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纪晓岚全传 >

第6章

纪晓岚全传-第6章

小说: 纪晓岚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嫂脸上顿起红霞,咯咯笑道:“快羞死人了。五弟积习难改,你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保不住哪家小姐的五寸金莲被你选中呢?!”纪晓岚见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
  从纪晖家出来,纪晓岚又踅回四叔容端家。他心里想着文鸾,刚才去时恰逢文鸾不在房内,不知文鸾如今是什么模样。
  纪晓岚刚到门口,见一少女正在院内,杨柳细腰,着一件藕荷色绣花裙,粉红的脸蛋,细弯的柳眉,一双俏目,宛若秋水。那少女见门外走来一位俊美书生,英姿勃发,不由得一楞神。
  “你是文鸾!”他忍不住先叫出声来。
  “昀少爷。”文鸾翩然行至近前,两泓水汪汪的眼波一闪,笑靥上陷进两个美丽的酒窝,朱唇微启,露出几颗洁白的皓齿。
  晓岚乐得怦然心动,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的话却一时全忘了,这是晓岚第一次在女人面前有这样的感觉。
  文鸾矜持地站在纪晓岚跟前:“昀少爷。……快请屋里坐。”文鸾本是让纪晓岚到四夫人屋里,谁知纪晓岚却走向文鸾住的屋子。
  “我已经拜见过四夫人了,刚才没有见到你,特意回来看看。”“多谢少爷惦记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文鸾,我可没有拿你做下人看待,在我心里,你始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文鸾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纪晓岚接着说:“每次家中有人进京,我都向他们问起你的情况,这些年我是一直在想着你。”文鸾何曾忘记过纪公子,只是不好说出口。公子临行前送给她的玛瑙扇坠,她一直带在身上,每逢想起公子,就偷偷地取出来抚摸,或把它贴在脸上。后来,文鸾干脆把它挂在脖子上,让它紧贴着自己的胸膛。一次,为了这个扇坠,还让文鸾虚惊了一场呢。那天,文鸾一个人正捧着扇坠出神,四夫人走进屋里,文鸾一点也没有听见,原来夫人有事,喊了几声,见没有人答应,便走过来看,正好发现文鸾手里的东西。四夫人不知其中奥妙,便查问东西是哪来的,文鸾起初羞答答地不愿说出真情,后来怕夫人误会,只好如实说明。四夫人听后,笑着把扇坠还给文鸾,说:“昀少爷常向人问起你呢,你倒把心藏得严严的,鬼丫头!”文鸾见公子情真意切,红着脸从项上取下扇坠,对晓岚说:“少爷送我的扇坠,我一直带在身边。”纪晓岚对文鸾说:“过几日我去上河涯看望祖母,你陪我去好不好?”文鸾听了眨眨眼睛,摇摇头:“不行啊,昀少爷。”“为什么?”晓岚不解地问道。
  “从前我们还小,可以常在一起,现在我们长大了。……再说,四夫人也不会同意的。”“只要你同意,四婶那里我会有办法的。”“那么——那么你去问四夫人吧!”文鸾的眸子里闪着明亮的光。
  晓岚找到四婶,说要去沧州看望奶奶,加上一些事要办,需在沧州住上一程,向她借名丫环,帮着收拾起居杂务。
  四婶一听,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却有意逗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好!是该去名丫环侍候你。我去向你三婶母说,她屋里四个丫环,闲得没事干。我屋里的文凤回家省亲了,剩下文鸾、文娟、文秀,都笨手笨脚的,我怕她们侍候不好,惹你生气。”四婶说着,偷眼观察纪晓岚的表情。
  纪晓岚听了四婶的话,倒有些为难起来,忽然间来了主意:“四婶房里的丫头,都叫您宠坏了。您疼爱她们,管教不严,生出许多懒玻您看三婶的慧娟丫头,干净麻利,一个顶仨,您说对不?”四婶说道:“是呀,慧娟是个非常好的丫头,让她随你去最合适不过,我这就去为你说情。……”“不,四婶,使不得!”纪晓岚急忙阻拦,接着说道:“家中事情多,我是把慧娟给您要来,多做些事。我借您一名笨拙的倒无妨。”四婶见他还在绕圈子,便说道:“文娟、文秀倒也可以,最笨的是文鸾。……这样吧,文鸾跟你我放心不下,文娟、文秀你挑一个吧!”纪晓岚听出弦外有音,只好点明:“我无非有些浆洗之类杂活,文鸾虽笨,足能应付,我看就叫她去吧!”四婶禁不住笑出声来:“昀儿,你少和我绕圈子好不好?
