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秦始皇 >

第55章

秦始皇-第55章

小说: 秦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罗笑道:“合纵之计只怕是大王一厢情愿,如今燕国与秦结盟,齐国与秦早有盟约,保持中立,决不参与任何一方结盟,韩国自顾不暇,魏国刚刚停战,虽然和谈也是各怀鬼胎,并无诚意。至于楚国么,我家丞相在我来赵前已遣使入楚,不知大王还能和谁进行合纵之盟?”
  赵襄王并不懂兵法,也不想打仗,刚才提出的合纵抗秦不过是威吓一下甘罗,不仅没有震住甘罗,反而给驳得哑口无言。赵襄王沉默一会儿,问道:“先生来赵决不是仅仅告知本王秦燕结盟伐赵的事吧?”甘罗正中下怀,朗声说道:“当然不是,秦王与文信侯都不想伐赵,无奈与燕国结盟,经不住燕王再三请求,倘若赵国能主动向秦国结盟,秦王愿退回燕太子,停止张唐入燕,并断绝与燕国的交往。”
  赵襄王知道甘罗提出的让赵国主动向秦国结为友好决不是没有条件的,便直接问道:“秦国有什么要求呢?”
  “本王不如把河间一带的五座城邑割给秦国,以满足秦国扩大河间土地的目的,这样,秦国一定不会再与燕国结盟,秦赵一旦联合,赵国专心对燕用兵,凭赵国的实力,从燕国夺取三十座城邑是绝对可信的。大王损失河间五城而换取的却是三十城,何乐而不为呢?”
  甘罗见赵王面带犹豫之色,进一步说道:“大王若怀疑秦国缺乏诚意,也可按照往昔秦赵结盟的先例,彼此以人质作抵押,大王以为如何?”
  赵襄王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不好表态,淡淡说道:“结盟大事岂是三言两语能够敲定的,请先生入城歇息,待本王同群臣仔细商讨之后再答复先生。”
  赵襄王把甘罗安顿在上等旅馆内,亲自设宴为他接风洗尘,一时间,小甘罗的大名传遍邯郸城。
  赵襄王在宫中召集近臣商讨甘罗提出的割地赂秦与秦结盟之事,庞火爰反对说:“秦国向来出而反尔,言而无信,且不说过去对赵国的欺诈,就是这次与燕国结盟,初是先派蔡泽赴燕协商结盟,并把太子丹骗到秦国。如今秦国又主动要求同我国结盟,背信燕国,秦对燕如此,对赵何尝不实施欺骗之术呢?倘若把河间五城割与秦,秦仍不与燕绝交怎么办?”
  郭开反对说:“不是秦国言而无信,当今天下纷争,各国判断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不是周天子时代的礼与义,而是自己本国的利益。燕国甘愿先把太子质押秦国,目的是获得强大秦国的信赖,以便在伐赵时得到秦的支持。秦国之所以愿意背燕与赵结盟,其目的也十分明显,旨在不废一兵一卒获得河间一带的土地,并在赵燕之间坐收渔人之利。可是,从赵国的利益出发呢?当然以不失一寸一厘土地为上策,但这是万万做不到的,我们必须舍小利而得大利。送出河间五城离间了秦燕之盟,得到的城邑可能远远不止这五城。”
  庞火爰据理力争道:“郭大夫应该明白,我们送出的五城是白白送出去的,秦人垂手而得,但赵国再从燕国夺回城邑就不那么容易了,要靠将士的鲜血与汗水在战场拼杀才能得到,每一寸土地都是性命换来的,得之不易啊!”
  郭开不高兴了,“庞将军,这些大道理我比你还懂呢。可是,赵国如何能敌住秦燕联手攻击,你有取胜把握吗?现在不舍去五城,只怕秦燕携手攻秦时损失的土地就不止五城了。等到秦国大军压境时再提出割地求和,秦国又会加大筹码,只怕五城不足以退秦兵吧。”
  庞火爰冷冷地讽刺道:“郭大夫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一提及秦兵就畏之如虎,似乎谈虎色变,假如真的到了战场,也一定是逃兵。”郭开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反唇相讥,乐乘先开口说道:“庞将军不要再耍弄嘴皮子图一时快活了,当务之急是商讨与秦人结盟的事,我赞成郭大夫的主张,舍小求大,只要能与秦国长久结盟,赵国就会长久平安,齐国不就是例子吗?”
