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屏记(完结) >

第271章

锦屏记(完结)-第271章

小说: 锦屏记(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攸点头,“像极了应泽小时候。”

像应泽,荀卿染皱眉。

“太厚道了,我怕他长大后吃别人的亏。”荀卿染有些担心。自己的孩子厚道可人疼,心中自然欢喜,可是又担心以后被别人欺负。母亲的心,总是矛盾的。

荀卿染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应泽对福生……,可跟四爷说了什么没有?”荀卿染问齐攸。

“自然是想认回去的。”齐攸道。

“他和四爷这样说了?”荀卿染问。

“放心吧。”齐攸握住荀卿染的手,“我已经和他说过,要认回福生,就不能委屈了福生,否则咱们不答应。”

荀卿染点头,齐攸的话很合她的心意。

“他现在刚回京城,许多事情还需处理,福生这件事,头绪极多。等他安排妥当了,才会来认福生。”齐攸道。

“这样也还罢了。”

应泽要认回福生,就要给福生一个身份,而且要堂堂正正的,这是荀卿染的要求。这样,应泽就要在福生亲娘的身份上做文章,这需要安排许多事情,荀卿染可以给应泽时间。

而且,就算应泽安排好了福生的身份,认回了福生,可福生还这么小,荀卿染依旧不放心让应泽一个男子来照顾福生,虽然应泽府里有无数的丫头婆子,但她们加起来,也不如一个母亲。嗯,总要等应泽娶了妻室才好一些。荀卿染想到,不过那时,应泽的妻子是什么脾性,会不会待福生好,也得慢慢地探查,嗯,就是这样。

荀卿染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齐攸见荀卿染眼珠微微转动,脸上忽悲忽喜,不觉嘴角微翘。

“总会如了你的心意就是。”齐攸轻声道。

“四爷说什么?”荀卿染转过头问齐攸。

还未等齐攸答话,就见远远地,几个丫头簇拥着颜明月走了过来。

“四表哥,染姐姐。”颜明月屈膝向两人福了一福。

玫瑰紫色狐皮披风下包裹着颜明月有些瘦弱的身躯,她面色有些苍白,唇色淡的几乎没了血色,倒显得一双眼睛更黑更大了,看着颇为楚楚可怜。

“外面这样冷,你怎么出来了。”荀卿染忙让人扶起颜明月,目光扫向跟着伺候的几个丫头。

“染姐姐,是我睡醒起来,觉得闷了,一定要出来散散。”颜明月赶忙说道,“丫头们给我添了衣服,才肯让我出来。”

“出来走走也好。”荀卿染见颜明月果真穿的颇为厚实,这才点点头笑道。

齐攸抱起了瑄儿,带着福生和糖糖故意落后了几步。

荀卿染和颜明月并肩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指点园内的风景给颜明月看。

颜明月却是心事重重。

“染姐姐,我的病已经好了,我想回去。”颜明月道。

荀卿染一愣,“回哪里去?”

“回齐府。”颜明月道,“老太太也病着,我想回去,照顾老太太。”

“你可想好了?”荀卿染问。颜明月这么快就想回到齐府去,让荀卿染惊讶。她本以为,颜明月再不想回去了的。

“我想好了。”颜明月点头道。

荀卿染不由得仔细打量颜明月,不过是半个月的光景,颜明月似乎成熟了许多。

“你能这样想很好。”荀卿染道。她相信颜明月的话。

颜明月能从自己的思绪中挣扎出来,想到容氏也在病着,并提出去照看容氏,这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颜明月这女孩子很可敬,容氏并没白疼爱了她一场。

不过回齐府的事却要再商量。

“你要去照顾老太太,是你的孝心,我不会拦着。但是现在却不能让你回去。你还在咳嗽,身子又这样瘦弱,自己还要人照顾。老太太见了你,只怕会更伤心,你又如何照顾老太太那。”荀卿染毫不客气地说道。

颜明月黯然低下头。

“事情是急不来的。你且放宽心胸,好生住在这,将自己的身体养好。越早养好,就能越早回去照顾老太太了。”荀卿染道。

“我会派人捎信给老太太,说你已经好多了。”荀卿染又道,“老太太一定高兴。”

“谢谢染姐姐,”颜明月眼睛有些湿润,“染姐姐,我会好好养病的。”

“这就好。”

