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路商途-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政府减少上亿元的损失,国务院此时插手,总比拖到一年之后再了拖不下去强。
“人力有时穷,此时亡羊补牢还算不晚吧,”张恪淡淡的笑了笑,说道,“我只关心徐伯伯您这次会不会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
第六篇 技术野心 第六百零一章 要承担的风险
对各省市国投公司的摸底清查工作接近尾声,越是接近尾声,清查出来的数据越是让人胆颤心惊,仅广国投一家查出来的就有近百亿的缺口,全国共有几百家窗口信托公司,无法想象会有多大的漏洞隐藏在暗处。
几位中央领导包括主管金融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赵济东都给这样的结果吓了一身冷汗,这时候谁都没有自信说金融风暴离自己还很远。
中央的意见是将审计清查工作继续深入下去,联合财政部、审计局等部委成立清查小组,赵济东副总理亲自挂帅,找到徐学平要他过去当副手具体负责审计清查工作。
领导审计清查小组到各个省市去挖根究底总不能算是一件讨好的活,但毕竟是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张恪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与其出来主持清查工作,还不如再安静的等上一年,心想徐学平只是渴望出来做些实际的工作吧,而以他鲜明的性格,总做不了两面都讨好的事情。
凌晨的夜空仿佛被着光的宝蓝色轻绸,通完电话,张恪让傅俊将车停在师大二招楼前的停车场上,与傅俊坐在车里吸了一会儿烟,才回到屋里。
高秋之后,建邺的天气已经不那么酷热难熬。
橡树园创业园区一期工程接近接近尾声,八月三十日,橡树园创业投资中心,在园区举行揭牌仪式,郭松延、柳志成也应邀参加,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李远湖、罗君等省市领导。
已经看不到四个月前丽丰印染厂的一点影子,罗君诧异之余指着隔壁的漂染厂跟郭松延、柳志成介绍说:“五月我过来看时,这里就跟那边的漂染厂毫无二致。要说有区别,可能还要更简陋些……过些日子,那片厂区也要改造成与这边同等规格的园区。”
过来之前,张恪特意安排车队穿过还未全面实施改造的漂染厂,漂染厂正进行线缆地沟工程,更显得厂区的破落。
两相比较,改建后地新园区颇具现代园林的意味,园区内红橡树的树叶正吐露初秋后的微红,主干道两侧的墙面都用各类石材贴面构画出奇思妙想的图案,这些形状怪异的图案让一列列整饬的高大房舍不再单调;园区之内还有一道卵石铺成的浅溪从燕归湖引来清流环绕而过。墙角屋尾不常注意到的地方,常常会有一畦翠竹掩映,大片地草陂覆盖丘岭起伏状的空地间。
原先粗陋的厂房内部也整饰一新,网络光纤等基础硬件一应具齐,只等进入园区的企业自行发挥创意进行工作内环境的创造。
“确定不会拿去作展览馆之类的用途?”郭松延带着些惊讶开玩笑地问了一句,他的确无法想象一家民营企业会投资创办孵化园。还在园区的建设上不计血本的投入,“北京中关村搞了一个创业孵化园,我一早就去参观过园区建设……哦,不要说国内的孵化园区了,亚洲地区,我还没有见基建能比得上这里的孵化园区……”
“那也仅仅是硬件建设比较出色而已,要成为各方面指标都优异的孵化园区。要走地路实在太远了……”张恪笑着说,橡树园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在硬件设施建设上投资多少,优惠政策、技术支持、融资服务、创业指导等软环境的建设才是关键。
燕归湖畔的那些污染源在三个月前都彻底清除,燕归湖想要凭借自身的净污能力还要好些年才能恢复生态体系的平衡。为了配合园区地建设。建邺市政工程公司投资千万对燕归湖东北边的湖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清淤处理,倒是让近岸地湖水一时间清澈起来。
出了创业园丽丰厂园区,沿着今夏新砌的燕归湖畔的石驳岸往西走。站在红橡树的茂密的树荫下,指点着东侧占地规模有五百亩的繁忙工地。
东面的漂染厂区改建是创业园区地二期工程,不过橡树园计划在建邺地投资重点却是位于创业园区西侧的微电子基础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两个国家级实验室与一个包括材料分析、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支持在内地微电子技术与软件开发综合服务中心,仅这两个实验室与一个服务中心的投资金额就将超过一亿美元。
