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锦衣卫-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太祖的那几首诗词——张知秋可以保证,只要自己敢于出手,哪怕就是能够活到满清时代,那也是唯有一个被诛九族的命!
既然如此,张知秋干脆准备放弃这个读书人的身份了……
PS:内外交困,是以很抱歉……
恢复更新。
爬走。
第九十六章药典
2012…3…823:38:33字数:3099
对于自己在明朝要如何生存的问题,张知秋一直都还没有想的十分地清楚透彻。
不同于“记忆中”自己所曾经生活过的永乐时代,那时的大明虽然问题一样是不少,但总体而言国富民强,可谓是大明国势最为强大的时期,根本没有如今崇祯所要面对的这一堆内忧外患。
因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所可能引发的“蝴蝶效应”心怀戒惧,张知秋一直都在小心谨慎地尽量避免让自己“有所作为”,唯恐一不小心就绝了自己回归现代的路。
其实事情到了眼下地这一步,张知秋已经不大相信自己一个穿越者可以毁灭世界未来的可能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应该是早已经被毁灭了才是。
但是,虽然毁灭全人类的未来可能确实是有些力所不逮,但是毁灭自己的未来地可能还是客观存在的,更何况张知秋也根本就不敢去赌。
不过,在现代认识了那个极有可能是与明朝的古人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张三之后,张知秋现在所最需要去做的,便是尽快落实这个事情地真伪。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关系到张知秋在大明未来地行事准则,对于他寻找自己的父母,也是有着实际地意义的。
如果事实能够证明现代的张三与明朝地张丹枫的血缘关系的话,那么一些相关地时空理论便能够得以证实,对于张知秋把握自己日后行事的分寸,也就有了一个可以用来具体衡量的标准。
就当前而言,张知秋倾向于认同那个“时空节点”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框架之下,穿越与改变历史,都已不是什么问题。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穿越者所造成地每一次细微的历史改变,都将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历史分支,而这个新的分支与原来的这个历史主干,在这些改变之后也还可以会有一些“相交之处”,这便是那些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新的历史分支改变不大的话,它还是极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后与原来的历史重新“合流”的,这便是所谓“历史的惯性”。
但是,如果新的历史分支被改变很大的话,那么在一些双方共有地重大事件处便会形成一个不同历史分支间的“时空结点”,通过这个“时空结点”,穿越者仍然可以穿越回自己原本的历史空间去。
当然,如果穿越者在回归到原本的历史时空之后,这个时空的历史则还是没有被改变的,除非他再次地作出一些影响历史未来走向的事情,再次地产生一个新的历史分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越者不能赶在一个历史分支与原历史时空地最后一个“时空结点”前返回到原有地时空的话,那么他也将永远地不能够回到自己的时空里了。
换句话说,在他原本的历史时空里,也可以就此被认为是死亡了,而此后与其相关的所有历史,也将会因此而做出改变。
这些理论,张知秋是在自己的那个关于未来地记忆中找到的,虽然还没有能够验明真假,但他决心从现在开始就来做这件工作。
虽然不知道这个所谓地“时空结点”究竟是指多么重大的事件,但张知秋也仔细地想过了,这些事件起码也必须是要重大到能够影响历史地走向才够分量,但具体是到什么程度,却还是要在实践中去自行琢磨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知秋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可以做的事情也还是非常地多的,只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是逆天到完全彻底地改变历史,那么这种“时空结点”就会多的数不胜数。
比如象是如今,虽然自己所参与地辎重营一战,尽管可能已经是改变了历史,但是在历史自身的惯性之下,显然却是已经做出了自我修正,对于自身未来在二十一世纪的走向根本就没有任何地影响。
至于说张知秋为什么敢于做出如此地结论——难道象现在这样不受任何限制地、可以随时进行与现代间的穿越,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吗?
