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传-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后到华府读了一年书,1961年,她给经国添了第一个孙女——棕髮碧眼的友梅。宋美龄给小女婴取了英文教名“玛嘉瑞特”(另一个教名是妃娜?玛莉亚),但是一般人都称呼她友梅。
蒋经国除了不准儿子经商之外,还订下严格规矩,避免给人蒋家仗著权势地位发财的印象。他告诉媳妇,即使用她自己的钱,也不能买她喜欢的跑车,也不可以跟她父母一道到澳洲旅游。
蒋孝文和徐乃锦(左二)结婚后全家合影
孝文是个聪明、英俊、幽默的年轻人。他送朋友书法卷轴时落款题名“醉兵”。可是他没有父亲的好酒量。孝文还不到30岁,台北“荣民总医院”的医师就告诉他有糖尿病,可是他酒照喝不误。
有一天,公营事业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孙运璿陪同蒋介石参观一所新发电厂。蒋介石把孙运璿拉到一边,拜託他帮孝文找份工作,指导他做个能贡献社会的人。孙运璿先安排孝文到台电见习,一年后把他擢升为台北一个小办事处的经理。 由于这层关系,经国与孙运璿熟识起来。孙是个工程师,曾在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受过训。蒋经国不久就把孙运璿延揽至“政府”做事,使孙成为第二代技术官僚的重要成员。
蒋经国膝下四个子女,他和女儿孝章最为亲近。直到临终前,他的桌上一直摆著女儿孝章、孙女儿友梅的照片。七海官邸的僕人形容孝章是非常善良的女孩,可是个性强。 当她要到美国念大学时,经国拜託“国防部长”俞大维转请他在美国的儿子俞扬和照顾她。孝章旋即爱上已经40岁、离过三次婚,在美经商的俞扬和,预备嫁给他。蒋经国闻讯大为震怒。他反对这桩婚事的理由是,男、女年纪相差18岁,男方又是三度离婚。另外,蒋经国也认为女儿不宜嫁给商人,这跟儿子经商并没有两样!宋美龄写了一封英文信给经国——她的中文一向不怎么高明——要求他接受孝章的决定。当孝章回台北省亲时,经国趁著週末到日月潭,父女俩花了好几个小时划船、交谈。孝章答应他,在她未完成大学学业以前不会结婚,父女两人尽弃前嫌,恢复感情。
蒋经国的掌上明珠女儿孝章、孙女儿友梅
可是孝章回到美国不久,就和俞扬和跑到内华达州雷诺城结婚。消息传到台北,经国正在吃午饭,气得把饭桌都掀了。方良躲到房里哭,以头撞床柱。 最后,他们夫妇俩也只能接受女儿的决定。徐乃锦生下蒋友梅的同一年,孝章也产下儿子俞祖声。不久,经国爷爷已经跟祖声、友梅在地上翻滚、嬉玩。可是他从来没有真正接纳孝章的丈夫,因此小俩口越来越少回台北作客。
至于经国的次子孝武在60年代上半期正处于桀傲不听话的青春期。跟他大哥一样,孝武让父、母亲伤透脑筋。可是他在课业上比较用功,也是经国三个儿子当中,惟一自视未来要从政、当领导人的一个。小儿子孝勇就比较不让父、母亲操心。经国最引以为傲的是,孝勇进入陆军官校预备班唸书。
每到圣诞节和感恩节(后者是宋美龄最爱的一个美国假日),全家人就到“总统”官邸团聚。到了60年代末期,蒋家人丁可谓不少:除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外,经国和方良夫妇带来四个子女(如果孝章在台北的话)、一媳一婿、一个孙女儿、一个外孙;纬国和再娶的太太丘如雪,带来儿子蒋孝刚;此外,还有一位年轻女性桃乐诗?吴,是蒋介石已经去世的妹妹的孙女儿;加上他已故世的同父异母哥哥的几位后代。除了章亚若生下的双胞胎及其子女之外,老蒋介石所有的孙儿女及后代,都是欧亚混血儿。晚餐前,全家先到周联华牧师主持的教堂做礼拜。张学良也会带著他终于正式迎娶的赵四小姐参加做礼拜。
蒋经国继续遵守他早年的决定,不见他的两个非婚生子章孝严和章孝慈。在蒋家人当中,只有蒋介石、宋美龄、经国,或许再加上纬国,晓得他们的存在。1960年,孝严、孝慈进入台北市郊的私立东吴大学读书。孝慈后来专攻法学,不过他在东吴念的是中国文学系。孝严则著重公共服务,尤其志在担任外交官。两兄弟念大学时必须打工,赚生活费,王昇偶尔会提供“一小笔钱”周济。可是他们还是常常得申请缓缴学费。即使在最好的朋友面前,他们也绝口不提自己是蒋经国的儿子。大学三年级后的章孝严,在“救国团”活动里十分活跃,曾参加大学生的暑期政治干部训练营。蒋孝武也参加,可是并不晓得营里有位异母兄弟,其他学员当然更无从知道了。
