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十大黑社会巨头 >

第3章

十大黑社会巨头-第3章

小说: 十大黑社会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决定把情况向更上一级负责人串诉,也遭到断然拒绝。不料,他就被解雇了,理由是他患有精神玻埃斯科瓦尔的麦德林卡特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腐蚀了哥伦比亚的国家机器,而他的集团所制造的恐怖活动则又使政府方面穷于应付。
  哥伦比亚是南美暴力恐怖活动最猖獗的国家。首都波哥大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首都之一。而其第二大城市——“贩毒之都”——毒枭们的老巢麦德林,则有“杀人城”。“谋杀之都”和“美洲最危险的城市”之称。麦德林市所在的安蒂奥基亚省则是“真正的射击地带”,每天都有几个人死在那里。人们对暴力流血事件早已习以为常。相反,如果某天未发生谋杀事件,则将被视为重大新闻,出现在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在埃斯科瓦尔的家乡——有“乐园”之称的恩维加多市,1992年平均每个月有用起凶杀案发生。1990年共发生167起凶杀案,平均每月14起。毒品集团的影响已冲击到所有的道德领域。一个18岁的普通年轻人,只要从事一种“工作”——杀人,就可得到汽车、女人和住宅等一切。
  埃斯科瓦尔贩毒集团的各种恐怖活动始于70年代中期。
  1976牛,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因毒品案被捕不久,就有两名当时亲手捉拿他的警官被杀害。在审理埃斯科瓦尔的毒品案过程中,一位女法官收到一封恐吓信,声称,如果她坚持审理此案,就将被杀死。法院因此被迫休庭。而参加审理此案的另一位法官的妻子在一次驱车外出时,被几名歹徒拦劫,她的汽车被推到陡峭的公路坡下面,歹徒威胁说,如果她的丈夫再继续参加此案的审理,下次她就将连同汽车一起被推下峭壁。但这位法官并未怯阵,反而以更高的热情工作,决心对以埃斯科瓦尔为首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然而,不久以后,这位坚强的法官就被歹徒杀害了。
  从1984年起,埃斯科瓦尔贩毒集团的暗杀行动进一步“升级”。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新任司法部长罗德戈·拉腊·博尼利亚。他在1983年年中,揭露出,身为哥伦比亚议会候补众议员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是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的第一号头目。
  1983年秋,拉腊·博尼利亚担任司法部长后,力主肃毒,并下令逮捕那些“应引渡到美国”的毒品巨商,这使贩毒头目们有所恐慌。特别是1984年4月,哥伦比亚和美国的肃毒军警袭击了麦德林卡特尔设在一处森林中的毒品提炼厂,缴获一批数量空前的纯海洛因—重达30吨,市面零售价可达12亿美元。这使巴勃罗·埃斯科瓦尔进一步仇恨起拉腊·博尼利亚。他决心除掉这位对贩毒集团威胁极大的司法部长。果然,就在同月30日晚,当拉腊·博尼利亚驱车回家时,被一名骑摩托的持枪暴徒打死了。
  为了掌握情报,有预谋地进行暗杀,埃斯科瓦尔集团大肆进行窃听活动。1984年,哥伦比亚缉毒警察局局长——海梅·戈麦斯在进行一系列调查后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司法部长拉腊·博尼利亚在家中和办公室的电话都被人窃听;两年后,海梅·戈麦斯又写了一条备忘录,揭露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派了一名代号为“维他命一0”的人打进了代号为“F—2”的国家负责缉毒的秘密警察组织内部。但是,海梅·戈麦斯对麦德林卡特尔的贩毒活动的调查和跟踪很快被埃斯科瓦尔发现。时隔仅仅几周,这位已经辞去职务的反毒品专家便于1986年11月被杀害了。
  埃斯科瓦尔贩毒集团十分关注新闻界对毒品走私和暗杀案件的揭露。埃斯科瓦尔派人经常到街头的报摊头买来各种报刊,收集有关毒品集团活动的资料和报道,然后制定对策,进行恫吓或下毒手。他还派人扛进一些大报社内部,窃取记者发回的有关稿件,以避免他们集团的活动“曝光”。而一些记者。编辑也就成为埃斯科瓦尔等人意欲拔掉的眼中钉了。
