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密码-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领。1017年任太政大臣,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政所”决定,从摄关家发出的命令作为“政所下文”、“殿下御教书”,取代了“宣旨”、“官符”,朝廷变成仅司礼仪的场所。而此时藤原氏庄园已占全国土地十几分之一,从而扩大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
藤原道长有四个女儿被选为后妃,而后一条、后朱雀、后冷泉三位天皇都是他的外孙。他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和《荣华物语》所描写的正是藤原道长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有一首诗道出了他执政30多年得意的心情,其中一句是:“斯世即我世,我做我所思,皎皎十五月,圆盈无缺时。”
1027年藤原道长死后,藤原家族开始没落。
后来的藤原赖通(992年—1074年)曾任三代天皇的摄政,把持朝政52年,直至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后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藤原赖通被迫引退。到12世纪,在日本朝廷中终于肃清了藤原家族的势力。此后的日本便是源平二氏之争的天下。
二。关于光明皇太后的历史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前文中所说的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女儿藤原宫子嫁给了天武天皇,701年,宫子生下首皇子。
720年,藤原不比等病故,皇族势力重新抬头,天武天皇的孙子长屋王任右大臣,皇室与藤原家族形成对立的两派。724年,首皇子即位,即为圣武天皇(701年—756年,在位724年—749年)。但圣武天皇不是从天武天皇处继承皇位的,中间还有元正天皇,这是个女天皇,她是首皇子的姑姑。
在圣武天皇即位前的716年,藤原不比等把自己的小女儿光明子嫁给首皇子做皇妃,于是藤原不比等既是首皇子的外祖父,又是他的岳父。(这种“乱伦”的情况在日本皇家历史和藤原家族历史上很多。)
727年,光明子诞生皇子,随即立为太子。藤原不比等于是想立光明子为皇后,但当时,非皇族出身的人不能立为皇后,这种做法是有违祖制的,因此引起朝中大臣对藤原氏的非议和不满。反对藤原氏的势力聚集在长屋王周围,长屋王同藤原氏成了死对头。
不料,一年后,皇太子生病夭折,那时藤原不比等已经去世,他的二儿子藤原房前无中生有地诬蔑是长屋王咒死了小太子。729年,在藤原家族的精心安排下,诬告长屋王密谋造反。长屋王在悲愤之下,全家自杀身亡。长屋王一死,朝中无人敢于和藤原氏作对。藤原房前乘机立光明子为皇后,光明子的四个兄弟也都把持了要职。藤原不比等的这四个儿子形成藤原氏的南、北、京、式四家,以后轮流执掌了朝廷大政。不过,只有藤原房前的北家(也就是藤原房前这一宗)长年不衰,其余三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这也有藤原家的四家分支互相争斗、互相倾轧等因素)。
749年,圣武天皇宣布退位,出家为僧,法号“胜满”。752年,圣武天皇率文武百官出度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开光典礼。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东大寺为他授戒。两年后圣武天皇病逝,光明皇后把他所藏的一万多件文物捐献给东大寺。
藤原氏趁此机会东山再起,光明子立自己的女儿为天皇,称孝谦天皇,光明子也就成为光明皇太后。后来,这个孝谦天皇让位给淳仁天皇,不过几年后发动政变,重新当了天皇,也就是称德天皇。因此,孝谦天皇和称德天皇是一个人,都是光明皇太后的女儿,也就是兼有皇家和藤原家血统的天皇。
淳仁天皇退位也与藤原家有极大的关系,事实上这一事件更像是藤原家的内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相关资料阅读,因为事件很复杂,在此不枝蔓了。
三。关于藤原家“分家”的历史
藤原不比等去世后,藤原氏并没有因此而没落,反而更加兴盛。原有的权势被一分为四,这被均分之后的四份权力被藤原不比等的四个儿子分别把持,这四人是:长子藤原武智麻吕、次子藤原房前、三子藤原宇合(他是日本第8次遣唐使的副使)与未子藤原麻吕,这四人被称为藤原四家,即南家、北家、式家、京家。
