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慈安皇后看戏记 >

第56章

慈安皇后看戏记-第56章

小说: 慈安皇后看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想重启旧俗,以示对两位亲王以及蒙古隆恩。”
俩人正说着,就见崔玉贵托着佛尘,从殿内出来,传皇帝口谕,请主子娘娘直接到西暖阁叙话,不需通报了。
梅梅笑着点头,嘴里道:“劳烦崔总管了。”
崔玉贵急忙做出一副受宠若惊模样,躬身谦恭回话:“为主子做事,不敢称劳烦。”一挥佛尘,“主子娘娘请。”
挺着肚子进了大殿西暖阁,梅梅又一次觉得肚子酸疼,似乎想要下坠一般。好在过了一小会儿,就没感觉了。扶着肚子,一步一步慢慢往里踱。
西暖阁内,康熙正带着奕誴夫妇与两家亲王说话,问候一番四额驸身体健康,听闻精神还好,只是越来越虚弱,不由感慨,“朕这些姐夫、妹夫里面,与朕最投缘者,四额驸也。可惜,我那亲姐姐去的早,姐弟之情,无处诉说。朕只好把对姐姐的心意,寄托到几个外甥、外甥女身上。本想着有姐夫照顾,哪知道,姐夫身体居然每况愈下,着实让朕惦念啊。唉!”说着说着,居然流下两滴泪来。
科尔沁亲王与四额驸德穆楚克札布乃是兄弟,二人素来交好,见皇帝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也跟着垂泪。瞧瞧皇帝对寿安公主一片姐弟情深,遂大着胆子代兄弟向皇帝倾诉衷情,“皇上大可汗与固伦公主手足情深,德穆楚克札布对亡妻何尝不是惦念甚重?此次臣来之前,曾去看望德穆楚克札布。知道臣要来京,他一个劲儿抓住臣的手,要臣夫妻俩代他到公主墓前拜祭。还哭着说,夫妻多年,生前不能常同寝,却不曾想,死后也不得同穴。那时情景,就是臣这个七尺男儿看了,也不免垂泪唏嘘。可惜,皇族无有额驸与公主同葬先例,臣弟与公主——怕是再难见面了!呜呜~~~~”
科尔沁亲王说着说着,哽咽着抹起眼泪。身旁王妃更是忍不住跟着抽噎。
康熙听了这番话,想起咸丰十二年,德穆楚克札布曾上表请求将寿安公主移葬藩部。朝廷以无此先例为由,不许。没想到,德穆楚克札布与寿安公主情深至此。这对夫妻,也是公主额驸中,难得恩爱的一对儿了。遂叹口气,琢磨该如何才能做的周全,既全了他们夫妻之情,又不至于太过打破旧俗。
喀喇沁王夫妇在一旁看了,感动于寿安公主与四额驸夫妻感情,扭头再看自家姑奶奶,虽然一身亲王嫡福晋朝服,死后能风风光光与丈夫合葬。奈何无子无宠,活着的人,还不如人家寿安公主,死了好几年,还能得丈夫真心惦念。一时心疼闺女,陪着皇帝、科尔沁王掉泪。
众人正在沉默无语之时,五福晋百无聊赖,扭头看见皇后扶着刘如花站在门前,举步要进,急忙起身相迎。
暖阁内,众人这才收了悲伤,按序行礼不提。
方才梅梅在外头略微听了几句,着实为寿安公主高兴。进了门,对着康熙行礼问安之后,康熙亲手扶皇后坐到主座上。梅梅依序问候了科尔沁王夫妇、喀喇沁王夫妇,又拉着五福晋问候一番,这才回头,正色对康熙进言:“皇上恕罪,臣妾身子重,走的慢。刚才,在门外时候,听了科尔沁王说起四额驸之事。并非臣妾有意闻之。”
康熙点头,“都是家务事,你听听也不妨。”
梅梅依旧正色回答:“皇上思念长公主,希望公主能长眠故乡。额驸何尝不希望夫妻常常相见呢?说起来,似乎是难以两全,然而,臣妾却有一个法子。”
科尔沁王夫妇互相看了一眼,静心听皇后说话。梅梅对二人点头,回过头来,慢慢说道:“公主移葬藩部,京中寿安公主墓内,挑上公主生前最喜爱的衣服、头冠,做一个衣冠冢。皇上还可以借机,将自己喜爱的几样小东西同葬,送与公主把玩。不知,可行否?”
康熙听言,不置可否,只看科尔沁亲王夫妇。那两个人听了,自然是举手赞成。
康熙这才发话,“此事朕以为可以商量,稍候朕会命礼部、宗人府着手去办。等事情定下来,就能告知四姐夫,让他安心养病了。”
这么说,就是准了。科尔沁王夫妇听言,急忙代自家兄弟谢恩。奕誴担任宗人府宗令,听了这话,知道少不得自己要出门,也站起来领旨,表明要好好给四姐姐办好此事。
康熙忙叫几个人重新坐下喝茶。扭头看看皇后,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也高兴。既能成全他们夫妻二人,又能堵住旧佬们的嘴,还能趁机跟科尔沁进一步“心连心”,真是一举三得。更何况,寿安公主移葬草原,对蒙古,亦是安抚。看来,二十年内,科尔沁旗是不需要再嫁一位公主过去了。没想到,皇后平日少管事,心眼儿其实还挺活的啊!
梅梅对着康熙勉强笑笑,伸手扶住肚子,暗暗咧嘴,又开始疼了。
解决完科尔沁旗,便是喀喇沁旗。康熙看看奕誴夫妇,有心说话,不知从何开口。若说老五薄待五弟妹,那是没有的事。在命妇圈子里,老五家的自己都说,五爷对她极为敬重。问题是,敬重不能当饭吃,敬重不能生孩子呀!
联姻联姻,为什么要联姻,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血脉相连?生不出儿子,宗室里没人家外孙,拿什么让你卖命?
再看看奕誴,康熙一阵头疼。牛不吃草,总不能强按头吧?
罢了,人家后院儿的事,咱大老爷们儿不好掺和,还是交给皇后吧!
想到这里,康熙扭头冲皇后努努嘴,“皇后,上!”
梅梅斜眼瞧见康熙使眼色,苦笑着去拉五弟妹的手,刚一咏三叹叫了句:“五弟妹呀!”还没说完,就觉肚子一阵下坠,顺势拉住五福晋的手,喊了句“疼!”
五福晋一惊,“疼?”低头去看皇后肚子,肚子疼?
喀喇沁王妃上前,陪着自家闺女一同查看,瞅瞅皇后一只捂着肚子,老王妃曾生育好几名子女,对孕妇之事比五福晋有经验,登时告罪,轻轻伸手摸摸皇后肚子,小心问:“主子娘娘,是不是要生了?”
梅梅闭眼摇头,“不是要生了,是——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
“啊?”不说暖阁内其他人,单是生过百八十个孩子的康熙也震惊了:这是——史上最快生孩儿速度——吧?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偶很想让康熙怀孕生孩儿,这样想是不是很——不合适?
哇哇
想名字啊想名字


