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常有人外出讨饭。其中以兰考等地较为严重。
当我来到商丘火车站已是脚上打泡两腿酸痛,筋疲力尽,疲惫不堪了。走进售票室买了一张当天晚上七时开往西安的慢车票,本想到候客室里休息一下,但是不大的候客室几条木椅子和地上都挤满了人。有的干脆歪倒靠着或枕着自己的筐子、行李横七竖八地倒地而睡,室内的烟味,汗味,臭味混合在一起,空气污浊,气味难闻……时而还有几个衣服破烂,面色憔悴的老人和孩子,端着破碗伸着枯瘦的黑手在候客室里走来走去,向别人乞讨食物和钱……
看到此景,心里十分沉重,一阵酸楚!我在里面不愿意多待,急忙退出候车室又回到车站门前。
此时我又渴又饿,饥肠辘辘,走到一个打烧饼的摊上用四两粮票和两角钱买了两个烧饼,坐在一个台阶上准备充饥。没想到突然从我背后跑过来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他又瘦又黑的小手从我眼前一掠,我手中的烧饼就不翼而飞了,到了他的手里。乞儿边跑边往烧饼上面吐唾沫,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是否在追他。
——他瘦如刀削的面颊,黑青凹陷的眼窝,油污褴褛的衣服和那抢走我的烧饼时落荒而逃的神色……已使我心碎,眼中含泪!
我禁不住地向他喊道:“你别跑……小心路滑摔倒!烧饼我不要了”。
然而他根本不听,跑到马路的对面远远地站住,双手捧着烧饼在狼吞虎咽地吞食,还不停地朝我这边张望……
常言说饱汉不知饿汉饥。他这是饿娃也不管我这个饿汉的饥啊!
此时站上铃声在响,由徐州开往西安的445次慢车将要进站。人们蜂拥到剪票口,如同潮水般地涌向站台。
随着一声笛鸣,列车驶进站道,人们像炸了窝的黄蜂一样朝着刚进站还没停稳的车边拥去,呼喊着,吵骂着,背着、拎着、抬着各种各样的包包、筐筐,在商丘的站台上,顺着刚停下的列车奔跑呼喊,要冲进车厢。有人拼命地朝车门拥去,有人着急地从窗口递东西翻窗上车,人群中还不断传出“我的鞋子掉了”“我的帽子不见了”的喊叫声……
这时列车仿佛不是人们的运输工具,而是成了大家进攻的目标,攻克的对象,为其拥挤,为其相争,为其拼命,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今晚在商丘车站乘车确实让我开了眼界,似乎在此看了一场“星球大战”。
经过十几分钟激烈而又疲劳的大战,多数乘客已经上了车,站铃一响,火车开始徐徐运行;但是站台上还是拉下了一些没有挤上车的人,他们只有眼巴巴的望着西去的火车兴叹!在此等下去再赶下一趟车了。
此时火车已经驶出商丘,前面就要到达民权、野鸡岗和兰考,列车像一条巨大的长龙不停地喷吐着粗气,在这天寒地冻的黄淮平原上爬行……
先前经过一番较量刚刚挤上车的乘客,此时还在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多数人坐在座位上或倚靠在放在过道边的行李上休息。但这时仍有几个人在为争抢座位和摆放东西而相互对峙,吵骂不休,以至于大打出手,一时间车厢内又上演了一场“星球大战”,引起了一阵骚动!谢天谢地幸亏是在一个饥馑的年景里,这些人还没有吃饱肚子,要不然几个人上前制止,岂能让这种“窝里斗”善罢甘休!
上车后,我坐在一个靠近车窗的座位上,心情苦闷,倍感凄凉!时而把脸贴近玻璃向外张望……虽然此时窗外已经降下夜幕,大雾茫茫,但是我还是想在这即将离去的时刻再看一看这古老而又丰厚的中原大地她那夜幕迷人的景色。
我和身边这些外出的农民们不同——他们虽然在入冬时就出来外面乞讨食物,但是在这除夕之夜(1963年1月24日,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因为本年十二月小,当晚就是“除夕”),他们匆匆忙忙,归心似箭,再有几站路要不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和亲人团聚,共度春节!虽苦也甜。
在这“除夕”之夜,他们是由外面往家走,而我这个无家可归的人却是由亳县流向他乡!当时前途渺茫,吉凶未卜,不知道我的户口迁移到西安能否落上?今后我的命运如何?又要流落到何方?这一切对于我来说还都是个未知数。
由徐州开往西安的445次列车,是下午由徐州开出,次日夜间到达西安已是深夜十二点了。仿佛当年这趟车是专为河南、陕西农民朋友开设的。此线从豫东到豫南西在河南境内铁路就有一千多华里,每逢省市、州县、乡镇大小站,站站必停。有时为了避让特快、直快客车和专用货车,途中还要多次临时停车,于是我们这趟列车就成了“先人后已”,名副其实的慢车了。
这时列车似乎不只是人们的运载工具,有时还可以兼用于途中的‘旅社’(客店),然而这正合我意,对于我这个年关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火车从商丘开出,经过民权、野鸡岗、兰考等地驶进开封车站,车上的乘客几乎下了三分之二,原先拥挤的车厢现在渐渐变得空当起来。
临近夜里十二点的时候,列车到达郑州车站又有一批乘客下车,匆匆而去。
这时,站台里高大的钟楼上,时钟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敲打十二下,人们辞旧迎新跨进了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凌晨,北风凛冽,雪花纷飞,意味着瑞雪兆丰年,大家祈盼在这新的一年里会有一个好年景……
此时宽阔漂亮的郑州火车站里,空空当当,没有一位乘客,站上只有一个手提红绿灯的当班工人师傅,在寒风中等候着给我们列车发开车信号。
一会铃声在响,站里亮起了绿灯。
我们的列车像一条躺在冰冷的铁轨上已经冻僵的蟒蛇,这时才开始苏醒,前后蠕动,吐着粗气,慢慢地开出了郑州车站。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怪,正像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围城》一样,有时人们急于挤上车,有时又会有人从车上匆匆离去……
夜晚在寒风中西行的445次列车,第十五节车厢里此时只剩下两位乘客——一位是我坐在车厢的中间,另一是坐在头上座位的中年男子。
列车员从她的小小值班室里走出来,对我们讲:“你们俩都是去终点站西安的旅客,沿途也不需要报站了,夜里可以躺在座位上睡觉,天亮后你们可以到餐车里去吃饺子。
年初一夜晚快十二点钟的时候,列车终于到达了西安车站。出站后已是大年初二的零点过五分。我按照姑母的来信地址寻路,最后终于来到了西安市西大街城隍庙东道院二十号姑母家。
半夜到来,姑母见我又惊又喜,忙着给我做饭,并不停地在问老家的情况……
在吃饭时我将户口粮关系拿出来交给我姑父,他让我先休息两天,到西安各处看看,等过了年上班后他再去给我报户口。
于是我就安心地在西安游玩了几天。
—://。。
第十六章 户口迁移 被困西安(三)
更新时间2008…7…13 16:49:50 字数:6778
第三节
