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遂说完退到了一边,李璟并没有做出决定,问向下首的冯延巳。
冯延巳是冯延鲁的大哥,同时也是同平章事,一门两兄弟都在朝中为官,位极人臣,冯家也是不枉此生了。
冯延巳刚才还在纳闷,自己的弟弟为什么非要推荐这两个家伙去江北呢?难道他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一母同胞还是自己人亲呀,帮亲不帮理。
“启奏陛下,臣认为我们只要定下了协谈的底线,无论派谁去江北我都没有什么意见。”
冯延巳这样说,看似是谁也不支持,但是暗地里却是赞同自己的弟弟的提议。
刚才皇太弟已经说过了,冯延鲁和赵匡胤他们接触过,知道什么人最合适,再加上他这样一说,不就定下了李德明和钟谟二人了吗?
果然李璟沉思了一会,就开始下诏:
“命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为何谈的使者,赶赴滁州协谈。”
这个时候的冯延鲁才松了口气。
大周滁州城这边,赵匡胤父子二人正在屋内说着什么。
“旭儿,你那黑脸演的可是真好,你看那冯延鲁吓得都屁滚尿流了。”
“爹,其实我是真的想一刀杀了他,这样的小人我看着心烦,同时也为您出口气。”
赵旭气愤的说道。
“好了旭儿,一切以国家大事为重,其他的放一放再说,以后有的是机会。”
赵匡胤满脑子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吧个人仇恨都放在了一边。旁边的赵旭听到这时候赵匡胤的回答。
他心里再想,如果赵匡胤说的是真心话,那么如果柴荣不死的话,还真的没有后来的大宋。
“爹,以后我们一定会踏平南唐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去见他了,不过我听说她已经是南唐的郑王妃了。”
赵匡胤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他正准备开口解释一下,这边就有柴荣身边的小太监来宣柴荣的口谕;
“皇上口谕,让赵匡胤和赵旭立刻见驾。”
这个太监刚宣布完皇上的口谕,赵旭就立刻塞给他了一锭金子,让小太监喜笑颜开。
“这位公公皇上诏我们有什么事情呢?”赵旭满脸笑意的问道。
看到这个刚给自己一锭金子的小赵大人,小太监对他的印象极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子的原因。
“两位大人,奴才听说南唐的协谈使者快要到了。”小太监之说这些,其他的都没有多说一句。
但是这些信息就已经足够了,赵旭看看赵匡胤有塞给小太监一锭金子,让他喝茶。
小太监乐得嘴都快裂到耳门子上了,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待遇呢,对赵旭千恩万谢,然后就离开了。
随后赵匡胤父子他们,随即见了柴荣,君臣商议了一番,然后赵旭和他的老爹先去见了南唐的使者。
这是赵旭提议的,要先给南唐一个下马威,柴荣也是觉得可以,就让他们父子去办了。
在临时改作迎宾馆的一处宅子内,李德明和钟谟正在等着召见,两人自从接到圣旨开始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滁州。
两人心里都是犯嘀咕,这么重要事情交给他们去办,这办不好可是怎么办呀?
正在他们两个人在哪里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外边的掌管礼仪的人员的声音传来了:
“大周国定国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大人,殿前都虞侯赵旭大人到。”
紧接着进来一对卫士,杀气腾腾的,这些卫士是大周的精锐禁军。中间护着两位英勇的将军进来了。
这架势让身为文官的李德明和钟谟二人,吓得直哆嗦,不过还是没有忘记礼节。
“唐国使臣李德明、钟谟参加大人。”两人低头行礼。
“二位大人,好久不见了。”赵匡胤并没有还礼,却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让李、钟二人很是迷惑,我们什么时候和周国的大将认识了,他们想了半天都没有想明白。
赵匡胤看出了二人的疑惑:
“怎么两位大人不记得这个,当年你们在金陵码头差点要了我的命,这才多少年你们就忘了吗?”
