讲,都仅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
  试想,有人指着地图上的中国大陆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不会引出异议,
  而指着台湾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便贻笑大方了。所以,“主体”方
  能代表国家,“部分”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所以,当着中国大陆发生了政
  权更迭的事件,新政府便顺其自然理所当然取代旧政府获得了国家的代表
  权。此时,虽然旧政府的法统仍在台湾得以存续,但并不能改变台湾的政
  府仅为中国一个地方自治政权的性质。历史无情,台湾方面应该承认和正
  视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的事实。
  王:我对大陆方面的立场很了解,说千道万,台湾必须自贬一格、由
  “国”降为“省”,大家才能坐下来谈统一。只怕台湾的百姓大众不情愿
  不接受。我所接触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尚未谈判,身份先由“国民”降
  为“省民”的。
  沈:今日中国之分裂乃国共两党内战造成,基于此,大陆方面曾想通
  过国共谈判、第三次合作的方式达成统一,如此思路的前提便是承认“对
  等”。很遗憾,不为台湾所采纳。如今岛内政治生态变异,“党对党”谈
  判更难实现。但我们能否循着原来思路,找到既避开“政府层面”的难题,
  又能够体现“对等”原则的解决办法呢?是的,台湾已经提出来了,名曰
  “对等政治实体”。我想请教,是否谈判时一方就叫作“大陆政治实体”
  一方称为“台湾政治实体”?噢,您也觉得这样不伦不类不成体统了,实
  际“对等”的还是两个都有主权的政府。那么,“对等”的“中华民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所要谈论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呢,还是
  两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问题?还有,当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手拉手走进联
  合国会议大厅时, 这世界上到底只有一个中国呢还是两个中国? 是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更有利于统一呢,还是愈搞“两个中国”反而离统一愈
  近?
  王:是呀是呀,这的确是个一下子难以滤清爽的问题。不过,我可以
  告诉您,“对等政治实体”的概念,是台湾各党派经过长时间的磋商甚至
  争执方达成的一致和共识,相较“对等政府”、“对等两主权国家”而言
  已经很中性了,体现了台湾并不愿过分刺激中共的善意。实话讲,这就是
  台湾方面的最后底线,再不可退让一丝一毫的。
  沈:可怕正在这里!谁都晓得,台湾各党各派的“统独理念”相去甚
  远,吵得一塌糊涂。而“统一”、“独台”、“台独”各派,居然在一个
  敏感严肃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可见,这概念是多么的模糊和富有弹
  性, 给日后各种各样的任意注释预留了多大的空间。 大陆方面一旦认可
  “对等政治实体” , 真不知台湾是向“统”的方向迈出了一步,还是向
  “独”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台湾用心良苦赞成统一的朋友们又有什么高招
  能拉住台湾不向独立方向滑去?
  王:谈判本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只有大家各让一步才有可能达成协议。
  现在中共坚守着“一国两制”寸土不让,却要求台湾从既有阵地先行后撤,
  这是否是一种老大霸权的心态?是否对社会本是互动的这一基本特征缺乏
  起码的体认?
  沈:中国之“中”者,不偏不倚、平衡适中也,崇尚中道、中庸,乃
  最值称颂的中国人的道德修养。“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其实已经包含有
  各弃两端取其“中”、各让一步都妥协的思想了。从大陆方面而言,放弃
  了政令军令一贯到底的统一模式,放弃了以我之制度取代你之制度的“解
  放”理念。从台湾方面而言,放弃了“中华民国”仍代表整个中国的梦呓,
  也放弃了台湾与大陆共享中国主权的荒谬。此时的“中”者,台北认同北
  京代表中国的“中央”地位,大陆确保台湾高度自治下的一切不变。
  王:如此,台湾所失太多,除了“一切不变”,到底得到了什么?
  沈:余常言,台湾确有所失,不过一“旗”“一歌”“一国号”,简
  言之,“易帜”而已,然所得大焉。中华民族完成和平统一盛举,台湾同
  胞非但不是“二等公民”,还将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共享大国尊严;台湾
  海峡紧张状态顷刻消弭,将一劳永逸变成和平海峡,台湾安全之虞亦随之
  彻底解除,仅双方节约军费开支一项也是了不得的贡献;两岸间再无藩篱,
  人民得以自由往来,商贸得以优劣互补,大中华经济圈必将获得强势发展,
  台湾小龙地位稳如泰山,中国巨龙腾飞指日可待……如果仍对“一国两制”
  心存疑惧,君不见已经回归之香港乎?
