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地的负责人带着基地的主要官员在基地门口,激动地迎接张蜀生的视察,不说他们,就是旁边那些持枪的警卫,虽然表情同样严肃,但眼神中却因为这位委员长的到来,迸发出剧烈的神光。
这是一个庞大的科研基地,巨大的山体下面,都被挖空了,放下了这个ss级的5号科研基地。接待张蜀生的正是科研基地的主任熊鹤明教授,他早年曾经在美国麻省理工留学,后来回国先是在西南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接着当上讲师,然后是爱因斯坦的助手。在5号基地建立后,淡泊名利的爱因斯坦拒绝了出任基地主任,便由这个助手担任。
“欢迎委员长视察基地,爱因斯坦先生还在实验室里。”
“不急,不要去打扰他。”张蜀生笑着说道。
旁边,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也站在那里,看起来像是熊鹤明教授的助手。
“委员长,这就是当年您亲自点名要求重点培养的学生之一,钱三强。”
张蜀生不由侧目,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学生,虽然在这个时代,他还只是5号基地的一名教授助手,但是,从报告上,他可是多次看到过他的名字。
甚至连爱因斯坦都赞誉他“中国式的物理天才”。
按照正常的流程,他或许现在还应该在西南大学的物理学院里上课,但由于其表现极其优异,在物理学上有惊人的天赋,便被特招进了五号基地,做熊鹤明的助手。一边参与一些基础性的科研,一边学习提高自己,进步非常大。
整个五号基地,地下的系统是错综复杂,安全保卫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交通系统等等,设计的很完备,张蜀生在熊鹤明的陪同下逛了好久,才等到爱因斯坦从实验室中出来。
“张,很高兴再次看到你。噢对了,我夫人让我记得恭喜你,成为了中国最有权力的男人。”
爱因斯坦春风满面,而且还在1932年娶了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国妻子,一名五号基地的研究员,婚后两人关系非常和睦,一直住在5号基地后面的附属山区小院中,爱因斯坦也更加全方面地融入中国的生活。甚至整个人都变得更年轻了。
“爱因斯坦,你也是中国最有权力的人之一,当然,是科学上的,哈哈。”张蜀生也和他开起了玩笑,“走吧,陪我去看看。”
“如你所愿,一切进展顺利。”
爱因斯坦早已没有了当年初来中国时的复杂心情,如今更是连婚也结了,一门心思就扑在了科研上,连带着,还催他家夫人早点生个可爱的混血宝宝。
看了足足两个小时,当张蜀生看到最秘密的实验室中,巨大的电脑显示屏上那个让人无限神往的‘胖子炸弹’时,他欣慰地笑了。
这里是仅有的几个配置大型国产先进计算机的地方,而上面的那个胖子炸弹,则是作为设计中的图纸给张蜀生看的。
“爱因斯坦,你认为什么时候邀请我观看一次人类在科学上的**性突破,最为合适呢?”
