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02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102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统领,我们觉得吧,太子说不让我们用大刑,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用点吧,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这三位兄弟的身上划上一道伤口,然后在涂山蜂蜜,这样的话效果不是更好吗?”

董玄烨一听眼前也是一亮,这家伙出的好注意,简直是很毒辣呀,比我还狠;

“你小子有前途,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好好的侍候这三位,还懂不懂待客知道,省得别人说我们怠慢了客人,开始吧!”

得到董玄烨的命令大家开始了忙碌起来了,将三人捆绑的结结实实的。并且很快就将他们的衣服给扒了个精光。

他们的嘴里也是被塞得严严实实的,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无论他们怎么挣扎都没有什么用的。

既然说了就得做,有人拿出锋利的匕首,在三人白嫩的皮肤上各划出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被绑在上面的三人,不停的挣扎着,其中有人好像有说什么,董玄烨一点头就有人将嘴里的东西给拿了出啦。

嘴中没有了东西,他立刻急促的并且还带着哭腔说道:

“你们别折磨了我说,我什么都说,你们就放了我吧!”

不过董玄烨却不准备就这样放过他们,这都准备好了,你让我就这样发过,那不是胡扯吗?

“呀呀呀,那怎么能行呢,不让三位玩好,外人还以为我们锦衣卫是吃素的呢,兄弟们。”

“在”

“来,给俺好好的伺候这几位,要好好的照顾他们,别试了我我们锦衣卫的脸,否则俺在太子面前丢人了,你们也不好过知道吗?”

董玄烨在照顾这两个词上,将音发的很重,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的事情他们又不是第一次做了,当然明白了。

“知道了。”在董玄烨一番近乎开玩笑的命令下,大家都是激情高涨呀。

不仅他们的动作是迅速,而且是更加的卖力,这不很快这三人满脸的都是惊恐。

不停的挣扎着,不过他们都是被绑着不能动,嘴里只能呜呜的发出这样的声音。

在赵匡胤的临时处理政务的文德殿,赵旭拿着董玄烨带来的证词将他交给了赵匡胤。

那三个人被董玄烨照顾的很是满意,等他们有开口说话的机会,不用旁人发问,他们就将自己知道的像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了出来。

赵匡胤越来没有皱的越厉害,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居然是真的。

刚才他只不过是气氛,因为他听说那些兄的将领有些胡作非为,自己还不相信,现在这些证词在这里不由得他不相信。

“这些都是真的吗,你们没有动用任何的大刑吗,这是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赵匡胤问的是董玄烨,他到现在还是有点不相信这些东西真的是他的兄弟石守信做的。

“启禀陛下,这次我们没有对他动用大刑,全部按照太子的吩咐没有对他们怎么样,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说的,小人不敢说谎话。”

董玄烨心里却是在说,没有动大刑,身上也没有什么伤痕,但是我们这一招却是比大刑还要厉害,嘿嘿,这是最重要的。

赵匡胤知道这个人是最听太子的话的,所以他也是相信这个董玄烨说的话。

“好了,你先下去吧,不过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走漏一点的风声,那几个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赵匡胤也是很想好好的惩罚这个石守信,但是他们这些节度使的手里都是手里有兵权,万一……

所以他说了这番话,这也就注定了这几个人是死定了,谁让他们碰上了一个赵匡胤这么一个皇帝呢?

虽然他没有时候将这几个人给杀了吧,但是他说了这件事一定不要泄露出去。

那意思就是那么几个人知道,其中就有锦衣卫,锦衣卫是自己的人,赵匡胤当然不会将他们怎么样的。

可是三名当事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这件事的关键人物,不能放他们出去,万一走漏了风声,赵匡胤不敢保证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一句那三个人你知道怎么办了吧,傻子也能听出来是什么意思,况且这个锦衣卫统领也不是个傻子。

反正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三个人,他们比人间蒸发还要干净,只要几个人知道他们去了自己该去的地方。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情,知道太多的秘密更加不是好事,出卖自己的主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看看这三个人的下场就知道了,说起来他们也是倒霉,谁让他们碰上了赵匡胤这样一个皇帝呢?

文德殿里面只剩下赵匡胤父子二人了,就连张德钧被赶了出去,有许多的事情都是不能让这些人知道的。

还是他们父子两个人商议一下比较好,这赵家的江山就他们的,还有比他们更亲的吗。

赵匡胤是皇帝,赵旭是太子,也是以后的继承人,任何事情赵匡胤即使瞒着自己的兄弟赵光义也不能瞒着自己的儿子是吧。

“旭儿,现在我明白了先前你讲的那个故事了,这些人我把他们当成兄弟,现在也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怎么就还不满足呢?”

赵匡胤是真的生气了,不会不觉的连“我”都用上了,他真的是痛心了。

赵旭也能理解他的心情,那些东西他也看过,上面详细的记述着石守信自认归德军节度使以来的种种违法的行为。

同时还有其他的赵匡胤的结拜兄弟的恶性,要是放到普通的人身上,早就死过好多次了。

赵匡胤想的是,难道我们是真的只能同共苦吗,而不能同富贵吗,你们就这样让自己怎么办?

现在我是皇帝了,你们这就是触犯了国法,让我怎么处置你们呢?

