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51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51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来了,都安静点。”说话的就是赵匡胤的副手,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的兄弟慕容延钊。

他目前是殿前司的二把手,在他的提醒下,大家纷纷停止了讨论,大家看到赵匡胤的脸色不好,一时间气氛相当的紧张。

看到这里立刻有人站了出来,看着他的服侍也是一个高级军官,他也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

石守信,也是和赵匡胤关系比较铁的哪一种,这个时候他站出来是最好的。

“大哥,看你脸色不对,除了什么事情,陛下召见你什么事情,陛下已经好久没有上朝了?”

大家都是眼巴巴的望着赵匡胤,活像渴望得到一块骨头的小狗,可怜兮兮的,其实是渴望得到一些消息。

“守信,没事的,可能是这两天休息的不够,你们快去当值吧,记住这几天要当心,任何人不准带武器接近禁宫,都去吧!”

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赵匡胤这么严肃过,以前他下命令也没有见过这么严肃,所以大家猜测肯定是除了什么事情。

于是大家都很快去吩咐各自的手下严格的巡逻,严查每一个带武器的人。

没过几天,柴荣的病情更加的严重,终于在显德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五代第一明君柴荣驾崩。

第75章梦

柴荣的死,让整个大周蒙上了一层阴影,全国缟素万民痛哭,这是真心实意的,百姓是发自内心的对柴荣爱戴。

赵旭和苗训走在街上看到接到两边的百姓都是自发的在自己门前焚香祭拜,赵旭也是深深的震撼。

柴荣你如果想到你要是知道你死后能得到百姓的如此的爱戴,你也应该感到欣慰吧。

“公子,看来世宗皇帝很手百姓的爱戴呀。”苗训也是看到了街道两旁的景象。

上一次,赵旭说不让苗训在外边喊他主公,这样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有什么图谋不轨,还是喊公子吧,苗训也是答应了。

“世宗如此的受人爱戴,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个明君其实我倒是很佩服的。”赵旭和苗训一边走一边说道。

佩服柴荣是应该的,这个英年早逝的君主,也是在后世不多为人所称赞的皇帝。

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于休养生息增强了后周的实力。

在文化上,实行考试制度,选拔有能力的文化人,提高了文人的位。

更为重要的柴荣虽然是行伍出身,但是对一些典籍却是十分的珍惜。

一次他见到国家的馆藏库里的典籍十分的稀少,于是就下令,凡有向官府自愿贡献孤本典籍的,给予重赏。

对于献上来的书,他召集众多的翰林学士进行校对,然后抄录副本,将原本珍藏,开创了国家馆藏的先河。

世宗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赵旭想大宋宋太祖是不是受到了这影响。

在位期间,曾多次鼓励大臣上书言事,畅所欲言,于是才有了名传后世的《平边策》。

赵旭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但是苗训却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的点头。

“公子说的《平边策》是不是王朴大人写的那份,周国的统一策略就是按这个来的?”苗训是知道这个王朴的。

“对,正是他,很有能力和远见的一个大臣,可是早早的过世了,国家的一大损失呀!”赵旭对王朴此人是极其佩服的,一个富有远略的大臣。

可是竟然也是在显德六年去世了,这样的人是是一个少一个,还真是国家的损失。

赵旭站在城墙上,看着汴京的情景,此时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柴荣。

他在位短短的5年间,他清吏治,选人才,使国家的吏治为之一清。

同时他还丈量田亩,制定合理的赋税,让百姓的负担极大的减轻了,能不瘦百姓的爱戴吗!

