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

第41章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第41章

小说: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对他的不恭,又火上浇油地奏上了一本。
  蓬山此去无多路(6)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以敛收民财之时,蒋经国奉命去上海监督兑换民间白银、黄金、美钞。蒋经国为此特在上海组织了一个“青年救国团”约数千人,分头逼迫百姓兑换,并借故查究商人贩卖奢侈品,拘人、查封店铺;不肖之徒,乘机勒索,使蒋经国的金融整顿行动受到了影响。不到三个月,金圆券的币值已不能维持,人心惶惶,举国鼎沸,舆论尤其有烦言。蒋介石见搜刮民财的目的已达到,为平民愤起见,乃下令撤销蒋经国的兑换机构,并令其率领“青年救国团”赴杭州候命。
  不久,蒋介石即“引退”下野。适此时美国有一批剩余物资(军火)运抵上海。一批黄埔系军官闻讯大喜,群起要求参谋总长顾祝同予以分配。顾向蒋介石请示,蒋坚拒批发。原来蒋经国意欲用这批美械来装备他的“青年救国团”。蒋介石自然不便一下就发给蒋经国,只叫顾祝同将该批军械运往浙江衢州,暂交蒋经国保管。蒋经国遂令其副团长负责执行。谁知这副团长是潜伏的共产党员,后来解放军渡过长江向浙、赣路急进,这批美械竟原封不动地转到解放军手中去了。
  “青年救国团”在杭州无所事事。这批青年原本是乌合之众,良莠不齐,在杭州一带横行霸道,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向浙江省政府告状。省主席陈仪收到的人民控诉书不下数百份,正不知如何处理。适蒋经国由上海到杭州来向陈仪讨给养,说请陈伯伯多多帮忙。本来省政府的经费就吃紧,何况这“青年救国团”是私自成立的,并未向政府登记,这突如其来的数千人的给养,一时实不易筹措。陈仪对蒋经国沉痛地说,“我们既救国乏术,也不应尽情蹂躏自己的桑梓,吾人实无面目见浙江的父老。”说完,从桌上拿起盈尺的控诉书递给蒋经国,叹道:“你看里面控告“青年救国团”的罪状,较诸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经国接过来略为翻阅了一下,一言不发,转头而去。蒋经国在上海打虎,以失败收场,正苦闷伤神,无处发泄。今番不独有求不遂,反而碰了一个大钉子。原本就恶劣的心态愈加不能自持。他气冲冲地到溪口去向其父告御状,难免添油加醋,说陈伯伯抨击“青年救国团”类似一群土匪,如此说来,经国是土匪的小头目,而爸爸就是土匪的大头目了。
  蒋介石闻言,不假思索,即大发雷霆,立刻打电话给陈仪,把陈仪骂得狗血淋头。未等陈仪答腔,便把电话挂了。次日,汤恩伯便奉召到溪口,随即赶到杭州将陈仪撤职拘押,浙江省主席一职由汤部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磊接替。
  事有凑巧,那时有个闲散军官是陈仪和汤恩伯的小同乡,到省政府求差事,陈因无法安排,就写了一张便条,介绍给汤恩伯酌予录用。汤即捏造事实,谓便条之外,陈仪并致意汤恩伯说,大势已去,不必糜烂地方,倒不如开一缺口让共军渡江。这名闲散军官被枪决以灭口。这段骇人新闻当时曾被上海的各大报纸披露。
  汤恩伯拘押陈仪之事发生于1949年2月底,正是蒋介石1949年元月第三次下野之后。此事的发生令人目瞪口呆,李宗仁身为代总统,对近在咫尺的浙江省主席被撤换拘押,直等报纸刊出才知道。时任行政院长的孙科亦不知此事。
  事后,蒋介石才打电话给孙科,要他在行政院政务会议上提出追认。此事表面上虽为汤恩伯所执行,背后全由蒋介石指使。汤的地位不过是京沪卫戍总司令,居然做出拘捕和撤换省政府主席的事来,由此可见,蒋介石专制体制下个人专断的恶劣。
  陈仪之死是带有一定悲剧色彩的。1950年6月18日晨,曾与陈仪在福建共同推行过“新生活运动”的老相识蒋鼎文出现在陈仪面前,这位号称蒋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将”是接受陈仪死刑命令的招待官。他神色黯然地走向陈仪说:“陈主席,请一路走好。”
  陈仪淡然一笑道:“死,何足惧哉!今有故人相送,老夫足矣。”蒋鼎文黯然,一时难以找到说词,良久,他沉沉地点头道:“好吧。”便嘱惟一的随身厨子为陈备水沐浴、更衣。
  陈仪从容不迫,对镜整容,打好使用多年的领带。蒋鼎文命行刑军士送来一盘食物、一瓶美酒。陈仪拂袖而起:“用不着,走吧!”
