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抗战狙击手 >

第14章

抗战狙击手-第14章

小说: 抗战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绿色的机枪枪身上,沾着块块点点的灰白色东西,粘糊糊的。
  那是弟兄们的脑浆。
  二排长何进财傻愣愣地站在里面,眼睛里像冒出了个血窟窿。
  “早说要挪出来了……早说要挪出来了……”
  他慢慢地蹲了下来,两只手在地上毫无目的地划拉着,一会儿碰到散落的重机枪零件,一会儿碰到残破的碎掌断指。
  萧剑扬和弟兄们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二排长从水泥掩体里拖出来。
  一出来,就看到笔杆儿连长也正匆匆往这赶。他一手拎着驳壳枪,一手握着指挥用的手旗。
  等毕铭成也从重机枪掩体里钻出来,萧剑扬发现,连长的脸灰青灰青的,嘴角在不停地哆嗦。
  旁边不知是谁轻轻嘟囔了一句:
  “刚从军校出来的,就是呆……”
  萧剑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
  正在这时,观察哨呼喊起来了,嗓子像打摆子一样地颤抖着:
  “上来了!……鬼子的战车!”
  大伙儿的心都抽了一下,赶紧往掩体里各就各位。
  枯草与弹痕交织的原野上,出现了土黄色的铁棺材。
  铁家伙的后面,跟着半弯着腰的鬼子步兵。
  “一辆、二辆、三辆……”
  萧剑扬默默数了一下——一共是四辆。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瞅见这种铁甲战车了,尽管在淞沪战场上跟它们打过几次交道,可萧剑扬还是觉着,自己的后脊梁上升起了一股凉气。
  这铁家伙的确是厉害。
  移动速度快,火力凶,而且皮糙肉厚,别说是步枪了,就连二四式重机枪扫上去,也只是冒一阵青烟、几颗火星。
  自己的队伍上,战防炮少得可怜。眼下只有靠人和手榴弹。
  【战防炮——即“战车防御炮”,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反坦克炮。
  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战防炮,多为德制的Pak35/36火炮,口径37毫米。部分精锐的中国部队(如36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还装备有一种苏罗通机炮,口径20毫米,可高射、平射两用。在平射时如使用穿甲弹,对日军的装甲部队能形成一定威胁。】
  他扭回头,嗓音有点儿干涩:
  “抓了阄的弟兄,准备上……”
  副班长跟另外一个抓到了阄的弟兄,默默放下手里的步枪,解下子弹袋、手榴弹袋、挎包、水壶……
  旁边有战友递过来两捆东西——每捆10个木柄手榴弹,用绑腿紧紧地扎着。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坦克。每捆集束手榴弹中手榴弹的数目由几枚到十几枚不等。
  “1。28”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78师156旅6团的士兵,曾在上海闸北一带,用10枚一捆的集束手榴弹,英勇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装甲部队。】
  一旁的小苏北,身子在轻微地抖动。
  他一下望望正迎面而来的日本战车,一下瞅瞅堑壕里的副班长——自从昨天副班长从他手里接过画着小圈的纸片,他心里就一直不塌实。
  副班长倒是宽慰他:
  “黄泉路长着呢,先走后走不差这几步。”
  日本人的铁甲车越逼越近。土黄色的车身,跟冬天荒凉的原野混成一片。
  副班长在堑壕里立起上半身。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收紧小腹,然后将腰间的皮带死命地往紧里一勒。
  他用右手搂起那一捆手榴弹,夹在右肋下。堑壕壁上有踩脚的窝窝,他用左脚尖踏住这里,准备向堑壕外跃去。
  在动身前的一刹那,他顿了一下:
  “哥儿几个,来年清明,给俺坟头儿来碗烩面啊。”
  他头也没回,噌地爬出了战壕。
  其他班、排坚守的战壕里,也爬出一个个抱着手榴弹捆的灰蓝色身影。
  萧剑扬不知怎的,觉得鼻头有点儿酸。
  可这当口,哪还顾得了许多。他迅速据枪,瞄向鬼子战车后头跟着的步兵。
  战壕里的不远处,二排长的嗓子也在扯着喊:
  “机枪!扫住鬼子的步兵!”
