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茏印F渌鳎撬ひ卮俏拮闱嶂卣弑取9蚀嫫涫槎呗壑露潦潜嗾咧滂﹁げ幌嘌谘伞
△《东林列传》·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鼎撰。鼎字定九,江阴人。明万历间,无锡顾宪成与高攀龙重修宋杨时东林书院,与同志讲学其中。声气蔓延,趋附者几遍天下。互相标榜,自立门户,流品亦遂糅杂。迨魏忠贤乱政之初,诸人力与搘拄,未始非谋国之忠。而同类之中,贤奸先混,使小人得伺隙而中之,於是党祸大兴,一时诛斥殆尽,籍其名颁示天下。至崇祯初,权阉既殛,公论始明。而馀孽尚存,竞思翻案,议论益纠纷不定。其间奸黠之徒,见东林复盛,竞假借以张其锋。水火交争,彼此报复。君子博虚名以酿实祸,小人托公论以快私雠。卒至国是日非,迄明亡而后已。
是编所载一百八十馀人,盖即东林党人榜及沈氵隺、温体仁等《雷平》、《蝇蚋》诸录所著名者也。以节义炳著者,汇载於前。馀亦分传并列,胪叙事迹颇详。其中硕士端人,固所不乏,而依草附木者,实繁有徒。厥后树帜分朋,干挠时政,祸患卒隐中於国家。足知聚徒讲学,其流弊无所不至。虽创始诸人,未必逆料及此,而推原祸本,一二君子不能不任其咎也。此书仿龚颐正《元祐党籍传》之例,於诸人之姓名履贯,无不本末灿然。俾读者论世知人,得以辨别贤奸,而深思其熏莸杂厕之所以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其亦千古炯鉴矣。
△《儒林宗派》·十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万斯同撰。斯同有《庙制图考》,已著录。是编纪孔子以下迄於明末诸儒,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次。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别附著之。自《伊洛渊源录》出,《宋史》遂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非惟文章之士,记诵之才,不得列之於儒。即自汉以来传先圣之遗经者,亦几几乎不得列於儒。讲学者递相标榜,务自尊大。明以来谈道统者,扬己凌人,互相排轧,卒酿门户之祸,流毒无穷。斯同目击其弊,因著此书。所载断自孔子以下,杜僣王之失,以正纲常。凡汉后唐前传经之儒,一一具列。除排挤之私,以消朋党。其持论独为平允。惟其《附录》一门,旁及老、庄、申、韩之流,未免矫枉过直。又唐啖助之学传之赵匡、陆淳,宋孙复之学传於石介,皆卓然自立一家,宋代说经,实滥觞於二子,乃列之散儒之中,不入宗派,亦有所未安。至於朱、陆二派,在元则金、吴分承,在明则薛、王异尚,四百年中,出此入彼,渊源有自,脉络不诬,亦未可以朝代不同,不为明其宗系。如斯之类,虽皆未免少疏,然较之学统、学案诸书,则可谓湔除锢习,无畛域之见矣。世所传本仅十二卷。此本出自历城周氏,较多四卷。盖其末年完备之定本云。
△《明儒言行录》·十卷、《续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人,康熙戊戌进士,官安化县知县。
是编仿朱子《五朝名臣言行录》之例,编次有明一代儒者。各徵引诸书,述其行事,亦间摘其语录附之。所列始於叶仪,迄於金铉,凡七十五人。附见者七十四人。《续录》所列,始於宋濂,迄於黄淳耀,凡五十九人。附见者九人。佳之学出於汤斌,然斌参酌於朱、陆之间,佳则一宗朱子。故是编大旨,以薛瑄为明儒之宗,於陈献章则颇致不满。虽收王守仁於正集,而守仁弟子则删汰甚严,王畿、王艮咸不预焉。其持论颇为淳谨。初,黄宗羲作《明儒学案》,采摭最详。顾其学出於姚江,虽於河津一派,不敢昌言排击,而於王门末流诸人,流於猖狂恣肆者,亦颇为回护。门户之见,未免尚存。佳撰此《录》,盖阴以补救其偏。鄞县万斯大,宗羲之弟子也,平生笃信师说,而为佳作是录《序》,亦但微以过严为说,而不能攻击其失,盖亦心许之也。学者以两家之书互相参证,庶乎有明一代之学派可以得其平允矣。正不必论甘而忌辛,是丹而非素也。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轼撰。轼有《周易传义合订》,已著录。是编凡《名儒传》八卷、《名臣传》三十五卷,又《续编》五卷、《循吏传》八卷。成於雍正戊申。时《明史》尚未成书,故所录至元而止。