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将军加大者,位在都督中外之下。 卫将军加大者,位在太子太师之上。
四征将军加大者,位次卫大将军。 诸将军加大者 左右光禄大夫 开国县侯
右第二品
尚书仆射若并置左右,则左居其上,右居其下。 中书监 司州牧 四镇将军加大者,次卫将军。
中军将军 镇军将军 抚军将军
右三将军
金紫光禄大夫 散侯
右从第二品
吏部尚书 四安将军 中领军 中护军二军加将军,则去中,位次抚军。
太常 光禄 卫尉
右三卿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中书令 太子詹事 侍中 列曹尚书 四平将军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太府
右六卿
河南尹 上州刺史 秘书监 诸王师 左右卫将军 前、左、右、后将军光禄大夫银青者。 开国县伯
右第三品
散骑常侍 四方郎将 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 国子祭酒 御史中尉 大长秋卿 将作大匠 征虏将军 二大、二公长史若司徒置二长史,左在散骑常侍下,右在中庶子下。 太子左右卫率 武卫将军 冠军将军 护羌、戎、夷、蛮、越校尉 太中大夫 辅国将军 中州刺史 龙骧将军 散伯
右从第三品
二大、二公司马
太常 光禄 卫尉
右三少卿
尚书吏部郎中 给事黄门待郎 太子中庶子 司空、皇子长史 太仆 廷尉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太府
右六少卿
中常侍 中尹 城门校尉 司空、皇子司马 从第一品将军 开府长史 骁骑将军 游击将军
以前上阶
镇远将军 安远将军 平远将军 建义将军 建忠将军 建节将军 立义将军 立忠将军 立节将军 恢武将军 勇武将军 曜武将军 昭武将军 显武将军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司马 通直散骑常侍 司徒谘议参军事 中散大夫 下州刺史上郡太守、内史、相 开国县子
右第四品
中坚将军 中垒将军 尚书左丞 二大、二公谘议参军事 司州别驾从事史第二品将军、始蕃王长史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 中令侍郎 太子庶子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司马 前、左、右、后军将军
以前上阶
宁朔将军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扬威将军 广威将军 谏议大夫 尚书右丞 司空、皇子谘议参军事 司州治中从事史 左、右中郎将 建武将军 振武将军 奋武将军 扬武将军 广武将军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谘议参军事 散子
右从第四品
宁远将军 鹰扬将军 折冲将军 扬烈将军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长史二大、二公从事中郎 秘书丞 皇子友 国子博士 散骑侍郎 太子中舍人 员外散骑常侍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司马
以前上阶
射声校尉 越骑校尉 屯骑校尉 步军校尉 长水校尉 司空、皇子之开府从事中郎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谘议参军事 开府从事中郎 中郡太守、内史、相开国县男
右第五品
伏波将军 陵江将军 平汉将军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长史 二大、二公掾属 著作郎 通直散骑常侍 太子洗马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谘议参军事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司马 奉车都尉
以前上阶
太子屯骑校尉 太子步兵校尉 太子翌军校尉 都水使者 司空、皇子之开府掾属 领、护长史 司马 归义侯 率义侯 顺义侯 朝服侯 轻车将军 威远将军 开府掾属 虎威将军 洛阳令 中给事中 散男
右从第五品
宣威将军 明威将军 从第三品将军长史 二大、二公主簿 二大、二公录事 皇子郎中令 司空主簿 司空、皇子录事参军事 从第三品将军司马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谘议参军事 二大、二公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皇子文学 治书侍御史 谒者仆射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录事参军 司空、皇子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皇子功曹史
以前上阶
河南郡丞 虎贲中郎将 羽林监 冗从仆射 附马都尉 廷尉正、监、评尚书郎中 中书舍人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功曹、记室、仓曹、户曹、中兵参军事,功曹史 下郡太守、内史、相 上县令、相
右第六品
襄威将军 厉威将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录事参军 二大、二公列曹参军事 给事中 太子门大夫 皇子大农 骑都尉 符玺郎
以前上阶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录事参军 皇子主簿 司空、皇子列曹参军事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功曹史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主簿、列曹参军事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功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功曹史 太子舍人 三卿丞
右从第六品
威烈将军 威寇将军 威虏将军 威戎将军 威武将军 四品正从将军长史司马 二大、二公祭酒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录事参军 司空皇子之开府祭酒 武烈将军 武毅将军 武奋将军 王、公国郎中令 积弩将军 积射将军 员外散骑侍郎 皇子中尉 二大、二公参军事 二大、二公列曹行参军 开府祭酒
以前上阶