  庞火爰连连摇头,“秦国与齐达成互不攻守的盟约,这是秦国耍的诡计,秦齐之间隔着韩魏,秦不能越过这两国攻打齐国吧,孤军深入必败无疑,即使夺得齐的土地也无法并入秦的版图,秦仍是遵守范睢的策略,远交近攻,由近而远,各个击破,只可惜——”赵襄王不容庞火爰说下去就打断他的话:“现在不是庞将军纵论天下时事的时候,本王赞成郭大夫的建议,舍去五城能换得与秦国的结盟也是值得的。”
  “大王,秦人一向狡诈,不可轻信——”
  “庞将军不必多说,本王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必须秦国先与燕国断交本王才会献出五城,一旦秦燕断交,本王即刻发兵攻燕,再把失去的城邑从燕国那里补偿过来。”“可是,秦国——”
  庞火爰欲言又止,赵襄王十分自信地说道:“从本王派往秦国的暗探奏报的情况看,秦国主动找上门同我赵国结盟既是真诚的,也是出于无奈。多年来秦国频繁对外用兵,如今国库空虚,兵源也不足,战将死的死,走的走,少的少,王齿乞战死,蒙骜张唐已走,那些少将虽然年轻气盛,但经验不足,秦王与吕不韦正是看到这一点,才纷纷撤兵,缩小战线规模,四处结盟以求得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尔等可能早已听说,秦国近年来水灾、旱灾、蝗灾不断,饿死人无数,饥民暴动不断,秦国连赈灾的钱粮,都拿不出来,只好卖官鬻爵换取钱粮救济灾民。”赵襄王刚说到这里,正要口若悬河地说下去,庞火爰不识时务地插了一句:“按照大王所言,秦国已经不堪一击,既然如此,我国何须向他割地求得结盟呢,不如趁此联合韩魏齐楚等国全力一击,也许能使秦国一蹶不振,各国将会相对安稳多年。”
  庞火爰本来没有别的意图,赵襄王却认为庞火爰是借此讽刺他,脸当时就拉了下来,郭开见状,心中暗喜,火上浇油说:“庞将军还没有廉颇的功劳呢,就敢对大王出言不逊,随意顶撞,若再打几次胜仗立些战功,只怕比廉颇还骄横呢。”“你——”庞火爰怒视着郭开却没有再说下去。
  赵襄王已经决意把河间五城割给秦国,接下来就是讨论与秦国长久结盟的事,为了不使秦国中途反悔,必须要求秦国派出人质,因为当今秦王政尚未婚配更无太子可言,要求何人入赵为人质呢,几人也是意见分歧。
  乐乘说,既然秦燕绝交,张唐也没有必要入燕为相,干脆让张唐质押赵国吧。
  乐闲认为张唐只是一般武将,份量太轻,不如要求质押蒙骜。郭开曾听说秦王政有一个异母弟弟叫成是华阳太后之弟阳泉君女儿所生,认为他是秦国王族中地位最高的人,建议赵王向秦国提出令成入赵为人质。
  赵襄王听后大喜,认为郭开提议很好,可是,赵国要派谁去秦国呢?郭开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太子嘉,否则秦国也不会送来成的,双方的人质必须份量相当。
  郭开话音未落,太子嘉恰好走了进来,一听郭开提议让他去秦国做人质,乜视一下郭开说:“郭大夫想置我于死地就主动派人到我府中行刺好了,何必用借刀杀人的手段呢?”