  两个士兵欲上前扶持,陈仪一摔两臂,昂首阔步走了出去,上了指定的吉普车。抵刑场后,陈仪稳步下车,扭头对行刑的人说:“向我的头部开枪!”便大步向前,口称:“人死,精神不死。”陈仪死时,年67岁。
  另一个暗杀名单上的大佬白崇禧虽然在大陆逃过了蒋介石的暗杀,但他终于在台湾被军统制裁掉了。1949年7月到1950年初,自负的白崇禧手中数十万桂系大军被歼灭,他徨海南岛,蒋介石害怕他去了共产党这边,就诳骗他说:“我在军事上离不开健生老弟。”白崇禧信以为真,慨然赴台。远在美国的李宗仁闻讯后,失望地说:“健生虎落平阳,结局堪忧。”
  果然,白崇禧去了台湾后,被解去了一切公职,不再受到任何重用,甚至连个“国策顾问”类的闲职也没当上。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阻难,抵达北京,受到中共党政军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很高的礼遇。
  李宗仁的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据说,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曾很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蓬山此去无多路(7)
  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军统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军统特务谷正文奉命后,就积极策划暗杀行动,并确定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绝不留下半点痕迹,以免外界怀疑是一起政治谋杀。
  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的一位姓杨的副官。不久,这位杨副官报告:“先生去花莲县寿丰半山打猎。”这样,谷正文决定在白崇禧出外打猎时,于山野外杀死他。
  谷正文密令侦防组:暗杀不准用枪。要把一切制造意外死亡的条件搜集起来。经过勘查,侦防组发现狩猎区有小型山间铁轨,可使用人力轨道台车登山。白崇禧当时已年逾七十,不会徒步上山,而一定会乘轨道车。
  这样,侦防组派人到现场实地勘查后,决定等白崇禧上山时,把握时间破坏途中一木制小桥,等他下山行经桥面时,便会连同轨道车一起坠入五十余米深的峡谷。经过实地演练,他们还找到了螺丝松脱法,能丝毫不留痕迹地使轨道台车“发生意外”。
  事发当天,白崇禧等一行人兴致很高地去打猎。
  10点37分,白崇禧一行人通过预定的谋杀地点后,侦防组的行动人员迅速爬到桥下,将支撑桥面木墩的螺丝钉一一松开,然后,躲入不远处的树丛里,静候白崇禧等人下山。
  下午3时许,寂静的山中传来轨道台车的响声,两辆车从高山背面滑出,相距约30米。前面一辆车上坐着林意双乡长父子与一名助理;白崇禧与两名副官坐在后面一辆车上。当第一辆车滑到已经去掉了螺丝钉的桥中央时,突然连人带车一起坠入深谷中。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崇禧的一名副官用力将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则随车跌入深谷。
  白崇禧从地上爬起,拍去尘土,他望着谷底下的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再望望四周的山野,似乎明白了什么。
  事后,谷正文等前往蒋介石官邸汇报行动结果,蒋介石并未苛责,只是不无遗憾地对他们说:“再从长计议吧!”
