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满清,一直到死。
后来清帝康熙也不禁写联赞郑成功道:
群臣有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这是郑成功成为民族英雄的真正原因。这原因和史可法、文天祥、岳飞的一样,都是没什么好争议的。
向小强这样想着,在桌下轻轻握住郑玉璁的手,用力握了两下。他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热血澎湃,随着体温传过来。
……
广武皇帝继续笑道:
“……当时,我总觉得如果只要汉人诚心归伏,何必一定要强令他们和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剃一样的头型呢?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大清刚刚入关,毫无根基,正是收拾人心的时候。所以,当年成宗皇帝的‘剃发易服令’,在我从前看来,似乎只是意气用事,图一时痛快罢了。
“但是许多年后,尤其是我坐上这个位子之后,方才渐渐理解了当年成宗皇帝这个‘剃发易服令’。毕竟我们满人只占极少数,而且朱明王朝又是靠驱除蒙元、也就是你们说的‘鞑虏’起家的。朱明王朝立国两百多年来一直对异族强硬无比,天下汉人骨子里更是对所谓‘鞑虏’充满了自傲。
“这样的一个民族,又是这样的人口基数,想从精神上彻底驯服他们,不来一道‘剃发易服令’是根本不行的。剃发,虽然会招致暂时的激烈反抗,甚至还可能永久失去一大块土地,但是却可保证我大清已有的土地能够统治永固,传于万世。蒙元建国不足百年就被汉人逐出中原,而我大清建国至今近三百载,依然铁打一般的江山。为什么?土壤。土壤怎么来的?三百年前的‘剃发易服令’。”
向小强算是知道鲁迅笔下的华老栓、康大叔、红眼睛阿义、还有那一个个“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看客,都是怎么来的了。
他冷冷地说道:
“是啊,多尔衮一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把千万汉人中那些骨气最强的人,准确无误地挑出来杀掉了,测谎仪也测不了这么准啊。剩下的都是为了保命宁可当奴才的人。剃这个头也等于是打上了个‘奴才’的记号。头都剃了,将来还有脸面反抗么?当年蒙古人怕汉人反抗,不准汉人家里有菜刀,还要杀光汉人的四大姓……多笨的办法啊,早知道也给天下汉人剃一遍头,啥都解决了。呵呵,到底是‘真正的野蛮人’啊,就是不如你们这些‘一半的野蛮人’会想办法。”
广武哈哈笑着:
“向将军过奖了。”
但是广武刚才说过的另一句话,向小强却更感兴趣。这也许会和下面的北伐有关。
“除了土壤更好,”向小强接着问道,“还有你说你的统治更合法,还有这个时代造反更难,是什么意思?”
广武说道:
“这个很好理解。这也是我和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的最根本的区别。我是皇帝,是一国之君,是君权神授。我身为爱新觉罗氏后裔,不管怎样当上皇帝,我只要当上皇帝,就天然合法。我终生统治,谁也不会觉得不对。而他们三个就不同了。他们三个只是政治家,希特勒的权力来自人民投票,是民授;墨索里尼的权力来自国王授予,是君授;斯大林的权力是列宁给他的,而列宁的权力是用暴力从临时政府那里抢来的。
“他们三人的权力天生都有很大问题。我是君主,我终生掌权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我把权力传给儿子,人们也会觉得很正常。而他们是政客,别说把权力传给儿子,就算只想终生掌权,人民都会觉得不对,觉得这样不行。人民会想,你这样跟君主制有什么区别?你这样做,我们还有什么必要继续拥戴你?
“所以说,一个君主独…裁很容易,而一个政客想独…裁的话,难度会大得多,遭遇到的反对也会强得多。为了垄断住权力,甚至为了把权力传给儿子,独…裁政客就要在清洗异己、愚弄国民、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他们的手段必定要比君主残酷几倍。但尽管如此,他们屁股下的位子和我相比,还是脆弱得多的。因为,我的独…裁天生合法,而他们的天生就不合法。”
广武说的这番话,向小强倒是第一次听到。不过想想看还是蛮有道理的。这也解释了现在的几个独…裁者,还有后世那些亚洲的、非洲的、拉美的独…裁者们,为什么会动辄屠杀掉国内十几分之一人口、甚至几分之一的人口,而那些国家在君主时期,却从没有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并不代表广武皇帝就没做过这样的事。现在的北清太封闭了,外界很难知道里面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也许广武皇帝的这番话,在为自己漂白?是在为自己和斯大林那样的杀人魔王划清界限?
