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120章

桂系演义-第120章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不过在民国年间却出现过两对颇为相似的人物,这便是时人称之为南北两少帅的张学良和陆裕光及南北小诸葛的白崇禧和杨宇霆。那陆裕光乃老桂系首领陆荣廷之子,自从陆被李、黄、白逐出广西之后,目下流寓苏州作寓公,那“南少帅”由于失去父荫,早已没有当年的少帅气派,不得已投入了直鲁军张宗昌部下,任第七十四师师长之职,已不为人所知。如今,显赫的便只有北少帅张学良和南北两诸葛了。现在,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小诸葛代表不同派系的利益,在此时相见,更是不同寻常。那北诸葛杨宇霆乃辽宁法库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从长相到动作、语言,无一不显得非常精明干练,才气横溢。白崇禧一见谈判的对手气概不凡,心中暗道,和这样的人较量才有意思!他迎上前去,主动和杨宇霆握手寒暄,然后诙谐地笑道:
  “邻葛兄①,人称你我为小诸葛,未知这小诸葛中还能再分大小否?”
  ①杨宇霆字邻葛。
  杨宇霆却一本正经地答道:“当然能分大小。”
  “谁大谁小呢?”白崇禧依然诙谐地笑着,把两张手掌一样摊开,问道。
  “我大,你小。”杨宇霆毫不含糊地答道。
  “哈哈,”白崇禧笑道,“邻葛兄如此当仁不让,不知有何根据?”
  杨宇霆不慌不忙地答道:“我生于光绪十三年,你生于光绪二十年,我今年四十二岁,你今年才三十五岁,我大,你小。”
  白崇禧心里暗吃一惊,不想从未谋面的杨宇霆竟对自己的生辰年龄了解得这么具体。杨宇霆见白崇禧一时答不上话来,又接着说道:
  “我名宇霆,表字邻葛,乃邻近诸葛之意,称小诸葛乃有根有据。因此我是正宗的小诸葛,你只能算小小诸葛啦!”
  白崇禧机智超群,能言善辩,在任何场合都能应付自如,从未被难诘过,今天竟被这北方小诸葛说得无言以对。他那白皙的脸庞上顿时感到一阵热辣,忙用几声轻松的笑声掩饰住心中的窘态,他一边笑,一边说道:
  “邻葛兄之言果然有根有据,但孔明一生,除了舌战群儒之外,还上有安邦定国之计,下有棋琴诗书之雅。我们不必为此多费口舌,还是来比试比试一番吧!”
  “健生兄要比什么呢?”杨宇霆揶揄地笑道。
  白崇禧忙唤自己的副官把围棋拿过来,对杨宇霆道:“邻葛兄如能胜我一子,崇禧则甘拜下风,当小小诸葛矣!”
  “请吧!”杨宇霆从容地在白崇禧对面坐下。
  顷刻间,棋盘上那纵横十九条线,化作了一片山岳丛林,江河阡陌,田野村落,城池要塞。那三百六十一个位,变成了堑壕掩体,电网碉群,大炮战车,艨冲战舰。棋盘上战云密布,战阵森严,白崇禧执白子,杨宇霆执黑子,双方开始行军布阵,运筹帷幄,麾兵攻杀,一场大战,终于爆发。白、杨二人,你来我往,你攻我守,你围我堵,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一时围魏救赵,一时上楼抽梯,一时借刀杀人,一时天女散花,真是险象频生,绝招频出,侍立在一旁的两名副官直看得惊心动魄,瞠目结舌。战至最后,竟成和局。白崇禧笑道:
  “邻葛兄好手段!”
  杨宇霆也忙道:“健生兄不简单!”
  他们又连下两盘,皆成和局,白崇禧令副官收拾棋子,随即挥退左右,对杨宇霆笑道:
  “邻葛兄,这回小诸葛难分上下啦!”
  杨宇霆见白崇禧挥退左右,知要谈军国大事了,便也笑道: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足论道。今健生兄代行总司令职权,挂帅征东,带甲数十万,有否假道灭虢,借消灭张宗昌部之机而出兵关外之意?”
  白崇禧心想这北诸葛也好生厉害,一下子便抓住了会谈的实质,他认真地说道:
  “邻葛兄可曾得到这方面的情报:张宗昌企图乘张大帅死后张汉卿①地位尚未巩固之时,猛冲出关,取张汉卿地位而代之?”
