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有支军队叫北洋 >

第145章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45章

小说: 有支军队叫北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实,因为王宾对东三省的大力发展,平等的社会环境以及大量的机遇,纷纷引来不少的商人前来投资,再有强大的军队作为地位的保障,东三省要是再不兴盛起来,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熊希龄的这一记马屁,大大的拍到了王宾的心中,让王宾有些飘飘然。

纵使有些飘飘然,但是重要的事情王宾还是没有忘记。

“这一次叫希龄你过来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询问一下,这财政上面如果要是突然的有一大笔支出的话,会不会有些紧张。”

王宾的这句话问的熊希龄没头没脑的,但是从王宾的语气当中熊希龄还是猜出大人估计一个计划什么的。

当即便开口说道:“这要看大人是什么样的支出了,要是在三百万两以内财政虽然有着吃紧,但是还是能够维持下去的,一旦超过了三百万两属下也是有心无力。”

听了熊希龄的话之后,王宾想了一下三百万两银子估计是够了,下面自己所要做的只是等待朝廷的动作即可。(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挥军直隶

1907年的五月份,在朝廷完成了对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一系列的事后活动之后,新皇的登基才被提到了日程上面来。

在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礼部尚书随即奏请即位,此刻的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

皇帝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行完礼后,官员们各就各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

溥仪在太和殿即皇帝位,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在午门上鸣钟鼓。

最后还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

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

这些过程虽然简单,但是溥仪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又怎么可能坐的住,刚开始对于这个小皇帝来说还是有些好奇的。

坐在龙椅上面,看着下面许多人在朝自己跪拜,但是作为一个小孩子天性好动,自然想要动来动去的,但是又无法从龙椅上面下来。

到后来自然是大哭特哭。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景,小皇帝在上面哭着,下面的大臣在跪拜着。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这一次的登基仪式给完成,登基仪式在完成之后没多久,深宫当中便传来的隆裕的懿旨。

说现在新皇刚刚登基,天下百姓心思未定,还需要皇室来安慰一下这天下的民心,随即提出来的要南巡的主张。

这一次隆裕南巡的主张十分的突然,没有任何的风声传出来,就好像是太后突然决定的一般,将这些大臣打了个措手不及。

想要反对,却发现隆裕早就做好了种种的准备,这些大臣无奈之下只好遵从隆裕太后的旨意,纷纷南巡。

这一次的南巡明面上看来是为了安抚民心,实际上是做什么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

南巡的消息传出来之后,隆裕先是指定了几个大臣留守京师,当然这其中必然是有王英楷的,随后隆裕又允许这一次的南巡,各个大臣可以携带家眷。

这一说法更是让这些大臣有些莫名其妙的,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出巡将自己手下大臣的家眷全部带着的规矩。

这些大臣自然没有答应,不过对于满清的权贵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既然允许带家眷,那就带着呗。

反正又不是自己掏钱,有便宜不占天理难容。

于是在隆裕的带领之下,新皇和一大帮子的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离开的京师,朝着南方巡视而去。

在南方两广总督周馥和闽浙总督丁振铎早就做好的迎驾的准备,早早的便派出的各地新军弹压地面,防止出现各种混乱。

南巡开始之后,王宾也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自己也是该进行下一步出兵关外的举动。

随即王宾便开始通过王英楷和王士珍、冯国璋等人进行联络,商议在銮驾走出江苏之后,便立马展开行动。

按照目前隆裕的速度,离开直隶都还要一段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发动的话,还是会给朝廷一定的反应的时间。

而王宾自己所需要的就是不给朝廷任何反应的时间,直接完成定局,让朝廷无力回天。

隆裕一行人走走停停的,终于在六月初的时候到达了南方,王宾也终于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怎么样了,大人的命令下来的没?”

榆关的一间房屋里面,马龙标等人朝着段祺瑞问道。

自从上次,王宾传来了让他们随时做好出兵关外的准备之后,马龙标等人可谓是鼓足了劲,准备大展身手。

奈何这出兵关外的消息却一直都没有传过来,让马龙标等人都是等的有些焦急,这一次马龙标等人又听说这个皇帝又去南巡了,简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于是每天马龙标等人都在可怜巴巴的等待王宾出兵关外的命令,一有电报过来,便会聚在一起看这电报里面的内容,是不是他们想要看见的。

段祺瑞看着马龙标等人充满期待的目光,不禁在自己的心中哑然一笑,随即便将电报当中的内容告诉给马龙标等人。

“这一次的电报嘛,的确是你们想要的。”

马龙标等人一听到这话,立马就十分高兴的知道,这上面的内容是让自己这些人出兵关内

顿时便将电报拿了过来翻看起来,电报上面的内容只有寥寥数字,大致的意思便是让段祺瑞等人出兵关内,直奔京师。

到时候在京师里面自然会有人接应。

六月七号、八号、号这两天对于中国的局势来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算得上直接的影响了未来中国的进程。

这两天里面所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直接奠定了清王朝的没落以及一个新生的中国崛起,同时这一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面,决定未来的命运。

六月七号的晚上,王宾所属的四个镇的军力在王英楷的接应之下,顺利在京城会师,并且在第一时间和王士珍等人进行汇合。

汇合完成之后,段祺瑞等人便开始对京师进行封锁,把控了各个要紧之地。

当天便有不少留在京师当中大臣、满清权贵在王英楷“善意”的提醒之下逃离了京师,这个时候整个直隶都落在了北洋一系的手上。

控制京师之后,王英楷和段祺瑞等人便迅速的掌控了整个直隶,把握住了直隶的各个要道其前锋部队还渗入了山西北部的大同府和山东的济南府。

在掌握住了局势之后,王宾等人并没有发布什么电告,而是先将在京师的京镇给强行解散,并且接管了清廷的国库。

这个时候,北洋一系和朝廷的分裂已然彻底的显露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所谓共和与宪政