西面的地已经平整过,工程队都已经上了工地开始打地基。
三栋实验室主体建筑就要耸立在燕归湖畔,为了使燕归湖畔的风景不会因为高层建筑而显得突兀,离湖最远的一栋楼标高也不过去二十四米。临湖的两栋楼才十六米不到。从设计图上看,都是传统的楼阁建筑风格。再掩映些茂密而高大的竹树,就能与燕归湖的景色融为一体。
现在还只能在图纸上想象未来这个研发基地的壮丽规模,郭松延眉飞色舞,作为华人,倒是非常乐意看到内地的企业能有这么大的气魄。
柳志成在建邺的这几天却一直都沉默寡言,看到锦湖在技术扩张的瑰丽愿景,眼睛里闪过光芒,更多的时候是选择沉默。
一家之前还只能生产影碟机的企业要投资搞微电子基础实验室,在技术扩张上绝对称得上野心勃勃。
前期几个亿的投资,也仅仅是铺个底,日后的研发资金需求更像一只能吸干海水的恐怖海绵体。锦湖手里捏着四十亿,都未必能撑到出成果的那一天;幸好锦湖手里捏着一张内地数字手机的生产牌照。
当然,锦湖更多的技术机密,柳志成也不会清楚,他只能从专业的眼光去分析看到的一切。
在集成电路生产进八十年代中期来分划成四个界限分明的产业集群之后,台积电近几年在晶圆制造技术研发上投入的研发资金,每年都要上亿美元,这还主要集中在晶圆制造前段工序上的研发上。
当然,柳志成还是相当佩服锦湖在技术扩张上的野心与决心。
钦佩归钦佩,柳志成心里清楚贸然将项目移到内地他本人要承受多大的政治风险。
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与在内地投资建厂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从去年以来,海峡两岸的关系就陷入僵持,不要说晶圆制造等核心技术,台湾当局甚至限制一般非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流入内地。
柳志成要是将一个完整的晶圆制造的技术团队带到内地,不仅仅是面临与原东家台积电关系彻底破裂的问题,只怕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之前都无法再次踏足台湾的土地。
柳志成倒非不拥护两岸统一,但是要他个人冒这么大的政治风险,就不容他不深思熟虑。从香港有接触以来,一直到以考察业务名义抵达建邺这两天,柳志成一直就没有松过口。
当然了,锦湖从德仪引进技术在海州正投资兴建一座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测试工厂,这就不用担任晶圆生产后段工序的问题,建邺市数字长廊构想的新战略与锦湖橡树园计划在建邺的巨额科研投资以及建邺市三十多所高等院校所形成的技术资源,不考虑政治因素,在建邺投资建厂的条件的确比吉隆坡更优越。
郭松延的顾虑比较少,马来西亚当局应付当前的金融风暴还捉襟见肘,已经顾不上晶圆厂的投资项目。除了柳志成的因素之外,郭松延倒是有些担心新加坡方面会不会中止之前的合作意向,不再向该项目转让部分晶圆制造技术。
这个时候只能谈一些关于实验室建设的话题。
“实验室能够迈出第一步,关键还是要能招聘到杰出的科研人员,”张恪笑着说,“锦湖在香港的公司正准备到东南亚撒开大网,届时还希望柳先生介绍几名人才加盟锦湖……”
“呃……”柳志成应了一声,心想就算自己要放弃晶圆投资项目,那些已经脱离台积电的工程师总要帮着安排好出路才对得起人家,既然锦湖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待遇倒也未必会差,就算有些人不适合做研发,锦湖体系内的工厂也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张恪是看出柳志成心里的犹豫,打算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抢着将那批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到手里;东南亚各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经济形势还会进一步的恶化,至少要让柳志成与他手下的工程师在脱离台积电之后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第六篇 技术野心 第六百零二章 无法一蹴而就
