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在古代时的固有忠义思想限制了这些人改换门庭的想法。有些人一生之中只效忠一个主人,而主人死后继续效忠其的子孙,想将其挖掘过来是极为不易的。
赤红军是作为一个国家事力量的形式存在。而自己当年的亲卫,不是战死在丽江浦水战之役,便是打散分进了赤红军负责教授演练之法。
自己身为太,主持政事堂,再加上把侯强以军方代表扶植进政事堂,自己好像倒是成了文官一般,对此,鸿儿提醒了他很多次议他以虎符玺书招募全真弟子卫护自己的安全。
但是一直东奔西跑的,反正总有卒跟在自己左右,姜明也没有放在心上,但是现在福州眼见以后很少会离开了,要做什么事情,总不能老找侯强去借调人手吧。虽然大家都知道自己和后强的关系,而且侯强对自己也很是忠心,但是侯强这个人早晚会成为一方统帅大员。
凡事总经过侯强之手论怎么说都有些不够妥当。训练属于自己的武装又不是一日之功,况且自己对此偏偏又是外行,所以姜明最近一直再想着这个问题。
关于怯薛军地治军之道。终使姜明有了一些心得。作为一个常在网上游逛地人来说。偶尔看见对这支军队地描述很多。
怯薛军地出身定主要从各级颜贵族及有较高社会地位地自由民中选择。目地是保证这支队伍地忠诚度。除蒙古人外薛中还吸收了一批色目人和汉人。
依据规定。是从万户、千户、百户、十户地儿子及白身人地儿子中有技能、身体健壮者来挑选。千户那颜地儿子可带七个伴当和兄弟一人;百户那颜地儿子可带五个伴当和兄弟一人;十户那颜地儿子和白身人地儿子可带三个伴当和一个兄弟。要求挑选来地队员自备乘马。所需物品由所属千户管区内征用。
在这支怯薛军中拥有大量地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那颜官员地子弟。成吉思汗是有其十分深远地用意。这表示他对各级官员地信任可以通过日常观察。锻炼和培养一批出身贵族地将领。并与这些官员继承人建立世代相诚地主奴和师徒关系。
更重要地是通过这些官员子弟。成吉思汗可以了解和控制各地方和出征在外地各级官员、统帅们。使他们不敢轻易生出叛心。即使为自己和子弟地前途着想要自觉自愿、忠心耿耿为大汗效力。
因此。有人把这支怯薛军干脆称之为“质子兵”。可见成吉思汗为建立这支亲军花下地良苦用心。
而自己当初,以百官子弟为质子入赤红军内作战,不正也是这个目的吗?姜明心里想到,要不要还是用这个办法呢?
现在他身为太师,政事堂之首,用这个方法无更加稳妥的多。但是就要让王阿强用这些怯薛军做个试验了。
过了一天,王阿强受姜明之命前往泉州,在那里大肆招收海外军团,不限年龄,不限族类,孔武有力者,有作战经验者优先。同时,请蒲氏撒出风声,说是此次招收,要去保卫在海外的火器生产作坊。一时间,传言四起。
而王阿强故意将招募的日期推延一些时日,留给这些伴当报告自己主子的时间,果然,在王阿强以虎符号令全真子弟严密监视其动向的情况只下,有少数人当天就离
,往北而去。
为了不打草惊蛇,王阿强并没有派人跟踪,只是赌他们还会回来的,果然,不但很匆忙的怯薛军伴当又回来了,而且在其身后,又陆续进入泉州过百人,而且大都是蒙古鞑子的模样,少数的色目人和回回人的模样。
王阿强暗自想到大鱼上钩,一边报于姜明知道怯薛军亲自来了,一边谨慎的将前来应招的怯薛军以不明显的方式,比如说收受贿赂的手段,故意将其安插在一个营地,防止往外的扩散。