  王:台湾与香港完全不同,岂能同日而语。我对香港的“一国两制”
  始终乐观其成,但即使其成,对台湾也无说服力。
  沈:正因为统一前的台湾与香港有不同,决定了“一国两制”后的台
  湾与“一国两制”后的香港也有不同。届时,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台岛的“国防”仍完全由其自己负责,香港哪来此项权力?还可以预见,
  其时国家外交之下的台湾“地域外交”,也将比今天真正“务实”,起码
  领导人出访不再受限,畅行无阻,美国可去,日本也可去,不用发愁没有
  高规格的礼遇。而且出去得堂堂正正,腰杆挺直,不用带着大笔金钱去买
  那些贪得无厌不讲原则小国的笑脸。
  王:不管怎样讲,“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民意支持基础,不可能被
  接受的啦。
  沈:这句话我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但始终没有看到台湾有文章能够
  把道理讲得深刻透彻。大家都很清楚,台湾目前的主流意识是“不统不独
  保持现状”,这是一个生活长期安适富裕的偏安小朝廷极易滋生的满足怠
  惰之情,可以理解。中国统一是一项复杂繁冗的巨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功毕一役,我们既要只争朝夕,也要耐心等待。总体来讲,时间会对大
  陆有利,因为台湾手里真正的王牌是它的经济。但随着时间推移,再有个
  十年二十年,发展迅猛的大陆经济在总量上有可能同发达大国并驾齐驱,
  那时,大陆将以绝对优势的实力和地位从容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中国在
  世界历史上的再度崛起辉煌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再度重归
  一统,也是不可阻挡的。
  王:您所说的“优势”、“实力”是否包括军事内容?如果统一之事久拖不决,大陆在足够强大之后,是否有一天会失去耐性重新选择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沈:“实力”当然包括军事。但即使实力大增,大陆也不会滥用军事。
  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绝非权宜政策,必将长期信守。当然,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台湾终于踏上谋求独立的不归路。台湾宣布独立之日,便是两岸开战之时——任何人都不应心存侥幸,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试验此话究竟儿戏,还是当真。恕我直言,台湾现在不乏庸俗之辈,整天掰着指头在算双方各有多少条兵舰多少架飞机,以此推断大陆敢不敢动手,会不会打赢,好没意思。因为,台湾独立,大陆必打,这是事情铁定的逻辑。中国任何一届政府、任何一个政党都承担不起丢失祖宗家业的历史责任,背不动丧土辱国的骂名。所以,届时,地无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破釜沉舟同仇敌忾与“台独”拼死一战是唯一的抉择。且不论打赢打不赢,可以肯定的是全台湾会变成一片废墟瓦砾,大陆沿海也会遭致惨痛重创,中国,包括台湾的现代化进程,将因此而倒退若干年。而引发这场民族大悲剧的罪魁祸首——“台独”——亦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万众唾骂。
  主乾坤掌权柄的政治家们,择路慎行啊,切不可图一己之私逞一时之快而让生灵涂炭,使国家残破。
  教授,我这里也有一问题问您:如果“台独”当道,引发战争,您将为捍卫中国统一呢还是为保卫“台独”而流尽最后一滴血?抑或沏茶摇扇作壁上观?
  王:哎呀呀,你这个问题把我考住了,陷我于三难之地呀。作为中国
  人,我不能助“台独”;作为台湾人,我又不能帮大陆;作为忠义耿介之
  士,国难当头,更如何旁观得下去!我别无选择,只有去上吊跳楼了。
  我们捧腹畅笑。为教授的智慧幽默,也为我俩竟然长达三小时地严肃辩答,认真论争,俨然两岸政治性谈判的预备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似的,很是有些滑稽。
  实在,我们既不代表各自当局,也不代表任何党派,我们只能代表两介书生一对痴憨。
  王教授说: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杞人无事忧天倾。我说:我是位卑岂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笑得愉快。
  然而,又无可否认,我们个人的看法同时也是两岸各具普遍性理念的反映,一叶可以知秋,三木想得出树林。
  虽然我们谁都没有回天之力,不可能说服对方,也注定了谈不出结果来,两岸间状况亦如是。但是,我们毕竟接触了、交淡了、沟通了,类似这样的知无不言畅所欲言正在两岸间各个层面上以各种方式经常性地发生着,这就是巨大的进展,十年前尚不敢奢望。还是那句话:谈,总比打好。走动串门,总比老死不相往来好。毕竟血浓于水,情重于山,还有对我们自身智慧的信心。也许很快,也许尚需几代人坚韧不被,我们最终会找到打开坚锁之钥,走进一片新天地。
  还有短暂的三年,中国将和世界一起,拥抱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纪。已有许多人在断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我说:中国和平统一了才作数。
  时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命运,其实就在你我手里。能否把握得住,不靠老天不靠地,全靠我们自己。
  我的饱经苦难的祖国,努力啊!
  我和王教授将易拉罐青岛啤酒高高举起——
  我说:祝二十一世纪的台湾海峡再没有炮声。
  教授说:祝台湾海峡的炮声永远停留在二十世纪。
  我们碰杯,一饮而尽。
  关山雄峙、蜿蜒远去、横贯古今、蕴藉力量的万里长城为我们作证。
  
                  尾声
  刘上将的草率鲁莽注定了他的冒险豪赌要蚀本/惩罚表达“宽大”之意,轰击为的是有利敌方“固守”
  艾森豪威尔访台,毛泽东7万发炮弹“欢迎”、“欢送”
  金门“奋起还击”,三千余炮弹同样只打在大陆无人地带。
         1
  每逢年末岁首,两个“单日”便有一回难得的碰头机会,按“单打双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