张恪看出柳志成有很多顾虑,便提出要先将已经退出台积电的那几十名工程师揽入旗下。
之前的投资方在吉隆坡注册了一家科技术公司,那几十名工程师都在那家公司旗下开展晶圆厂建设项目的技术筹备工作。
大多数的投资方选择退出,张恪只要以随便某家公司的名义接受郭松延、柳志成手里那家科技公司的股份就算将那几十名工程师接过手。
当然,科技公司易主之后,还有多少技术人员会留在那家技术公司并听从派遣前往建邺或香港或东京的科研机构工作就不得而知了;柳志成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在参观现场,柳志成没有多说什么,将李远湖、罗君、肖明建、王维均、陆文夫等省市官员送走之后,众人返回橡树园创业投资中心——既然是利用丽丰印染厂的厂房改建而成,施工人员都习惯将将这里称为丽丰园区,创业投资中心及实验室筹备办公室位于园区最里角一栋厂房改建的办公楼里。
站在道路上已经看不到那栋房子有印染厂车间的痕迹,高档石材贴面勾勒奇思妙想的图案,在房间的花莆里卧摆着一块半米高的湖石,在胡石的正面上镌刻着“橡树园创业投资中心”的字样,算是公司的标志。
张恪委托陈信生从新加坡聘请一个在孵化高科技企业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五人团队来管理创业投资中心以及三个亿额度的创业投资基金;整个创业投资中心目前的职员还不到二十人;这栋办公楼里一半地办公区域留给实验室筹备所用。
实验室的筹备以及建成之后的运营都需要一流的研究人才,这恰恰是国内急缺的。幸好东南亚地区遭受此劫,日韩等地的电子产业也正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那些出国留学并留在海外电子企业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这时候所感受到的危机感也是最沉重的。
这时候恰好是迎接海外留学人员返回国内的大好时机。张恪特别将蒋薇调去香港顶替许思,一方面是许思有自己的事业想要去做,一方面,通过香港的猎头公司在东南亚大范围的猎取高级技术人员的工作也要迅速开展起来。
不管怎么说,早前脱离台积电的三十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栋整体一间地高大厂房给分隔成上下两层办公区域,走进去是一个挑高六米地前厅,宽敞明亮。前台背依着一道磨砂玻璃墙,有彩色有机玻璃制成的红橡树标识与公司铭牌贴在磨砂玻璃墙上。
从前厅左侧的弧形扶梯走到二楼,二楼南窗下是一个颇具现代艺术风格的开放式员工休息区,张恪请郭松延、柳志成坐到休息区说话。
“真正要将这个晶圆厂项目撑起来,没有一两百名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本就不够用……”柳志成坐下来,真诚的说道,张恪提出要将已经退出台积电的三十多名工程师接过手去,他自然会猜测锦湖可能会强行上晶圆厂项目。
“呃,”听到柳志成的提醒。张恪点点头。没有完整地技术团队,没有像柳志成这样的核心人物去主持这个项目,当然不会贸然去做晶圆厂的项目,不过他嘴里却没有这么说,只是用平静地眼神注视着柳志成的眼睛,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我对财富看得很淡。得来容易,败也迅速,只是很不甘心内地十三亿人口的市场只是海外电子厂商逐鹿之地……”
“啊……”郭松延、柳志成听了微微动容。
为了促进双方的信任关系。近十天以来,柳志成、郭松延也大致了解到锦湖在这三年时间里崛起的历史,锦湖的市场奇迹令人啧啧称奇;像郭松延在商界拼搏了这么年,见识到地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却鲜有人像张恪这般年轻就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
张恪是性格鲜明的人,使得锦湖也被烙上鲜明的色彩。
张恪的这番话,郭松延、柳志成听来却是相信的。
历史总是有很多的巧合。即使没有柳志成。三年之后,张汝京也会在世大给台积电兼并之后率众到内地筹建中芯国际。
张恪只是希望能将这一历史进程提早三年。
虽然金融风暴还刚刚吹过第一轮。张恪却晓得大体不差的发展趋势,由于香港的局势得到改善,说不定金融风暴会比他所经历的另一段历史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