此时说着容易,但是操作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身为正规怯薛军中的一员,那个不是可以独揽一方的人物,好在姜明稍微明白一些怯薛军的组建办法,而这次也只是试行组建自己的雇佣军团。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怯薛军的一些口味,不算是朝廷正规编制,没有品秩之分,所以也不依品支俸。在战争时期,都是根据自己的作战任务而保持着自行给养的。
平常的饷银只略高于平常的正规军队,但是可以依循个战斗任务以自愿的形式接纳,完成后给予任务奖励,往往是十分可观的。或者以金银,或者以田地等各种方式兑现。
当然这次招募的不只是薛军,而且在他们的外围,还招收了大约三千余人,其中王阿强暗中安插了不少全真教武宗弟子。将怯薛军不到两千人的营地隐隐合围起来。巴音图和罗浑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自持骁勇,并没有将外围的三千人放在心上。
首批招募的千人,并没有起什么名字,因为其中近两千人的怯薛军本来就是做牺牲用的,而其他的人为了不引起怯薛军的注意,也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和指令,只是按照惯例执行一切。
经过月余的训练整合。雇佣军团来了第一次的试炼任务,是朝廷政事堂颁布的关于救援南安县众的任务,完成奖励是五万贯。以及朝廷赐赏封号。
另外,若是任务完成,大将回到福州聚集,在海外还有悬赏更高的任务,至于是什么任务,那就讳忌万分的不愿多说起来。
巴音图和罗浑二人立即开了联想,回忆起当初伴当回去报告说此次招收,要去保卫在海外的火器生产作坊之事,再使用银钱贿赂得知,说是要去海岛之上训练火器使用之法。
两个人心里顿时激动起来,从一的迹象上表明,无论是哪个结果,自己都会接触到宋军新式火器生产和使用。完成任务的时间指日可待了。
刻意的纵容之下,王阿强带领雇佣军团,走大道由泉州出发,直奔汀州而去,五天后到了汀州城,然后再走山间小道,由会昌和瑞金之间穿过,然后到达信丰地界,那里距离南安县只有数十里的山路了。
当然,这个时候要利用怯薛军巴音图和罗浑二人的急于求成的心里,让他们自己领着本队作为一路先锋,而王阿强分别派出左右两路各一千五百人策应。
于夜间袭杀元将方兴,与城内义军里应外合之下,元军在措不及防中溃败,南安县一度解围,事不宜迟,将城中居民撒于山野之中,青壮而又自愿者有三千余人,大队人马会合在一起,由操山间小路迂回至汀州。
历时不足一月,随即南安县城已经安全,只是迫于是在元军占领区域之中,只能将南安留置一座空城而已。
一行八千余人在汀州补充粮草给养后,经莲城、德化而到福清县。然后再去方山附近驻扎,而李梓发和黄贤等人被带到福州来见姜明。
事情顺利的让人难以相信,如是没有怯薛军的功劳,估计就算是亲临此事的王阿强也不会相信的。自然有怯薛军巴音图和罗浑二人的功劳在内,因为他们二人急于完成任务,所以一路派伴当手持怯薛军关防信物,在各州县之间打好了招呼,就连围攻南安县的方兴遇袭,估计也是事先设计好的了。
一切怎么能瞒的住王阿强的眼睛呢?
听姜明说完之后,李梓发和黄贤面面相觑。
没有想到自己真的算是被怯薛军救出来的,看姜明让雇佣军团不入福州而在方山驻扎,显然是对其有所防备,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安排这些人的结局呢?为什么不立即绞杀而免除后患呢?