司空、皇子参军事 司空、皇子列曹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录事参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主簿、列曹参军事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列曹行参军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功曹史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主簿、列曹参军事 二卫司马 讨寇将军 讨虏将军 讨难将军 讨夷将军 从第三品将军功曹、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詹事丞 列卿丞 秘书郎中 著作佐郎 中县令、相
右第七品
荡寇将军 荡虏将军 荡难将军 荡逆将军 五品正从将军长史、司马 强弩将军 二大、二公行参军 司空、皇子行参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列曹行参军第三品将军、三蕃王主簿、列曹参军事 第一品将军开府行参军 王、公国大农
以前上阶
太学博士 皇子常侍 太常博士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参军事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列曹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主簿、列曹参军事 四品正从将军录事、功曹、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司州主簿 奉朝请 国子助教
右从第七品
殄寇将军 殄虏将军 殄难将军 殄夷将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行参军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参军事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列曹行参军 四品正从将军主簿、列曹参军事 侯、伯国郎中令 司州西曹书佐 殿中将军 皇子侍郎 大长秋丞
以前上阶
侍御史 协律郎 辨章郎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参军事 从第三品将军列曹行参军 五品正从将军录事、功曹、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王、公国中尉 司州祭酒从事 下县令、相
右第八品
扫寇将军 扫虏将军 扫难将军 扫逆将军 司州议曹从事史 二大、二公长兼行参军 公车令 符节令 诸署令千石已上者。 中黄门令 门下录事尚书都令史 主书令史 殿中侍御史 中谒者仆射 中黄门冗从仆射
以前上阶
宫门仆射 侯、伯国大农 司空、皇子长兼行参军 二大、二公长兼行参军皇子上、中、下将军 皇子中大夫 二率丞 四品正从将军列曹行参军 王、公国常侍 厉武将军 厉锋将军 虎牙将军 虎奋将军 五品正从将军主簿、列曹行参军 司州文学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长兼行参军 员外将军
右从第八品
旷野将军 横野将军 子、男国郎中令 太祝令 诸署令六百石已上者 中黄门 公主家令 皇子典书令 四门小学博士 律博士 校书郎 二大、二公参军督护 检校御史
以前上阶
王、公国侍郎 侯、伯国中尉 谒者 太子三卿丞 五品正从将军列曹行参军 司空、皇子参军督护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长兼行参军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参军督护 殿中司马督
右第九品
偏将军 裨将军 太子厩长 监淮海津都尉 诸局都尉 皇子典祠令 皇子学官令 皇子典卫令 王公国上中下将军 王公国中大夫 诸署令不满六百石者。
以前上阶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参军督护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长兼行参军 太常、光禄、卫尉、领、护詹事功曹、五官 治礼郎 子、男国大农 小黄门 员外司马督
右从第九品
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亦一代之别制也。
正始元年十一月,罢郡中正。
四年九月诏曰:“五校昔统营,位次于列卿,奉车都尉禁侍美官,显加通贵。世移时变,遂为冗职。既典名犹昔,宜有定员,并殿中二司马亦须有常数。今五校可各二十人,奉车都尉二十人,骑都尉六十人,殿中司马二百人,员外司马三百人。”
永平元年十二月,尚书令高肇,尚书仆射、清河王怿等奏置小学博士员三千人。
二年正月,尚书令高肇奏,都水台请依旧二使者,参军事、谒者并录事、令史亦随事更立。韶曰:“使者置二,可如所奏。其下属司,唯须充事耳,亦何劳多也。参军、录事并更置一,谒者加二,令史依旧。”肇又奏诸州谘议、记室、户曹、刑狱、田曹、水曹、集曹、士曹参军悉并省之。
四年七月,诏改宗子羽林为宗士,其本秩付尚书计其资集,叙从七已下、从八已上官。
正光元年七月,置左、右卫将军各二人。
十二月,罢诸州中正,郡县定姓族,后复。
孝昌二年十月,诏宗士、庶子二官各增二百人。置望士队四百人,取肺府之族有武艺者。
孝庄初,以尔朱荣有扶翼之功,拜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增佐吏。又以太尉、上党王天穆为太宰,增佐吏。
永安二年,各诏复置司直十人,视五品,隶廷尉,复治御史检劾事。
普泰初,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又侍中、黄门、武卫将军,并增置六人。
永安已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州都督,俱总军人。
天平四年夏,罢六州都督,悉隶京畿,其京畿大都督仍不改焉。立府置佐。
旧制:有大将军,不置太尉;有丞相,不置司徒。自正光已后,天下多事,勋贤并轨,乃俱置之。
武定二年十一月,有司奏:“齐献武王勋高德重,礼绝群辟。昔霍光陵邑亦置长、丞主陵,今请置长一人,丞一人,录事一人,户曹史一人,禁备史一人,侍一人,皆降帝陵官品一等。其侍依旧。”诏“可”。
七年三月,诏左右光禄大夫各置二人,金紫光禄大夫置四人,光禄大夫置四人,太中、中散各置六人。五月,又诏以四中郎将,世宗永平中权隶领军,今还属护军。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