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慈安皇后看戏记 >

第20章

慈安皇后看戏记-第20章

小说: 慈安皇后看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梅替她剪剪烛花,轻声问:“暗不暗?要不再添支蜡烛吧。”
绿叶抬头赔笑,“不暗,奴才小时候在家里,跟额娘都是豆大点儿灯光,就做半夜的活呢。”
梅梅点头,“老百姓不容易呀。”随后问她家里都有什么人,弟弟妹妹几岁了。
绿叶一一答了。握着绣棚感慨,“奴才大弟弟也该有十五了。过几年就能娶媳妇了。”说起弟弟婚事,便想到自己终身。等过个七八年,自己到了岁数放出宫,也有二十五岁。那个年岁,就是嫁人,只怕,不是给人做妾,就是填房,总之,都要受尽欺辱委屈。想着想着,心里一片凄苦。登时低头不语,仔细穿针引线。
梅梅见她刚还高兴地说家里事情,突然就沉默起来。想必,是家里穷苦,想起来伤心。也不愿意招她难受,随即转了话头,“说起来,你们四个跟我,时候最短的,也有三年多了。之前我瞧着你们都挺好的。怎么张嬷嬷一走,一个个的,都跟紫椹对起来了?白天当着那么多人,我也不好问。现在就咱俩,你说说,怎么回事呀?”
“这……”绿叶不好意思起来,低头喃喃:“主子娘娘,我们没针对紫椹姐姐。”
“哦?那是我看错了?罢了,明天,抽着空,我再问紫椹吧。你整日里在厨房忙,知道的不清楚,也是有的。”
绿叶一听这话,立马急了。放下绣棚,跪到地上,小心回答:“主子娘娘别生气。奴才说,奴才说就是了。”
梅梅翻个身,活动活动胳膊,免得发麻无力,拉拉床帐,遮住灯光,柔声问:“又不是什么大事。谁家还不闹个别扭。本宫就是问问,又不会随意处置你们。你且起来回话,仔细地上凉。”
绿叶得了皇后安抚,心下放宽,急忙告罪,站起来,想了想,理清头绪,慢慢说来:“回主子娘娘。奴才们之前跟紫椹姐姐,其实就不怎么对付。只不过,那时候张嬷嬷在,奴才们只顾得跟张嬷嬷对着了。跟紫椹姐姐不怎么显罢了。说起来,奴才们几个,连同小书子,都是穷苦出身。家里实在没饭吃了,这才报了小选进宫伺候主子们。原先,奴才们都是三等粗使宫女。蒙娘娘看重,这才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紫椹姐姐不同。她从家里算,其实是琳太妃娘家远房侄女儿。虽说没跟着太妃娘家一同抬旗,可也是吃穿不愁。听说,还有个叔叔,做的是四品官。到底是留京,还是外放,就不清楚了。”
梅梅静静听着,心里琢磨,琳太妃?那不就是乌雅氏嘛!呵呵,未来光绪皇帝之祖母、宣统皇帝之曾祖母,乃是清朝后宫第二位姓乌雅氏的嫔妃。有意思,乌雅氏这个姓氏虽然不显眼,教出来的女儿,却是一个个都能顺利将自己的血脉融入清朝皇室正统,成功率百分之百。多少个佟佳氏、瓜尔佳氏、董鄂氏出身的世家贵女都比不上。怪不得,紫椹这孩子,无论品味、相貌、才学还是气质,都在钟粹宫诸女官之上。这样优秀的女孩子,没有一颗向上之心,真是白白浪费了。
只可惜,她这一番苦心,康老爷子不买帐。
虚情假意感慨一番,梅梅笑问:“你说的我听明白了。就算紫椹出身包衣世家,算起来,也是官家小姐,一进宫就是女官,做细作活的,比你们娇贵一些。你们大可敬着她、远着她就是了,何苦一个个地跟她过不去。原先,玉嫔、吉贵人在我身边伺候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怎么针对她们呀。怎么偏偏跟紫椹合不来呢?这要是传出去,别的不说,叫琳太妃听见了,可不是难看吗?”
