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臣 >

第76章

乱臣-第76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希望这个曾经的欧洲霸主能够遏制住逐渐膨胀的德国人。此时的德国已经不再是那几百诸侯国的联邦体,英国人预感到了危险,这个从近代以来便无足轻重的民族此刻令人不容小觑。

不过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主张却没有获得英国人的认同,英国人并不希望法国在印度支那坐大,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对法国人在越南的进一步动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英国人只支持法国在欧洲大6对德国人的遏制,却并不表示他们对法国人在远东的任何举动都能够纵容,这有损英国人在远东的利益。

吴辰去广西参加对法国人的战争,香港当局方面倒是乐见其成,不过约翰森在私底下却有自己的看法,他十分清楚,他的地位来源于吴辰,之所以让他担任公使,也是因为顾虑到他与吴辰的关系尚可,因此才放手让约翰森去与吴辰打交道。约翰森可不希望吴辰在战争中丧了命,他对吴辰可没有多大的信心,法国人虽然式微,却不是远东这些国家所能惹得起的,一旦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或许只是隔岸观火,可是对于约翰森的仕途来说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我个人建议您……”约翰森小心翼翼的把握着言辞的尺度,继续道:“如果战争可以避免您卷入的话,您最好还是不要插手到法国人的事务中去。”

吴辰笑了笑,若是他不懂得历史的进程,或许还会忌惮,只是明知从前历史课本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便知道法国人的衰弱已经到了骨子里,虽然在战败之后仍然肆意叫嚣,最终让京城里的那群酒囊饭袋们做了让步,但是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负责去打法国佬就是了,该抢的抢,该杀的杀,屁股是朝廷来擦的,只要法军不似数十年之前那样不可战胜,他就没有理由害怕。

--------------------------

看了书评,一些朋友的建议不错,正在参考,非常感谢。

第一百五十四章: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约翰森走出新的郡守府,坐上马车,向着不远处新的大使馆区域而去,马车外的街景一霎而过,疯狂的自车窗口划过,约翰森认真的看了一眼郡守府,皱了皱眉,忍不住道:“真不知道他是个疯子还是天才,愿上帝保佑吧。”

约翰森实在不理解吴辰的行为,法国人虽然在对德战争中战败,但是并不代表这头欧洲雄狮失去了獠牙,在远东,它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去广西和法国人作战,这个家伙简直就是疯了,约翰森真不知道吴辰从哪里的自信。

当他的马车稳当的停靠在新建的大使馆前,一支整齐的军队正从这条街道路过,约翰森对朝鲜的情况十分了解,只需看这些黑色军服的黑色臂章,便知道他们是义州新军团的人,此前他曾经接到过情报,吴辰打算带这支军队到广西和印度支那去,想必新军团已经开赴仁川,随时准备登上兵轮去那遥远的广西了。

约翰森耸了耸肩,对迎面出来的一个参赞道:“你这是去哪里?吉姆。”

“阁下,有一封电报,从香港来的。”参赞显得精明干练,比约翰森显得更加成熟稳健一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老官僚,像这种没有背景的家伙能爬上参赞的位置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不过很明显,这个吉姆显然对约翰森并没有过多的好感,像约翰森这种撞大运成为公使的人显然让人有些许的妒忌,因此,吉姆在使馆内一直我行我素,只维持对约翰森表面上的尊重。

约翰森饶有兴趣的道:“是总督阁下的电报吗?”

“不。”吉姆摇摇头:“是越南方面的军事情报。”

约翰森脸色有些尴尬,吉姆太放肆了,这种军事情报应该第一时间向他这个大使汇报的,可是吉姆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约翰森强压住心里的不快,微微笑道:“那么,战争的进展怎么样了?”

吉姆用官僚的腔调道:“法国人的进展很顺利,孤拔率领远东舰队攻打福建、台湾、浙江,控制台湾海峡,并且占领了澎湖。”

约翰森不由得动容:“法国人正式向清国宣战了吗?”