“至于这个时代造反更难,”广武继续说道,“就更好理解了。在冷兵器时代,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要一人登高一呼,众人揭竿而起,拿着镰刀锄头粪叉子都能攻州克县。为什么?农民军和政府军在装备上差别不大。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我手里有机枪,有轻重火炮,有坦克,有飞机。而老百姓手里的呢?还是只有镰刀锄头粪叉子。这样,就算他们再活不下去、再不怕死,也是不可能反得起来的。
“即使是老百姓偶然弄到了一批武器,他们也不可能很好的使用。尤其是一些重武器,那都是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操作的,而且需要整个国家的后勤系统来支持,才可以发挥作用。比如你们扶持的太行山游击队,他们的武器算是各支反军中最好的了。但是怎样呢?也只能是在山里、在我们重武器进不去的地方打打游击。”
向小强盯着广武的眼睛,冷笑道:
“皇帝陛下,你不要忘了,操纵你的那些机枪、轻重火炮、坦克、飞机的,可都是老百姓的儿子。”
广武微笑道:
“那你知道为什么我一定要那些‘老百姓的儿子’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服役吗?”
向小强明白了。他说的是“异地当兵”。异地当兵虽说是现代军队的国际惯例,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恋家、以及和本地家族有太多瓜葛,而导致打仗的时候部队难以一拉就走……等各种麻烦。但是在清军这里,好像有了另外的意思。
只要那些士兵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家乡父老,奉命下起手来,心中的负担也会降到最轻。再配以立功升职等利诱,那些愚昧无知的士兵们,甚至可能会很高兴地去完成血腥的任务。长江北岸那些兴奋地捕杀南逃者的清兵们,不就是这样的么?
是的,就和广武说的一样,北清的人民处在一个完全绝望的环境中。他们水深火热,并且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没有任何办法改变命运。
除了……
外力。
是的,只要还没进入核武时代,独…裁者的江山就不是铁打的。即使无法从内部坍塌,也有可能从外部摧毁。
向小强也舀了一勺猴脑,微笑着填进嘴里,强忍着那股恶心的腥臊气,露出惬意的神情,笑道:
“皇帝陛下,现在只是三十年代,你也没有核武器,那只好算你倒霉了。”
广武皇帝一怔,郑玉璁也一怔,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莫名其妙地看着向小强。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67集 南明侵略赔偿条约
这顿午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开始还是广武和向小强你来我往,到了后来,则基本是广武一个人在说话了。广武好像真如向小强所说的,并不是要讨论出什么结果,也并没有固定的话题,只是好久没人和他这么平起平坐的讨论了。这次他逮住一次机会,非把瘾过足了不可。
尽管向小强口才也很好,但这不是演讲,而是近乎深度探讨了。向小强无论“理论水平”还是知识面,都远不及眼前这个皇帝。而广武皇帝始终是微笑着彬彬有礼,但微笑着说出的话,在向小强听来却总是嚣张之极,几乎每一句话都毫不客气地抽打他这个大明将军的自尊心上。他不时忿忿地反驳一两句,但马上就被广武广博的知识面和高深的理论水平给轻轻拨到一边去了。向小强越来越郁闷,明明觉得自己很有理,但反而好像个愤青一样,徒劳无功地试图驳倒一个见多识广的洋博士……
自己这个从后世领先几十年的世界来的人,此刻竟然感觉自己一点优势也没有,反而处处输给这个几十年前的人。他暗暗打定主意,回到后世后第一件事,就是得把高中历史书本翻出来一把火烧了。
太丢人了。
……
