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彭德怀传 >

第34章

彭德怀传-第34章

小说: 彭德怀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八路军的供应十分菲薄,在频繁的转战中,每到一村一镇,总部的工作人员都要了解驻地群众的生活,对最贫苦者给以帮助。如果工作人员顾不上去,彭德怀有时就会找他们来嘱咐:村里某处某家没有饭吃,送点儿小米去;某家有病人吃不起药,叫医生或卫生员去看看——彭德怀已经替他们查访过了。
  1938年5月,八路军总部曾在沁县南底水村住过一段时间,在村北一所低矮的农舍里,住着一个王老汉。一天,王老汉遇到一个八路军和他拉家常。谈到日子光景,王老汉对这个朴实可亲的“八路”说:“不怕老总(对大兵的称呼)笑话,俺今年50多岁,还是在民国元年时吃过一次肉呢!”老汉不禁叹了一口气:“唉,有27年没吃过肉了!”
  “那次是怎么吃上肉的呢?”“八路”真诚关切地问。“那年,是我和人抬轿子,送一位老爷去上任,抬到黄河边,老爷就要上船过河了,说:看你们抬了几天轿辛苦,赏几斤肉给你们吃。打那以来,就没有尝过肉的味道。”
  王老汉不知道,和他谈话的这个“八路”,乃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德怀;更不知道他的这番家常,是怎样震动了这个也曾饱经困苦的八路军副总司令。以后,彭德怀和总部工作人员左漠野谈起这件事,也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唉,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我们要多多关心人民的生活。”
  “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这一声叹息,贯穿在彭德怀主持华北敌后财经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没收地主官绅的财产可充军费;平分土地和地主阶级的浮财,使千百万贫苦农民迅速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产积极性。进入抗日统一战线,停止了土地革命。在中共向全国宣告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战时的财政政策是有钱出钱,合理负担,没收汉奸财产。在改良人民生活方面提出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等,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开始,打汉奸和合理负担,由各部队分散进行,政策界限不清,有的习惯于打土豪,产生了过火行为,还滋长了随筹随花的不良习气。山西人本来省吃用、重积蓄,日本军劫掠、政府军征索,战争破坏,使当年收成和原有窖藏或消耗、或损毁,群众生活骤降,生产情绪十分低落。根据地建立之初,整理财政以恢复民气,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大将理财,首先统一号令,严明纪律。在纷乱如麻的经济局面下,彭德怀提议并主持成立以晋东南为中心的华北财经委员会,实行军政民费用在各战略区内的统筹统支,实行量入为出,量出为入相结合的财政原则,既保证军政民各费得到适度保证,又尽量节约民力民财。为贯彻统筹统支,建立起金库制度和预决算制度。由政府统一财政收入,各种收入统归金库,未经正式手续,任何人不得随便开支。部队由供给机关成立有主要首长参加的预决算审核委员会。
  在彭德怀的支持下,八路军总部以杨立三为首的后勤部,逐步建立起全军的后勤工作系统和后勤工作制度。
  1940年9月,八路军发展到40万人,地方游击队也相应扩大,而八路军的军饷只有61万元,国民党当局还时时扬言要停发八路军的军饷。为使部队的供给完全建立在根据地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除千方百计促进根据地的农副业生产、小工业、手工业生产,建设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彭德怀感到,有必要在根据地人民的实际负担能力和保卫根据地的必要兵力费用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比例。