“不。”吉姆这个时候的脸色显得有些怪异:“清国在七天之前对对法国宣战,不过他们并未召集各国大使,因此现在所有人都在说清国的宣战并不作数。而法国人到现在也并未向清国宣战,这一次孤拔将军是以游历为名起的挑衅。”

“游历?”约翰森终于明白吉姆脸色古怪的原因了,这个借口不但令人皆笑非啼,更是法国人表明的一种态度,法国人只是把这场战争当作游戏,完全没有将这个远东最古老的帝国放在眼里,约翰森皱了皱眉,按照他的英国思维,当海军已经得到了压倒性的胜利之后,战争的胜负应该已经揭晓了,他连对吴辰那最后百分之一的希望亦觉得苍白。

只是约翰森毕竟是英国思维,对于英国来说,一个国家的海军获胜,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已毫无悬念,可是他却忘了,清国并非是个岛国,真正决一死战的是6战。

“还有什么情况?”约翰森心里颇有些失落,如果吴辰被法国人打死,他这个朝鲜公使恐怕也要到头了。

“孤拔现在正在率领他的舰队进攻基隆,他们的意图是占领整个台湾。而且有证据表明,法国当局在印度支那集结军队,他们的目标应该是越北凉山和镇南关,我想,一年之内,战争就会结束,港督阁下现在已经和法国人交涉了,他希望法国人能放弃一些战争胜利之后的利益,议会方面也认为在清国的西南方面可以适当的向法国人做一些让步,不过台湾和澎湖在战争结束之后必须撤出法国的军队。”

约翰森阴郁的点点头:“好吧,就这样,如果还有类似的情报,请您第一时间告诉我。”约翰森面无表情的道,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他警告这个吉姆了,如果吉姆还妄图挑战他的权威,自作主张的不将情报第一时间汇报,约翰森不得不给他点颜色看看。

约翰森进了大使馆,登上进入二楼的阶梯,这座维多利亚风格的使馆是香港方面出资建造的,在新城区千篇一律的筒子楼中显得别具一格,多了一番风味,这种维多利亚的建筑并不繁复,可是比起筒子楼来说,却多了不知多少的装饰,约翰森扶着楼梯的扶杆一步步上了二楼,心里却忍不住叹了口气:“形势不容乐观!”

相比起约翰森的忧心忡忡,吴辰就显得有些没心没肺了,义州新军团已经抵达仁川,随后便是入营继续操练,作战的命令早已公布,表面上军营中一切如常,暗地里却是风潮云涌,吴辰巡视了军营一番,随后便如深闺的怨妇一般等待着兵轮的到来。

终于在七天之后,北洋水师的九艘兵轮抵达仁川港,这一次带队的竟是水师提督丁汝昌,按规矩,这位北洋水师的最高长官是没有道理牵涉到运输兵员的事情中去的,随便派一个管带过来已经算是给足了吴辰的面子。

不管如何,丁汝昌这个大清朝最强水师舰队的提督前来,吴辰无论如何也得换上簇新的官服,带着一干官员,喜气洋洋的前去港口迎接。

隔着舢板,丁汝昌与吴辰两眼相对时,老脸不由得红了红,说起来丁汝昌算是吴长庆的故旧,吴辰算是他的后辈,当时在仁川时,吴辰也没少拜访过他,一口一个世伯的叫唤,可是一有了冲突,李中堂的一道命令,丁汝昌便带着舰队回威海卫去了,若不是吴辰幸运,抵挡住了俄国人的偷袭,恐怕别提现在的风光,能不能保住一条命都不知道。

想起这个丁汝昌便有些面红耳赤,从舢板上踏上码头时忍不住顿了顿,反倒是吴辰笑嘻嘻的迎上来,高声道:“丁世伯,运兵的事如何能劳烦您老人家大驾,哎呀呀,有些日子没见,丁世伯瘦了些,好在精神仍是矍铄。”

第一百五十五章:麻烦来了

丁汝昌尴尬一笑,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这笑容颇显得勉强,这时更多的官员军官从舢板下来,其中一个干瘦的官员踏步过来,干咳一声。丁汝昌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对吴辰道:“这位是盛恩颐,现任招商局副董事。”

吴辰打量了那干瘦如柴的官员一眼,此人穿着一件五品官的补子,足比敦实的丁汝昌高出一个头,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神涣散,瞧这孱弱的模样若是换上一身补丁衣裳就可以直接到街上去讨饭吃了,可是偏偏人家穿的是官服,吴辰也不能怠慢了,只是令吴辰奇怪的是,这丁汝昌堂堂一个提督,为什么偏偏着重介绍这盛恩颐一番,要知道提督可是二品大员,尤其是丁汝昌这水师提督更是此时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怎么会如此看得起这盛恩颐。

丁汝昌见吴辰的眼眸中闪露出一丝疑惑,淡然道:“盛世侄的父亲盛怀仁原本署理天津海关道,近来招商局缺人,李中堂便保举其为招商局总办。”

吴辰随即恍然大悟,李鸿章兴办的招商局可是如雷贯耳的,从一开始,招商局就是一个李党的根据地,从总办、会办到各分局的经理,以至于轮船上的船长,不是李党的亲信就是幕僚,以及亲信幕僚的亲朋好友。这些人虽然官儿不大,手段却是通天,就算是一个招商局会办亦或是分局的经理,也敢和知府以至于巡抚叫板,没别的,他们的后台可是当朝最大的实权派,谁敢不给点面子?