姜明听二人问及,含笑不语,目望东北方向,显得胸有成竹。他所想到的,正是日本的现状。(—://。。)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一百一十三章忽必烈的对策
多的战事不利,迫使忽必烈将重心转移到对付海都~来。对此,忽必烈也作了一系列部署。至元十八年,改畏吾儿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五月,命昭勇大将军、万户公直为都元帅,进驻别失八里。又置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派都元帅忽必来、别速台等戍守,诸王阿只吉节制。
忽必烈此举,竟然不顾岭北行省的战事,直接命公直绕过亦集乃城,走甘州路、肃州路和沙州路直逼别失八里。断海都后路以乱其心。占领别失八里之后,挥军北上,直逼称海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海都无暇集中精力东顾。
同知太仆院事土土哈,改同知卫尉院事,征集中书省、河南江北行省军户之汉军,即日起,北上接应刘国杰等部。
其实在忽必烈的心里,还真的没有把海都放在眼中,再怎么说,海都也是孤军而入,只要控制内部不乱,那么投机的人相对来说就是少了很多。你海都只能是兵力越打越少,后援粮草跟不上,还不是手里的一盘菜而已。
同时,在海都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身后,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的长子,现在的伊尔汗国大汗阿八哈。相信阿八哈得到海都东侵的消息,一动不会坐视不理的。
至元十八年即结束,岭北的海都大军并没有慌乱的意思,以和林中心,在四周掠夺着补充军需。但是由于天冷和粮草不继的原因,暂时没有再往东进。只能等待天气转暖,草原上有焕发新芽的时候再图打算,但是海都知道成败其实在于一举,若是能将忽必烈赶出大都,现在正在观望的诸王大半都会相应自己的号召,奉窝阔台一系的统领。
所以海都索性在称海等地仿汉人的做法屯田养军,以进一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所以一时也未将公直为都元帅驻别失八里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手里紧抓着亦集乃城和和林两个要点,都派重兵防守图来年的迅速东进。
而海都这次进攻,也算是间接的帮了大元一个忙经济混乱、物价飞涨的情况之下,海都的进攻,无成功的将内部矛盾迅速的转化为一致对外。
朝中大臣也同心协力的准备对抗海的入侵,因为他们当初拥立忽必烈,海都万一翻身,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调集河南江省、中书省的军户组成大军驰援岭北,也相对的减轻了一些人口压力,消除了由于物价飞涨等经济因素积怨而造成的隐患。
陕西四川行省有伯颜在里压阵时还没有出现什么大地事情。诸部蒙军表现地相对平稳。只是重庆、州地再一次失守。令他有些头痛。但是现在实在不能多开战事了。大元帝国也要有一个修生养息地时间。
至于那些在忽必烈心中认为特别重要地地方。派重兵驻守。如江南自归州、江阴至三海口一线兵戍守置二十八所之多。扬州、建康、镇江。跨据大江。置七万户府。杭州为行省诸司府库所在地。置四万户府。
顺昌王朝在卢世荣地调教之下。还算是比较平稳正大权都在卢世荣地手里。对于卢世荣这个人。忽必烈虽然由于阿合马地关系对其比较信任毕竟是汉人。正巧万户那颜博尔术地嫡孙就是最初四怯薛之一地博尔术地孙子玉昔帖木儿。奉忽必烈之召。来到大都元勋世臣身份任怯薛官受信任。被称为月儿鲁那颜。出任御史大夫。
遂命玉昔帖木儿为顺昌王朝枢密院枢密使。作为卢世荣地副手。实则是为了忽必烈自己心安。然后利用汉人之力中原和江南之地。将军权抓在蒙古人地手里。只要政令皆出于宋王之手。百姓自然不会反应激烈。
仿造金国在中原时地统治方法。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
蒙古人为第一等。其中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成吉思汗皇族同出于尼伦地蒙古人;二是被称为迭儿勒勤地蒙古人。
第二等为色目人。其中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儿等311种。基本上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
第三等为汉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是指暂时归于顺昌王朝治下的百姓,都是较早被大
的地区之民。
第四等为南人,即大元所属的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的各族人民。他们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大宋境内的各族人等。
实际上,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成分,元帝忽必烈为了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根据被征服的先后将其分为汉人和南人两等,利用汉人压制南人。
四等人的政治待遇及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军事大权,忽必烈宣布:诸王分地内的各州县,凡改换蒙古姓名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就能当达鲁花赤的做法。
来对应福建行朝封爵割地的做法。
达鲁花赤为所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大元帝国的统治。
意思就是只要汉人,无论是几等人,只要你能被赐赏为蒙古人的名字,就可以得到基本等同蒙古人的地位,并罢废科举,基本堵塞了所有汉人入仕之途,来引起那些已经入仕的汉人改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