啊,他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就是那个被我们追杀的穷小子如今的大周国的大将。
二人立刻面如土灰,当年看、这个人可是被他们差一点给整死了,如今来到人家的地盘,还能讨的了好。
“大大人,下官下官……”两人不知道说什么了。
赵旭却开口了:“当年是你们在金陵陷我爹几乎于死地的吧,你们好大的胆子。”
赵旭一番厉声的呵斥让他们吓得颤抖的更加的厉害了,两人现在是在人家地盘上,人家无论捏扁或者是搓圆都由人家。
“好了二位大人,既然你们来了我也不多说了,你们居然是来议和的就随我们剑见我们陛下吧。”
两人听到赵匡胤这样说顿时放下心来,让他们去见柴荣意思是他们不用死了。
可是见了柴荣之后,他们死的都有了,柴荣做的更加的绝,只是接见了他们一面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奇遇的都是交给赵匡胤去办了,柴荣自己咳嗽着去休息了,赵旭知道柴荣的病已经不清了,现在已经是公元957年末了。
柴荣的大限也是快到了。
李德明和钟谟还真怕赵旭,在他们协谈的时候,赵旭是不是的就用锋利的眼神瞪着他们,让两人浑身发凉。
连南唐给的和谈底线都忘记了,自己的命重要,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
按照赵旭的意思,大唐割让江北的十四州,赔偿大周的军费,唐国自去帝号,称国主,向周称臣。
就连赵匡胤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转念一想,本来就没有想让南唐接受,也就释然了。
这一次协谈已经耽误了几个月,大周的将士也是修养够了,陪着南唐在这里扯淡扯了好几个月。
李德明和钟谟两人可是天天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赵旭的恐吓中接受这个条件,但是自己的不能决定,还需要向大唐的皇帝禀报,柴荣也同意了,他让李德明一人回去向李璟汇报。
不过在李德明刚想告退的时候,柴荣突然说道:
“回去让李璟改个名字吧,不然朕的大军一定会踏平江南的。”说完一身黄袍的柴荣带着赵匡胤就转身走了。
留下满头雾水的李德明和钟谟二人,让我们的陛下改什么名字和这个协谈有什么联系?
二人看向赵旭:
“敢问大人,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们可知道我大周的信祖名讳否?”
第64章孙晟之死
“你信祖的名讳难道和我们陛下的名字一样?”李、钟二人都是疑惑不解。
其实要说世界上信仰最多的不是基督教,也不是什么佛教,而是中国的先人。
这个先人就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先或者是上辈的亲人,中国人最重要的就是缅怀先人。
特别是一些人发达之后,重修祖墓什么的就更加的彰显了中国人的祖先情节。
古代的一些开国皇帝,尤其是一些开国的皇帝,当他们成为皇帝之后,立马都会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追封自己的先人,虽然他们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却给予他们以皇帝的谥号庙号之类的。
郭威也是不例外,当他代汉建周的时候,里追封自己先人,一显他郭家的荣耀。
后周信祖睿和皇帝郭璟。
后周僖祖明宪皇帝郭谌。
后周义祖翼顺皇帝郭蕴。
后周庆祖章肃皇帝郭简。
郭简是郭威的父亲,郭蕴是他的爷爷,上面郭谌是他老爷,郭璟是他的老老爷了。
你们南唐既然想和我们议和就要把你们皇帝的名字给改过来,不能占便宜。
这是十分重要的,和我先人同名,这是不允许的额,不仅是哪个时候,即使在当今一些农村还存在这种情况。
“爹,这次李德明回到金陵一定会没有命的,你这次可以放心了,也算为您出口气了。”
赵旭对赵匡胤说道,赵匡胤心里也是一惊,他想想那些条件都是赵旭事先准备好的,这样的条件谁也不能接受。
南唐李德明正在大殿里,汇报此次协谈的结果,南唐的众臣还以为他真的去协谈了,只有李德明和钟谟协谈的当事人才知道。
协谈是双方的地位平等,这那里是双方的地位平等,完全是一边倒吗?