一般情况下,能在招商局混个差事的,通常都是与李鸿章走的极近的人,说起来这丁汝昌都不一定能完全得到李鸿章的信任,吴辰的老爹吴长庆满打满算也就是个外围人员,由此可见这盛恩颐虽只是五品官员,在吴辰这个朝鲜总督和丁汝昌这个提督面前却是一副慵懒淡然的神色,却也是有所倚仗。

说起这盛恩颐的爹盛怀仁,却也算是个角色,此人极得李鸿章的信任,他是李鸿章赴陕西剿捻时的文案,鞍前马后已跟随了多年,自然容易得宠,何况盛本身“长袖善舞”;善于抓权。因此才落下了这个差事。

话说这盛怀仁上任之后,立即便开始有了动作,先是推荐自己的亲信傅筱庵在招商局出任要职,盛的三个儿子盛恩颐、盛重颐、盛升颐都是董事;盛重颐做总经理,盛恩颐当副董事长,董事中陶湘既是盛宣怀的同乡也是他的心腹干将,整个招商局只一个月的功夫就变了天,完完全全的成了他盛怀仁的老巢,偏偏他做人极有一套,抓权的同时还不忘时时去亲近上头的那个李中堂,使得李鸿章非但不觉得他有什么私心,反而更加信任。

大权在握之后,盛怀仁原本打算消停消停,好好过过这总办的瘾,可是很快,他便现了一个问题,他也是办过洋务的,虽然官场浸淫的更多一些,可是毕竟洋务的功夫还没拉下,查了查招商局的账目,便觉自自己上任之后招商局的收益竟下跌了三成,而且许多在招商局办差的洋人技师也有一部分纷纷请辞而去,这让盛怀仁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要知道,他盛怀仁安插亲戚亲信最多也只是私心问题,凭着李鸿章的信任,也不会有人追究。可是自己刚来这招商局的收益便疯狂下跌,人才也纷纷辞去,看在别人眼里那就是能力问题了,纵然是李鸿章抬举他,可怎么堵得住悠悠之口?再说李鸿章办的许多大事都是从招商局支的银子,这座金山若是没了,他盛怀仁怎么交待。

盛怀仁立即遣人去探究原因,才现原来问题出在朝鲜的吴辰头上,由于吴辰在朝鲜更加开的引资政策,导致许多在上海的洋商纷纷撤资,转而跑到仁川去开设工厂,这也使得上海水道的货流量逐步减少,而招商局最大的利润便是控制了长江的货轮运输,商人们都跑了,哪里还有货可以运?此外,吴辰在仁川也开办了一家货轮公司,专供仁川的货物往长江内6里送,这就是摆明着抢生意了,盛怀仁很恼火,立即便让人盯上了这货轮公司,正准备杀鸡儆猴,最后才得知这公司是吴辰与英国人合办的。

吴辰倒是没什么,盛怀仁还真没把这朝鲜炙手可热的人物放在眼里,可是英国人就不得不让盛怀仁忌惮了,盛怀仁也只能暂时忍着,琢磨着到别的方面把利润找回来,只是不出一个月,招商局的收益更加恶化,又下跌了整整两成,原来随着仁川工业规模的扩大,且工厂生产出来的货物越多,便开始向内6等地开始倾销起来,招商局的纺织、钢铁等工厂货物逐渐堆积,竟然卖不出去了。

没别的,仁川的货物比招商局下设工厂的货物要低的多,虽然仁川生产的货物在货运方面投入的资金多一些,可是招商局的货物却还是比仁川的货物高得多,原因就出在李鸿章身上,李鸿章养着一大帮子幕僚亲眷,还要时不时补贴宫里头,这些银子都是从招商局里挤出来的,幕僚和李氏家族的亲眷个个都是心狠手辣的角色,哪一个不往这招商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