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福王-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喜老爷了,据负责主持这次分配的史大人所言。仅倭寇自己去年就挖出好几千万两白银!”别看这个数量已经够庞大的了,但秘密率领商队前往倭岛的闵文达却很清楚那些矮子挖矿的技术有多原始。
“期限呢?”稳住,稳住!绝不能激动!闵洪学能作为浙党的代表前往倭岛,除了他是温体仁的同乡,还因为早在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矿山。有那些从家乡聘请来的高手在,他很有信心自己折腾一年的产量能顶倭寇挖上十年。
“三年!史大人说了,三年之内随便怎么挖,朝廷一概不予过问!”
“才三年?这时间也太短了点……”闵洪学难免有点失望,按照朝廷给开出条件他们这些人只能分到半成的利润。就三年的时间恐怕还不足以弥补整个浙党的损失。
“不短了!老爷您看看这份和约,我们可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哦!”知道自家老爷是个正人君子,对这经商的套路不太熟悉,闵文达赶紧解释道:“我们这次雇佣的全都是棒子。对这些人只要管饭就行,根本不需要支付任何工钱。只要人手够就让他们日夜不停地劳做,小人敢保证要不了三年就能把这座银山给挖去一半!”
猛地一拍脑袋,闵洪学这才想起而棒子们在没有拿到大明的绿本本前是不受任何保护的。“那我们现在募集到了多少壮劳力。是否能满足所需?”
“回老爷的话,自从您决定要去倭岛后,小人就已经开始招募劳工了。到现在……”翻了翻随身的帐簿。闵文达有点难为情地道:“一共有一万两千余人,但如果想完成我们的目标最少还需要三万人才行!”
“那就赶紧去招啊!还愣在这里做什么?”闵洪学急了,也不顾棒子国最近在搞内讧,对自己的管家道:“眼下还有半个月就要出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必须给我招到十万劳工!”
十……十万?自家老爷这是想在三年内就把石见银山给搬回大明去啊?闵文达苦着个脸道:“老爷这可不好办啊……”
“有什么难办的?就那棒子国两个来路不明国主,还敢阻止我们招募劳工不成?”闵洪学很愤怒,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放着,总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而眼看着那么大座银山又长翅膀飞走了吧?“派人去告诉他们,谁要给本老爷添堵,我就去史道邻那里状告他们意图谋反!让他这一辈子都别想安生!”
“不……不是他们在捣乱!”闵文达抹了抹冷汗,自家这老爷怎么也开始变得蛮不讲理起来了?居然靠着朝廷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恐吓那两个派人去皇帝面前哭鼻子的倒霉蛋?“抽中了甲斐金矿的东林党人,有资格去骏河金矿的楚党,还有凤阳府内那些闲散皇亲组成的皇家商队都在招人!您也知道,我们当初开出的条件实在是……”
“奸佞!一**佞!”这些家伙简直就是阴魂不散,以前在朝堂上争权夺利也就算了,毕竟大家都倒了霉。可现在还来抢劳工,就太不地道了点,特别是那群闲散皇亲不好好地在家呆着被人当猪养也跑来凑什么热闹?“照他们的条件开,另外将军那边不是为了奖励我们在此次平倭战役中做出的贡献,还特别批了二十万倭女的名额么?一起做为条件写出去,再告诉那些棒子,只要替我们认真干活不但有饭吃有钱领还有暖被窝的!”
“那工钱定多少?”饭肯定要给人家吃饱,不然哪有力气来干活啊!倭女什么的也不用在意,反正是一两银子一个批发来的,大不了少把残次品留下不往国内运呗。但要是还给工钱的话,闵文达就真有点心疼了。
“十两!一个月十两!”发现管家还傻乎乎地站着,闵洪学很是不耐烦地提醒道:“赶紧去写,另外照以前对付那些佃户的规矩拟个章程出来,我要他们左手接银子右手就给我掏出来!”