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着名的“丝绸之路”便开始于此。
它古称长安,位于陕西渭河平原中部,是上古和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一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余年,是我国古代建都最早、最长的都城。
西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甚多。现存的古代建筑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碑林、明代西安古城、华清池、秦兵马俑博物馆等都是其中的精华。
西安碑林建于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以碑石精华荟萃而着称。其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志共2300余件。这里不仅有篆、隶、草、行等书法作品,还有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的亲笔刻石,王羲之、苏轼等名家的墨宝。碑林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石质书库,也是历代书法名碑。它记载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东郊半坡村北,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成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
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骊山北麓,临潼城东。秦始皇陵尚未发掘,它是两千多年前,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国君赢政的陵寝,现高76米,周长达1300多米,巍然屹立,蔚为壮观。兵马俑博物馆在秦陵东侧,这里原是秦始皇的兵马俑陪葬坑。这些兵马俑,不但是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而且为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当时秦兵马俑倘未发现)。
此处还有着名的华清池骊山风景区,以及西岳华山胜地。
西安附近还有许多汉唐古墓。在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此外还有茂陵、霍去病墓、苏武墓、杨贵妃墓等。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代碑石纪录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处着名的风景名胜,它们被称为关中八景,又称长安八景。这八景分别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西安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西北饮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为着名,*的清真饮食在其中zhan有很大比例。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言说:“穷人爱流汗,富人好游玩”,当年我一个投奔亲戚为了活命的穷少年,也只能在西安的市面上和附近的几个景点转转……
虽然当时我穷困寒酸,囊中羞涩,但幸亏那时的门票便宜,有的只需五分钱,多的也不过一角钱。在过年的几天里,我看了钟楼、鼓楼,还去游览了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我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历代书法名碑——西安碑林。
但是好景不长。
春节过后,我姑父关仲仁写了报告,拿着我的户口迁移证到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派出所给我落户口,将它一齐交给了所里分管城隍庙片区的户籍警范迪孝同志,而他却让我们等候通知。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音信全无。
后来我姑父前去询问,回来讲派出所不批准我落户,原因是我年龄超过了十八岁已是成年人无须投奔亲戚生活。依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你在西安没有户口就没有你的口粮供应,也不会有你的工作和生存的权利,而是一个外来的“黑人黑户”。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这一消息对我来说的确是当头一棒,如同晴天霹雳,似乎宣判了我的死刑!
但是与我姑家同住在东道院的范警官,却有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亲戚(据说是他老婆的妹妹),户口不是年前才由陕西农村迁移到西安,刚刚落户的吗?而我又是城市户口,为什么就不能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为什么事情到我这里就变了样?近水楼台先得月,范警官可以先给自家的亲戚上户口,却不能给别人上?
我不理解,我不服,我决定上访!
先是到莲湖区公安局询问,后又向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人民来访办公室”去信反映——结果一样。
后来听我姑父说:“范警官卡我户口入户的主要理由,是因为我父亲曾为国民党时期的旧军人,他的子女也难免不会没有问题”。
此时我一下陷入困境,游览千年古都西安的雅性也被一扫而光。
移居西安的梦想顷刻间破灭,打算在西安落户谋生的计划也就成为泡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而我又能退到何处去呢?退回亳县?母亲去世后,八年孤独艰难的求学生涯使我苦不堪言,不愿回首!
我在亳县无亲无故,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一无工作,二无生活来源,又依靠什么生存?
我决定在西安再等上几个月,看看情况有没有好转,报户口会不会有点希望。
然而,形势逼人,我又怎么样在此等上几个月呢?既然户口报不上,西安就不会供应我的口粮,没有饭吃就意味着我在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