  ①张学良字汉卿。
  杨宇霆点了点头,白崇禧又道:“因此,急于要出关图东三省的是张宗昌,而不是我们北伐军。张宗昌本是由张大帅扶植起来的,也算得上是奉系的一支。他在山东被我们打败,与褚玉璞退据滦东一带,他不出关又到哪里去就食呢?”
  “难道你们真的不想出关吗?”杨宇霆用他那双东北人特有的被风雪擦得晶亮的眼睛通视着白崇禧。
  “如果我们要出关,就应支持张宗昌,让他打头阵,到了关外再解决张部不是更好吗?”白崇禧用他那双南方人犀利的眼睛正视着杨宇霆的目光。
  “你们不是要统一中国吗?”杨宇霆又问道。
  “北伐统一中国乃孙总理之遗志,除了武力统一,当然也还可以有和平的统一,我们希望的是后者。”白崇禧恳切地说道。
  “统一自然是好事。可是,蒋、冯、阎、李之间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吗?健生兄与蒋总司令之间能够统一吗!”
  杨宇霆小诸葛之名果不虚传,杨、白两位小诸葛之间的谈话,也象他们弈棋一般,是一场绝妙的斗智。眼看北方的小诸葛已经把南方的小诸葛逼得不能动弹了。白崇禧沉思片刻,他要是不能打破僵局,别说对东北问题他插不进手,便是在京、津也无法立足。但是,对于杨宇霆所提的这些问题,他怎么能圆满地回答呢?且不说去年他和李宗仁、何应钦逼蒋介石下野的那一幕,便是碧云寺祭灵、小汤山开会,蒋、冯、阎、李互相的斗争,他与蒋、阎的矛盾,不是预示着国民党内各派政治势力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吗?这些事不说,明眼人都一清二楚,就象那和尚头上的虱子一般——明摆着的。作为张李良本人和张的代表,又有小诸葛之称的杨宇霆,为了东北未来的地位及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更是关注这些问题的了。白崇禧本人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过去无暇顾及关外之事,这次他率军北上京、津,不得不对东北问题及奉系下一番功夫研究。兵法云:“知彼知己”,杨宇霆了解国民党内各派系之间的矛盾,白崇禧当然也知道奉系各派勾心斗角的内幕。奉系中有老派和新派之争,新派中又分“洋派”和“土派”。老派以张作相、张景惠、吴俊隆等为骨干,出身日本士官学校的杨宇霆、姜登选则为“洋派”,出身于国内陆军大学的郭松龄、李景林为“土派”。郭松龄与杨宇霆矛盾最深。民国十四年冬郭松龄率奉军精锐第三军揭起反奉旗帜,通电历数“张作霖失政”和杨宇霆祸奉罪状,郭军由山海关直打到锦州、营口,在辽西巨流河西岸与日军和奉军决战。由于三面受敌,郭松龄战败被俘,旋被张作霖枪杀。这次日本人炸死张作霖,据说有在奉系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的因素,据说日方有扶持杨宇霆取代张学良之意。白崇禧便决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不正面回答杨宇霆的提问,却反问道:
  “邻葛兄难道愿甘居张汉卿之下么?”
  白崇禧到底不愧是小诸葛,一脚便将对方踢来的球成功地踢了回去。杨宇霆只得悻悻地说道:
  “老帅临终之前,没有向我托孤!”
  原来,张作霖的专车在皇姑屯被炸,张所乘坐的那节包车被炸得粉碎,车身抛出三、四丈远,只剩下两个车轮。那个老派怪杰吴俊隆被当场炸死,张作霖身受重伤,随侍的六姨太也当即死去。张作霖被前来援救的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护送回帅府,已奄奄一息,只对他的大老婆卢夫人说:“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啦,……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沈阳……”话未说完便死去了,因此没有向小诸葛杨宇霆“托孤”,大概杨也认为自己没有扶持“后主”的义务吧。
  白崇禧见杨宇霆竟说出这般话来,便也毫无忌讳地说道:
  “我们的蒋总司令也不是刘备!”
  “健生兄!”
  “邻葛兄!”
