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屏记(完结) >

第53章

锦屏记(完结)-第53章

小说: 锦屏记(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攸还是淡淡的,也并没有拒荀卿染的服侍,就着酱碟吃起来。

荀卿染这才放心地坐下,自己捧了碗粥,夹了块枣糕。

“老四从来不吃醋的。”容氏突然抬起头说了这么一句。

荀卿染放下碗,她方才是调了醋放在酱碟里,可是容氏是怎么知道的?果然方才她觉得容氏偷瞄她不是错觉。那刚才怎么不提醒她?齐攸不吃醋?可他明明在吃。

荀卿染瞥了眼齐攸,齐攸正夹了只蘸了醋的包子,停在那里。

荀卿染捂脸,赶忙站起来,要给齐攸换掉酱碟。

“四爷以前不吃醋,可有了四奶奶,这以后,或许就大大地吃起醋来了那。”容氏身后一个体面的老嬷嬷笑着道。

“不错,不错。”容氏早忍俊不禁,放下筷子大笑起来。

饶是齐攸再镇定,这个时候也有些脸红,夹着那只包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荀卿染忙另调了碗酱碟,这次没加醋。

齐攸和荀卿染两人红了脸,容氏却格外高兴。

“少年夫妻,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吃食上还好说,一起吃几次饭,就记住了。各自的脾气秉性,却要时间长了才知道。染丫头,你有这个心就是好的。”

荀卿染低头,如果不献这个殷勤就好了。她也曾打听齐攸的喜好,不过所得甚少,齐婉丽,容云暖,还有齐攸,都从没透露过齐攸不吃醋。

饭毕,荀卿染陪着容氏退到西次间歇息。

“有你们俩陪着,我多吃了半碗粥。”容氏心情极好。

荀卿染腹诽,是看新婚小夫妻脸红的样子看的很爽吧。

“老太太的厨子手艺好,这早饭最显厨子的本事了。那御田胭脂……”

“嘘。”容氏伸手阻止荀卿染。

锦屏记  正文   第七十六章 未谙姑食性 (二)

“莫要提这个,小心老四和你动气。”容氏压低声音道,还用手指了指外面。

荀卿染咦了一声,睁大眼睛看着容氏,急于要听下文。

容氏却往后靠了靠,不再说了。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经过几次接触,荀卿染也算是对容氏的脾气有些了解。

“老太太,是不是有些倦了,要不您歪一会,我给您锤锤腿。”荀卿染笑着拿了两个靠枕,放在容氏身后,让她能歪的更舒服些。

容氏并未阻止。

荀卿染就轻轻替容氏捶起腿来,小心翼翼地打量容氏的脸色,见容氏脸上颇为受用,才低声问道:“老太太话只说一半,我的心跟猫爪子抓的一样。我刚进门,什么都不知道,就指望着老太太指点我啊。老太太,您发发慈悲,教教我,为什么一提起那两个字,四爷要生气?”

容氏低头瞧着荀卿染,噗嗤笑了。

“看你乖巧,我就跟你说了吧。”

“唉。”荀卿染更加卖力地给容氏捶腿。

“老四啊,当初他娘生下他,着实不容易,大病了一场,没精力照看他。我那时候身体还硬朗,就让人把他抱到我身边,亲自带着他。”

荀卿染有些明白了,怪不得齐攸在容氏跟前与在别人跟前不同,原来有这个缘故。

宁远居和宜年居离的这样近,也是因为这个吧,这祖孙两人感情真好。

“染丫头,你和我说实话,老四的模样,你觉得如何?”容氏笑眯眯打量着荀卿染。

怎么话题又转到这上面来了。

荀卿染微微低头,这要她怎么回答?如果面前的是亲娘或者闺中密友,她一定毫不犹豫:帅呆了,姑娘我赚到了。可面前的是齐攸的祖母,这话就得斟酌了。若说不好或者一般,明显不符合事实。而且看容氏的样子,很以齐攸为傲,肯定会不满意。可若说的太好了,那会不会被认为是花痴。

有时候行动比语言更具表现力。

荀卿染低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容氏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不是我自夸,这孩子的模样,满京城都是数的上的。小五也是个齐全孩子,却还没老四小时候可人爱。画上的金童啊,善财童子啊,都不如他。因为生的艰难,我只怕他长不大。就按照原来老家的习俗,索性给他按女孩子的打扮,另外取了个乳名。外面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是个小闺女。说起来可笑,有一次我带他去赴宴,还有不知道内情的,拉了自家的小子来,要和我结娃娃亲,却是要他去做媳妇。”

容氏说到这,又笑了一阵。

“因为那颗朱砂痣,攸儿小时候的乳名,就叫做胭脂。”