走了一会,荀卿染见颜明月身体依旧虚弱,便让丫头们陪着颜明月先回去歇息。

“大家都想着她和五弟的婚事是板上钉钉的,只怕她们自己也这样想。突然间成了这样,哪个人都受不了。何况她本就有些多愁善感。”送走了颜明月,荀卿染对齐攸道,“我打算多留她住些日子,想法子多开导开导,等她完全好了,再送她回去吧。”

…………

京城中又接连下了几场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腊月里各个衙门都封了官印,荀君晖闲下来,就常到抱朴园来,和玉虚散人下下棋,聊一聊书画,和齐攸、唐佑年一处聊聊朝堂上的局势,陪着荀卿染说说家常,当然最多的还是带着福生和瑄儿,或是读书,或是玩耍,有的时候就留宿在抱朴园。

福生和瑄儿和荀君晖更加亲密,不管他在与不在,两个孩子一天里总要小舅舅小舅舅地说上几回。

“君晖以后一定是个好父亲。”也会是个好丈夫,荀卿染这样想着,便对明华郡主更加上心起来。荀君皙与容云暖的婚期定在明年的三月,君晖与明华郡主的婚期则是定在五月。

荀卿染因为身子沉重,便不出门,却也有各处打发送年礼的来,齐攸那般朋友的女眷也有上门来亲近的,最常来往的还是康郡王妃、齐婉丽、容云暖这几个。

荀卿染少不得托她们打听明华郡主的品行,结果都说明华郡主极美貌,在家中备受宠爱,虽并没什么才名或者贤名,倒也没有不好的风评。荀卿染听了,还是想亲眼看一看,便与康郡王妃打了招呼。

这天吃过早饭,荀卿染正在闲坐。

“奶奶,康郡王妃来了。”宝珠进来禀报,“还有勇毅亲王家的七奶奶和明华郡主。”

正文 第三七一章明华

荀卿染将康郡王妃三个人迎到暖阁内,大家相互见礼。康郡王妃特意拉了明华郡主到荀卿染身边。

“这就是明华。”康郡王妃笑道,偷偷地冲着荀卿染眨了眨眼睛。

荀卿染会意,自然仔细打量眼前的这个姑娘。

明华郡主屈膝向荀卿染福了一福。

“明华见过四奶奶。”声音清脆。

荀卿染略还了一礼,上前来拉了明华起来。明华郡主过了年才满十六岁,不过身材已经颇为高挑。她今天穿的是橘红色喜迁莺刻丝的长褙子,银红撒花宫裙。微微屈膝时宫裙下露出两只绣鞋的尖,上面各缀了颗指肚大小的珍珠。

这身打扮华贵而不张扬,精致却不繁复,身量吗,因穿着高底的鞋子,要比实际看着高一些,不过也还罢了,才十六岁,看她细腰长腿的样子,以后还是可以长的。

荀卿染这般思忖着,便将目光落在明华郡主的脸上。尤带着婴儿肥的鸭蛋脸,挺直秀气的鼻子,一双大大的眼睛顾盼有神,肤色白皙,带着健康的红晕。确实是个俊俏的女子,模样与君晖倒也般配。

“四爷和我们七爷曾一同是侍卫班中,是极要好的朋友,早就想来拜会四奶奶了。”七奶奶在旁笑道,便有跟着的人送了四色表礼上来。

七奶奶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瓜子脸,与康郡王妃是拐着弯的表姐妹。

荀卿染扫了那礼单一眼。她方才知道,康郡王与勇毅亲王府的七爷也一同来了,如今正在外面书房和齐攸说话。本来不过是寻常女眷们见个面,她们这样将礼数做足,可见心中对此事是何等的重视。

四个人分宾主落座,就有小丫头流水似地摆上各色香茶果子。

七奶奶极善言谈,又有康郡王妃在其间,大家说笑着,气氛极为融洽。只是,多是她们在说,明华郡主极少开口,荀卿染冲康郡王妃使了个眼色。

“她们在我那看了你绣给我的炕屏,都喜欢的不得了,今个来,都说要和你请教那。”康郡王妃笑着对荀卿染道。

七奶奶与明华郡主都点头附和。

荀卿染便吩咐丫头拿了她前些日子绣好的一件披帛出来,康郡王妃接过去,拿给七奶奶和明华郡主看。

七奶奶自是赞不绝口。

“姐姐绣的这样好,这京城中只怕没人比得上。”明华郡主道。方才康郡王妃已经让她改口叫荀卿染为姐姐,说是这样亲近。便是没有与荀君晖的亲事,从康郡王妃那里论起,明华郡主叫荀卿染一声姐姐倒也合适。

