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这么一说不大要紧,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光义在内,都大吃一惊。尤其是代理宰相职位的薛居正和吕余庆二人,更是目瞪口呆:皇上此言是何意?是准备在朝中设三个相位还是另有他意?更何况,宰相一职,一般不由武将担当,皇上又为何要这么说?
赵光义疑心赵匡胤说酒话,于是就故意凑到赵匡胤的身边轻声言道:“皇上,你刚才……没说什么吧?”
谁知,赵匡胤却大声言道:“晋王,你以为朕喝多了?朕没喝多!朕刚才是对曹彬说,只要他降服了李唐,朕就让他做宰相!朕难道喝多了吗?”
赵光义只好闭了口。其他的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向曹彬表示祝贺。曹彬似乎很清醒,竭力堆上笑容言道:“皇上是在鼓励微臣呢……”
既然有皇上的鼓励,那曹彬自然就更加地卖力了。皇上的饯行宴会刚一结束,曹彬就带着副将曹翰领数十人骑离开汴梁,星夜兼程地赶往湖北江陵。与此同时,监军潘美率一路宋军出京向东南方向开去。
赵匡胤此次攻打南唐是水陆并举的。潘美率五万步兵径直开往江宁方向,曹彬从江陵率五万水军顺江而下一路打向江宁。相比之下,潘美比较轻松,因为在过江之前,他并无战事,而曹彬就不同了,曹彬的水军只要驶入江西地界之后,就随时可能爆发战斗。曹彬与潘美约定:待他的水军打到江宁东南的江面上,然后接潘美的步军过江,一起围攻江宁。
早在宋辽议和之前,赵匡胤就在湖北的江陵建造了上千艘战船。那么多的战船齐刷刷地停在江面上,煞是壮观。
从汴梁到江陵,何啻千里之遥。而曹彬和曹翰等人在半月之内就跑完了全程。跑到江陵一看,五万宋军水师早已整装待发,就等着曹彬的一声号令了。
曹彬一声号令,数百艘大战船载着五万宋军顺流而下。竟有许多百姓站在江岸上为曹彬及宋军送行。曹彬感慨地对副将曹翰等人言道:“正义之师,何往而不胜?”
从湖北江陵到江西九江,这一段的长江是比较曲折的。好在是顺流,宋军的船队速度也不慢。十数天之后,船队驶入江西地界,再有一天的水路,就可抵达九江了。从九江再向东行数十里,乃湖口。湖口是鄱阳湖进入长江的通道。
曹彬令曹翰为先锋率十余只小战船先行侦察,自己率大队随后。曹彬对曹翰言道:“这一带唐军甚多,水军尤多,你千万要小心!”
曹翰的确很小心。他小心翼翼地驶到九江一带侦察,又前行至湖口打探,还亲率几只战船深入鄱阳湖游弋。末了,他回报曹彬:南唐南都留守朱令贇的千余艘战船及十几万水军全泊驻在鄱阳湖的南端,根本不知道宋朝水军已经到来。
曹彬闻言不禁长叹了一声。曹翰问道:“大人何故叹息?”
曹彬回道:“若不是皇上令我首攻江宁,我真想开进鄱阳湖将朱令贇一举击溃!”
五万宋军便要将十几万南唐军一举击溃,足可见曹彬的雄心大略。曹翰言道:“大人,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朱令贇毫无防备,正是击而败之的好时机。大人即使率军入湖作战,又有何妨?”
曹彬摇头道:“非也!我等的任务,不单是作战,还要及时地接应潘大人所部过江。没有我等船只,潘大人岂不只能望江兴叹?”
曹翰道:“只是便宜那朱令贇了。”
曹彬笑道:“朱令贇跑不了的!待我等围攻江宁后,李煜必然会命令朱令贇前往支援。到那时,朱令贇又会如何?”
曹翰一乐:“到那时,朱令贇最好的下场,就是逃之夭夭了!”
在曹彬和曹翰的笑声中,宋军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通过了湖口。至湖口,长江开始向东北流去,流不多远,就流入安徽地界了。当时安徽的东南部,尚属于南唐地盘。
曹彬告诫曹翰等手下道:“从此以往,江南岸边多李唐城池,尔等务必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说话间,宋军船队就驶近了池州。前行的曹翰回报:池州城内驻有万余南唐军。
曹彬吩咐曹翰道:“你率一万人上岸先行至池州城外,待我战船赶到,唐军惊慌之时,你即发兵攻城!”