  彭德怀和总部后勤部长杨立三等人一起算了一笔帐:按当时的生活水准,八路军每个士兵,每年需约 470元(包括武器消耗),以当时民众的负担能力计,每人每年负担10元左右,约需50人负担一个兵员。当时,抗日根据地人口为3000余万。根据这个计算,彭德怀在北方局高干会上阐述根据地的财政经济政策时提出,八路军的主力和地方部队,应当不超过根据地全人口的2%。党政人员不超过1% ,即根据地全部脱离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全人口3%之数。这样根据地可以保持必要的兵力,又不使民众承受更多的负担。1941年末,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精兵简政的号召中,要求各根据地做到总兵员不超过人口的2% , 党政民工作人员不超过1% ,总脱产人员不超过3%。这凝聚着对人民生活深刻体贴之情的百分比,对密切军民关系,共度敌后艰难岁月,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负担政策上,彭德怀主持采取的另一个重大步骤,是改革田赋制。为实现合理负担,各根据地进行了田赋税收的整理。从整理田赋中,发现田赋按亩摊派,表面上似属公平,实则由地主富豪操纵,很大一部分负担,被转嫁到地少或占有薄田的贫苦农户身上。
  1938年秋,敌后抗日根据地丰收在望,彭德怀决心使占乡村人口多数的贫苦农民真正享受到丰收果实。在秋收征赋前,他向中央书记处毛泽东、朱德建议废除田赋制,改行按地租所得的累进税制。经中央同意,在根据地内全面推行。由阎锡山最先提出的合理负担的口号,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得到具体实现。
  华北敌后抗战是一场以军事为中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全面战争,敌人称之为“总力战”。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敌后军民的反封锁,敌人对全华北的经济掠夺与敌后军民的反掠夺,构成了一场生死攸关的经济战。
  斗争是从货币战、贸易战开始的。彭德怀在挂帅经济工作之初,并没想到他要学做生意。
  一接触根据地的经济问题,彭德怀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十分混乱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除国民党的中、中、交、农(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法币外,有山西、河北两省银行发行的省钞,有县银行的县钞,还有一些地方银号、商号以至当铺发行的票子。各类杂钞纸质低劣,有的发行人已经逃之夭夭,信用不保,群众不敢使用。华北的汉奸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伪币“联银券”乃乘机打入市场。日本侵略军一面用伪币吸收法币,套取外汇;一面用伪币吸收根据地的山货土产、粮食、棉花。中央军也经过太行山区大量走私日伪货物。这些都严重影响根据地经济的稳定。
  为保护根据地的经济,彭德怀在1939年2月向毛泽东建议成立冀南银行,发行冀钞,作为冀南和太行地区的本位币。在建议中,他请求中央派遣懂行的干部来前方进行筹建工作。这一建议得到毛泽东的赞同和支持。当年10月,冀南银行成立,发行了冀钞。
  冀钞的发行曾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也引起根据地一些人的不解,为什么不用法币而要自己另发行本位币?彭德怀说,这是研究了晋察冀区发行地方流通券和山西第三、第五专署发行上党票的经验而决定的。因为地方本位币没有外汇,敌人不能利用它套取外汇,可以保护根据地的贸易。发行地方本位币后,根据地内禁止法币流通,个人的法币可向银行兑换不受损失;而敌人不能吸收根据地的法币,我们手里的外汇就不会丧失。在根据地内只许单一的本位币流通,我们就可严格控制发行数,平稳物价;可以用本位币发放工农商业的低利贷款,以扶植根据地的经济。从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的经济看,发行本位币是形势必需,也是成功之举。经过多方研究,彭德怀提出,把冀钞的流通量,限制在不超过根据地人口人均3元之数。1942年后,敌人开展疯狂的粮食掠夺,彭德怀又提出统制粮食,使粮食这一农村中的主要商品、战争中的主要物资,成为冀钞的有力的准备,巩固了冀钞的币值,形成了独特的以粮食为本位的币制,使冀钞长期保持稳定。太行山物价之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他区所不及。冀南币币值亦高。太行山物价上涨指数,始终低于货币发行上涨指数,与国民党政府区和敌占区物价的飞腾,适成鲜明的对照。日军在华北占领着城市和交通线,掌握着工业生产技术条件。八路军恢复了广大农村,掌握着物产资源。根据地为军需民用,不能不设法到敌占区城市去采购必需的工业品,土产也要运到城市市场去销售以获得资金。由于敌人自“速战速决”的美梦破灭,就转而采取“以战养战”的方针,加紧了对华北的开发掠夺。以后又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进行经济封锁,致根据地内工业品价格暴涨,敌占区即可以少数工业品换取山区廉价的土产。敌人还利用群众怕“扫荡”损失物资的心理,在收获期间,压价收购农副产品,扩大工农产品的价值差,掠夺根据地的资源。敌我之间,开展了一场复杂、持久的贸易战。
