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强宋 >

第18章

铁血强宋-第18章

小说: 铁血强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皇帝掌管征收事物,一般的没有远见的宦官便会趁此机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而童贯却没有满足于捞取好处,而是兢兢业业的办好差事,让徽宗颇为满意,最后得到了赵佶的赞赏,而赵宋国策便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可以说历届君王与大臣都是各有话语权,但是王安石变法之后,朝中新旧党争愈加激烈,而这个时候,君王的决断就变得尤为重要。

所以到了赵佶当朝,君权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士大夫只得一奴颜谄媚上位,朝中诸事,皆由赵佶一言而决,这也导致了童贯的运气出奇的好,从此升迁之路一往无前,可以说他对这次机会的利用,称得上老谋深算,意味深长。

童贯的为人方面也是颇有尺度,后宫妃嫔、宦官、宫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时不时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因此,皇帝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称得上好评如潮。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阳刚外形的人,却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对皇帝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皇帝的意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野板,从而大得欢心。

童贯也颇通军事,后来得以外放掌兵,封疆挂帅执掌大宋兵权近二十年,东征西讨镇边平叛,俨然一国之兵马大元帅;最后位列三公拜为太师,并领枢密事成为大宋的最高军事执政,已是位极人臣。并且是史上唯一一个封了王爵的宦官!

这些,可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据史料说童贯长有胡须,可能是成年后阉割的原因,童贯其实是一个十分仗义豪爽、慷慨大方的人。对待属下他一向宽厚,赏罚分明颇得军心,而从胜捷军和环庆军为其所执掌也正是因为如此,不服众何以执掌兵权二十年,何以压制了在西军当中声望无两的老种相公,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但凡有人触犯了他或是背叛了他,必杀之而后快。

说到童贯,被称为“六贼”,世人都道童贯是误国奸臣。其实,若非有着过人之处,光凭吹嘘拍马阿谀奉诚,他岂能以一介阉人的身份脱颖而出,成就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太监地位?他执掌兵权二十余年,常年镇戍西疆防御西夏、而力保关陕不失,而且多次深入西夏境内压着西夏打,貌似又一次还差点灭了西夏,而北宋被金兵围困都城之时,这支童贯曾经率领的宋军精锐西军还在西夏境内控制原来西夏的大量土地。此外,童贯先后又镇压了江南方腊等多方叛乱……

且先不论此人心术手段如何,他的能耐是毋庸置疑的,绝不是水浒等里面说的那么不堪和无能。

而此番北伐失利,原因诸多,终极根本乃是因为河北厢军不得用,而所谓战力只能靠远征而来的环庆军,耶律大石,萧干又是宿将,大辽困兽之斗下,最后爆发的决死一击竟是如此强力,这是整个大宋都没有料到的。

赵佶还曾以御笔给童贯写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辽国拱手投降,大宋收复失地;中策是辽国对大宋纳款称藩;下策是按兵巡边,也就是说最坏也会全师而退。

未曾想白沟河一败如此之惨,数万儿郎死尸枕籍,童贯迫不得已之下才想到了女真,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女真使者来则来了,辽人也来了,但这无关大局,童贯不过想静待时日,未曾想赵良嗣回报的消息如此重口味,童贯当下鞋子未曾穿好就爬了起来,扯着赵良嗣的衣领便怒道,“你说甚?直娘贼的女真人真的死绝了?”

第三十八章 困局(三)

岳飞一行人护持着杨凌跟随在胜捷军军士之后,这等大兵成队的境况雄州城内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待到了驿站之后,杨凌转身对那胜捷军头领道,“某想和兄弟说几句话,不知能否通融一二?”

这头领只是四处一看,“快些便是!”

杨凌走到严世臣的面前,“遇事千万不可莽撞,做事之前先问问延庆和岳飞,如今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数百兄弟的态度,一个不慎便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俺晓得了,二哥儿放心,俺以后绝不乱来!”严世臣拍了拍胸脯道。

杨凌点了点头,向张显抱了一拳,“张兄弟,今日那一鞭子是我的不对,杨某向你道歉了,此番事后你还我一鞭子便是。”

张显一愣,未曾想到杨凌竟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一向老实坚强的他自问多少年来从未流过马尿,这一刻也忍不住眼里发热,跪倒在地,“大人,那你可要答应俺,一定的全须全尾的返回,某要打重的。”