  这一对深感生逢其时,而又不遇“英主”的南、北小诸葛,两双手一下子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他们顷刻间似乎成了患难与共的知音。他们又继续密谈,还谈了些什么,已不为外人所知。临别时,杨宇霆送给白崇禧一支特大的高丽参,还答应供给白部二十万件过冬的皮背心。
  九月四日,白崇禧下达总攻击令,左、中、右三路大军齐发,克丰润,下开平,占宁河,直向唐山推进。直鲁军向昌黎、秦皇岛东窜。九月十四日,杨宇霆亲到山海关指挥,奉军与直鲁军血战于牛角庄、魏家店。白崇禧挥军渡过滦河,与奉军前后夹击,将直鲁军围歼于石门常山子一带。直鲁军首领张宗昌、褚玉璞见大势已去,乃化装弃军潜逃,他二人乘小渔船由滦河口荡出,先逃大连,然后转往日本,作亡命客去了。
  白崇禧通电全国,报告肃清关内残敌,由民国十五年七月开始的北伐军事,至此胜利结束。京、津一带的报纸,包括那份曾率先载文颂扬白崇禧的天津《大公报》,纷纷发表战报时评,把白崇禧誉之为最后完成北伐的功臣儒将,至此小诸葛之名在北方雀起。
  这一日,白崇禧和几员广西将领兴致勃勃地游览清故宫。他平时治事严谨,不喜游玩,这两年多来,南征北战,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所过之处,名山胜水多得很,可他从无游览之兴。如今,关内底定,关外问题解决有望,对这风光壮丽的北国古都,是应该很好地游览一番的了。他们一行从天安门往里走,过端门,越武门,走进太和门,来到紫禁城的中心。迎面只见三座雄伟森严的大殿屹立在一座白石台基之上。
  李品仙指着太和殿笑道:“诸位,皇上正在金蛮殿上等着召见我们哩!”
  叶琪即学着御前太监“叫军机”的口吻喊道:“奉上谕:第八军军长李品仙见驾!”
  李品仙没见过皇上,可在京戏里看过演员做戏,他把两只袖子一甩,诚惶诚恐地登上大殿,向那空荡荡的宝座行起三跪九叩大礼来,那滑稽摸样直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止。白崇禧指着那金蛮宝座说道:
  “此地是皇上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但凡皇帝即位、生日和元旦、冬至等都在这里举行仪式。鹤龄你拜错了地方,这回脑袋得搬家的啦!”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他们从太和殿过中和殿,由保和殿出来,沿着石级下行,辗转来到养心殿。白崇禧指着东间一前一后两个宝座,对大家说道:
  “这里才是皇帝召见大臣,发号施令的地方。那两个宝座中间挂的黄色帘子,便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用的。辛亥年,孙总理领导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清帝的退位诏书,就是在这里颁布的。那时,我们都是学生军北伐敢死队,正在武昌驻防哩,想不到,十七年后我们才打到北京来!”
  白崇禧说话间那种踌躇满志的神态,溢于言表。他从十八岁起便投身革命,参加学生军敢死队,由桂林徒步行军北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行军三千多里,驰援武昌。后来统一广西,出兵北伐,十七年的时间里,他与清王朝和北洋军阀作战,迭建殊勋,为推翻中国的封建统治作出了责献。假如孙中山不死,白崇禧或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被人尊敬的第二个诸葛亮也未可知!然而历史长河的流向实难逆料,人的命运归宿皆离不开历史的安排。三十五岁的白崇禧,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他盯着养心殿上那一大一小的两个宝座,思绪奔腾,浮想联翩——清朝皇帝倒了,继之而起的北洋军阀也倒了,到底谁将成为民国的主人呢?
  他们离开养心殿,串门过殿入宫,来到一座门前,白崇禧忽然停住步子,惊喜地叫喊起来:
  “你们看!”
  李品仙、叶琪、廖磊见一向沉着冷静很注意自己官行举止的白崇禧突然举止失态,惊得忙从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李、叶、廖三人不看则可,一看也都惊得呆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顿时站住不动了。你道他们发现了什么奇迹?原来,宫中前面那座高耸的大门上,黄底蓝漆书着三个赫然大字——“崇禧门”。白崇禧虽然博学多才,但是故宫中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座座大门,大小宫殿七十二座,房屋九千多间,他初来乍到,根本不知尚有这座与他同名的“崇禧门”,今天一见,真是惊喜齐集,惶恐参半,直把他那藏在心灵深处的管仲、韩信、孔明的雄心壮志倏地升华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准之上。还是李品仙最能揣度白崇禧的心意,他惊了一下之后,随即把白崇禧往“崇禧门”下拉,又将叶琪、廖磊和随行的副官卫士一个个推上去,簇拥在白的周围,他象一个出色的导演似的,命令跟随的总部秘书将刚从德国买来的那台新式莱卡照相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