建设国家就宛如向高处爬一般,当自己准备搭个架子准备前往高处时,下面却总是有人拆你的台,于是便会停滞了,国家难以再爬向更高地方,或者脚步放缓了。

这个时代什么所谓的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在王宾看来这所谓共和,无非就是旧权威已经被打倒推翻,新权威没有树立起来,大家伙都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时代,民主共和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不外乎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向上爬的机会而已。

虽然有着一群志士,但是更多的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辈。

自近代一来,为什么一个个的大军阀都在无比的重视这个民主共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成为总统的希望。

因此一个个都赞同共和的办法,却忘记了规矩的作用,在清末这个乱世的年代谈这个所谓的体制、民心啊,都是虾**扯淡,实力才是最主要的东西。

之所以共和“深入人心”了,那是因为毕竟大总统几年可以一换,各位军门都有指望,谁不想自己登上大总统和北洋首领的宝座。

所以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对所谓共和大谈特谈,无非是共和的概念满足了某些人的欲望,在法律的执行力无比低下的清末,共和只是空口无凭。

之有用自己的实力所保障出来的规矩,才是值得相信的,在规矩的束缚之下,律法的监督自然而然的便会执行到位。

被规则所约束,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意味着失去自由,相反规矩出现,本身也只是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

因此在王宾入主京师之后,所要成立的政权首先就排除了所谓的民主共和,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所谓共和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往往只能够毫不知情的成为一张张选票。

此刻放在王宾面前的只有利用自己的实力,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和律法,因此宪政一途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汉唐强盛是因为那时世界各国都没有宪法更没有搞宪政的国家,更何况君主的开明政治的清廉,足以让一个国家强盛起来。

宪法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让执政者必须依法治国,不可为谋私利恣意妄为。

在各国都没有宪法时,儒教的自律帮着****官员约束了一些行为,所以那时****官员做的比其他国家规矩。

官员做的好,国家当然会强盛了。

等到了满清准备玩宪法的时候,英国人却已经玩了数百年,其他西方国家也跟着英国玩宪法玩成了“列强”。

直到这个时候,被列强欺负了许久的满清才刚开始准备玩,虽然开始玩宪政,但是一切都太迟了。

而且由于满清以其统治者利益为重,玩宪政玩的很被动很不到位,光喊着要玩宪政,却又不断的将立宪的时间退后,不想在皇权的上面添加一个“紧箍咒”,将皇权限制于律法之内。

所以满清之亡非亡于宪政,而是因为没有玩好宪政,放弃不下自己手中的权力,抑或是舍不得搞宪政这一套。

所谓“宪政”,在王宾看来不过是说,当官的也都该守规矩;近现代的中国最大最多的祸害,就是当官不守规矩;社会一旦失去了基本的规矩,就会变成弱肉强食的野兽丛林,满清晚期的乱局,便是出现于此。

拿下直隶之后王宾便让熊希龄着手挑选出一批精通律法的人才,开始为宪政做准备。

到达京师之后,王宾便找到了王英楷,询问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王叔,目前我北洋一系在北方的掌控力度如何了。”

说实话,王宾其实就是在比较含蓄的问,经过这一次的动作之后,自己这一方从满清手上所抢到的地盘有多少。

“呵呵佑德,这一次我们可谓是赚大发了,不仅将北洋和京师掌握在了手中,而且目前还完全掌握了山西和山东这两个省份,河南亦是在其北部的开封驻扎了一协的军力,估计过不了多长的时间,河南便也能够掌握。”

王宾在听了王英楷的话之后,对于目前的情况也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直隶的的控制速度是最快的。

直隶本来就是北洋的一系的大本营,在京师里面的高官大多数都南巡之后,有着王英楷和王士珍等北洋大佬的帮助,控制直隶不过是一件小事情。

而山西和山东都是紧挨着直隶,其中山东又是王宾的老家所在之地,王氏一族在山东的影响力不是吹的,多多少少能够影响下面的老百姓和上层的官府。

再加之这一次王英楷亲自派出的自己的老本:第二镇驻扎山东弹压地面,还有山东巡抚也是早早就投向了王宾的段芝贵,山东的掌控力度也是不弱。

至于山西只不过是因为靠的直隶太近了,而且王宾目前如此势大,分分钟就能够派兵把他给秒了。

所以这个山西巡抚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就半推半就的投入了王宾的怀抱当中。

六月十日,各大报纸纷纷对这一次的政变进行了报道,这一次的政变完全是乘着皇帝和太后南巡的机会所突然的发动的,一举之下便控制住了满清的政治中心直隶。

此外还有山西、山东以及河南,而且这一次的政变在成功之后,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是建立的一个宪政的政府。

这一次的政变可以说,所有有点头脑的人都意识到了,只不过没有料到在这么断的时间里面就拿下了北方而已。

消息一经传出,北方的一些巡抚都感觉自己要被王宾给吞并了,一时之间都在考虑如何才能够体面的,在保留自己权力的情况下倒向的王宾。

这些巡抚把官做的那么大,一个个自然不是什么废物,自然知道自己手下的“军队”是打不过王宾的,自然要为自己好好的考虑一下。

在南方,情况则是有些不同,南方在周馥和丁振铎这两位忠于满清的边疆大臣的弹压之下,自然是不余遗力的支持满清朝廷。(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南清朝

1907年的六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