你让两个文官去和一群从战场上来的杀气腾腾的士兵谈判,本身就是个失误。
面对出身行伍的皇帝柴荣,两人吓得都不知道东西南北,所有的条件一股脑的都接受了。
可是他忘了,这样的条件他带回南唐的后果,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岂有其理,割让江北十四周,削去帝号,向周称臣,让朕改名讳。”
整个议政殿的的气氛,顿时下降到了极点,可能是李璟的怒火吧。
身为一个皇帝怎么能接受这个。
“李德明你是怎么做使臣的,这样的条件你呀敢带回来了,这是丧权辱国。”李璟气氛的指着李德明。
此时的李德明也是感觉到了,李璟的怒气:
“陛下,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周军队非常强盛周国的皇帝柴荣英气逼人,臣也是害怕周朝的军队攻到金陵来。
臣想如果割让江北的土地,能保住我唐国的国祚,也是值得的,等我大唐强盛的时候,再一举收复失地也是极有可能的。”
你李德明要想找借口也要找个好的借口,你就是一头猪,在皇帝不满的时候,你居然还夸奖对手,不是作死是什么?
果然大臣宋齐丘就向李璟进言认为割让土地没有好处,说攻击李德明夸大事实,是不是被周朝给收买了。
更有礼部尚书王崇质向李璟进言:“李德明的行径无疑是通敌卖国,不杀此人不足以平民愤。”
这个时候李德明的政敌都是纷纷的站出来,要李璟杀李德明,这下子李德明可就慌了。
连忙向他的主子求救,李景遂此时也是不敢替他说话,这卖国的罪名可是很大的。
盛怒之下的李璟立刻就把李德明给杀了,可怜的李德明就这样死了。
更可怜的还不是李德明,而是李璟,他认为这样的条件是李德明的无能导致的。
这次他又准备再派使者,去协谈,他还相信大周真的是协谈了,这次当仁不让的是孙晟了,这家或终于得到使者这个职位了,不过他这次真的是为了国家。
可怜的李璟被被人玩的团团转还不知道呢?
这次孙晟还有一个使命,并不只是一味的去协谈,他有意见更重要的事情。
因为李璟听说李重进和张永德不和,两个人都是郭威的亲戚,当时都有可能成为郭威的继承人。
但是半路杀出个柴荣,两个人都没有戏了,两人都成为了柴荣的臣子。
但是这并不是说两人就相安无事了,李重进曾经上表称张永德有二心。
张永德也曾经上奏说李重进有不臣之心,当然柴荣也知道这两个亲戚都是相互攻讦的。
分别下诏斥责两人,让他们好好的办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搞点歪门邪道的事情。
自此两人都是老实了下来,但是私下里还是暗暗的较劲,他们一个是殿前都检点,一个是侍卫亲军指挥使。
这两个又都是天子的亲军,两人分别都是柴荣的左膀右臂,恩宠一样。
但是听李重进府上的人说,李重进喝醉的时候总是表现出都现状的不满。
南唐的众位大臣也是觉得是个机会,这样可以策反李重进,给柴荣的背后来一刀。
不得不说南唐的大臣都是猪头吗,李重进也不是一头猪,这样的事情他能干嘛?
就在他看了孙晟派人送给他蜡丸密信之后,立即就将这封信交给了柴荣。
他又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和找死没有区别,如果南唐强盛还可以考虑。
现在是后周强盛,好歹我也是皇亲国戚,能跟着你干这样的事情吗?
柴荣见到密信的时候,表面上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内心的愤怒却可想而知。
站在滁州城上的柴荣,望着江南的大片河山,心里想着一定要拿下这片美丽的江山。
立刻下令赵匡胤急忙赶到濠州,尽快的攻下濠州,同时诏令其他各路的人马继续进军。
李璟看我不把你的江北十四州全部给攻打下来,还想在背后给我捅刀子,欺朕是三岁幼童不成?
“陛下,虽然李璟无礼但是孙晟等人来到这里还是要见的,这是礼节。”
本来赵旭是想去前线的,不成想却被柴荣给留在了身边。听说孙晟要来,他向皇帝谏言道。
“你说的对,自古以来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朕倒要看看他南唐这次派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哼。”
柴荣咳嗽着从滁州城上走了下去。
“臣唐国使臣孙晟,钟谟拜见大周皇帝,祝大周皇帝福泽万年。”留在滁州的钟谟这次也来了。
坐在上首的柴荣不断的咳嗽着,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咳嗽声:
“你们大唐对这次协谈有什么看法?”
“启禀大周皇帝,我们举国上下都是很希望和大周协谈罢兵,所以派臣来协谈。”孙晟倒也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