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这些无一不说明他是一个伟大的明君,如果你不会是英年早逝,我一定辅助你统一天下,可是,唉……

正在赵旭在远处感慨柴荣的早逝的时候,皇宫内气氛是十分的压抑,因为皇帝新死,大家都很悲伤,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册立新的皇帝。

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世宗驾崩,一定要选出新的皇位继承人,其实生前柴荣已经定好了。

按理说,皇帝驾崩之后都是应该新皇帝即位之后,才宣布皇帝驾崩,才给大行皇帝谥号庙号。

这都是历史上的惯例,可是后周却和以往不同,早早的就宣布皇帝驾崩了。也不知道是谁敢做这样的决定。

好多人都是捏了一把冷汗,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恐慌,没有想到并没有出现像预想中的恐慌。

在崇元殿,六岁的孩童正在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是柴荣生前定好的接班人,柴宗训。

柴荣也是没有办法,柴宗训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死在了郭威的那场政变中,柴宗训是他目前的长子,是他和符皇后所生。

柴宗训即位成为大周的第三位皇帝,刚刚被被封为皇后的符氏也升了一级,成为皇太后。

这个皇太后才二十多岁,很是年轻,她是已经故去的符皇后的胞妹,现在有她主政。

不过一个二十来岁的女流之辈又有什么政治头脑呢,所以的政事都交予范质、王浦和魏仁浦三位宰相担任。

新皇登基朝右大臣,也有一番升迁,用来表示新皇的皇恩浩荡。其中宋州节度使兼检校太尉韩通,调任郓州节度使,仍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

改许州节度使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仍充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封晋国长公主张氏,即张永德妻。为大长公主,令驸马都尉兼检校太尉张永德,为许州节度使,进封开国公。

一番封赏大家均是满意,国丧期间一切如常,柴荣留下遗照,他在死后,不必遵循古礼,一切以统一天下为第一要务。

虽然柴荣这样说,但是大家还是不敢这样做,特别是几位宰相,极力反对国丧期间动兵。

因为驻守霸州的韩令坤刚刚击败契丹也就是辽国的入侵之敌,想请朝廷尽快派兵可是范质等人却派出使者去辽国议和。

同时带上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去贿赂辽国的高官,想让辽国在大周的国丧期间不要起刀兵。

一番武将请命却都被一一的给驳回了,同时还痛斥了一番赵匡胤和枢密使魏仁浦,说他们不尊重皇帝,老是想着出征,这让武将们很是气愤。

“爹怎么了,看你一脸怒气,输了什么事情?”赵旭现在是没有资格去上朝,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不是范质那些顽固的老夫子,说什么先帝尸骨未寒,不宜动兵,可是先帝在临终的时候明明留下遗诏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可是他们呢?”

赵匡胤真是气得不轻,一张脸黑的吓人。赵匡胤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道:

“他们还说统一天下还早,当今陛下年幼,等他长大了在商议统一天下也不晚,今上才七岁,等到他长大形势不一定会变成什么样的,我们这群将领也老了。”

赵匡胤说的十分的不错,等到柴宗训长大了,形势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了。

天下大乱百姓不知道又要受什么样的苦了,赵匡胤无奈的摇了摇头,却又无可奈何。

赵旭还没有来得及劝劝赵匡胤,就进来一人,原来是刘红庆来了,刘红庆现在负责搜集信息,他递给赵旭一个蜡丸,就退下了。

赵旭看完之后,没有说一句话,向赵匡胤告个罪就离开了,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问他去干什么,赵旭就消失在了后院。他也摇摇头,老子现在已经管不了自己的儿子了。

何况现在已经是夜里了,赵旭现在去干什么,想不通就索性不想了,这阶段事情太多了,新皇登基自己的儿子却没有得到一丝的升迁,升迁不说了,原来的官职也没有恢复。

就连赵匡胤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在先帝柴荣在位的时候,就很重视赵旭,可是现在是个怎么回事?虽然他身封开国侯,但是那是一个虚职,一个吃空饷的爵位,管什么用?