蒋介石过去的红粉知己也一一凋零。“姚妈妈”姚冶诚在桃园终老(译者按,姚在台中逝世,居浩然有诗证其事,声称是老蒋“泣血台中不认姚”),纬国定期去探视、奉养她。经国的“上海姆妈”陈洁如在1961年出现。她得到周恩来的协助,获准由大陆移居香港,住进经国为她购置的一栋房子。1965年,陈洁如收下经国派人送来的17万美元,交换她的回忆录草稿,并保证不会出版回忆录(译者按,陈洁如回忆录英文本90年代再现,台北传记文学译有中文本)。
彭明敏1964年获释后就失业,赋閒在家。1966年初,意外地出现一位官员到访,表示“国防部长”蒋经国想“听听他的建言”。彭明敏踏进“部长”办公室时,经国起身迎接这位前政治犯,问候他的家人,也问起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鉴于经国态度亲切,彭明敏表示希望能回到大学教书。经国暗示他会试试看。不久,彭明敏被邀请到经国的“智库”国际关系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彭谢绝了。其后几年,彭明敏继续遭到跟监,不过他偶尔仍与想法相近的知识分子来往。同时经国不时派出情报人员向彭明敏表示,“国民党内的自由派”依然希望能说服他参与体制内的改革运动。
蒋经国虽然打动不了彭明敏的心,却成功争取一名“台独运动”大将回归。1965年5月,长年在东京领导“台独”的廖文毅公开扬弃“台独运动”,飞回台湾。当局旋即把向廖文毅及其家人没收来的财产发还——毫无疑问,这是廖文毅和蒋经国协议的一个重要条件。
1966年,“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第四任“总统”,同时勉强通过蒋经国推动的一项“临时条款修订案”,允许办理“中央民意代表”补选,以反映台湾地区人口成长的实际状况。这次补选要在三年之后才举行,只有26名“立法委员”的名额有待选举,亦即大约整体委员的5%。不过,国民党在蒋经国的指导下,已经采取意义重大的小小第一步,要让佔人口多数的台湾人在“中央民意机关”里有若干代表席次。
同一时期,国民党的组织部门在蒋经国的紧密掌控之下,继续成功地办理有党外人士参选的地方选举。蒋经国的策略是举办乾净选举、公正计票,以吸引有声望的党外人士参选,然后依靠严格的竞选限制(包括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以及国民党巨大的财力优势及掌控媒体,来争取多数席次的胜选。可是当台北市长即将届临改选时,王昇等人向蒋经国提出警告,“首都”若是继续让高玉树这类的党外人士主政太危险。经国同意这个见解,安排好由他父亲宣佈台北市升格为“院辖市”,市长改由中央“政府”委派。可是在经国推荐之下,蒋介石又令大家吃了一惊,派高玉树为改制“院辖市”后的台北市市长。高玉树虽不痛快,也只能接受此一安排。高玉树奉派之后,经国跟他见面,建议他以后应注重改善贫民日常生活,少搞拓宽马路、种树及“建防空洞”。
1966年,蒋介石出任第四任“总统”
外省籍老兵由军中退役的比例上升,可是军官、士官比例依然大过充员士兵,显示出经国不想动作太快,影响到军队体制的稳定。陆、海、空三军将领实质上仍全是外省籍,但是蒋经国瞭解,这个现象一定要改。
他把高阶将领召集到日月潭开会。有一天晚餐后,经国散步回来,有一群将领在阳台纳凉聊到把本省人晋陞到高阶,在安全上有何风险。他驻足听了一会儿,打断众人谈话,他说:“各位,这是一个严肃的题目。如果我们不把本省人当做中国人看待,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蒋经国不久就让名500将军、2000名校官(全是外省人)退役,同时本省人进军校就读的人数亦稳定增加,第一个本省人亦授阶为将官。
外省籍士兵和高龄“荣民”是台湾最大一群穷人,他们的处境一向受到经国的关切。有一天他拜访“总统”教堂的主牧周联华牧师,讨论老“荣民”的士气。经国说,老“荣民”思家之心日益上升中。有些现役的外省老兵及退役“荣民”,经常到海边朝著大陆方向烧香。蒋经国说:“这是形而上学领域的问题”。他问周联华,愿不愿意到国民党军队走走,“向他们传道”。