杨凌扶起张显,淡淡一笑,“鹏举,你做事我最为放心,今日之事非是我等力所能及,你回去之后密报杨将主,让他想办法见到我。”

驿站里面全都被隔离开来,里间所剩之人无非就是辽国使团加上杨凌与马小英,除此之外,这里的胜捷军军士多了不少,将这里遮护得严严实实。

对外而言便是重视辽国使臣的安危,其实少有人知其中内情,毕竟这个时代若非官府飞马急报,消息的传递是极其落后的。

是夜,城南驿站传来一阵喧闹之声,一个粗豪的声音骂道,“直娘贼,你算是个什么东西,就是童宣帅那里俺也不见如此难进。”

“杨将主,非是俺们不让你进去,只是赵宣赞下了严令,任何人不得进去。”一名守门的胜捷军军士捂着有些发痛脸颊,带着哭腔的道。

杨可世这一巴掌可是真的打瓷实了,直到现在,杨可世自己的手心都还在隐隐作痛,休说当面胜捷军军士了,说到底,胜捷军也是从西军四路当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其中哪一个不识得杨可世杨大傻的威名,虽说诨号难听了些,但是这厮厮杀本事,却是让人心服口服,别的不说,胜捷军主力乃是轻骑兵,而白梃军主力重甲骑兵,当初组建胜捷军的时候也有不少是从白梃兵当中挑选出来的士兵由重转轻,这里面许多人都是杨可世的部下,在杨可世虎威面前真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休是俺洒泼,只是你们在关西,哪一个不是父老称赞的好汉子,虽说世事弄人,你们跟了童宣帅,依旧是俺们西军的骨血,而今不过是一个幕府宣赞,你们都言听计从,直娘贼真是将西军数十年威名丢了个干净。”杨可世越说越气,最后只是在门口打着转教训,“俺此来又不是作甚大事,连个随从都未带,总算是显出诚意来了吧,被官家打入大牢还兴探个监,俺不过就是看看部下而今如何了,你们当中,多少人的亲眷都还是俺在帮忙照应,怎地,如今都成了白眼狼了?”

几名胜捷军士卒被说得羞愧连连,最后迫不得已,一人终于上前道,“杨将主,你都如此说了,俺要是再推脱,胯下就不是带把的,只是还请将主莫要往外了说。”

“哼,这才像俺带出来的兵,且拿去吃酒吧。”杨可世扔了一枚银锭子,头也不回的往里走去了。

几名胜捷军军士只是恢复了方才的肃然模样,未过一盏茶的功夫,只见杨可世便回来了,“杨将主,怎地如此之快?”

“直娘贼,俺方才忘记问了,这驿所这么大,俺怎知哪里辽使住处,哪里是杨兄弟的住处?”杨可世一脸晦气的道。

那几名胜捷军军士忍不住直翻白眼,杨大傻不愧是杨大傻,方才还言辞犀利说得众人掩面羞愧,转眼之间就暴露了原形,“咳咳,杨将主且随俺来,你们几个守住了,若是有事,便报一声警。”说完之后便带着杨可世进入里间了。

杨可世进来的时候,杨凌和马小英正围坐吃菜,“你倒是好兴致,俺大老远跑来,却是赶上了好时辰。”

杨凌一惊,当下起身,“杨将主,怎生来得如此之快?”

“嗨,某也是在闷葫芦里,俺的大营门口,你那一都的汉子全都跪在那里,直娘贼的只叫俺救你。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杨可世刚一坐下,拿起桌上的酒壶当做茶水,呼呼的就灌了几口。

不得不说,杨凌虽然被软禁了起来,不过日常照应却是更好了些,单单是这壶酒就是平常没有的待遇,杨凌甚至一度以为是自己的大限将至,这就是童贯这狗娘养的赐的毒酒,还傻乎乎的拿了根银针验毒,结果事实证明,童贯要杀了他根本不需要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完全是他自己想多了。

可多好的一壶酒啊,杨可世一口就喝了一大半,杨凌心都在滴血,不过正事要紧,当先只得把女真人屠村,自己派兵剿杀的事情说了一遍,因担心事发自己收拾不了局面,这才把辽人拖下了水,而辽人此刻因为外交需要,也恨不得除女真而后快,双方这才达成了交易。