如果历史真的是已经因为张知秋的所作所为而发生了改变,那么张知秋就应该是只有在某些两个时空所共有地重大事件发生时,才可以进行这种双向穿越的,但如今的情形却显然是并非如此。
将事情地前因后果认真地思考通透之后,张知秋终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闷气,忍不住地大笑出声。
生活在一个如此憋屈的年代,如果真的是什么都只能看而不能做的话,张知秋情愿自己再也不来!
看着自己身前身后迅速远离的人们,张知秋后知后觉地挠挠后脑,再次让这些远远地关注着他的人们毛骨悚然地嘿嘿一笑,却是自顾地扬长而去了。
饭吃的太饱,酒也喝的有点多——虽然没有什么度数,但这时也已是面红耳赤,张知秋边走边思量,以目前的这种形象去见张丹枫,显然是不大可能给人留下一个什么好印象的。
所谓地“无欲则刚”,张知秋现在心中满是欲望——想要结交、讨好某人,当然也是一种欲望,是以他这时自然也就“刚”不起来了。
因为担心自己此刻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张知秋略作思量之后,还是径自地奔回了老孙头家里自己的卧室之中。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昔日地实践中又不乏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充足经验,知道张丹枫是医师职业的张知秋,这时却是准备先去现代啃点中医方面的图书,以增加自己在实战中的一些“人品值”。
不同于大明,现代书店可都是开放式的,读者可以随意地去挑选、阅读自己所喜欢的任何书籍,哪怕是看个一天都没有人会理会你。
在下意识地关门闭窗之后,张知秋走了两步又转回身来,将已经插好地门闩取了下来。
此刻地时间已然是到了下午,距离今天地第二顿饭的时间也已经不远了,以往虽然没有被人来叫吃饭的经历,但张知秋却是不敢保证会没有人来。
事实上,张知秋是在想到小环之后才做这个准备的——其他人不好说,但如果小丫头已经从老张头家里赶回来的话,却是一定会过来叫自己吃饭的。
从辎重营中开始,张知秋在连续地吃了十多天地玉米面窝头、山药蛋之后,如今只要闻到那玉米糊糊的味道就有些开始顶胃了。
北京的书店很多,张知秋坐车直奔西单新华书店,一来这里是北京最大的书店,二来还是方便,公交站台紧邻书店,不用多走冤枉路。
其实,张知秋做这么些准备工作,也不过只是想到仁和堂去应聘一个店员的职位,这样才能方便于近距离地与身为坐堂医师的张丹枫接触,也好早日搞明白自己的疑惑。
虽然不是专业的书店,但是关于中医的书仍然是多到让张知秋眼晕,在咬着牙齿转了两圈之后,张知秋最终恶狠狠地挑出来一本……画册。
不是张知秋不求上进,实在是那些书他根本就看不懂——关于中医的书籍,基本都是些古代的专著,现代的作品虽然不少,但却绝对没有那么全面论述的。
当然,如果是一定要找出一本例外来的话,张知秋此刻手中所抱的这本画册便是了。
这是一套名为《中医药典图册》的鸿篇巨著,全篇配置了植物类药材高清地多角度各个生长时期地照片,以及其作为药材制成品后的照片,甚至还有其使用疗效以及炮制方法的简单介绍。
张知秋在看过序言之后才知道,这套书之所以会有这么地厚——加起来简直就是堪比《辞海》,是因为它不但收录了传统地中医药材,还包括了其他地诸如藏药、苗药等其他植物类药材,甚至还包括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巫医所采用的一些药用植物!
除此之外,这套图册还收录了一些常用地矿物类药材,包括其产地,产量等也介绍的一清二楚。
张知秋对这套书简直是一见钟情,可惜的就是他这个穷**丝如今却是连买书的钱都也不够,只能是一厢情愿地在这里患单相思了。
图书是彩版印制,照片也很清晰,可以说只要是读通了这套书,做一名合格地中医是还有些不够,但是治疗一些简单地常见病却是没有任何地问题了。
当然,这套书只是介绍了药材本身地疗效,并没有备注具体地组合药方——这样专讲药方的医书是店里最多的,摞在一起足有人高,张知秋怀疑根本就不会有人去看!