周联华思考了几天,开始走访国民党军队若干单位,和大群官兵讨论个人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经国告诉周联华,陆军官兵不太瞭解他传的道理,空军官兵也有同样的困难,但是政工人员因为同样关心官兵心灵问题,非常瞭解他的传道。
美援计划照原定规划于1965年6月正式终止。台湾当年的经济成长率9%,每人平均所得是美元174(1965年的币值)。就90年代末期的标准来看,这个数字似乎很低,可是它代表的是过去15年迅速成长的成绩——是仅次于日本的全世界最高成长率。自从1950年以来,美国提供台湾的经济援助总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是以每人平均数值而言,美国授予外国经援最大的金额。经援在1965年以后,以贷款、剩余粮食销售及技术援助的形式继续供应。此外,就跟日本经济在50年代兴盛,是拜韩战相关之军事采购所助一样,台湾开始因中南半岛战争大蒙其利。1965年美国在台湾军事采购,用到中南半岛战场的金额达到13000万美元。
就当时住在台湾的人来说,消费、教育、公共卫生水准的上升有目共睹。政治上也明显起了发展。民间部门不分商业、制造业、农业一片欣欣向荣,几乎全发生在“本省人部门”。
第十七章
经 济 起 飞
到了1966年,情势已经很明显,美国不惜投入金钱、性命来制止它认定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南半岛的扩张。美国的干预反过来让毛泽东相信,他在1950年的世界观一点也不错:“美帝”气焰必须被遏制,革命动力只要有机可乘就得推进。在阿尔及利亚、刚果、拉丁美洲和印尼的事件发展,似乎证实了世界政治的极化现象。它们也使毛泽东急切地决定要把他的党和中国社会进行革命大改造。这一来掀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浪潮,毛泽东要在中国社会里清除僵化、因循守旧、追求私利的恶习,他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苏联沦亡就是出于这些恶习。毛泽东因此整肃了邓小平,因为他就是共产党人的具体缩影——这个特质却是“小钢炮”多年来被毛泽东倚为股肱的主因。邓小平带著他的太太和五个子女,被打入牢里。
大陆因而动乱不安,内斗频仍,彷彿《荒漠甘泉》读者的祈祷得到上帝回应了。为了利用红卫兵捣毁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章,蒋介石发起一项“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蒋经国公开宣称,只要大陆“义军”揭竿而起,国民党军队6个小时之内立可出动驰援。他命令特战中心更加紧研究跨海“反攻”的可能方案。尽管台北当局摆出姿态,蒋经国手下的中国事务观察家并不认为共产主义已濒临崩溃边缘,主要原因是人民解放军依然巩固团结。王昇表面上只是总政战部副主任,但实际上则主导这个单位,他每週两次与美国大使馆政治参事丁大卫(David Dean)会晤,交换对大陆局势发展的看法。很让美方意外,王昇的分析相当客观。
美方和台湾当局经常在谈的中共威胁世界和平,现在让苏联等许多国家越看越当真。毛泽东宣佈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一样邪恶。他和林彪号召全球掀起“人民战争”,支持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的毛派游击队。毛妻江青阵营里的激进派,接管了对外政策。红卫兵放火烧燬北京的英国大使馆,也骚扰苏联外交官及其眷属。
极端主义在中国抬头,加上台北对美国在中南半岛行动的重要性,暂时强化了蒋经国寄望美、台伙伴关系紧密发展的希望。到了1967年,驻台美军及中情局人员加上眷属,人数已达两万人。好几架配备战术核子弹的美国幽灵喷射机,依然驻在台中清泉岗机场,一旦越战升高,中国像韩战时期一样介入战局,它们就可以用来对付中国。
可是这时候也有一股恼人的逆流。华府与一般西方国家越来越透露跡象,想跟毛泽东修好,也不管他的革命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