其间因果,杨凌没有隐瞒,杨可世生性憨直,对自己也没得说,实在不便隐瞒了。

杨可世,起初还在回味方才的那一口酒喝得爽利,慢慢的便请越来越严肃,后来直听得目眦欲裂,“娘的女真鞑子怎地如此可恨,某倒是未曾想到,杨小兄弟,你做得没有错,无怪你那两百多个麾下死死跪着,这般也算值得了,说吧,需要俺做些什么,就算是在宣帅和老种相公身边,俺都是有说得上话的人的。”

杨凌等的就是杨可世的这一句话,走到门口,特意的看了一下,这才回来坐下,只是低声的对杨可世道,杨大哥需如此如此……

第三十九章 困局(四)

“这真的行,就这么简单?”杨可世有些诧异的看了杨凌一眼,之前他料想杨凌有求于自己的便是想走一下上层门路,依照杨可世的面子,老种相公和童宣帅都会稍稍思量一二,但是杨凌所言并不是如此,虽说兴师动众了一些,不过杨可世也不会有求人的麻烦。

“那好,既然如此,某就马上回营让麾下着手去办。”杨可世说完之后便起身,杨凌却是礼貌性的拉住了杨可世,“将主来此,板凳都未曾做热,好歹也等喝完这壶酒,吃些菜肴再说……”

杨可世立刻停住了,一副酒瘾上头的模样,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那就再坐坐?”

杨凌一愣,忍不住抽了抽脸颊……

雄州为边境大城,酒楼茶肆自然是有的,但是近半年来,来往尽是兵马和转运粮草的民夫,街头便稍显拥挤,但好在军务最重,日常情况下除了傍晚夜间,雄州城之内的普通百姓都是不怎么出门的,而今日的街头显得热闹异常,人声鼎沸,记得前番这般人潮还是在童宣帅誓师北伐,百姓为大军送行,但这一次却不是这般原因,只因在一夜之间,雄州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同样的一张声讨檄文。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挤在了人群的最前头,脑袋一晃一晃的读着檄文,“大宋自古乃礼仪之邦,善待异族,以和为贵,无道女真使者悍然屠杀延谷村全村妇孺,恶行累累,令人发指,兹有杨凌杨都头仗义出手,率兵尽诛贼子,我大宋虽清流名臣众多,但不乏佞臣,竟将杨都头囚禁,意图谋害,奉首级与女真,胆怯至斯,犹不可谅,如此作为,岂不寒天下守家卫国将士之心,我煌煌大宋何时沦落到任人欺凌之地步,雄州乡亲父老当共同携手,惩恶扬善,如此,方能声张正义,还我一片朗朗乾坤……”

这篇檄文写得很巧妙,作文者将一人之事上升到了国家荣辱层面上,很成功的挑起了雄州百姓的同仇敌忾之心,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大宋自古国策乃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文风昌明,街头巷尾皆可谈论朝政,只要言辞不过激,官府便不会寻麻烦,而这个时代又没有明朝厂卫那般完善的特务机构,所以言论空前自由。

后来的靖康之变前后几年,读书人更是跪于宫门,围堵佞臣府门,官家迫于压力,罢免了不少朝中重臣,由此可见群众的力量的巨大的。

同为宋人,被异族屠杀,在场众人颇有同病相怜之感,这时候一个书生举起手中的折扇,“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我堂堂大宋竟被欺辱至此,诸位乡亲父老,女真这是欺我大宋无人了么,小生不才,愿去宣帅府递上状书,请愿释放杨都头,为延河村村民雪耻,讨回一个公道。”

这个时候,一旁的几个腰膀臂粗的大汉同时响应了起来,“我等虽然未曾读过几年书,但也晓得这位公子说得有理,愿与你同去!”

这个时候念檄文的老者在这个时候也挺身而出,大声高呼道,“小老儿愿同去……”

“对,同去,同去……”

一行人怒火熊熊燃烧,气势汹汹的往宣帅行府奔行去。

不远处,杨可世身着便装,没来由的笑了一声,“嘿,杨凌小子真是有一套,未曾想区区手段便激起如此民愤,宣帅迫于压力,不知又该如何应对。”

一旁的行军幕僚道,“那咱们放出的人是不是应该叫回来,否则若是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恐怕对将军有所不利!”

“不必,俺倒要看看,直娘贼的到底要如何收场?”杨可世道,“杨兄弟不凡啊……”

做官做到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