广武明显也很是享受这种感觉,微笑着,不急不躁地,一会儿敬酒一会儿让菜,自我感觉也是好的不得了。他知道,平时身边的人对自己唯唯诺诺,那不是维诺自己的学识,而是在维诺自己手中的刀和枪,在维诺自己对他们的生杀大权。而现在完全不同。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手下的,反而是自己敌对政权中最有权势的人,是南明的中将伯爵,还是“抗清英雄”。这个人完全可以不鸟自己,但眼前却被自己“探讨”得哑口无言。这种良好感觉,真是从未有过的。
但是广武心中却很是清楚,眼前这个人毕竟和自己不是一边儿的,所以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心里还是很有数的。现在虽然是在湖中的水榭里,没有别人,四面也是广阔的湖水,但是不代表现在说的话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起码,旁边还有个南明郡主呢。自己和向小强谈了这么久,向小强回去后肯定会成为南明当局“审问”的焦点,无论朱佑榕还是内阁政府,都会对这顿饭谈了什么产生浓厚的兴趣。向小强也会积极地把两人的每一句话回忆出来,供南明情报人员分析。
所以,广武皇帝严格地把话题只控制在“观点探讨”的范围内,对于明清双方一些具体的政治、外交、军事举措,则很小心地避而不谈。他知道即便自己无意地聊上几句,南明那些情报人员很可能就会分析出不少东西来。向小强两次有意识地把话题往清军大演习上、还有日清关系上引,但广武总是立刻就识破他在套情报,,笑呵呵地摆摆手:
“今天难得我们坐在一起,不谈那些俗事儿。”
这样一来,向小强就没办法了。
……
下午,广武皇帝从两人的视野中消失了,大概又去忙他的事情了。向小强和郑玉璁由几个宫女、和一个卫队长陪同着,在传说中的避暑山庄里游览了一番。当然,只限于允许他们到的地方。那个卫队长跟他们解释说,今天上午,明清双方已经分别在北京和南京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对外公布了双方签署的条约。
当然,北清的记者招待会只有常驻各国大使馆内的外国记者。黄面孔的记者只有《大清日报》一家。而南京的记者招待会真正是中外记者如云,可惜向小强他们现在身在北清,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条约公布后,南明民众是什么反应,国际上是什么反应。这些暂时都只能猜。
条约的正式名字是《旅顺条约》,条约原件的文本封面也是《旅顺条约》,但是卫队长给向小强二人提起的时候,总是说《南明侵略赔偿条约》。向小强一听就一肚子火,以为他是故意的,就冷冷说道:
“你说的不就是《旅顺条约》吗?”
这个卫队长显得很茫然,反问道:
“什么《旅顺条约》?”
向小强也愣了一下,说道:
“就是我们这次在旅顺签署的条约啊!”
“哦,”卫队长明白他说的什么了,笑道,“向大人说的,不就是《南明侵略赔偿条约》吗?……哦,原来是在旅顺签署的,那说《旅顺条约》应该也没什么错吧……”
向小强压着火气,说道:
“不是没什么错,是条约封面上白纸黑字写得就叫《旅顺条约》,你这个《南明侵略赔偿条约》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这个卫队长级别不高,听他这样一说,立刻紧张起来,脸上也没有笑容了,狐疑的眼睛眯着,说道:
“向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你们侵略我们,现在又来跟我们求和,才签的这份赔偿条约……怎么不是《南明侵略赔偿条约》?”
“嘿!”向小强又好气又好笑,“你还真认为是我们侵略你们?”
卫队长明显也在强忍着怒火,尽量礼貌地说道:
“向大人,你们要没侵略我们,总不会平白无故的给我们赔偿吧?”
向小强盯着他,一时却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盯了片刻,他拍拍这个卫队长的肩膀,摇头叹道:
“算了,将来有一天,你会知道一切的。”
……
条约已经对外公布快8个小时了。按照经验,南京街头这时候应该炸开锅了,各家报馆的号外也都出来了,金陵广播公司的政论节目上,嘉宾们也该吵成一锅粥了。
但是在这里,什么也不知道。四周静悄悄的,近处的宫女们低着头往来穿梭,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