  白崇禧经历这次险情后,行动更加谨慎,这使谷正文的暗杀行动很难下手。
  白崇禧晚年异常苦闷。在白夫人去世后,为解除烦闷,居然与身边的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侦防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致白崇禧于死地。
  一天,谷正文打电话给医生赖少魂询问白崇禧的情况,赖少魂报告说:“白将军不是病,他想补……”
  “不管他是买什么,你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蒋总统要你多‘照顾’将军,须以猛药起沉疴,重病得下猛药。”
  谷正文暗示赖少魂在药的剂量上动手脚,使衰老的白崇禧不胜药力,一“补”不起。
  赖少魂奉命后,立即给白崇禧开了一帖药力很强的药方。白崇禧照方到天生堂中药店买了两大包药回家泡酒。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小姐频繁往来。
  俗话说,“房中之事能杀人”,尤其对白崇禧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来说,女色犹如伐性之斧,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
  1966年12月1日晚,张小姐与往常一样到白宅夜宿。就在这天晚上终于发生了“马上死”的悲剧。
  第二天早晨,白崇禧的副官发现主人赤身裸体趴卧在床,而张小姐早已离去。
  这位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却在失意中做了风流的花下鬼,不甚体面地被蒋介石从那张军统的最后暗杀名单上被最后制裁了。
  故垒萧萧,芦荻秋瑟。毛人凤这位连国民党内部也嗤之以鼻的人物逃到台湾后,结局并不比那些在大陆落网的特务好到哪里去。
  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自我加冕,恢复了所谓的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毛人凤沐猴而冠,喜滋滋地重新当上了“保密局”局长。然后,采用“构陷”手段,以通匪罪名枪毙了李宗仁“代总统”时任命的原保密局长徐志道,除掉了心腹大患。一时间,毛人凤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他绞尽脑汁,拟定了一个详尽计划,呈报给蒋介石,准备改革军统。
  不过,经历了大陆失败,蒋介石心情异常沉重,对毛人凤的计划首肯之余,心中却在另外盘算。经过一段时间的痛定思痛后,蒋介石开始在国民党内部和军队进行整肃,内中有一条重要“举措”,准备效仿共产党军队也来个“突出政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蒋介石把党权交给长子蒋经国,让他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的官衔虽不高,权力却超越三军将领,并且,他还挖掘了两项重要权力:监督筹划情报业务;对大陆游击派遣和指挥的活动。而这两项重权,正是毛人凤在击败众多对手后,一手把持的。
  从此,蒋经国大权在握,开始把目标对准老一代军政要员,大力排斥异己。这给毛人凤造成了很大震动。自从蒋经国奉父命搞情报工作以来,他便预感到自己的工作有被取代的危险。果然,陈立夫远走美国后,蒋经国便公开提出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合为一家,严加整肃,统一运筹。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不能交权力,不能交出军统。”毛人凤心中暗暗发誓。
  但是,一贯信奉“忍、等、狠”信条的毛人凤这回却沉不住了。他一反常态,自恃有蒋介石做靠山,居然多次在公开场合甚至国民党的中常委会上,声称:“情报工作是很专业的东西,不能让外行来领导内行。”“戴老板生前就说过,军统是十万人的大家庭……不容易啊!”
  蓬山此去无多路(8)
  这些话当然传到了蒋经国的耳中,已经从陈立夫手中夺过了中统,他正准备处心积虑挤走毛人凤,抓过军统,独揽情治系统的大权。碍于时机不成熟,一时无法动作。没想到,毛人凤倒先跳了起来。
  不久,蒋经国的手下侦知军统有个情报人员因从事倒卖黄金被扣押了起来。于是,蒋经国上下活动,派人将这名情报人员处决了。但是,由于事发仓促,又把人抓错了,制造出一起冤案。毛人凤抓住把柄,一面指使冤死者的家属四处告状,一面指示手下煽风点火,居然鼓动一些民众和团体在台北游行示威。
  蒋介石过问下来,毛人凤趁机整理出一份材料,矛头直指蒋经国,历数其工作失误,趁机老调重弹,要改革军统。蒋介石阅过报告后,恨铁不成钢,将儿子叫去狠狠臭骂了一顿。蒋经国在蒋介石那里毕恭毕敬,连连认错,但下来后对毛人凤更加切齿痛恨。
  随后,同样工于心计的蒋经国不露声色,准备采取挖墙角的办法,来个斧底抽薪,将保密局二处处长叶翔之拉拢过来,委以重任。这样,就能感召军统内的骨干,众叛亲离后,毛人凤就只剩个光杆局长。
  但毛人凤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得知蒋经国的行动后,一不做二不休,借蒋介石以“整肃纪律”为名,将叶翔之收受贿赂170根金条的罪证搜齐后,准备亲自呈报给蒋介石。原来,一贯贪财好利的叶翔之在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