  哥伦比亚第二大报纸——(旁观者报)在社长吉列尔莫·卡诺的主持下,多次发表社论,尖锐抨击贩毒活动。特别是1986年12月,哥伦比亚最高法院根据所谓的“严格的法律意义”为由,裁决哥——美引渡协定不符合宪法。哥伦比亚总统比尔希略·巴尔科驳回了这项裁决,使之无法生效。吉列尔莫·卡诺主持的《旁观者报》对最高法院进行了批评。然后,仅仅在总统驳回最高法院裁决之后3天,即12月17日晚7时15分,卡诺下班回家,他的汽车刚开出报社门口20米远,两名刺客坐在一辆摩托车里,举枪向他猛烈扫射,卡诺身中5弹,一个小时后,他就死在医院里。
  另一家站在反毒品斗争前列,就在贩毒集团老巢麦德林出版的报纸——麦德林市《哥伦比亚人》报社的社长胡安·莫尔蒂内斯也曾遭到过埃斯科瓦尔集团的袭击。1987年秋天的一天,“胡安·莫尔蒂内斯忽闻有人叩击他家前门。他让23岁的儿子何塞前去开门。何塞挂上门后的保险链条,将门开了一条小缝。还没等他探头去看外面是谁,一支手枪从门缝中伸了进来。
  ‘快来,爸爸!’何塞尖叫道。
  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带上枪!‘莫尔蒂内斯社长急忙端起一支勃朗宁自动步枪,疾步上前,连连扣动扳机。
  砰、砰、砰,一梭子弹向门口飞去。
  暴徒们发现从正门无法突破,转而跳上汽车,绕到旁边的汽车间门前,开足马力,企图用车子把汽车间的门撞开,然后通过里面的旁门闯入室内。还算幸运,莫尔蒂内斯家的汽车正顶在门口。暴徒们撞了好久,才撞开一条勉强伸进脑袋的缝。他们见无法闯入,又跳下汽车,试图从那条缝里挤进去。这时候,早已等候在里面的何塞朝缝隙处连连开火,又一次打退了暴徒们的进攻。暴徒们见此行动的目的难以达到,便朝汽车间的大门胡乱扫射了一阵,然后大夫所望地溜走了“。
  新闻界面临的暴力威胁与日俱增。哥伦比亚第一大报——《时代报》的社长埃尔南多·桑托斯哀叹道:“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不得不乘坐防弹汽车,但我知道这可能无济于事。”
  为了保证组织的安全,埃斯科瓦尔集团从国外购进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从事毒品走私押运工作。
  为了同围剿的政府军作战,埃斯科瓦尔集团还以高薪从以色列、南非、法国、英国以及美国招聘了大批雇佣军,组成强有力的武装集团。面对这一武装集团,连政府军也要畏惧三分。
  埃斯科瓦尔集团雇佣来的职业杀手,都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具有侦察、爆破、应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绝对忠诚贩毒集团。帮规是极其严格的。如果背叛了组织,那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在杀死“变节者”以前,要先割掉其耳、鼻或者舌头和生殖器,让你饱尝痛苦以后再给致命的一刀,杀死以后,甚至还把尸体绑在铁棚上示众。帮规中还有一条,就是对“变节者”的全家要斩尽杀绝:先杀亲属,再杀本人。在麦德林,常常会发现①李景卫:(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人民日报》1988年5月22日。
  一些无名尸体,口中含着性器官,这一定是背叛组织或泄露秘密而被处死的毒品集团分子。
  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的暴力行径在哥伦比亚造成了巨大的恐怖气氛。经过严格训练的职业杀手,专门绑架、枪杀那些敢于伸张正义,揭露、审判他们罪行的人——从法官、记者、官员、警察、编辑,到该集团内部的“叛变者”。结果使哥伦比亚这个资源丰富、有着29万人口的南美洲国家每年总要发生上万起谋杀案件,闹得社会动荡,人人自危。
  那些国家法官们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本来,在哥伦比亚,人们一直认为,能被选进最高法院是一种很崇高的荣誉。但是仍有一些法官宁愿辞掉他们的职务。1987年1月,最高法院院长费尔南多·乌里韦·雷斯特雷波就辞职去了厄瓜多尔。他的临时继任人内梅西奥·卡马乔·罗德里格就职时还声称:“我们都处于威胁之下,但是我并不感到畏惧。”但是,仅仅过了5天,他也突然辞职不干了。