  郭开微微涨红了脸,瞟一眼赵王,争辩说:“太子殿下这话让微臣吃罪不起,臣对赵国对大王对太子忠心不二,一片赤诚之心苍天可鉴。臣让太子去秦国做人质也完全是从赵国的大局出发,为赵国的安全着想。听说孝成王元年,因成王年幼,太后执政,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求以人质作抵押才肯出兵。众人劝说太后派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因为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太后也最疼爱,坚决不肯派长安君入齐为人质,这时,左师触上前去说:人主之子孙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封以膏腴之地,授之以重器,却无尺寸之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最后,太后终于听从触的劝告派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派出援兵,赵齐联合终于打败秦国。齐国之所以同意出兵,是由于长安君做人质的缘故,也算长安君为赵国立下一件大功。”
  郭开话锋一转说道:“现在,我提议让太子入秦为人质也是与左师触有着同样的想法,请大王与太子明鉴。臣决无二心!”太子嘉嘿嘿冷笑一声,“如此说来,是我错怪郭大夫了,郭大夫对赵国的一片忠心可喜可嘉呀!赶走一位能征惯战的老将廉颇,又迎来一位倾城倾国的美人——”
  “放肆!”赵襄王一听儿子提及从魏国得到的美人香娇,马上变脸喝斥一声,不准他再说下去。
  庞火爰为太子嘉解围说:“大王还是慎重对待这事,秦人多诈,派太子殿下入秦,一旦两国关系有变,秦人会利用太子要挟赵国的。”“怕什么,秦国也有人质在我赵国,双方相互钳制,谅他秦人再狡猾也不敢轻举妄劝。
  太子嘉从父王的口气中听出一定让他入秦,他也不惊慌,哼,我也早有去秦国一观的心愿,看看秦国的国力到底有多强,学习一些秦国的治国经验,将来承袭王位后效法秦国改革新政,励精图志,再和西秦一较高低。即使两国关系有变,还有执掌重权的吕不韦在,也不会有生命之忧。太子嘉也想乘此机会入秦会见吕不韦,询问他下一步的计划,当年花费重金让吕不韦接交秦质子异人,一晃十年,如今终于大功初成,达到预计设想,只要吕不韦与赵姬联手,秦国的朝政就会大厦将倾。可是,为何迟迟不见二人有丝毫行动呢?太子嘉也多次暗中派人入秦质问,吕不韦的回话总是时机尚未成熟,不可轻举妄动。太子嘉隐隐之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认真一想,觉得吕不韦与赵姬都是他最值得信任之人,无论取得什么高位都不会背叛赵国,更不会背叛他赵嘉,何况还有赵高在他们身边,不论何时何地,赵高都不会背叛赵国的。太子嘉这么一想,便觉得自己太多心了,也许真的像吕不韦所说的那样时机不成熟。
  蓦然间,太子嘉心中一动,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莫非吕不韦派甘罗来赵要求人质的真正用意是想请他入秦协商大事,可是,为什么不事先暗中派人通知一声呢,太子嘉又有几分困惑,他恨不得早日见到吕不韦问个究竟。
  太子嘉拿定主意,站起身向父王说道:“儿臣愿听从父王的安排,去秦国做人质,顺便察探一下秦国的实力,将来回国寻求抗秦之策。”
  赵襄王点点头,“我儿能以国家大计为重不计较个人安危,实在令父王欣慰,你尽管放心去吧,父王不把你迎回赵国决不会同秦国断交的,宁可割地赔款也要顾及你的安危。”
  “请父王放心,秦国不会难为儿臣的。当初,吕不韦在邯郸经商时,儿臣和他交情笃厚,想他不会忘却旧情的。”“难为我儿有些深谋远虑,这样,父王就放心了。”
  太子嘉先告辞而去,赵襄王望着儿子的背影多少有些不忍,人心不定,世事难料,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吕不韦不同于当年邯郸的大贾,何况,秦国的事吕不韦也不一定能够一人做主。想到此,赵襄王心里涩涩的。
  郭开从赵襄王的表情中隐约猜中他的心事,惟恐赵襄王突然变卦取消让太子嘉入秦为人质的决定,等到众人一一离去,凑上前说道:“大王不必为太子入质秦国一事心中不快,太子聪明过人,又深谋远虑,秦人如何能困住他呢?退一步讲,万一将来秦赵失和,秦人想以太子要挟大王,大王可对外宣布废黔太子嘉的世子之位,另立他人。”
  “除了嘉儿,本王还能另立何人?”
  郭开揣摩一下赵王的心意,试探着说:“香王妃最近不是生下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王子吗,人们常说从小可以观老,以臣看来,小王子赵迁的资质决不在太子嘉之下,也可以立为世子。”
  赵襄王面带不悦地说:“休要胡言乱语!续统大事是你过问的吗?”郭开立即告罪说:“臣哪敢谈论王储废立的事,臣只是提醒大王万一秦人奸诈扣押太子,大王可用更换太子的事断绝秦人的奢望。其实,这样做也是为太子着想呀,一旦废立太子之位,秦人便认为太子嘉没有多大用处,自然会放他回国的。当然,这只是万不得已才这样做,也许是臣想多了。”
  郭开再表白自己,赵襄王只作没有听见。郭开见赵襄王并不理睬,悻悻告辞了。
  郭开刚走出大殿不远,就被一名宫女叫住了,说香王妃有事相请。郭开一听说是香王妃找他,不敢怠慢,立即随宫女来到香王妃居住的宫中。
  这香王妃不是别人,正是乐乘用停战退城外加一个廉颇从魏王那里换来的美人香娇,赵襄王把她纳入宫中,封为香妃,为此,乐乘受到嘉奖,郭开也立了大功更加受到赵襄王的信任。也是因为香妃的事,太子嘉之母齐王后失庞,太子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