书的内容虽然无趣,但是心有所思的张知秋却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值得一说的是,在看书的过程中张知秋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知是否因为这次意外的缘故,竟然变得格外地好使起来,这些自己所看过的图片,却是感觉大多印象清晰地镌刻到了脑海之中!
古人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真的是诚不我欺啊……
PS:蛋疼地发现,在这裸奔和断更的大好日子里,稀稀拉拉地开始掉收藏鸟……
第九十七章求职
2012…3…1016:07:04字数:3071
什么是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知秋今天算是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
大概人在倒霉的时候,确实是做什么都不那么顺遂的:在印象中从来都是在仁和堂大堂内坐诊的张丹枫,偏偏却就是在张知秋兴致勃勃地赶来的时候不在药店!
按说,张知秋要真的只是为了应聘一个药店伙计职位的话,理当应该是找仁和堂地掌柜才是,不过他如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能够保证接近到张丹枫本人,那就只能是来尝试做张丹枫的学徒了。
在这个时代的药店学徒有两种,一种是由店里直接指派店员给药师的,这其实就是一个专职的服务人员。
还有一种,是药师自己所招收的,性质上属于半工半读,日后亦可能有机会转为正式地入门弟子,那时就是苦尽甘来,成为了一个“准医师”。
张知秋所图谋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服务人员的职位,如果真是要让他去学那些中医,他却也根本就没有那个兴趣的。
由此,心中已有定见的张知秋自然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在陪着笑脸塞出两枚大钱之后,顺利地从仁和堂打杂跑腿地二癞子那里打听到了张丹枫家里的地址。
其实,张知秋也完全是可以不出这两枚大钱的,以他如今这“准读书人”的身份,那些药店的学徒们如何表现不敢保证,但是象二癞子这种跑腿打杂的小伙计,却是绝对不敢对他有丝毫不敬的。
如果是在素日里,张知秋自然也是绝对不会如此有病地送上门来被宰的,但如今这不是要想着给自己转型来应聘药店的售货员职位嘛,说不得就要先未雨绸缪地做一些铺垫。
这么做的用意,一来是不着痕迹地拉低自己的身份,为此后应聘店员扫平一些他人认知方面地障碍,二来也是提前烧个冷灶,免得日后被店里的这些小伙计们合伙挤兑。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不比现代,象忻州这种外来人口流动性不足的小城之内,是极少有外地人来讨生活的,即便是有那么一些人,也是很不容易融入到当地人地圈子里的。
比如说,就是这间先天上最不排斥外地人的仁和堂,即便是象二癞子这样最底层跑腿打杂的小伙计,那也是由店里地一个资深药师作保方才能够进来的。
所谓地“作保”,那就是承诺对他人承担着法律与道德上的连带责任,一旦这个二癞子犯了什么事的话,这个“作保”的资深药师也是要承担相应地连带责任的。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企业会聘用你;最不济的,你也必须要找到一个企业所认可的担保人才行。
不过,对于这些张知秋可是根本就一无所知;在他想来,以自己一个现代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应聘这么一个明朝售货员的职位,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地“无知者无畏”——在有的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不问不知道,问了之后张知秋的那张万年笑脸说不得也拉下来三秒钟:仁和堂位处忻州城内最为繁华的东城区,而张丹枫这个首席坐堂医师,却是住在一向是文人云集的西城!
坑爹啊!
当张知秋心急火燎地赶到位于西城地张丹枫家时,却是正好赶到张家吃饭的时辰,为了安抚被打断饭局而满腔怒火的张府下人,张知秋足足地摸出了十枚大钱,才让门房兼花匠的老张头那张黑脸转晴。
“这位小哥儿,你说你是要来拜师的?”门房兼花匠地老张头咧着豁了门牙而收不住风的大嘴,却是笑的连两眼也化作一道新鲜出炉的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