绿叶踟蹰一番,摇头,“主子娘娘有所不知。奴才们原本不想跟紫椹姐姐过不去。是、实在是紫椹姐姐她——就算她是贵族小姐,进了宫,大家伙儿都是伺候人的。论品级,奴才和蓝莓、红云都是钟粹宫一等女官,跟她一样,月钱上,谁也不多半个铜子。她凭什么处处挤兑我们?我跟红云也就算了。蓝莓姐姐今年都二十五了。眼看就到岁数出宫。家里好容易托媒人给说了一户人家,还是原配,那新郎也上进。因为随主子娘娘去承德,这才耽误下来。哪知道,还没从承德回来,就、紫椹姐姐就伙同她家,把蓝莓姐姐大好的姻缘给拆散了。”
“拆散了?这是为何呀?”蓝莓、紫椹,这二人有冲突吗?
“就因为蓝莓姐姐说了一句话,说咱们钟粹宫出过两位贵人。有人的心,也跟着大了。紫椹姐姐听了,不乐意。私下里,就跟蓝莓姐姐杠上了。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她就是心大了,就是想当贵人了。反正她也二十五岁了。今年要是不成,出了宫,没给家里挣个小主名分回来,也嫁不了什么好人,索性,就拼上一拼。总比出了宫就当老姑婆,白送也没人要的好。气的蓝莓姐姐哭了整整一夜。奴才们气不过,说了她两句。哪知道,她面上什么都没说,背后下绊子。奴才们不说了,就是小书子,都挨了总管公公好几顿训斥呢。”
梅梅听了半天,幽幽叹息,乌雅氏一家,果然深藏不露。要不是今日多个心眼儿,还真不知道这些人居然能不动声色,折腾中宫大总管呢!
轻轻叹口气,拉过绿叶,“这事不怪你。也不怪紫椹。你们都没坏心,不过就是事赶事。放心吧,我既然提拔你们上来,自然是要护着你们。要怪,就怪——”就怪这吃人的封建制度吧。
绿叶擦擦眼角,低头说道:“主子娘娘是好人,您护着我们,就是奴才们做错了事,也从不打骂。奴才们都知道。只是,主子娘娘您也有不得已、不能外道的苦楚。奴才们哪里还能烦劳您呢!真是罪该万死。”一面说,还一面拿小眼儿去瞟皇后。只可惜,梅梅坐在灯影里,脸色如何,绿叶从灯光下看不清楚。
梅梅听了一笑,“嗬,还想激将呢?你叫她们放心吧。有些事,总是要改的。往好了改。”
主仆俩又说了一会儿话。梅梅困了,换了衣服,叫绿叶吹了灯,安寝不提。
一夜好眠。第二天,梅梅一大早就换上礼服,带着钟粹宫大小宫人,前往奉先殿磕头。路上故意漏出话来,就说昨夜孝诚仁皇后入梦,责怪她身为一国之母,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居然敢将侍女留到二十五岁方才放出宫外嫁人。耽误了多少壮男少女生儿育女,耽误了多少八旗子弟降生,八旗、国家少添了多少兵丁勇士?
还说,孝诚仁皇后训了她一夜,到天明方才罢了,命她一早到奉先殿,接着听训。
梅梅做出一副孝顺世孙媳妇模样,跪在奉先殿里,当着殿外大小宫人的面,对着孝诚仁皇后牌位念念有词。不时磕头大呼:“圣祖奶奶说的是,世孙媳妇记下了。”一面叨叨,一面提笔写字。等到前头传话,说皇上下朝了。这才揉着膝盖,扶着宫人站起来,捧着写好的二指厚的折子,坐着步辇,赶到养心殿求见。
康熙刚回养心殿,换了衣服,就听张德全汇报,说皇后早上干嘛干嘛去了。
略一皱眉,“孝诚仁皇后入梦?”开什么玩笑,芳儿就是肯来,也是先找朕好不好!
这个皇后,又出什么幺
作者有话要说:皇后真是好人啊!乌雅氏这个姓氏,很低调,也很厉害!
第二更完成!