池州即今天安徽的池州。曹翰领一万人步行率先伏在了池州的城外。没多久,曹彬率船队驶到了池州的江面上。果然,池州城内的南唐军见江面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宋军,大为惊恐。就在这当口,曹翰开始催兵攻城。水里有宋军,岸上也有宋军,城内的南唐军就只想着逃跑了。这样一来,曹翰也没怎么攻城,就踏进了池州。
把池州的粮食物资搬上船之后,曹彬就又率船队出发了。从池州向东北行一百多里水路,有一座江城,乃南唐重镇铜陵(今安徽铜陵)。铜陵不仅有二万余南唐步军,还有万余水军,守将叫胡正。
胡正消息较灵通,得知池州失陷后,他把三万多水步军一起集中到了一百多艘战船上,并将战船在江面上一字儿排开,排了好几层。很显然,胡正想挡住宋军的去路。
曹彬对曹翰言道:“你带二万人上岸先把铜陵城占了,然后就在城内放火。注意:火放得越大越好,但不要烧毁什么房屋,更不能烧死百姓!”
曹翰点头道:“末将明白!如果末将烧死许多无辜,大人的那把尚方宝剑就要拿我开荤了!”
曹彬叮咛道:“你放火之后,如果唐军上岸救城,你就把他们坚决堵住!”
曹翰得令而去。曹彬吩咐船队道:“加快速度,一直向前!”
曹翰率二万人开进铜陵城之后,马上紧闭城门,把未走脱的百姓全集中到一起,然后就命令手下在城内的空地上堆柴放火。一时间,铜陵城内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就是站在江北岸,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江面上的南唐官兵自然看到了铜陵城上空的烟火。这些南唐官兵,大半家人都在城内,所以,城内烟火一起,许多官兵便向胡正请求上岸救城。胡正不敢答应,因为曹彬的船队正向他开来。那些南唐官兵不顾了,擅自开船向南岸靠拢。胡正喊破了嗓子,还砍死了几个手下,也不顶用。至少有一万多南唐军上了岸,可这些南唐军刚上岸不久,就遭到了曹翰的迎头痛击。
这样,铜陵之战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江面上,另一部分在江岸上。江岸上的战斗率先结束。待曹翰等人驾着夺来的船只驶向曹彬时,江面上的战斗也结束了。那胡正跳入江水中,生死不明。铜陵战后,曹彬就几无阻挡地直向东北开去。船队行进的速度已经够快的了,可曹彬还是一个劲地催促。曹彬对手下言道:“潘大人许是在江边等得急了……”
就在这当口,潘美的几个手下从江北赶来向曹彬报告,说是潘美已于数日前从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附近)过了江,现正向江宁开进。
曹彬笑谓曹翰道:“潘大人果然等得急了!”
潘美没有船只,如何率五万宋军过的江?这过江的功劳,潘美已经记在了一个叫樊若水的人身上。
樊若水是南唐国的一个考进士而落榜的书生。落榜后,空有报国志向的樊若水就常常驾小舟在长江里钓鱼、捕鱼以消遣。有时,他还登上长江北岸闲逛。巧的是,他那天在北岸闲逛的时候,恰好遇见了潘美。
潘美到长江岸边自然是在寻找过江的法子。他领五万宋军步兵几乎是一溜小跑地从汴梁赶到了长江北岸。因为行进的速度太快了,抵达长江北岸之后,一时打探不到曹彬的消息。潘美不想被动地等候着曹彬的船队到来。
潘美不想干等,他想立即渡过江去。可是,勉勉强强地弄到了几只小船,又何时才能把五万大军渡完?若是让南唐军队发现了,还凭添麻烦。就在潘美紧锁眉头之际,那落榜书生樊若水出现了。樊若水已经对南唐失去了信心。他含蓄地告诉潘美,他有办法将宋军送过长江。潘美当即许诺道:“只要你所言不虚,我定在大宋皇上面前举荐你!”
樊若水得到允诺后,忙着划一只小舟借捕鱼为掩护进行打探。打探什么?打探哪段江水最浅、最窄、最适合架设浮桥。打探来打探去,采石矶一带的江水最为理想。
原来,樊若水虽是一介书生,却精于架桥之术,尤其擅长架设浮桥。他精确地测量了采石矶一段江水的深浅和距离后,领着一些宋军官兵开到石牌口(今安徽怀宁),借助一些小船,建造了一座浮桥。然后,他将这座浮桥乘着夜色漂至采石矶一带。刚好:浮桥的一端顶着北岸,另一头抵着南岸,尺寸拿捏得几乎不差分毫。潘美高兴地对樊若水言道:“你的确是个人才啊!”