荀卿染睁大眼睛,抬手捂住嘴。

“他那时可爱的紧。”容氏似乎在回味往事。“只是后来懂事了,听人玩笑,就别扭起来,不肯再穿女孩的衣服,也不肯再要这乳名。那些小伙伴要是叫他胭脂,他二话不说,扑过去就揍。现在常和他来往的那些,大都是小时候被他揍服了的。就是长辈们叫他乳名,他也不理人,还和我闹起了别扭。我只好下了令,再不准人叫那乳名了,也不准再提。这件事,府里年纪大些的都知道。”

容氏说到这,顿了顿,又道:“他后来不去读书,反下工夫学了枪棒,考武状元,轻易不肯言笑,不知是不是和小时候的往事有关了?”

肯定不仅仅是有关,估计还是主要原因。

府里年纪大些的都知道,那么齐二夫人和宋嬷嬷肯定是知道的。可这两人方才都不曾提点她。若不是她察言观色,察觉到这两人微微的情绪波动,因此存了心,故意私下和容氏提及胭脂来,要看容氏的反应,而是任着佟婉儿叫胭脂这个名字,那么。。。。。。

“。。。。。。你别因为他总板着脸就吓坏了。他是个极好的孩子,这不,才没两天,也没人教他,他就已经知道心疼媳妇了。。。。。。”

容氏最后还是不忘打趣荀卿染。

荀卿染和齐攸在回宁远居的路上,荀卿染再看齐攸,脑海中就浮现出阁白白嫩嫩的小娃娃,听到胭脂两字,就皱起眉头,挥舞小拳头,见人就揍的情形,便有些忍不住笑意。结果被齐攸狠狠地瞪了一眼,她才强行忍住了。

因为方才容氏嘱咐,郑姨妈客居在此,不比其他亲戚,要两人去看郑姨妈。荀卿染回到宁远居,便叫了桔梗麦芽,伺候她换衣服。想了想,又换进宋嬷嬷来。

宋嬷嬷表情不卑不亢,安安静静地垂手而立。

荀卿染暗自点头,看宋嬷嬷这两天的行事做派,确实是个很称职的管家,。。。。。。如果不考虑到对女主人的忠心的话。

“我想问问嬷嬷,佟嬷嬷的女儿进来当差。嬷嬷看她可有什么不妥?”荀卿染故意模糊地问。

宋嬷嬷迟疑了一下,才道,“方才就想对奶奶说,佟家的女孩刚进来,别的还好,只是这名字,却不大妥当。”

“哦?” 荀卿染示意宋嬷嬷说下去。

“奴才想,她那个小名,是叫不得了,还是改了的好。免得。。。。。。犯了四爷的忌讳。”

“四爷的忌讳?我却不知,嬷嬷可否给我仔细说一说?”

“不怕奶奶怪罪,这却不是奴才能说的。不过,这事也不是秘密,奶奶或是问太太、老太太,或是直接问四爷都可。”

说话行事都是滴水不漏,如果能够为我所用,就好了,荀卿染暗暗道。

“嬷嬷是四爷跟前的老人儿,我,也是敬着嬷嬷的。以后大家在一起,还希望嬷嬷莫要和我生分,四爷的喜好忌讳,我知道的很少,请嬷嬷不要诸多顾忌,多提醒我,嬷嬷也不希望看我的笑话,是不是?”

“奴才不敢,方才奶奶就去了太太那,奴才因此没来得及说。”

“恩,这件事就交给嬷嬷,另外给她改个名字。”

“这,奴才不是僭越了?”

“嬷嬷打理这个院子,一个丫头的名字,有何不可?”

宋嬷嬷没有就退下,而是略作思索,“那便叫她香秀吧,奶奶看如何?”

宋嬷嬷不肯自专,这样当着荀卿染的面定下来,也便是得了荀卿染的首肯。

“不错,就这样吧。嘱咐她,原来的大名小名,都莫再提起了。”

郑姨妈的香萝院在齐府西北角,从花园斜穿过去,再走过一段夹道,就到了。

郑姨妈知道齐攸和荀卿染要来,早带了人等在院门口。迎了两人到上房,这才正式见礼。荀卿染依然送了几样针线活计做表礼。郑姨妈则是拿出一对龙凤环佩给荀卿染做见面礼。

齐攸只陪着说了两句话,便和郑元朔去了前面书房。

“。。。。。。不用改称呼,咱们却又更近了一层。”郑姨妈笑着道。

因没见郑姝儿,荀卿染少不得问了问。

“昨天做针线做的晚了,今早她就有些不自在,懒懒的。这丫头,被我娇惯坏了。”说着便让人去叫郑姝儿。

荀卿染拦道,“姨妈不必如此,都是自家人。姝儿妹妹年纪小,娇弱些,以后有得是相见的时候,不在这一时。”