  四辆土黄色的战车,拉开距离,基本成一条横线,迅速地移动,像四幢长了脚的铁房子。后面跟着弯腰前进的步兵。
  十来个灰色的人影,从中国人据守的战壕里爬出来,缓慢地向前匍匐,迎向这四座会移动的铁棺材。
  萧剑扬觉得自个儿的手心里都是汗。
  低沉的轰隆声从鬼子战车发出,让他的心也跟着乱跳。战车的履带折腾出的金属撞击声、摩擦声,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他尽力地克制住自己的心绪,瞄准伴随战车冲锋的鬼子步兵射击。随着手里中正步枪的击发,不断地有土黄色的身影倒下。
  但更多的鬼子步兵依旧在跟着战车前进。
  战车吼叫着,颠簸着。
  战车上射出的炮弹落在阵地上,腾起团团土色的烟柱。战车前头的机枪,也把子弹朝这里飞洒过来。
  萧剑扬一边射击,一边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找寻副班长他们俩的身影。
  “咋爬得那么慢啊?”
  他心里有点儿发急。
  突然间,副班长的身子一下停住了。好像是给子弹或者弹片打着了。
  萧剑扬心里一紧,他吃不准要不要再找弟兄上。
  好在另一个夹着手榴弹捆的弟兄没事。他匍匐得很好,接近了一辆鬼子战车。那铁东西开得很快,朝六班的阵地猛冲过来。
  灰色的小点和土黄色的大铁罐儿,两个大小悬殊的东西越靠越近。仿佛地面上有一个无形的旋涡,正把它俩往一块吸。
  在它们即将交会的一瞬,灰色的小点儿猛然往起一跃,然后向右边闪开。
  一团硝烟夹着土雾,遮住了土黄色的战车。集束手榴弹的爆炸声,压过了战车的吼声。
  “打着了!”
  萧剑扬兴奋地右手握拳,在胸墙上使劲儿捶了一下。
  可转瞬间,他一脸的兴奋就变成了惊愕:
  那辆鬼子战车从硝烟土雾中钻了出来!
  它的车头向左面凶猛地一转——那个灰色的小点儿,消失在了它的履带底下。
  刚当上班长不久的萧剑扬,遇到这种情况,一时没了主意。脑袋像给灌了洋灰似的,懵了。
  “手……手榴弹……快……”
  他冲着班里剩下的弟兄,嘶哑地喊着。
  (十一)
  那辆土黄色的乌龟壳,继续向六班的阵地突过来。战车前部左方的机枪在不停地咆哮着。地面上的土块、草屑,被飞速转动的履带卷起来,然后又落下去。
  鬼子战车的履带,眼看就要压着原先那个躺在地上没有动静的灰色身影——那是刚才被什么东西击中的副班长。
  就在这时,那个身躯突然动了起来。
  萧剑扬清楚地看到,副班长艰难地挺起半个身子,然后把怀里的那捆东西往前一送。
  又是一团裹杂着土雾的硝烟,吞没了副班长的身子。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日本人的铁甲玩意儿,猛地向左边一歪,彻底地收住了脚。
  战车顶部炮塔上的盖子掀开了。战车前部左侧的机枪下面,一扇小铁门也猛地打开了。
  开始有矮小的身影,分别从铁甲王八的顶上和前部往外爬。
  【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南京战役期间,在装甲兵器方面,日军大量使用了“八九式中型战车”。
  该战车战斗全重为13。6吨,车高2。56米,装备九○式57毫米口径火炮一门,九一式6。5毫米机枪两挺,乘员四人。
  该战车车体前部左侧有一挺机枪,机枪下方有一个进出舱门。
  甲型动力装置为直列6缸水冷航空汽油机,118马力;乙型为日本设计的J3型直列6缸风冷4冲程柴油机,120马力,两个油箱,分别为100升和70升。机械变速箱4进2倒,单行星转向机,两个规定转向半径。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且带齿。每侧9个小直径负重轮,4个托带轮。平衡悬挂,弹性元件是14…15片钢板弹簧,2…5和6…9负重轮一组,第一负重轮为水平螺旋弹簧悬挂。每侧履带81节。车体尾部可安装尾橇,可将越壕宽从2米提高到2。5米。铆接结构前装甲17毫米,侧装甲12…17毫米,顶装甲10毫米,材料为镍铬合金钢。车长5。75米,宽2。18米,高2。56米。最大行驶速度2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170公里。】
  迎接他们的,是从二连阵地上飞来的愤怒的子弹。