樊若水堆上笑容道:“小生今后全靠潘大人栽培了!”
潘美不再和樊若水客套,大手一挥,五万宋军就一路接着一路地踏着浮桥过了江。当然,潘美没忘了派人沿江去和曹彬联络。从采石矶过了江,向东北行二百来里,便是南唐都城江宁。一手下问潘美道:“我们是否等待曹大人?”
潘美回道:“既然过了江,那就当直扑江宁!”
五万宋军在潘美的统领下径向江宁方向开去。前番攻打南汉,潘美是主将,自然要沉稳持重、全盘考虑,不能想着自己出风头。这番不同了,宋军主将是曹彬,他潘美没有理由不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更何况,曹彬一路打来,他潘美在过江前还没捞着仗打呢。
当然,潘美毕竟是个沉着的将领。当得知有二万多南唐军向宋军开来时,他嘱咐部将道:“领军后撤,打唐军一个埋伏!”
向潘美开去的南唐军是从秣陵关来的。秣陵关在江宁以南六十多里处,距那条著名的秦淮河不远。驻守秣陵关的南唐将领是郑彦华和林真。闻听宋军已经过了长江,郑彦华和林真也没向江宁报告就急急地领兵开往江边。他们的想法是,待把过江的宋军截住再向江宁报告也不迟。
潘美对手下言道:“郑彦华和林真只带二万多人就想把我等堵住,这说明他们根本不知情,同时也说明他们胆大。对付这样的人,得玩点小技巧。”
在采石矶以北三十多里处有一个大湖,叫慈湖。慈湖以西不远就是长江。潘美派一部将率万余宋军主动迎击郑彦华和林真,然后佯装不敌,向慈湖一带退却。郑彦华和林真当然穷追不舍。待二万多南唐军全部钻入慈湖和长江之间时,潘美开始“关门打狗”了:南唐军的北面有二万多宋军,南面也有二万多宋军,而西面是长江,东面则是慈湖。
如果,郑彦华和林真率所有军队只朝南或只朝北冲,那兴许还会冲出一条大道来,但郑彦华和林真没有这么做。他们一人率万余军队分别向南、向北冲。这样冲的结果,南北两端的宋军越压越紧,最终,两端的宋军会合了。而南唐军呢?大半战死,小半落入江中或湖中淹死,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这其中包括郑彦华和林真。有人告诉潘美,郑彦华和林真是游过慈湖逃走的,潘美当时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
宋军乘胜占领了秣陵关后,潘美得到情报:曹彬的水军也已经通过了采石矶。曹彬命令潘美:沿秦淮河向江宁攻击。
潘美由南向北打,曹彬由西向东攻。两路宋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步步地向江宁逼近。
按常理,宋军都快打到江宁城下了,那李煜不可能不知晓。而事实是,当两路宋军径向江宁逼近的时候,李煜全然不知。他一如既往地与小周后一起在宫内饮酒赋诗、鸣琴填词。
直到有一天清晨,李煜灵感勃发,携小周后登上江宁城楼远眺觅诗,这才发觉情况有异:江面上陈列着数百艘大战船,船上分明飘扬着大“宋”旗帜。又接报告,说江宁南郊也发现赵宋战旗。李煜终于明白了:赵匡胤的军队已经打到他的家门口了。
李煜勃然大怒。他怒的是:宋军都兵临城下了,他这个“江南国主”为何毫不知晓?略略一查,事情清楚了:早就有人入江宁准备向朝廷报告宋军入侵的事,可这消息却全被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封锁了。有心降宋的皇甫继勋不仅封锁了宋军入侵的消息,还将得知这一消息的人大半处死。
李煜当即传旨: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可怜的皇甫继勋,虽有降宋之心,却并无什么具体的准备。得知李煜要处死他,他仓皇逃出江宁,可没逃多远,就被捉住杀死。
杀死皇甫继勋之后,李煜应该做什么?他应该从别处召兵来保卫江宁。但李煜没有这么做。而是派徐铉到汴京开封,企图劝说赵匡胤罢兵言和。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江南无罪,但李煜有罪!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好一个“岂容他人酣睡”!说白了,就是赵匡胤做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