  你心里的事儿,我早就清楚!“纪晓岚也笑了,赶快上前央求:”好婶子,你答应我吧!“四婶一点纪晓岚额头:”坏小子,好!我答应你。“纪晓岚拱手施礼,口中说着多谢婶母。李氏夫人笑道:”少和我耍嘴皮子,将来不孝敬我,看我用笤帚打你屁股!“他如愿以偿,便带上文鸾来到了沧州上河涯的别墅水明楼。拜见过祖父、祖母,便打发文鸾回家看望她母亲。自己到河对岸的度帆楼,去看望外祖父张雪峰一家。
  几年不见,外孙已长大成人。张老员外十分高兴。纪晓岚的舅舅张梦徵、张健亭等,要试试他的学问。张雪峰便对张梦徵说:“你明日带他去水月寺走走。”水月寺在沧州城西北,面临卫河,风景秀丽。寺院建于唐代,由于年久失修已破落不堪。到雍正年间重修以后,面目全新。寺内殿台亭阁古色生香,幽栏曲径,花木掩映,闻名遐迩。一个云游僧人,看水月寺静谧肃穆,在寺内一亭柱上题写了一句上联,笑一笑便走了。这下可好,半副对联给沧州文人留下了个难题。外祖父的用意,就是以这半副对联来考他一下。
  这天,纪晓岚随同舅父来到水月寺,看完正殿,来到大殿后的一座小亭榭之下。小亭立在假山之上,玲珑剔透,秀美异常,留心看时,一棵楹柱上写着一句话:水月寺鱼游兔走看看左右两侧,没有其对句,显然是一句待对上联,纪晓岚仔细端详,发现平易中自有奇崛,对上此句,绝非易事。
  句中词语含义颇深,水中有鱼,月中有兔,水、月、鱼、兔互相呼应。这便是其中奥妙,所以多年来,没有人能对出下联。
  张梦徵看在眼里,便笑了一声向外甥问道:“昀甥儿,可否对上下联?”纪晓岚说:“这有何难。我以'山海关'对'水月寺','虎跃龙飞'对'鱼游兔走',下联即是:山海关虎跃龙飞。
  舅父连声说好。纪晓岚取出笔墨,在柱子上写出下联。游人们围拢过来,交口称赞。都说这下联更佳,山中有虎,海里有龙,虎啸龙吟,气势非凡,山、海、虎、龙遥相呼应,远远超出上联的意境。一位老人看了捋着胡子说道:“妙哉!绝哉!这位公子真乃奇才!”回到外祖父家。舅父将纪晓岚的对句诵给张雪峰,张员外神色飞扬,惊讶地说:“好!好!对得自然贴切,天衣无缝,看似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外孙确有禀赋,要发奋用功,将来一展宏图。”晓岚连连称喏。
  转眼间已半月有余,纪晓岚拜见过了不少沧州的学者名流,有时请到一帮年轻后学来到上河涯,吟诗作赋,觞筹交错,每天忙个不停,反到把文鸾冷在了房里。
  这天夜晚,他特意带文鸾出去走走。秋季的夜空,月明星稀,银光泻地,晓岚带她来到河边。清风徐来,渔歌轻扬,两岸灯光互相辉映,水面渔火灿若群星,一片优美的夜色,把两个年轻人的心搅得痒痒的。
  纪晓岚一手接着文鸾手中的灯笼,一手拉紧文鸾的手,文鸾挣两下挣不脱,柔嫩的细腕便停在了那里。二人也不言语,找块石头面对河水坐下,肩和肩贴在了一起,仿佛都听到了对方的心跳。许久许久,文鸾的心乱跳不已,她盼望纪晓岚伸开双臂,将自己搂在怀里,但同时又非常担心,一旦公子越轨,那什么都完了,自己哪里有抵抗的勇气。……纪晓岚扭过头来,见文鸾的脸上,映着灯笼的红光,两只眼睛闪着幽亮的光芒,像那天边的星星,放射的是遥远而又强烈的火焰。他动情地说道:“文鸾,我有句话要说,说出来你不会羞恼吧?”“五少爷,你这是说什么呀,我们作下人的,那有恼主子的道理,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吧!”“说出来你不恼?”“不恼。”“当真不恼?”“当真。”“果然不恼?”“五少爷你从来爽快,怎么今天这么婆婆妈妈起来了?”“那我就说啦!”“说罢!”“嗯。……你答应嫁给我吧!”