“我那还有些,我领你去看。”荀卿染笑道,就挽了明华郡主的手。

七奶奶也跟着站了起来,却被康郡王妃笑着拉住了。

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从暖阁内出来,穿过两道隔间。

“这便是我的绣房。”荀卿染对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的绣房十分宽敞,靠窗的摆着宽大的矮榻,矮榻旁边是绣架,旁边的木架子上林林总总放了许多各色的尺头与绣线。

桔梗正坐在榻上做活计,见荀卿染带人进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上前来见礼。

“这是明华郡主。”荀卿染对桔梗道,又对明华郡主道,“这是桔梗姑娘,吕太医的女儿。”

两人相互见礼。

“吕太医医术高超,以前曾给母妃诊过脉。后来他离京,母妃还十分惋惜。”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笑了笑,京城中姓吕的太医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她这么一提,明华郡主便知道是哪一个了。

“这半年因为有了身子,便很少自己动手。这些是近几年绣的,你看看如何?”荀卿染让桔梗帮忙找出几幅她近年来的绣品给明华郡主看。

梅兰竹菊四幅,还有一幅是牡丹盛放图。

“姐姐好妙手”明华郡主先拿起那幅牡丹,喜道,“这洛阳红和御衣黄,我家就有。姐姐真把这花绣活了。”

荀卿染笑了笑。

“这花中四君子更妙。”明华郡主轻轻放下牡丹图,又看那另外四幅,“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

荀卿染依旧含笑,领着明华到了绣架前。绣架上放的,正是绣了一半的童嬉图。

明华郡主的眼睛一亮。

“好可爱。 姐姐的画是跟哪位大师学的?”

“哪有正经学过,不过是胡乱画几笔,自家玩罢了。”荀卿染道,就与明华郡主一起在绣架前坐下,捡起针线绣了起来。

明华郡主目不转睛地看着荀卿染的手。

“哎,绣上几针就累了,也不知在这孩子出生前,能不能绣的好。”荀卿染停了针,“郡主想必也得过名师的指点……”

荀卿染将绣花针交给明华郡主,示意她替自己绣上几针。

明华郡主不好拒绝,只得接了绣花针,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落下。

似乎是挣扎了一番,明华郡主最后道,“姐姐,我不敢在姐姐这图上下针。”

“哦?”

“不瞒姐姐,我虽也曾学了些针线,但是学艺不精。我身上这些,都是家中绣娘的活计。不过,家里现在请了宫中的绣工师傅,我正在学。”明华略低了头道。

荀卿染刚才握明华郡主的手,已经存了心。像她这样经常做针线,手指上少不得有层薄薄的茧子,不明显,但是细心的是可以摸的出来的。可是明华郡主并没有。

她知道京城中这些宗室的女孩,并没有做女红的习惯。她只想看看明华到底能做多少,因此故意在绣绒线团的时候停手,让明华接着绣。毕竟那绒线团比较好绣,就算绣的不好,她也有本事补救回来。

结果明华并不肯动针线,还坦言女红不精。

荀卿染朝明华的手指上看去,那些几不可见的针眼在阳光下还是能看的清的。看来,明华确实是在学。

“肯用心学就好。”荀卿染笑道。

“姐姐,这个是我自己绣的。”明华从袖中抽出一方绢帕。

荀卿染看了半晌,心中叹道,明华郡主果然是娇宠长大的,这女红上的进步空间很大。

荀卿染见了明华的针线,便又拉着她从绣房出来,转过一道屏风,又穿过一道隔间。

这间屋子,比方才的绣房还要宽大,两面都是高高的书架,错落地摆放着各色古玩与藏书。

“这是我的书房。”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在桌案前坐下。

明华郡主四下打量着。她没有姐妹,却有七个嫂子。嫂子们的闺房,自也是华丽无比,但是却没一个如同荀卿染这般,另有这样的书房和绣房,而且一看就不仅仅是做样子的。

明华郡主坐在那里,想起父王和母妃等人的话。荀家世代书香,这样的人家却比她们宗室的规矩大的多。荀家这一代,最出色的便是荀君晖,而荀君晖身后的就是荀卿染。

荀家的事情,她们自也知道八九分。婆婆大嫂面前都极容易,但是在荀卿染面前却要仔细。并不是说荀卿染最为难相处,而是荀卿染这个姐姐在荀君晖心中的分量。

“只怕不会要你去婆婆那立规矩,这姐姐,便如同婆婆般。”她母妃是这样嘱咐她的。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