爱因斯坦挠挠头,用他已经熟练无比的中文说道,“1938年是最快的时间了。听说铁路修到甘肃了,我的助手熊鹤明告诉我,有专门的部门已经去罗布泊进行前期的考察和准备工作了。等实弹制造出来,试验场的各项设施再到位,就能试验了。不过,之前我必须去罗布泊看看,达不到我的要求,我是不会同意进行试验的。”
“放心,一切如你所愿。”
张蜀生虽然知道,自己这次来是肯定看不到实弹,因为连试验弹都还没造好,太小的当量,他也看不上。所以,对于爱因斯坦说的第一次罗布泊试验,他还是很满意的。
……………………………
嗯,关键性情节有点卡,卡了两天,明后天就好了,马上就写过这段过渡期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震惊世界
第二百二十四章震惊世界
此次视察西南,张蜀生第一站去了宜宾,视察了部分航空航天工业和高新电子工业,在经济部副部长陈云生的陪同下,重点参观了生产军用与科研用显示器、军用电台、军用大中型通信设备、民用电视机和收音机为主的彩虹电视机集团,并视察了西南电子研究院与西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的西南晶体管研究所。
随即,飞机启程去了西昌,在那里,张蜀生特别视察了这次西南之行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之一,中国第五号ss基地——中国前沿核物理研究中心暨中国核武器研究中心,它在军工系统中的秘密代号为‘太阳工程’。
这个研究中心由7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除了极少数的如爱因斯坦一样的已经彻底融入中国社会的中国籍外国专家外,大多数都是由爱国华侨科学家和西南这些年自行培养的年轻科学家组成。熊鹤明是主要负责人,至于爱因斯坦则是理论科学家,不能说他将制造出核武器,只能说他是核武器中心的重要科学家之一。在视察结束时,张蜀生告诉熊鹤明,不要怕缺钱和缺人,今后每年科研人员将会以百名甚至更多的速度增加,更多的资金与更先进的设备也将陆续运抵。
这意味着,中国的核武计划在经过一个长达十年的奠基后,正式进入冲刺期。
随后,张蜀生启程前往西昌另外一个ss级基地,在建中的中国航空航天中心。在这里,张蜀生看到了已经初具规模的航空航天发射场。当然,在火箭正式生产出来进行试验前,这里都将以演习来训练模拟发射。
张蜀生最后去的是昆明,在远离昆明的山区中,他再次走进了那个同样关系着中国国防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ss级基地:中国喷气推进实验室。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任慕容博激动地替委员长做向导,参观了推进实验室的两个主要部分:常规喷气实验室与火箭研究中心。
在解决了制约发动机可持续工作时间与安全可靠性方面的总计六百多个问题的80%部分后,喷气式发动机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期,常规喷气实验室的三百多名科研人员放弃了所有的假期,用实验室条件制造出来了十台样机,从而为接下来更多更广的试验提供平台。同时,和中国飞机设计院的院长冯如海也亲自领军,将研究、改良螺旋桨战机的任务交给了其他科学家,而自己亲自带队,在六年前就从无到有地开始研究起喷气式飞机。
期间,冯如海经常带着喷气式飞机设计团队吃住在这个基地的常规喷气试验室,喷气式飞机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动力,如何摸清发动机的特性,从而按照最高科学委员会下发的前期设计文件,设计出符合现有条件的喷气式飞机,将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预计要到1937年底,才能拿出两架真正的样机,到时候配上了较成熟型号喷气式发动机的喷气式飞机试飞,将邀请张蜀生亲自前往观礼。
至于火箭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进展更慢,张蜀生去参观的时候,火箭发动机项目才刚刚解决一小半的问题,还卡在燃烧室和喷管制造材料问题上,相应的研究单位也是日夜加班,但火箭和核武器、喷气式战机一样,都是一个特别大系统的项目,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研究中心,而是需要整个科技实力上去。整个西南,光是配合这几大研究中心的科研院所,二十多年来就累计到了三百多家,光是建国后就新建立了160多家。涵盖从下游零部件到材料类的所有科研项目。
许多华人科学家,甚至是外籍科学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只能大概猜到可能会用于什么领域。因为,一个个大项目已经彻底分解开,除了最机密的每个ss基地拥有最终的系统设计权和知情权外,许多人,甚至是要到这种武器真正研制成功用于实战后才会发现自己当年生产的一种零件一种材料,原来是用在原子弹或者火箭上的。