在最初,这为藤原家最终一揽朝政奠定了基础,是保证藤原家权势的好办法,毕竟,如果四家合心,可以形成联合。但是,没过多久,四家间便互相争斗,某一家式微的时候,其余的分支竟然趁机崛起。就这样,到了后来,只剩下北家一枝独秀。
实际上到了藤原基经创立摄政关白制度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是藤原北家的天下了,也就是说,此后的“五摄家”其实就是北家分家。
藤原忠通于1128年—1129年、1149年—1150年两次出任关白,在他之后,藤原家就出现了“分家改姓”的状况,藤原家(实际上是北家)分成了五家:一条、二条、九条、近卫、鹰司。历史上称“五摄家”。
这五家都是源出藤原氏,都有资格当关白。后来的关白和摄政之位就在这五摄家轮流交替,直到明治维新后摄关制度被废除为止,大致有150多代(详细数字统计不出,因各家史料互有矛盾,而且有些人做过两任关白,实在难以统计。本文只说个大概)。
在日本历史上,仅有两个不姓藤原而当上关白的人,他们就是丰臣秀吉与丰臣秀次,但是由于丰臣秀吉是认了近卫前久(1852年关白)当干爹,因此才有身份当关白,所以严格认定起来,丰臣秀吉也是以“藤原家养子”的身份才取得政治势力的。
在近代,藤原家族依然活跃在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舞台,据说,有很多政治人物或财阀都是藤原家后裔,但是,由于分家改姓,已经看不出他们的谱系了,在网络上,有很多朋友做过这方面的考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寻有关资料。
附录一
日本南北朝历史及关于明治天皇的身世传说
声明:一,日本南北朝的历史,公认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其于1392年结束,关于“后南朝”的说法并不常见,但在日本和中国均有学术著作论及此事;二,明治天皇的身世传说完全取材于野史,但是如果承认有“后南朝”、或者承认依然存在南朝残余势力,这个传说就显得别有意味。
一。 日本南北朝历史简述
(一)传统历史书中的日本南北朝
公元13世纪末期,日本天皇统治已是徒有虚名,国家实权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此时,皇室内部又因为争夺皇位分裂成两大派别,即以后深草天皇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龟山天皇为首的大觉寺派。当时,执掌大权的镰仓幕府对两派采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确表示:皇位应由两派交替轮流即位。
1318年,大觉寺派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并于 1333年消灭镰仓幕府,一度恢复了天皇亲政。然而不久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谋反,并拥立持明院派的丰仁亲王为天皇,史称光明天皇。足利尊氏也从此开创了室町幕府。
身陷囹圄的后醍醐天皇于1336年男扮女装逃出京都,潜入京都以南的吉野山,重开朝政。
这一事件,代表了日本南北朝正式开始。
从此,京都光明天皇的朝廷称北朝,吉野山后醍醐天皇的朝廷称南朝,双方均自称正统,称对方是“伪朝”,开始了南北朝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对立。
1392年,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致函南朝当时的后龟山天皇,要求南北朝统一,条件是南朝将象征皇权的三神器(镜、玉、剑)和皇位让给北朝,今后皇位由南北皇室两派交替继承。这就是日本有名的“明德和约”。
“明德和约”最主要的内容是:1。南北朝合一后,以北朝的后小松天皇为统一后的天皇;2。后小松天皇的下任天皇,由南朝系中选出。具体说,就是南朝后龟山天皇的皇子小仓宫实仁亲王;3。以后的天皇继承,按“两统迭立”执行,也就是北朝系和南朝系的人交替继承。
同年,后龟山天皇答应了足利义满的条件,返回京都将神器交给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至此,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对峙基本结束。
以上是传统历史书中对日本南北朝历史的简要归纳。
(二)历史上存在的“后南朝”时代
