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侯门庶女,特警王妃 >

第148章

侯门庶女,特警王妃-第148章

小说: 侯门庶女,特警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月后,有消息传入晋都城,北地鞑靼之地进犯边陲,一等侯夏青城与鞑靼外族爆发战争。

    战争一起,军饷吃紧,面对因为押运军路途耽搁,夏青城军中粮草吃紧时,却有人将一批军饷在北地迅速置购齐全,无条件送入夏青城大帐之外,等发现时,除了东西,没有半点人影,一车车的粮食和药材送上整齐排列着,唯有一纸油皮信封压在车上。

    “夏青城,当日我欠你四十两银子,现在我还你四百万两军饷用度,但我欠你的自由,也许永远就还不起了。”

    年轻的将领,已经历经沙场磨练,退却一身轻浮风流,有的只是如今的坚毅果断,在东川冰雪之地握顶着凛冽的寒风,握着这一纸留言,竟然有些眼眶发酸。

    永合二年冬,太上皇独孤宏政殡天,举国皆悲,皇帝伤心悲痛万份之际,而身在边关的夏青城依旧与鞑靼游军作战,以至于无法回京赴国丧。

    太上皇出殡当日,夏青城作为数十万大军的将领第一将抛下了所有军务,不许任何人入帐,其实他的大帐百米之内,不许任何人靠近。

    但是,却有人看到,那夜有身着青色长衫的清秀男子提酒入帐,直到翌日四更,又在夜色之中离去,待人入营去看夏青城时,只见他躺于榻上,眼角有泪,身上却是安然地盖着被褥,便又悄然退离。

    “有朝一日,你想喝喝酒,聊聊天,作为亲人,朋友,我就会在。”

    永合二年,贵妃岳红衣生子,取名独孤喜,有朝臣上书,请皇帝选妃,充实后宫,并再次提起立后一事,然被晋元帝否决。

    永合三年,贵妃岳红衣再生一子一女,同年末,一位宫女受晋元帝酒后临幸,生下一子,后封镜妃,盛宠一时。有人说,这个镜妃,与已故的镜花夫人相貌十分相像。

    永合五年,南商与大晋爆发战争,晋元帝封夏青城为镇国大将军领军出战,大战半年后,南商与大晋皆元气大伤,再次于长江之畔和谈,最后商议皇室联姻。

    永合六年,晋元帝亲赴南下,于长江之畔迎娶南商皇室静安公主。

    永合六年冬,南商静安公主受册大晋皇后,封号新辰,史称新辰皇后。历史对于这个皇后,没有太多的记载,相比晋元帝的第一位皇后月皇后夏镜花的传奇,和民间各种版本的野史故事,这位新辰皇后在史书上仅有寥寥数字。而在民间,也无太多的传闻,唯一的谈资就是有人传说,这位南商的公主曾流落民间长大,直到数年前才回归南商皇室,这位南商静安公主,也就是大晋的新皇后新辰皇后,名叫宋北月,也叫苏北月。

    …………………………华丽分割线————

    时隔六年之后,夏镜花再一次与独孤锦衣安静的坐在了一起,大晋皇城的上林花苑顶,那里有大片的白梅林,繁花盛开,满地落英,由苑顶朝下望去,可以将整个大晋皇城俯瞰在眼底。宫楼飞檐,云瓦倾顶,巍峨的圣安金殿耸立于中心。

    红泥小灶,紫砂茶壶,摆在沉香茶案上,夏镜花与独孤锦衣相对坐着,都只望着中央的那一团火苗和那一壶茶水沉默。

    许久之后,直到茶水沸腾,腾起白烟,还是独孤锦衣先开了口,道:“这些年,过得可还好?”

    初夏她让也。“都好。”夏镜花点点头。

    “早些年听小月说起,你去看过青城,可青城却从来都只字不提,朕也不好追问。总担心你在外面会吃苦,后来想想,其实也是朕多担心了,你也就只有让别人吃苦的份,天底下没几人能伤你。”

    夏镜花笑了笑,道:“年轻的时候,总是凶的很,不肯吃一点亏,谁扯了自己一根儿头发都要报复回去,吃不了亏。”

    “青城前些年娶了小月,他运气不错,小月生了个龙凤胎,年前曾回过晋都城一趟,女儿是个鬼灵精,和你的癖性有些像,凡事不肯吃亏,那次在宫中小住,就因为公主看上她的一条小链子,拿去了,她就当着贵妃的面和公主打了一架。朕问他,怎么这么天不怕地不怕,你知道她说什么吗。”

    “什么?”