☆、71打击盗版

固伦公主
皇后一句话;乾清宫顿时大乱起来。
王嫂、李嫂都是当过娘的人,虽然惊讶,但还是瞬间稳住心神,采取预定方案,迅速组织接生人员到场。崔玉贵也算经过大风浪之人;领着宫人们给皇后找被子。至于婴儿所用襁褓之物;还得等产婆、奶嬷嬷来时捎过来。
小太监跑出去报信后;不一会儿;薛太医就领着产婆、奶嬷嬷急吼吼排着大队往乾清宫奔。然而;远水毕竟难救近火。要按寻常妇人生产;从开始疼到孩子出头,怎么也得一个时辰。可是,皇后一开口说疼;孩子就露了头。接生工作迫在眉睫,哪里还等地上太医、产婆到来。
王嫂、李嫂急忙扶皇后躺下,解开衣服,摘掉首饰,盖好被子。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这被子是从龙床上直接揭下来的,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忌讳。一面安抚皇后,一面劝康熙:“万岁爷,时间不等人,主子娘娘怕是要生在乾清宫了。还请万岁爷回避。”
康熙听了,瞅瞅皇后疼出满头汗,腕上金镯子都滑落到地上,知道自己在一旁也无济于事,只好托喀喇沁王妃在旁照看。科尔沁王妃自愿陪同,在一旁给皇后擦汗打气。到这关头,一定要皇后使力,胎儿才能顺利出来。
刘如花没生育过,早被费扬古拉着,同奕誴夫妇、喀喇沁王、科尔沁王站到廊下候着。费扬古见康熙出来,顾不得礼仪,急忙上前问:“皇上,我姐姐怎么样了?”
康熙张张嘴,只说了句:“正生着呢!”转身跟费扬古一同站在廊下,稳住身形,抓心挠抓等着里头报喜。
屋里头,梅梅咬着牙,按照喀喇沁王妃指导,疼的时候就用力。一股疼痛袭来,一咬牙,只觉得身下一坨东西顺势出来,腹内一阵轻松。耳旁喀喇沁王妃早解释:“主子娘娘,孩子脚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胎盘。最难的时候过去了,您省些力气,等会儿就给您看孩子。”
说着,喀喇沁王妃指挥王嫂、李嫂,抱起孩子,给主子娘娘看看。梅梅勾头,血糊糊的一团,王嫂举起孩子小屁屁,请皇后看仔细,嘴里赔笑,“恭喜主子娘娘,是位小公主,与主子娘娘一样漂亮!”
梅梅听了,仔细瞅瞅,听着孩子好似受了什么委屈一般,嘤嘤哼哼,忍不住笑了,摆摆手,“公主好,赶紧去洗洗吧。一身的血,红彤彤的,真不好看!”
王嫂听了,急忙抱在怀中,找李嫂要热水。
喀喇沁王妃扶着皇后,方便胎盘流出。一面笑着跟科尔沁王妃闲话,“主子娘娘别看小公主现在模样,这是刚出生,等过两天,就好了。”
梅梅撇嘴,觉得腹内东西,都顺着产道慢慢流出,知道生产这一关快过的差不多了,抬头去找王嫂,“小公主呢?洗好了赶紧抱过来。可别冻着了。”
王嫂嘴上答应着,手上不停,一面给公主身上淋热水,一面悄声问李嫂:“这什么水?怎么一股香味?”
李嫂趁人不备,附耳小声说道:“别提了,我刚到茶水房看了,那几个小太监忒他娘的勤快,烧好的干净热水全都泡普洱了。没法子,我把壶里热茶给端来了。”
“你——太知道给主子挑好东西了!”那可是一两金子半两茶的顶级御用普洱啊!
小公主闭着眼,攥着小拳头,任由这些人在身上摸来摸去,心里颇为不满,一个劲儿嘀咕:“不就是几两普洱嘛!爷还用不得了?等爷会说话了,就找皇阿玛告你们不给爷用好东西,哼!”