但是,南北朝统一后,京都幕府对待后龟山天皇及其他原南朝系的人却十分冷淡,只重视北朝系。而且,京都也是幕府的大本营,幕府的监视非常严密,后龟山天皇等南朝系的人无法自由行动。更重要的是,足利义满并没有遵守“明德和约”,也就是不让天皇由南朝系的小仓宫实仁亲王接任,而是传给了北朝后小松天皇的儿子躬仁亲王。
1410年,气愤的后龟山天皇逃出京都,像后醍醐天皇一样潜行吉野,重建南朝,史称“后南朝”。这是个在通史中少见的概念,但是,在这之后,日本确实存在两个天皇,也就从事实上形成了日本第二次南北朝时代。
为重夺皇位,南朝天皇的子孙不断进行斗争,史料记载的争斗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但在近现代,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有南北朝之争。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日本南北朝之争实际还未结束,至今存在。
据说,南朝系宣称,在“明德和约”时,南朝交给足利义满的三神器是假的,真的还在他们的手中。当然,这南朝系得以生存、保存政治地位的必要条件。至于南朝系的说法是否真实,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说法,导致了南北朝政治斗争得以延续。
1457 年,本来已经归顺后南朝系的赤松氏突然背叛,杀死当时的后南朝自天皇,夺取神器。继承自天皇的小仓宫第四皇子、尊雅亲王(南天皇)也被前来夺取神器的足利家族刺客杀伤。正是这处伤最终导致南天皇年仅29岁就驾崩了。其后由尊雅亲王(南天皇)之子信雅王(南帝王)继承皇位,当时他只有5岁。
1467年(应仁元年),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和以山名宗全为总大将的西军发生激战,双方投入25万的总兵力,开始了长达11年的大战乱,史称“应仁之乱”。
其实,最初的“应仁之乱”本质上是北朝幕府将军统治下的内乱,但是,这场内战扩大化,将南朝势力卷入进来,战争的性质完全被改变了。
当时,西军的山名宗全为了在政治上占有优势,宣布效忠后南朝,并在1471年,把后南朝的“天皇”信雅王(南帝王)迎接到了自己妹妹居住的京都西阵的安山院御所。
实际上,这个举动就是扶植一个傀儡政权,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在战争结束后可以获取政治利益。但是,当时的南朝后裔也必须依靠一个军事集团东山再起。于是,“应仁之乱”实际上成为了南北朝战争的延续。
但是,1473年,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这两个东西两军的总大将相继死去,虽然其后两军又对峙了4年,但是,后南朝系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军事依靠。失去了山名宗全这棵大树,后南朝信雅王(南帝王)隐匿身份,因为他在做皇子时宫名为“熊野宫”,所以,他改名为“熊泽现觉坊”,经由东海道辗转各地。1514年,这个熊野宫信雅王(南帝王)去世,享年61岁。从此,后南朝大势已去。
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朝的后裔都以“熊泽”为姓。
(三)关于熊泽宽道
首先要说一下1910年(明治43年)的所谓“大逆事件”,当年5月,为暗杀天皇,宫下太吉在长野县制造炸药,被发现后,与此事件毫无关系的幸德秋水等无政府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也在同年6月遭到大搜捕。当然,目的是借此打击国内反对天皇的革命势力。
在审判中,当御用审判官指责幸德秋水“你的行为是天人概莫能许的大逆行为”时,幸德反问,“当今的天皇难道不是从南朝的天皇手中抢夺三种神器的篡夺者的子孙吗?”
这立即在社会上和国会内引起轩然大波,使当时的内阁首相桂太郎穷于应付,并不得不决定由天皇裁决。作为北朝后代的明治天皇迫于形势,竟然宣布南朝为正统,北朝历代天皇不列入天皇谱系,但天皇地位不变。
同时,对于南朝后裔熊泽氏的身份地位,明治天皇也予以承认,当时,一个叫熊泽大然的人提交了要求承认皇嗣的请愿书,被明治天皇认可,封为“尊宪王”。
在明治天皇亲自裁决以后,南朝正统论一时成为主流。可是明治天皇不会想到,这个裁决给他的孙子裕仁带来严重的麻烦。
再说熊泽宽道,他的父亲就是“尊宪王”熊泽大然。他原本在名古屋经营一个杂货店,1945年因战乱失去了生意,生活陷入困苦。同年,日本被联合国军占领,他立刻向占领军司令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