明以来传名儒者大抵宗宋而祧汉唐,而宋又断自濂、洛以下。轼所为传,上起田何、伏生、申公诸人,不没其传经之功;中及董仲舒、韩愈诸人,不没其明道之力;於宋则胡瑗、孙复、石介、刘敞、陈襄,虽轨辙稍殊,亦并见甄录,绝不存门户之见,可谓得圣贤之大公。其以迁就利禄,削扬雄、马融;以祖尚玄虚,削王弼、何晏;以假借经术,削匡衡、王安石,亦特为平允。惟胡寅修怨於生母,王柏披猖恣肆,至删改孔子之圣经,咸预斯列,似为少滥。据王福畤之虚词,为薛收作《赞》,亦未免失之不考耳。《名臣传》所列凡一百八十人,去取颇为矜慎。《续编》所列又三十九人,其《凡例》曰:“《续编》者何,择其次焉者也。或卷帙编次已定,附之於后焉耳。然见为稍亚而乙之,与失於偶漏而补之,其品第则有间矣。”混而无别,亦稍疏也。
《循吏传》所列凡一百二十一人,虽体例谨严,而颇未赅备。如何易于之类,表表在人耳目者,多见刊削。其去取之例,亦未明言,殆不可解。要其标举典型,以示效法。所附论断,亦皆醇正。固不失为有裨世教之书矣。前有轼及蔡世远《总序》二篇,又三编各有《专序》一篇。盖《名儒传》为李清植所纂。《名臣传》为张江、蓝鼎元、李锺侨所纂。《循吏传》为张福昶所纂。世远商榷之,而轼则裁定之云。
△《闽中理学渊源考》·九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清馥撰。清馥字根侯,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之孙,以光地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是编本曰《闽中师友渊源考》,故《序文》、《凡例》尚称旧名。此本题《理学渊源考》,盖后来所改。《序》作於草创之时,成编以后,复有增入也。宋儒讲学,盛於二程,其门人游、杨、吕、谢号为高足。而杨时一派,由罗从彦、李侗而及朱子,辗转授受,多在闽中。故清馥所述,断自杨时。而分别支流,下迄明末。凡某派传几人,某人又分为某派,四五百年之中,寻端竟委,若昭穆谱牒,秩然有序。其中家学相承,以及友而不师者,亦皆并列,以明其学所自来。其例每人各为小传,传末各注所据之书,并以语录文集有关论学之语摘录於后,考据颇为详核。其例於败名隳节、贻玷门墙者,则削除不载。
间有纯驳互见者,则弃短录长。如《廖刚传》中删其初附和议一事。《胡寅传》中但叙不持生母服,为右正言章厦所劾,而不详载其由。是则门户之见犹未尽融,白璧微瑕,分别观之可也。
──右“传记类”总录之属,三十六部、八百八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合众人之事为一书,亦传类也。其源出《史记》之《儒林》、《游侠》、《循吏》、《货殖》、《刺客》诸传。其别自为一书,则成於刘向之《列女传》。
《册府元龟》有《总录》之目,今取以名之。)
△《孙威敏征南录》·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宋滕元发撰。元发初名甫。后以避高鲁王讳,以初字元发为名,而更字曰达道。东阳人。举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谥章敏。事迹具《宋史》本传。此本前有结衔题“承奉郎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军州事滕甫”,盖犹未改名时所作也。其书乃记皇祐四年孙沔平侬智高事。其时沔为安抚,狄青为宣抚使,沔与青会兵计议,进破智高於归仁铺,沔留治后事。及师还,余靖勒铭长沙,专美狄青。朝廷亦以青为枢密使,赏赉甚厚。沔止加秩一等。甫以为南征之事,本出沔议,其措置先备,又能以身下狄青,卒攘寇难。因述为此书,以颂沔之绩。盖沔知杭州时尝奇甫才,授以治剧守边方略。具有知己之分,故力为之表暴如此。考《宋史》载征侬智高事,亦於《狄青传》为详,而《沔传》颇略。然此书备见於《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当时皆不以为诬殆,殆必有说。是亦考史者所宜兼存矣。
(案:削平寇乱之事,宜入《杂史》。然此书为表孙沔之功,非记侬智高之变,故入之《传记类》中。)