这边皇后收拾干净,跟女儿一同用了顶级普洱茶水擦身子,扭过头来,就见王嫂、李嫂两个人,小心翼翼抱着个光秃秃的小婴儿过来。梅梅皱眉,“怎么不用小被子?”说着,亲自伸手,抱闺女在怀,放到被子里暖着。
王嫂、李嫂面露为难,“主子娘娘,实在是——公主来的太快,小被子还在路上呢!”
梅梅听了,低头看看孩子,小脸依旧皱巴巴的,唯独一头乌发,顺溜明亮,想必,长大后,也是一位美人呢!
喀喇沁王妃在一旁小心给皇后掖掖被子,围住皇后与公主,一面陪着说些吉祥话。
想想这位皇后,虽然生了女儿,好歹也算有了后。可是自家闺女,远嫁他乡,不得女婿喜爱,府里都是侧福晋赫舍里氏当家。女儿素来要强,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报忧。也不知道,何日才能同皇后一般,熬出来。唉!
喀喇沁王妃正在暗自感慨,外头崔玉贵问话:“薛太医与产婆来了,敢问,能进去吗?”
科尔沁王妃听了,急忙扶起喀喇沁王妃,笑着说,“瞧瞧,净顾高兴了,都忘了给万岁爷报喜了。”当即请喀喇沁王妃洗手,两个人一同出去。
康熙听闻皇后生得一女,心中难免失落。老大啊,难道,朕真的要跟你一样,连生四个嫡女,才能得一儿子?
费扬古一见皇上绷着嘴没说话,可不管那些重男轻女老思想,一听说自己当舅舅了,急忙高高兴兴地从袖子里掏出银票,顺手给两位蒙古王妃一人塞一张,嘴里说着:“同喜同喜。做舅舅了高兴,多谢两位婶婶,呵呵!”
一句话,弄得两位蒙古王妃哭笑不得,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刘如花听了,也十分高兴,跟着在一旁起哄。对着康熙恭喜之后,问了里头能进人,急忙请薛太医入内,为皇后、公主诊脉。
产婆知道没自己什么事,贺喜之后,就站在一旁。倒是几个奶嬷嬷,跟着薛太医一同入内,带着小被子、小衣服,伺候小公主去了。
等康熙回过味儿来,就瞅见费扬古暴发户一般,对着乾清宫内外所有人,挨个发银票,说什么自己添了个外甥女,高兴,大家伙儿同乐同乐!
刘如花在一旁拉着两位王妃,打听产妇吃什么用什么最好,做月子时候要注意什么。至于奕誴夫妇,则是笑着在一旁跟两位亲王说小公主如何漂亮、健康。又孝顺懂事。啥?零岁小孩儿从哪儿看出来孝顺?真老土,没见出生都这么快,一点儿没让母亲受罪?
听着听着,康熙突然觉得,感情,这帮人居然没把自己这个新公主亲爹当回事儿?
罢了,公主就公主吧!反正,朕的公主也不算多。朕就不信,只要坚持不懈,朕还得不来一个儿子!大不了学老大呗!
想通这些,康熙也不发呆了,伸手捏着费扬古脖子,把小舅子提溜过来,伸手抢过费扬古怀里一沓银票,随手扔到崔玉贵怀里,“去,乾清宫、养心殿、永寿宫当值宫人,一人一百两,叫他们不用谢恩了。用心伺候你们主子娘娘就是了。”
崔玉贵接过银票,千恩万谢,按人头发赏钱去了。
费扬古摸摸怀里,不是吧?几万两银票,就这么给皇帝姐夫做顺水人情了?
这边康熙重新掌握主导权,叫来太医薛辰,“皇后与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