而在那个四百多人的火箭研究中心,张蜀生同样见到了另外一位钱姓人物钱文森,这位后来历史上的中国火箭之父,如今虽然只有25岁,却迸发出了比“太阳工程”之核武研究中心的钱三强更耀眼的光芒。他已经领导了一个独立的研究组,负责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火箭动力项目。当年他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受到了张蜀生的特殊关照,要求学校为他的学习和生活要尽到最好的照顾,要让他拥有一个和其他学生相比,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总的来说,在这几个高尖端科技领域,外国科学家、华人科学家、国内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所占比列分别为1:3:6。外国方面的都是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重视,但确实具备非常高科研能力的科学家,而华人科学家也不乏少数,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的华人中,天才不计其数。国内的,则主要是少部分的晚清和民国时期培养的留学生,以及大部分西南培养的科学家。
“慎行,这次去西南很累吧。”
在五天的西南重大科技项目视察后,张蜀生终于回到了汉京,当天正好赶上周末的休息日,他也难得和何凝、以及不用值班的陆允言有了个简单而又温馨的休息日。
两人都很清楚,张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汉京山的元首官邸——南苑的一个大天然湖中钓鱼,旁边陪着两个娇妻,摆放着他最喜欢的西南青茶,用普普通通的青花瓷杯装着,却别有一种回归朴实的趣味,一边享受香茗,一边享受垂钓的闲情逸致。
“我哪里累了,累的都是那些科研人员。这次去西南视察,比起以前去,感触更大啊。”张蜀生说的是实话,以前去这些科研基地视察和指导一些关键性的科学环节时,由于项目还没有产生巨大的进展,一切都还在摸索和模仿中,所以并不会显得太忙碌,反而是现在,项目开始出现重大进展时,工作人员都愈加拼命,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
陆允言点点头,她身为元首办公中心的机要秘书长,当然知道这些事情,“虽然我们的科研人员待遇一直都很不错,但科技部上个月依旧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其中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解决一些特殊科研单位家属的工作、教育、生活问题被列入了重点工作。”
这个三口之家,每次聚在一起,一开始都是闲情逸致地娱乐休息,但时间一久,还是要回到新中国的事情上来。
何凝抱着张蜀生的左臂,在他身上选了个舒服的角度靠好,说道,“慎行,你还记得那个德国政府的访华团吗?他们前天来了教育部,邀请我们派出学生访问团,前往德国参观今年的奥运会,一切费用由他们提供。经过部里面研究,最后决定派出40名高中生前往柏林。”
“他们这是在向我们示好啊。德国的事情很复杂,我们不用着急,一些正常的外交礼仪往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涉及核心利益的,再让人去和他们慢慢地谈。”张蜀生很清楚,1936年的奥运会,将是德国人最后的一次粉饰太平的举动,而通过这次奥运会,纳粹也将在德国获得空前的威望,从而为日后的更全面的纳粹统治奠定最后的基础。
其实此时的纳粹党已经在全面发力了,比如,各类军备计划开始加速,军工企业全面铺开,扩建国防军,扩大党卫军。不说疯狂扩军的德国国防军,就是党卫军都将在数年后扩大到几十个师的规模,这是非常恐怖的。
对于这个访华团,张蜀生是知道的,应该是希特勒派来打前站的外交代表,真正的事情还没摆上台面来。
虽然中国远离欧洲,虽然这个时代通信较为落后,但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陆海空三军爆发出来的巨大战斗力,依然引起了这位德国矮个子的高度关注。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希特勒曾经是德国陆军。当年还是一名步兵的时候,他有幸亲眼见识了那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坦克,但当他后来得知,这种坦克的技术居然是来自中国后,他就发誓,一定要造出更先进的坦克,超过中国人。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情报,中国人的主战坦克依然超过德国的主战坦克至少4年的时间,而且无论坦克专家们如何努力,这个技术跨度始终难以得到突破性的缩小。
而与此同时,德国情报部门也发现,中国人在飞机、航空母舰、单兵武器、甚至是德国人最自豪的火炮方面,都超过了德国。
当德国人还在苦心积虑地积累战列舰,时刻堤防英国人的无敌舰队时,英国人的舰队却在亚洲被中国人毫无压力地轰炸、摧毁,德军要员们,包括希特勒都认识到,原来,战争应该是这样打的,而不是一直被英国人拖着走。
30年代,德国人一共取消了七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下水了八艘航空母舰,比英国人的六艘还多一艘。可以说,在航空母舰方面,德国人终于完完全全逃开了建造战列舰的关卡,从而轻易地开启了英国和德国之间的航空母舰竞争时代。
而同时,德国从西南时期就没有放弃过从中国得到先进武器,但张蜀生每次都授意谈判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