  二排长亲自操起一挺捷克造轻机枪,把枪托底部顶在肩窝处,嘴里干冷冷地吼道:
  “操!一个也别让跑了……”
  他怀里的捷克造吐出了一个漂亮的长点射。
  一名小个子日本战车兵,刚从战车前门钻出来的,就被二排长的长点射在身上开了几个血窟窿,沉重地瘫倒在地面上。
  另外一个家伙从战车炮塔里攀出来,正准备往车下跳。他的身手很敏捷,显然平日里训练有素。
  然而,有一个小东西比他更敏捷地赶到了——那是一颗口径7。92毫米的弹丸。
  好像有一只无形的铁爪,迅猛地探进东洋战车兵的身躯,干脆利落地扼住他的胸椎骨,然后轻松地一拧……
  日本兵矮小的身影,像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力地从战车顶部跌落下来。
  这边的战壕里,萧剑扬迅速地顶上第二颗子弹,开始搜寻下一头猎物。
  很快,四名日本战车乘员,都先后躺在了他们的铁棺材匣子旁边。
  萧剑扬所在的队伍,抵住了日本人的这次战车突击。一共三辆土黄色的东洋战车,留在了中国军队阵地的前面。
  可是,从战壕里爬出去的那十余个蓝灰色的身影,那十余名怀里揣着手榴弹捆的弟兄,也都静静地横卧在了南京城外的荒野中。
  晌午过后,起风了。
  中午没热饭吃。
  鬼子的炮兵、飞机贼凶,只要白天中国军队的防线上冒出一点儿烟,马上就是连轰带炸。所以炊事班白天不敢生火做饭。连队的弟兄们天不亮的时候就开早饭,下一顿热饭要等天黑以后才能吃上。
  大伙儿一边啃着冰冷的饼子,一边忙着加固工事。
  二排长倒是在很仔细地判断风向。
  过了半晌,他扯起嗓子喊:
  “弟兄们!操把心,留神鬼子放毒!”
  在淞沪战场,这种事儿出过不止一次两次了。小鬼子在久攻不下的时候,就会找机会放毒气,只要风向、风速合适。
  大伙儿赶紧忙活起来,准备“土防毒面具”。
  刚上淞沪战场的时候,51师原本领到了一批防毒面具,一线部队基本人手一个。
  可到了战场上才发现,这玩意儿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不起啥作用。鬼子的毒烟上来,即便是戴着防毒面具,照样喷嚏打个不停,想吐,还流眼泪。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使用的毒气,主要是二苯氰胛,军用代号为“红1号”。
  这是一种喷嚏性毒气,主要刺激黏膜,能引起喷嚏、呕吐,也可以引起流泪。一旦中毒,在半分钟之后便能使战斗人员丧失战斗力。
  尽管二苯氰胛是一种刺激剂而不是致死性毒气,但浓度过高时也能造成人员严重中毒,伤员口鼻出血,最后窒息而死。
  日军通常用火炮、迫击炮和毒气筒施放此种毒气,有时也用小型毒气炸弹施放,使之产生一种微粒气溶胶云,以此来杀伤人员。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装备的防毒面具对此种毒气无法进行有效防护。】
  结果,弟兄们只好用土法子,往毛巾上浇水,没水的时候就用尿,然后把这湿毛巾堵在鼻子嘴巴上。
  有条件的连队,还发一些碱面,到时候和在水里洒在湿毛巾上。没条件的,就自个儿整点儿草木灰,将就。
  眼下,大伙儿赶紧着准备。碱面肯定是没有了,草木灰倒是现成的——阵地上被炮火烧成灰的荒草不少。
  萧剑扬也从挎包里摸毛巾。
  旁边的小苏北却急得直蹦——小家伙粗心,不知道把毛巾丢到哪里去了。
  萧剑扬伸过手去,把自己的毛巾递给小苏北。
  “班长,你呢?”
  “没事,俺有法子。”
  萧剑扬边说边撕开棉军衣的下摆,从里面往外扯棉花——他这是跟别的老兵学的,棉花团浇湿了也能对付着用。
  萧剑扬晃了晃水壶,还有水。他正要往棉花团上淋,有人从背后扯了他一把。
  一回头,是二排长。
  二排长手里拎着个橡胶的玩意儿。这是从日本人那儿缴获来的防毒面具。
  淞沪战场上,51师发现上面发的防毒面具对鬼子的毒气不起作用,师部赶紧下令:注意缴获、搜集日军的防毒面具。
  命令下来,但实际执行很有困难。
  日本兵真他妈的邪乎,断气之前,只要还有点劲,就把身上的武器、装备往坏里整。
  打完淞沪,51师总算是多少收集了一些日军的防毒面具,但数量实在有限,只能给一线的排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