“是!”闵文达终于反应过来了,所谓的工钱不过是镜花水月看得见摸不着的,也就骗骗棒子而已,恐怕那东林士人什么的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吧。要不然他们会傻乎乎地开出六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强征入学(上)
要说这崇祯五年还真就是胡闹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大明镇国将军出征倭岛,路过棒子国的时候硬生生整出来两个国主,还让他们大老远地派人跑到南京紫禁城里去找崇祯讨说法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就是到了目的地这死胖子也没个正经,钱途一片光明的烧杀劫掠他不去做,非得把倭岛国主改个封号叫什么奥特曼又害怕人家寂寞无聊顺便添了个哥斯拉,最不可接受的是他居然傻乎乎地租下人家不要的地。这不是胡闹是什么?就因为他接下这么个烂摊子,大明朝廷一年就得多照顾几十万张吃饭的嘴。
比镇国将军更会胡闹的就是那个至今赖在南京不肯走的崇祯皇帝。也没人知道这昏君成天带着那票皇党奸佞在忙些什么,居然都没空召见他那两个孙子派来的使臣。谁让他是皇帝呢,有那死胖子的百万大军在背后撑腰也没人敢说什么,只能任他胡闹了。但是再胡闹也得有个限度吧,怎么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掏空了大半个国库?要知道那可是江南士人跟辽东鞑子好几十年的积蓄,仅被花出去的就足足有四万万两白银!这到底是皇帝,还是专吃白银的蝗虫啊?
昏庸的皇帝不着调,从不讲道理的镇国将军更是一味胡闹,终于把满朝文武给激怒了。这还真把士人不放眼里了啊?虽然面对这两个手握重兵的祸害没人敢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他们还是采用自己的方式提出了严重抗议。以周延儒为代表的重臣们一致决定干脆辞职不做,把这个国家交给那群皇党奸佞去打理,而他们则凑钱去棒子国招劳工上倭岛,也让这俩小子看看士人们真要胡闹起来那动静绝对不比他们小。
当然了,无论是皇党还是士人他们敢胡闹那是因为吃得饱穿得暖,闲得没事做了。但大明的老百姓可没那胆子跟着瞎参合,至少贵州黎平府的百姓就不敢。即便是朝廷在崇祯五年初就已经下过诏令。宣布从即日起将农税减至一成,但这个穷地方的百姓还是得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忙碌,以至于他们都没空去关心新来的知府大人在做什么。
可要真说不关心吧那也有点不恰当,至少就有人偷偷打探过城外突然围起超过两百亩的荒地又大兴土木地是为了什么。听说湖广那边的王爷多得都快扎堆了,这该不是收拾完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土司老爷后,又要把那些祸害给搬过来?然而百姓们担心归担心,却没人愿意为这么点小事去冒任何风险,因为这黎平府里有两个人的来头实在太大。
已经隶属于秦良玉麾下南方兵团负责镇守黎平府的黄飞鸾,别看这名字挺女性化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汉子。就算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而把他当成了女人,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派兵包围土司府。将那票试图跟朝廷作对的土司老爷拖到大街上满门抄斩的女人也没人敢惹。
比黄飞鸾来头更大的是那个知府大人,前户部四川司主事没什么了不起,温文尔雅的诸葛羲也并没什么吓人的地方,但他却有个在西南地区享有极高威望的老祖宗诸葛亮。他能来黎平府除了朝廷要彻底收拾掉土司以外还因为他够倒霉,居然在崇祯三年就被堵胤锡给盯上,并于次年被忽悠到这么个穷地方,也算是在追随先人的脚步了。
这两位的行事手段,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当年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的时候以杀止乱到还说得过去,正是因为有了这招。世世代代被土司老爷们压地快喘不过气的百姓才第一次种上了属于自己的地。强行推广玉米土豆,宣称不种就抓进大牢的政策也已经被接受,毕竟就是那些他们从没听过的东西才让好几辈人做梦都不敢想的敞开肚皮吃顿包饭变成了现实。政策都是好政策,但他们就不懂得有话好好说吗?
其实诸葛羲也不是不想好好说话。可那有用吗?上任之初负责西南地区政务的堵胤锡就交代过,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困难也必须在三年内就做到治下百姓有地耕有饭吃,这个任务听起来难做起来更难。黎平府本来就山多地少,原本诸葛羲想参照洛阳的做法高价把那些被世袭土司们给捏在手里的地给赎回来收归国有后再次分配。但人家不乐意啊。当土司们听说新来的知府老爷是为这事召集他们的时候,要么就是找各种理由不到场,要么就派个下人来应付应付。即便是那些住得近势力相对小点的也敢狮子大开口,喊出一亩地一千两白银的天价。
随着辽东战事的结束,秦良玉大军的回归,他们这些一直忍气吞声的知府腰杆也硬了起来,既然土司们不给面子,那诸葛羲也就只能给他们耍横了。不卖地是吧,那就直接灭门抄家!想反抗?就土司手里那点家丁,在从辽东回来的将士们面前还不如一只蚂蚁。想托关系走后门?在这西南地区谁还能有秦老太婆的面子大?而她都把属于石柱县土司的地给交了出来,其他人还敢说什么?