  早在1938年秋,薄一波领导的山西第三行政专署和戎子和领导的第五行政专署,首先建立了贸易统制局,征收出入口税,公布禁止出入口的物资,以保护根据地的经济。彭德怀肯定了二、五专署的做法。但他认为,对统制贸易的认识不能简单化,不能把统制理解为关闭政策——只要敌人要的就不许出,抗战不需要的就不许入。这样做,断绝了华北地区间传统的资源与市场,会严重损害人民的生计。他举例说,过去曾因蛋清、蛋黄是工业原料,就不许出口,结果打击了群众的养鸡业;有的地方怕生铁被敌人吸收而忽视铁业生产,又使河北平原和西北各省民用铁器缺乏,等等。这都是要重新考虑的办法。
  在根据地,曾以合作社经济取代传统商业,来收购土产与城市进行交换。经过一段时间,这种作法也出现了问题:排斥商人活动,本意是要减少农民所受的中间剥削,结果合作社成了官办,不能深入山区村户组织土产出口,进口的货物也多系机关部队的需要,反而助长了走私活动,苦了农民。走私活动还助长了奢侈品的入口。
  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彭德怀提出在根据地边境建立关税制,实行对外统制贸易和对内贸易自由,并制定了一套原则:出入口货物对我利大者、对敌利小者轻税;对敌我均利者,斟酌需要及缓急,课以较重之税;对敌利大、对我利小者,则课以重税50%一100% ,直至禁止入口。
  在根据地内实行贸易自由,恢复商贩的活动,保障商品所有者的财产权,取消苛捐杂税,允许自由经营;但坚决反对一切利敌行为,如走私、贩毒、套取外汇等黑市活动。
  彭德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指挥这一场对敌贸易战的指导思想:通过统制贸易,用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的有机结合,组织物资去冲破敌人的封锁,开展对敌斗争。1942年夏,彭德怀在回顾太行区5年来贸易斗争的经验教训时说,敌占区亦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群众,和敌占区完全断绝来往,是不可能而且是有害的。敌占区只是某一段时期为敌暂时占领,这不可能根本改变华北各地区经济的历史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历史规律。我们应当通过贸易战,有计划地组织对我有利的物资交流,维护群众的经济利益,去发动群众来反对敌寇的经济掠夺,才能打破敌人的封锁政策。他反对关门建设和以封锁对封锁的做法,说:这种做法造成的根据地财富的损失,比人们容易见得到的敌“扫荡”造成的损失,还要大许多倍。
  人们很难想象叱咤风云、决战疆场的彭大将军,为解决八路军的供给,建设根据地的经济,付出了多大心血。1937年秋,彭德怀往来于同蒲、正太、平汉各线,跋涉于恒山、五台山、太行山之间,他的目光就不限于战场。他留意到,民众在日军的肆意劫掠下,将手中物资纷纷拍卖,换取现金逃难;富商大贾先将存货转至山区乡村,见政府军不断撤退,又争先抛售,因而山区物价反低于战前,货源也较战前丰盛。当年12月彭德怀回延安开会,途经临汾南下,又见汾河两岸农民争售粮棉,棉花每斤八、九分钱,1元钱足可购得12斤新棉;粮价比棉价还要贱。随行的人说,山西真不错呀,东西又多又便宜。彭德怀说,山西固然比陕北富庶,但粮棉如此之贱,却是反常现象。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意在速战速决,政府军对支持华北并无信心,群众对战争又没有经验,注意力都不在物资上,倒是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
  从风陵渡换车到西安,彭德怀马上给朱德、任弼时、毛泽东报告这一情况,准备从八路军经费中挤出10余万元收购粮棉。其后,又嘱咐部队在用兵之际,注意收集粮食储藏于山地,以备持久。
  1938年春,日军在占领较久的冀中地区征购战略物资,散驻之敌开始四出掠粮。朱、彭于指挥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