☆、27宫女嫁人


康熙心中疑惑;宣皇后进殿说话。
只见皇后扶着宫人,疾步入内,来到三尺以外,对着康熙磕头,嘴里道:“臣妾前来请罪。恳请万岁爷降罪。”
康熙皱眉;“皇后何罪之有?”
梅梅掐一把大腿;滴下几滴泪来;举起手中折子;“不敢有瞒万岁爷;昨夜;圣祖元后孝诚仁皇后托梦给臣妾。责怪臣妾身为一国之母,正值国家用人之时,居然只知谨守旧俗;不知体谅圣上艰难。圣祖奶奶说,八旗繁衍、民族振兴,少不得适龄男女及时婚配。老妪无配壮夫、少女爀嫁朽木。平民之家,不宜一夫多妻。公侯之府,不可通房无数。只有如此,方能子孙繁衍不绝,十年之后,垂髫之子可上马,二十年后,少年将军能杀敌。虽痼俗难改,然身为国母,理应为君分忧,不可畏惧艰难。臣妾惶恐,今日一早,遵从圣祖奶奶之训,前往奉先殿求解。苍天见怜,求得老祖母章程一则。臣妾不敢耽误,送至御前,恳请万岁示下。”
康熙冷眼瞧着皇后,也许是真给吓坏了,居然浑身冒冷汗。哼上一声,命崔玉贵接过来折子。
崔玉贵取走折子,梅梅双臂才能放下。老老实实跪在御前,不敢妄动。身后绿叶、红云陪着,不知皇后此举何意,一颗颗心都要跳起来。
康熙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将折子合上,挥退众人,沉思一番,问:“放宫女出宫,并非不可。只是,你说的把宫女出宫年龄改为二十,怕是不合适吧?”
梅梅急忙恭敬回答:“臣妾不敢居功,那是圣祖奶奶说的。”
康熙撇嘴,暗道:一派胡言。这二指厚的折子,面上看,是为八旗壮大着想。仔细琢磨,全都是为宫女们谋取福利。
这个皇后瞅着精明,也不看看,赫舍里芳儿出身世家,自幼受主子奴才言论熏陶,要她为夫君着想不难,让她一个典型的封建世家皇后,说出什么宫女二十岁出宫嫁人,利于生育,利于子孙繁衍?也不想想,区区几个奴才,她堂堂中宫之主,会关心她们过的好不好、幸不幸福、子孙多不多?真当做皇后的,都跟你一样闲着没事干了?
这么一想,年前对皇后的怀疑,又一次涌上心头。正史上,记录的都是慈安太后贤德大度,然而,眼前这位,贤德过了头。果毅公之后,从小接受的,都是贵族大家教育。试想,穆扬阿怎么会教女儿,要为奴才们终身大事着想?人人平等,那是和谐社会才可能出现的理论!居然敢借着死人名头来办事,哼,跪着吧!
再次生了怀疑之心,康熙对待梅梅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将折子往桌角一扔,低头批起奏折。将皇后晾在大殿上,任由她跪的双腿发麻。
梅梅知道,以皇帝惯有的小气、自私本性,要求他减少身边宫女数量,并且一次性放几百个宫女出去,他就不可能愿意。因此,康熙晾着自己,也不埋怨。双手放在膝盖上,恭恭敬敬跪着。一面跪,一面琢磨钟粹宫都有谁年纪到了,谁能趁机放出去。又想着,蓝莓好歹跟了自己几年了,这一出去,要帮着给她找个好人家才是。往后,让她在外头帮着照看些生意铺子,多少进项,钟粹宫手头也能宽裕宽裕。
等着一个个想好了,还不听皇帝叫起。梅梅龇龇牙,老康啊,你再不叫我起来,身下的血水,都要流到你这地上金砖了。不想还好,一想到这儿,顿觉小腹一阵抽痛。一股热流,顺着大腿往下淌。不是吧!
康熙看完折子,斜眼瞥见皇后扭了几扭,知道她跪的难受了,微微一笑。该,叫你把朕当枪使。
再翻开一本奏折,看了一遍,仔细批阅。抬头看看大座钟,原来,皇后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怪不得,朕都觉得肚子饿了呢!
罢了,看在这个皇后做饭还算合口味的份上,这次先饶了她吧。康熙重新翻开皇后奏折,仔细看看。心里一沉,看一眼皇后,暗想:放宫女出宫,说是为国家着想,其实,这么一来,两百年来的老规矩,可就要动上一动。没想到,这个皇后还挺有改革精神的!
眼下殿内无人,康熙也不在乎那些规矩。站起来,踱到皇后跟前,蹲下去,微笑着问:“你这是要改规矩了。好大的胆子,就不怕动了八旗根本吗?”
梅梅两腿之间黏腻腻的,勉强支撑着回答:“臣妾惶恐。莫说八旗,就是整个国家,时至今日,都迫切需要新生一代,力挽狂澜。臣妾不能为皇上分忧,只有从后宫之处着手。若是老祖宗们要怪,就怪臣妾好了。”失血过多,居然忘了提孝诚仁皇后了。
康熙见她脸色苍白,血色尽失,也不忍心为难,抬抬手,“起来说话吧。”说着,自己先站起来。
梅梅得了“特赦”,一只手撑地,慢慢站起来。还未站稳,就觉一阵晕眩,摇了几摇。
康熙这才想起,皇后这几天体虚,急忙伸手扶上一扶,轻声问:“没事吧?”
梅梅借机站稳,松开康熙胳膊,颔首行礼,“多谢皇上,臣妾还好。”
手上一空,康熙自觉无趣,转头问皇后:“这件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梅梅低头一笑,姑奶奶不过是为了蓝莓几个,其他人,能放就放,不能放,我也管不了。当即含笑回答:“皇上说的是。这世上,原本就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这事不容易,臣妾刚听老祖宗说,也是吓了一跳。不过,凡事总有开始。臣妾想着,是不是,从钟粹宫先放几个宫女出来?若是八旗都觉得好了,再说其他宫院不迟。若是不好,事情给办砸了。不过就是臣妾身边使唤的人手少了几个。于大局无碍。皇上看呢?”
这就是先试点、再推广了?康熙听完就笑了,将手中折子还给皇后,“好吧,你是后宫之主,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