被人抄家灭族和在交出土地然后领固定俸禄之间,土司们非常明智地选择了后者,不到半年的时间这黎平府的所有土地都被收归国有统一分配。可等诸葛羲准备推广玉米土豆解决民众温饱的时候,这些家伙又在背地里搞起了小动作。他们仗着多年积下的淫威,派出尚未被剿灭的家丁开始四处散播谣言,哄骗那些没读过书的老百姓于官府作对,坚决不种新作物。
诸葛羲对着土司可以痛下杀手,但对着老百姓却只能点哄带骗外加恐吓。在被关进大牢与被人抽两鞭子之间,百姓们也很识时务地纷纷到衙门领了良种,然后老实地侍弄起来。而为了防止土司们破坏生产,诸葛羲也不得不请求黄飞鸾派驻大队人马进驻各村各寨昼夜巡视。直到第一年收成下来,那些土司的谣言不攻自破后这项任务才由得到了实惠的百姓们接收过去。
但饱受欺凌的百姓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转变固有观念,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土司老爷就算是遭了难那也比他们懂得更多,以至于就算官府事先做出了解释他们也会在土司老爷们的忽悠下表示怀疑。所以诸葛羲只能胡闹,只能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让整个黎平府处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怖氛围中。直到有一天民智开启,土司再也不能仗着自己识几个字就随意糊弄百姓了,他才敢放手。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六年正月里颁布的新命令就更让百姓们惶恐不安,所有八至十三岁的少年无论男女必须在二月初二这天由家中老者带领赶到府衙,逾期不到者若经查实以谋反罪论处。这俩祸害到底要干什么?征兵?没听说要这么小的,更没听过朝廷为难得要招女兵了,而且那黄恶人虽然霸道但从没强拉过壮丁,想跟他一起去吃皇粮那比登天还难。龙抬头请吃混沌?这里是贫穷的黎平府,又不是住了一家胖子的洛阳。就知府那点俸禄还不够招待这几万人喝碗稀粥的呢。
“土司老爷,这次知府大人又要做什么?”虽然现在的土司已经被欺负得不成样子,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盘唐二贵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以后别再这么叫了!”西山土司皱起了眉头无比痛恨现在这个身份,正是因为顶了个名头他才享受了那些泥腿子没法享受的一家只准生一个娃的民族政策!幸亏他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女暂时不用为这事担心,但倒霉就在于最小的女儿还差两个月才满十三岁,而那三个孙子却都已经满了八岁。“我要是知道的话,能这么早就来候着吗?”
瞧瞧眼前这占地两百余亩的宅子,那门两旁的石狮子都比自己还大了。再看看那露出墙头的亭台楼阁,隐约听见的潺潺水声。这应该就是传说中某位王爷的居所了吧,再联想起曾经听说大明的王爷都有特殊爱好,西山土司禁不住心里开始打起鼓来。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这王府大院呢?这大明朝廷到底要把人给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完?自己可是土司,不是那些泥腿子,要是把身边的儿孙都给送了进去,那将来还有谁来替他养老送终?
趁天还没亮赶紧逃?西山土司要有这胆子的话。也不至于大老远地从西山阳洞司那边赶过来了。他现在只能祈祷,祈祷那两个不把土司当干部的新任官员别把事做太绝,至少看在自己比较老实的份上把这倒霉的名头给去掉。好让自己开枝散叶。
“肃静!”天终于大亮,就在众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等待答案揭晓时,该来的终于来了。随着衙役们的喊声,黎平知府诸葛羲带着一票凶神恶煞的兵痞出现在远处,眼力好的人发现这次他们的队伍中多出来不少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儒生。
看来自己的预感没错,西山土司开始哀叹起来。如果不是哪位王爷迁居至此,小小的黎平府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