郑姨妈依旧派了人出去,一会工夫,郑姝儿便挑了帘子进来。

郑姝儿一进来,就依到郑姨妈身边。她今天穿着一套月白的衣裙,头上只插了两三只素钗。多日不见,她面貌并无变化,只是神色倦倦地,全没有了第一次到荀家时的活泼。

“快去见过你卿染姐姐,哦,如今要改叫表嫂了。”郑姨妈笑道推了推郑姝儿。

郑姝儿只扫了荀卿染一眼,依言向荀卿染福了一福,口里称了声,“表嫂。”

荀卿染赶忙站起来。

郑姝儿却不等她扶,就站直了身子,自去郑姨妈身边坐了。

郑姨妈摸着郑姝儿的头发,“她这些天,身子总不大舒服,精神差些,也懒怠梳妆。”

荀卿染自是顺着郑姨妈的话头,便又问起郑好儿。

“好儿妹妹那可有消息?”荀卿染问。

在她过门前几天,郑好儿和荀淑兰便都被送进宫里,参选女官。

“一直让人打探着,还没准信。”

“姨妈也无需担心,以好儿妹妹的品貌,肯定没问题。”

“但愿如此吧。好儿品貌也就平常。”郑姨妈自谦,“只是比一般的孩子懂事些,因此着人疼。”说到这,却是替自家女儿骄傲了。

郑姨妈似乎并不为女儿担心,荀卿染能够理解,毕竟郑好儿就是个让人放心的女孩,而且宫里有贤妃娘娘照应,是不用太担心的。

郑姝儿坐了一会,就说头疼。

郑姨妈便让她回自己屋去,好生歇着。

“。。。。。。一家女百家求,攸儿是有福气的。姝儿这孩子,是个真性子。小孩子家,有些不懂事。我们心里,待你与过去没有两样,又结了一层亲,只有比过去更亲的。”

待郑姝儿出去,郑姨妈亲切地拉着荀卿染的手。

荀卿染笑笑,又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

郑姨妈送出来,拉着荀卿染的手嘱咐,“没事常来逛逛,咱们说说话。”

荀卿染自然答应着,又请郑姨妈到宁远居做客。

“姨妈就当是带着妹妹逛园子,走累了,就到我那歇着。”

两人说笑着出了屋子。

“让人去前面找四爷。”郑姨妈吩咐小丫头。

那丫头答应一声,却没动地方。郑姨妈正要呵斥,荀卿染顺着小丫头的视线望去,不由得一怔。

齐攸正站在垂花门旁,侧身对着荀卿染,他面前那个月白色的人影,却是郑姝儿。

第七十七章  回门

三日回门,荀卿染早早地穿戴好,到祈年居见齐二夫人,又一起到宜年居辞别了容氏,这才出发往荀府中来。

荀大奶奶带着丫头仆妇在二门迎接,亲热地上前来扶了荀卿染下车,上上下下打量着荀卿染。

荀卿染今天穿了件镂金百蝶穿花的大红妆花通袖长袍,朱红色撒花洋绉宫裙,戴的是整套的赤金嵌红宝石头面。

齐二奶奶眼睛在荀卿染的头面上打了个转,脸上笑容更多了些,亲热地拉了荀卿染的手。

“妹妹在家时就是不凡,嫁做人妇,更加标志了不说,这通身都添了诰命夫人的气派。”

荀卿染笑笑,“大嫂的气色也很不错。”

众人到了思安院上房,先是拜见荀大老爷和方氏,又和荀家大爷、荀君晖两个相互厮见过了,才按长幼次序坐下。

荀大奶奶做为媳妇,却不能坐,只带着人在地下,不断地献茶献果。

荀家大爷便拉了齐攸,谈些京城新闻,朝廷琐事。

方氏则把目光转到荀卿染身上。

荀卿染坐在那,感觉方氏的眼睛像刀子一样在她身上划拉了几个来回。

“你嫁过去这些天,也不知道有没有把我的教导忘了。首先是要勤俭,你这套头面是哪里来的?”

“是老太太赏的,让我带回来,给太太看看,也让太太欢喜欢喜。”

才做了几天媳妇,太婆婆就给了这样昂贵的首饰,这说明对媳妇很满意,媳妇的娘家人也该觉得高兴和放心才是。

不过方氏似乎并不高兴。

“莫以为老太太纵容你,你就无法无天起来。在家里时的那些好习惯不能改,每天则女诫都背诵上几遍。不是我多事要说你,实在是老太太年纪大了,最容易被表面工夫糊弄了去。你婆婆更是个慈善柔软的性子,必要看我的面子,不好说你,攸儿外面事情多,也管不了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