  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建成了一座地堡式的建筑,许多外交官员还须待械巡逻,以防不测。1983年,哥伦比亚总统贝尔萨里奥·贝但库尔曾发动过一场反毒品运动,招致了毒枭的忌恨,以致政府为他配备的保卫人员竟达40人之多。其他政府要人也费尽心机地寻找“安全住所”。以至有的溜到国外。前司法部长恩里克·帕雷霍(他曾于1985年同前总统贝但库尔批准引渡12名哥伦比亚籍的和1名西德籍的贩毒者到美国,同时将3名美国籍的和1名哥伦比亚籍的毒贩引渡到哥伦比亚审判)为躲避贩毒集团的黑枪,经多方努力,终于弄到一个驻匈牙利大使的职务。
  但在1987年1月13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他的住宅附近,还是遭到暗杀。幸亏伏击未成,这位前司法部长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当然,也有不畏贩毒集团暗杀的政府官员。哥伦比亚前总检察长卡罗斯·毛罗·奥约斯就是其中一位。
  1986年9月,当时47岁的卡罗斯·毛罗·奥约斯担任了总检察长,他坚持与贩毒集团作斗争,积极主张将毒枭们引渡美国。
  因为美国法院往往对这些大毒商科以重刑。而且一旦入狱,很难逃出。贩毒分子们最害怕的就是这一点。而总检察长自然被恨之入骨,他的名字被列入黑名单。
  1987年11月21日,二号毒枭豪杰赫·奥乔亚落入法网之后,奥约斯坚决主张将其引渡到美国去受审。可是,奥乔亚以“可卡因美元”暗中疏通关节,竟于12月30日获释。
  奥乔亚逃跑后,举国震动,舆论哗然。
  一些政府官员也力主打击罪犯,其中态度最鲜明的就是奥约斯。在“皮科塔”监狱的典狱长和波哥大71号法官穆尼奥斯于1983年1月2日被政府撤职后,他领导的总检查署下令追究其刑事责任。他还宣布要调查司法部长恩里克·穆尔特拉的在此案的责任。这位部长原来曾下令逮捕奥乔亚,可是又在12月30日取消逮捕令,致使奥乔亚逃出大狱。奥约斯还组织力量,继续打击贩毒分子。
  总检查长对贩毒分子要杀死他早有预料,但他并未退却。
  1987年年底,他在哥伦比亚议会发表演讲时就宣布:哥伦比亚被贩毒集团吓倒了,只有一位部长或检察长以身殉职,才能使它惊醒。仅过了一个月,总检查长的预言就不幸而言中了。
  那是1988年1月24日,在首都波哥大忙碌了一周的奥约斯来到麦德林郊区的他自己的别墅度假。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度假的好去处。总检察长虽然公务缠身,却也常常忙里偷闲,到此地去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末,并顺便看望住在该地的母亲。
  翌日清晨,奥约斯告别了母亲,匆匆忙忙驱车赶往麦德林市里奥内格罗机场,准备乘当天头班飞机赶回波哥大。坐在总检察长身边的保镖们一路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因这一带是毒品集团杀手出没、暴力活动猖獗的地方。不知不觉中,飞机起落的轰呜声阵阵灌耳,机场建筑物已经清晰可见。再有两分钟,总检察长的汽车就可以平安地驰抵飞机场了。
  突然,3辆汽车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奥约斯的司机措手不及,车子滑到公路边上去了。袭击者是一批年轻的亡命之徒,他们一起朝总检察长的座车猛烈扫射,奥约斯的一名保镖当即饮弹毙命;另一名冒着弹雨冲下汽车,举枪反击,但离开汽车不久就倒在血泊中。车内的奥约斯身中3枪,一枪穿透胸部,第二枪击中腿部,第三枪打坏了脊椎骨,他的座位靠背上有两处弹孔和一滩鲜血。此时,持枪暴徒象恶狼扑食一样冲向汽车,把身负重伤,气息奄奄的总检察长架上歹徒的汽车,呼啸而去。据一位目击者说,当绑架者把奥约斯从汽车里拖出来的时候,痛苦万分的总检察长苦苦哀求把他打死算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也被毫无人性的暴徒们拒绝了。
  当警察闻讯赶往出事地点时,袭击者早已无影无踪。总统巴尔科立即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并派出5000名军警前往麦德林市附近的交通要道追捕搜查。就在当天傍晚,在离绑架地点22公里处,人们发现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缠着绷带,带着手铐,弹痕累累,惨不忍睹。
  这就是总检察长——奥约斯。
  原来,垂死的总检察长被绑走以后,受尽折磨,苦不堪言,但是绑架者们直到7个小时以后,即下午2点多钟才用冲锋枪和步枪在他头上连击8枪,然后从行驶中的汽车上扔出来。警察看到的奥约斯的尸体已是面目模糊,难以辨认。
  奥约斯总检察长被歹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