  文鸾羞涩起来,低头说道:“五少爷喜欢我,我已经很高兴了。我不过是个丫头,哪有嫁给主人的福份,不但别人耻笑你,就是太夫人、夫人也不会答应。”文鸾说到这里停了停,又抬起头来,眼睛更加明亮了:“少爷要是真的疼我,喜欢我,将来就纳我作妾吧,我一定会好好地侍奉您。”纪晓岚满口答应。文鸾却心事重重地说道:“一个做丫头的,生来就是贫贱的命根子,不该有非份的念头。那年刚来水明楼,太夫人讲的,那个命中注定要作小的姑娘,一直记在我的心里。前几天听人讲,河对面的佟家花园,又出了一件奇事,少爷也听说过了吗?”纪晓岚问道:“什么奇事,你快讲讲。”文鸾心里已经镇定下来,反而更紧地依在纪晓岚身上,将前不久发生在佟家花园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这佟家花园是沧州最有名的一处园林,本是康熙皇帝的舅父佟国纲所建。它三面环水,林木葱荣,游人如织。
  富豪之家常在这里设酒治宴,欢度良宵。可是,常常在这时就听到一个女子的婉转清丽的歌唱。声音哀婉凄迷,动人心扉,有一首歌唱道:树叶儿青青,花朵儿层层。
  看不分明。
  中间有个佳人影,只望见盘金衫子,裙是水红绫。
  人们常寻着声音去找,却看不到唱歌之人。那天,有名歌妓被座客殴辱,愤怒之下,自缢在园中树上。穿的衣服,正是歌中唱得那样。人们说不清其中缘故,有的说是吊死鬼在唱,因为它找到了替身,便高兴地唱起来。
  文鸾讲完故事,不胜伤感地说道:“我们穷人的女儿,个个都是生来的苦命,连鬼也拣穷人侮辱。”纪晓岚仿佛看到了她心上的阴影,便劝她说:“那都是胡说八道,本不可信。你年纪轻轻,不要胡思乱想。相信我吧,我会好好待你的!”说话间,他的脸贴上了她的鬓颊,文鸾将脸闪到一旁,嗔怪地说道:“你毛病又来了?!少爷放尊重些,您是有身份的,将来还要三元及第,怎么好落下个轻薄的罪名!”“你个俏皮丫头,快让我想死了,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亲个够?”说着,用手摇晃着文鸾的肩膀。
  “哎呀,少爷放手。等你功名成就,我由你。……”文鸾用手把脸捂起来,不好意思再往下说。
  “由我怎样?”纪晓岚偏要追问。
  她一撅嘴,噗嗤一笑:“你愿怎样就怎样吗!”两人的心在这里达成了一种默契,建立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在以后的岁月里,使得他俩常常心驰神往,但命运多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纪晓岚从沧州上河涯返回故里,便开始刻苦攻读。读书之余,便寻幽访古,遍交文人学士。
  献县本是汉河间王刘德的封地,河间国故地,刘德的事迹广为流传。刘德谥为献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汉景帝前元二年封为河间王。在汉景帝的十几个儿子中,只有刘德大雅不群,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励节治身,好古博雅,实事求是,成为西汉时期儒学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采纳儒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书籍流传下来的很少。刘德遂向天下广征藏书,建日华宫、君子馆、诗经村,招揽齐、鲁、燕、赵等故国的儒人学士,在宫内考订轶籍,著书立说。凡从民间征得善本,必抄写好一本送给原主,赐赏献书人金帛,然后将真本留下。这样,四方人士,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以奉奏献王,倘所得之书残缺不全,或字异文残,就召集群儒辩解,去粗取精,去假存真,究明原委,然后勘误订正,整理成册,奉献给武帝。
  刘德搜集到的古书,主要是先秦旧书,如《周礼》、《尚书》、《礼记》、《孟子》、《老子》等等,使各类书留传至今。应当说,刘德对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德聘大小毛公、贯公三位名儒为博士;建日华宫,招纳天下学士,讲学传经。大毛公就是毛亨,小毛公是毛苌,今天看到的《诗经》就是他二人联手整理流传下来的。当时有齐、鲁、韩、毛四家诗说。“鲁诗”的传授者为鲁人申培,“齐诗”的传授者是仆人辕国圣,“韩诗”的传授者是燕人韩婴,“毛诗”的传授者就是献王博士毛亨、毛苌。“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北宋。惟独“毛诗”,由于献王刘德建君子馆作为毛苌传经之所,向天下学士广为传讲,得以流传下来,滋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