    “她说,她要像月姑姑那样勇敢,不向可怕强大的敌人屈服,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去过夏青城那里几趟,见小姑娘很可爱,多带了几日,学的倒是挺快。不过,夏青城的女儿,便是不学我,光学着夏青城,也是个不会吃亏的性子。”夏镜花笑了笑。

    独孤锦衣也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目光投向身下那浩瀚的宫阙城池。

    两人沉默安静了下来,夏镜花不由的侧转过目光,望向独孤锦衣的侧脸。她最近旧疾复发,面色十分的苍白,一身素色的衣裳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宽大,面容也很消瘦,让她的面部轮廓有一种病态的明显。

    半晌后,夏镜花道:“年初我在南商见到了阿璋,他改随了丽妃的姓,现在自己经营了几家玉器铺子,在当地小富为安;也成亲了,妻子是位官家小姐,人很和气漂亮。”

    对于这样的话,独孤锦衣没有多少意外,只淡淡的嗯了一声。17357817

    “知道现在名满天下的大画家燕南离吗,就是流沛八大家之首的那位,画菊堪称一绝。”

    独孤锦衣点点头,道:“朕很喜欢他的画作,宫里收了几幅。”

    。。

第164章:一世纠葛,爱有来生(大结局)

    独孤锦衣点点头,道:“朕很喜欢他的画作,宫里收了几幅。”

    “那是燕王,他根本没有死,而是成功的被人护送去了流沛。”

    “嗯。”独孤锦衣依旧淡淡的应了一句。

    “当年你根本没有真的让人赐毒酒杀燕王,甚至安排了人亲自护送他南去出海,阿璋也是,他根本没有死在丽华园,是你让人换了尸身把他送去了南商国境,当年我那么的责怪你,你为何就不替自己解释一句。”

    “当日朕方才登基,那些大臣哪里容得朕心慈手软,二哥和五弟的事,不以死给出交待,那些大臣是不会罢休的。而你……朕知道你眼里容不下沙,当正回归晋都城之日,你知道真相,我便明白你不会再原谅朕,只是朕一直不肯接受你离开而已。辩解与否,你都是恨在心头,朕所性不解释,让你恨朕到底,你不给朕余地,朕也好让自己对你早些认清现实,断了念想。”

    “这么来说,大婚那日夜鹰来宫里带我走,你也是早先知道的了。”

    独孤锦衣点点头,道:“那时候,你恨我已经至极,朕也留不住你了,走了也好,也省得那些大臣念叨。”

    “唉……”夏镜花长长的叹出一口气。

    “怎么唉气了?”独孤锦衣侧过目光来看隔着桌案的夏镜花。

    “我是叹息,论心思,计谋,全局掌控,你从一开始到最终,都是最缜密的那个,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你这是在夸朕,还是骂朕。”

    夏镜花笑着,并没有回答,伸出手去,一手拂袖一手拿起茶壶沏茶。茶水自壶嘴沏向薄瓷茶盅,发出好听的水声,伴着这水声,独孤锦衣道:“其实如你所说,朕的确掌控了全盘,一步不落,只是有一个小意外,也是唯一的意外,就是朕对自己设下的铒动了心。”

    沏着茶水的声音停下,夏镜花放下茶壶,眼睫下垂着,有些出神地望着落在自己绣鞋脚侧的满地花瓣,很久之后伸手接了两片从枝头落下的花瓣在掌心,道:“你看,这花儿在枝头开的那么好,可再好的花,也都有会凋谢的一天,就像是人,再好的人,也终有一天他会远去,花落下,不是花的原因,也不是树的原因,但人离别,却肯定是人的原因。”

    “你在恨朕。”

    夏镜花笑着摇了摇头,翻腕将手中的花瓣拂落,道:“其实,那日当我把月儿杀死在自己怀里的时候,我忽然想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是真正对的,也没有谁是真正错的,你为了你的母亲,为了自己能站起来不再仰人鼻息,而甘心成为太上皇的利用品,为了生存你一步步行来,不也是吃够了苦头,你所得到的,也不是凭空到手,只是现在赢的是你而已,若是输的是你,赢的是别人,不过是易事而处罢了。我不能因为你赢了,就恨你,这是不公平的,也不理智。”

    “你能理解朕的苦心,那能再原谅朕一次吗,原谅朕当年的一切所做所为。”