只不过他总觉得自己的儿子自从先帝驾崩之后越来越神秘了,整日不知道在干些什么,还经常拜访自己的那几个兄弟,虽然他现在不是以前的那个都虞侯了,但是他是以晚辈的身份去拜访长辈。

谁也不能说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赵旭每日还是去他那个禁军军校去训练那些新进来的禁军,而且是十分的卖力,大家都是以为他要做出成绩给新皇帝看看,好官复原职。

赵匡胤等了半夜,还没有见儿子回来,瞌睡难耐的他,只好去休息了,不过正是这次休息,让赵匡胤生平第一次有了当皇帝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源自于这晚上他做的一个梦,一个奇怪的梦……

在一做金碧辉煌的宫殿内,里面没有灯光,将整个宫殿内照亮的是,星光明亮的星光。

偌大的宫殿内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龙椅放在上面,在大殿里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叫赵匡胤,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来到这里,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既来之则来之,赵匡胤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恐惧,就一个人四周看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皇弟,你来了。”

紧接着空荡荡的龙椅上面出现了一个人,一个赵匡胤十分熟悉的人,就是驾崩不久的柴荣,周世宗。赵匡胤不知道柴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是还是乖乖的行礼:

“臣赵匡胤拜见陛下,臣惶恐,臣实在当不得皇弟的称呼,还请陛下收回。”皇帝的弟弟;皇族中对皇帝的弟辈的通称。当然有王爵在身的人可以被皇帝如此称呼。

皇弟的称呼实在是太大了,赵匡胤又不是柴荣的亲弟弟,也不是柴荣的亲族,更加没有王爵在身,还真当不得这样的称呼。

谁料柴荣这个时候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这更加让那个柴荣感到莫名其妙,还没有等他缓过神来,柴荣就开口说了起来。

第76章这是梦

柴荣的笑声让赵匡胤更加的不安,不知道柴荣要说些什么,赵匡胤只能规规矩矩的跪在那里,等待着柴荣的下一步垂询。果然大笑之后的柴荣就开始出声了:

“皇弟下凡一次,怎么变得如此婆婆妈妈,胆小如鼠了,还是那个以杀伐证道的皇弟吗?”柴荣坐在龙椅上笑呵呵的说道。

他们当兄弟有多久了,柴荣自己知道,自己的这个皇弟是多么的固执,也可以说是有原则,从来没有在自己的面前低过头,没有想到,现在的他却跪在了自己面前。

更加可笑的是自己在世俗的时候,是一个世俗的皇帝,而眼前的二弟是天天给自己磕头请安,不知道以后他恢复真身的时候,想起这样的事情是什么样的表情,想想柴荣都是想笑。

不过转眼一想,自己现在是在赵匡胤的梦里,他也不是那个皇弟,也没有皇弟的记忆,还身负着使命,要不是这边有状况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回归真身,一统天下也是指日可待。

还好一切尽在天道的掌控之中,皇弟只是为了紫微星才下届的,怪不得在世俗的时候,总觉得那小子有点不寻常,原来是大有来头的,天命选定的人,总要经过杀伐才能归位。

不过赵匡胤有自己的使命,他注定要成为帝王,取代我那在人间的儿子,成为皇帝,这也是定数,好了我是时候要吩咐他一些事情了,否则又不知道要有什么样的事情。

“当不当得这个称呼,以后你就会知道了,朕现在要说的事情,你一定要记清楚,这很重要。”柴荣的口气很严肃,赵匡胤,不明所以还是点头称是。

“匡胤还记得我们的宏愿吗?那就是结束五代以来的战乱,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重返大唐盛世。”听到柴荣说这一句话的时候,赵匡胤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副场景:

“我柴荣、赵匡胤今日在此结拜成异性兄弟,我兄弟对天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辅助有德的君主平定天下,是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当时柴荣和赵匡胤结拜成异性兄弟的时候说的话。

人家结拜的时候,都是发的什么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是的誓言,这两人居然是这样的,话说回来这就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这两人都成为了皇帝。

“微臣,不敢忘记当年的誓言,时刻牢记陛下的教诲,一切都以统一大业为重。”赵匡胤都快成磕头虫了。

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们南征北讨就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可惜天不假年柴荣英年早逝,导致统一大势给搁置了起来。

柴荣见到赵匡胤这个样子,也不由得苦笑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以后他恢复真身的时候,会不会埋怨自己。

“好了,你起来吧,但愿以后你想起这些事来,千万被怪我就是了,哈哈哈。”柴荣笑得很是开心,赵匡胤听到柴荣这样说也是老实的站了起来。

“可是天不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