△《骖鸾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范成大撰。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谥文穆,事迹具《宋史》本传。此编乃乾道壬辰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时,纪途中所见。其曰《骖鸾》者,取韩愈诗“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语也。书末有云:“若其风土之详,则有桂海《虞衡志》焉。”考《虞衡志》作於自桂林移帅成都时,其初至粤时未有也。则此书殆亦追加删润而成者欤。中间序次颇古雅。其辨元结《浯溪中兴颂》一条,排黄庭坚等之刻论,尤得诗人忠厚之旨。其载仰山孚忠庙有杨氏称吴时加封司徒竹册尚存,文称宝大元年。又称向得吴江村寺石幢所记,亦以宝大纪年。因疑钱氏有浙时或曾用杨氏正朔。以此二物为证。然考之於史,钱、杨屡相攻击,互有负胜,其势殊不相下,断无臣事淮南之理,而杨氏亦自有武义、顺义、乾贞、太和诸年号。其吴越之宝大,正当顺义四五年,亦不应有一国两元之事。成大所见,或出自后人伪造也。吴任臣作《十国春秋纪元表》,於此事不加辨证,当由未检此书欤。
△《吴船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范成大撰。成大於淳熙丁酉,自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程赴临安,因随日记所阅历,作为此书。自五月戊辰,迄十月己巳。於古迹形胜言之最悉,亦自有所考证。如释继业纪乾德二年太祖遣三百僧往西方求舍利贝多叶书路程,为他说部所未载,颇足以广异闻。又载所见蜀中古画,如伏虎观孙太古画《李冰父子像》,青城山丈人观孙太古画《黄帝及三十二仙真》,长生观孙太古画《龙虎》,及玩丹石寺唐画《罗汉》一版,皆可补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未及。又杜甫《戎州诗》“重碧拈春酒”句,印本“拈”或作“酤”,而成大谓叙州有碑本乃作“粘”
字,是亦注杜集者所宜引据也。
△《入蜀记》·六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宋陆游撰。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佃之孙,宰之子。初以荫补登仕郎。
隆兴初,赐进士出身。嘉泰初,官至宝谟阁待制。事迹具《宋史》本传。游以乾道五年授夔州通判。以次年闰六月十八日自山阴启行,十月二十七日抵夔州。因述其道路所经,以为是记。游本工文,故於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於考订古迹,尤所留意。如丹阳皇业寺即史所谓皇基寺,避唐玄宗讳而改;李白诗所谓新丰酒者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甘露寺很石、多景楼皆非故迹;真州迎銮镇乃徐温改名,非周世宗时所改;梅尧臣《题瓜步祠诗》误以魏太武帝为曹操;广慧寺《祭悟空禅师文》石刻保大九年乃南唐玄宗,非后主;庾亮楼当在武昌,不应在江州,白居易诗及张舜臣《南迁志》并相沿而误;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句,绿萝乃溪名,非泛指藤萝;宋玉宅在秭归县东,旧有石刻,因避太守家讳毁之,皆足备舆图之考证。他如解杜甫诗“长年三老”字及“摊钱”
字,解苏轼诗“玉塔卧微澜”句,解南方以七月六日作七夕之由,辨李白集中《姑孰十咏》、《归来乎》、《笑矣乎》、《僧伽歌》、《怀素书歌》诸篇,皆宋敏求所窜入,亦足广见闻。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西使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刘郁撰。郁,真定人。是书记常德西使皇弟锡里库军中,往返道途之所见。
王惲尝载入《玉堂杂记》中。此盖别行之本也。《元史·宪宗纪》,二年壬子秋,遣锡喇征西域苏丹诸国,是岁锡喇薨。三年癸丑夏六月,命诸王锡里库及乌兰哈达帅师征西域法勒噶巴、哈台等国。八年戊午,锡里库讨回回、法勒噶巴,平之,擒其王,遣使来献捷。考《世系表》,睿宗十一子,次六曰锡里库,而诸王中别无锡喇。《郭侃传》,侃壬子从锡里库西行,与此《记》所云壬子岁皇弟锡喇统诸军奉诏西征凡六年,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