    夏镜花伸手,端起桌上的茶盅,垂睫端起茶盅浅偿一口,并没有多说什么。

    “论到底,即使是如今你再嫁了朕,能再与朕这样坐下来,你还是不肯原谅朕。”

    “我想,那是因为我是个普通的凡人吧,我能明白你的苦难,你的委屈,你的不得已,但到底还是不能对一切释怀不记,我与你,已非当日沧州街头的两人。你看,你现在穿着帝袍,而我也是满头明华珠翠,再看看这苑林之下的城池江山,一切的一切,都非昔日了。即是我代表南商与你和亲,那么你便是大晋的皇帝,我便是南商的公主,你与我有的只是这天下之盟,于从前种种,已经在六年前随着夏镜花一起死了,现在坐在这里的,只是南商的公主,苏北月”

    四目隔桌对视,头上有落英花瓣洒落,风过之际,簌簌如雨,独孤锦衣苍白的面色在这样的落花与身后的满枝嫣白繁花映衬下,更显得有些苍白。

    “咳咳……”独孤锦衣忽然咳嗽了起来,侧转过身子,抬手捂住胸口,眉头皱起。

    听到独孤锦衣的咳嗽,守候在上林花苑几百米之外的太监赶紧小跑送过来,替独孤锦衣又是拍背后是赶紧把披风大氅给独孤锦衣披上。

    “皇上,这儿风大,太医嘱咐过,不能到风头大的地方久待,您还是赶紧回德政殿吧。”

    “那就回去吧。”独孤锦衣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袖。

    “这里风大,把这个留给皇后用。”独孤锦衣指了指自己的肩头上的大氅,抬臂将大氅丢回到太监手里,然后领先随着引路太监离开。

    独孤锦衣由人带着离开,看他走出一段后,由太监搀扶着继续前行,她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皇后娘娘,这看样子是要起风了,您还是把这个披上吧。”太监上前,把独孤锦衣留下的大氅小心地披到夏镜花的肩上。

    “皇上是生了什么病。”夏镜花随口问重新在树下的椅上着坐下。

    “据皇上自己说,是个老毛病了,当年胸口有处刀伤,后来就留了些病症下来,发作起来就疼得很。太医说,那伤是落在了心头上的,治不了。”

    夏镜花听在耳中,若有所思,挥了挥手示意让那太监退下,自己木然地坐在雕花的椅上,任凭寒风平地起,在开满白梅的林间吹过,树枝轻颤,就是白色的花瓣如雨下。

    那一刀扎在他胸口的伤,就是当年她宣布夏镜花死亡时留下的,斩断一切与独孤锦衣的恩义,但是却不想,还是留了一样东西在他的心头,一道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疤。

    有人踏着树下的枯枝走近,发出细微的响声,然后在与夏镜花隔桌的地方坐下。

    夏镜花抬起头来看,发现是岳红衣。

    六年不见,岳红衣成熟了许多,少了当年的凌厉和傲慢,身上再不是当年唯一的红色,而是一身宝蓝底色的金丝白纹昙花雨丝纱缎裙,梳着宫髻,头上戴着鸣叮珠翠,八支金步摇,配着牡丹十足的端装大气,与她贵妃的身份很相配。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你回到大晋的皇宫。”岳红衣开口,语气平淡。

    “世事无常,就像我没想到过,再见到你时,你是贵妃一样。”

    “贵妃,皇后,真是奇妙呀。想想我们第一次见面,还都是扮作男装的少年丫头,一晃十年了,真是快。”

    “的确,真快。”夏镜花笑着也有些感叹,伸手亲自取了桌上空着的茶盅,替岳红衣沏了茶水推到她面前。

    “当年要你跪我,这杯茶,当我还陪你一个礼数。”

    岳红衣笑了笑,端起茶水来看,道:“当年若不是为了不坏了大事,真恨不得当时杀了你,太气人了。”

    “我知道,你当时看我的眼神,我全懂。”夏镜花有些掩口笑了,笑着笑着,又有些失落,道:“独孤燕还活着的事,你应该知道吧,当年你明明在乎独孤燕,却坚持留在大晋的皇宫为妃,后悔吗?”

    “我出生在草原,我的族人随水草而游居,就算我是公主也一样,一年之中,要随着气候而不停的迁剧。我本以为天下的人都是这样的生活,直到当我五岁时进入中原,见到中原百姓的安定,祥和,文化礼仪有章有法,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就想要让自己的族人也有一天能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