如果我下令直接处置你们,别人一定会说我是狡兔死,走狗烹,我们把你捧上了皇位,现在你的皇位坐牢了,反过来就要收拾我们了。

难道后代的史书就要这样记载着我吗?我不想在史书上留下这样的骂名。

毕竟我不是越王勾践,不能为了自己的统治而直接除去对我有过恩的人。

虽然我现在是皇帝,我的所作所为即使是错的,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不过这一切都会有史书记载下来的,流传到后世。

如果……

第150章不一样的皇帝

要是别的皇帝还真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直接就动手了,有了证据还要什么呢?

但是赵匡胤毕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皇帝,所以他考虑的很多。

他不想被人说成是忘恩负义,更加的不想被史官所记载成这样的人。

这样说来老赵还真的是一位不错的皇帝,还知道顾忌史书怎么记载他,这样的人当皇帝一般不会是什么不好的皇帝。

为什么因为他时刻想着这件事干过之后,史书会怎么说自己,历史会怎么记载着自己。

他已经收到了历史的约束,做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他还顾念这自己以后名声。

这样的人当皇帝,一定会很谨慎的,一定是一个办实事的皇帝,因为他心中有怕的人。

你看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哪一个说是在干某件事情之前顾忌到了这一点啦。

他们当时之是光顾着自己高兴了,哪里会想其他的,所以他们干出来的那些“光荣的事迹”都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虽然的当时他们是皇帝,被人不敢说什么,但是经过史官的笔墨这么一记录,后来的人自然会给予相应的评价。

赵匡胤这样做虽然有助于他个人名声的维护,可是这样也造成了自己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了,也可以说是有点畏首畏尾。

宋太祖,毕竟也不是一个庸庸无为的皇帝,反而他是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

自己当上了皇帝,并不全是为了一己之私欲,更多的是为了这乱世的天下苍生。

自己跟着柴荣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够当上皇帝,即使到了今天,自己仍然觉得这是做梦一般。

但是他却做到了皇帝,这是很多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他现在就端坐在龙椅上。

所以他现在考虑问题的角度,绝对是不能在站在以前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了,这样的是不行的。

自己必须对整个国家负责,他要对整个大宋数以万计的百姓想一想,他现在是大宋的皇帝。

什么事情都要以是否对大宋有利为准则,而不是仅从自己自身是否有利出发。

要知道身处高位,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谁让你是皇帝的,你坐到了人世间的高峰,你就应该要承担别人不能承担的东西。

现在赵匡胤就是这样的人,很多的事情你不想去做,但是你还必须去做。

你不这样干,可能对你有利,可能对其他人有利,但是绝对不会是对百姓有利。

这样做了,可能会让他们骂自己无情无义,但是对大宋的整体却是有利的。

而且这两者必须要选一个去做,自己必须做出选择,虽然自己知道该怎么去选。

赵匡胤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向自己的儿子诉说了一番,赵旭也是认认真真的听完他的叙述。

原来老爹是为这儿烦恼,看来老爹还不是一个铁血帝王,你看你然朱元璋何曾这样犹豫过。

凡是他觉得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全部给除去,哪里管别人说什么呀。虽然以后不一定会有朱元璋这个人。

但是从这一方面来说赵匡胤和朱元璋的为人是截然不同的,两人对待功臣的态度完全是不同的。

朱重八和刘老三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从贫苦的底层出来的皇帝,他们都十分的爱民。

但是他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将功臣屠戮了一空,维护了自己的江山。

“旭儿你说我是不是要学习一下,汉高祖刘邦那样对待开国的功臣呢?”

赵匡胤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有什么好的主意,其实他自己内心可能早已经有了打算。

您问我怎么办,我能有什么好的办法,我想您的心里一定有了主意,历史上您的那一手就玩的十分的漂亮。

我也不能想出比您还好的办法了,为什么?您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将兵权全部收回来了。

更重要的是你没有杀害一人,这样的功绩古代的帝王也只要您做到了。

单凭这一点,您已经秒杀了中国历代的帝王,不是这样的吗。

无赖的泗水亭长刘老三,靠着一棒子哥们打下了江山,可是丝毫没有改变他无赖的性格。

不断的找借口让那些异性的王爷造反,然后自己去讨伐,胜利之后撤销这些封国。

那些异性的王爷或者是侯爷,那个不是战功赫赫,为老刘在夺取江山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先在天下太平了,又开始收拾自己的战友了,这样的事情还真的是这样的无赖能够做的出来。

“那要看看您是想成为什么样的皇帝,是成为汉高祖刘邦那样的皇帝还是成为唐太宗李世民那样的皇帝,还是您像自己开宗立派成为千古一帝呢?”

您心里本来就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你居然问我怎么做,那我就反问你你像成为什么样的皇帝。

你成为什么样的皇帝,你只要回答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皇帝,那答案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我的意思很明显,你不是问我吗,我也不好说,那还是取决于你,你说吧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皇帝。

赵匡胤也是低头不语,是呀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确切的说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呢?

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让史官怎么记载自己呢?后人要如何的评价自己呢?

历史上的帝王也有几百位了,千古一帝秦始皇自不必说了,那还是暴君,这是史书上有定论的。

但是自己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一举消灭其他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是民众免于战乱。

他还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使得我们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修筑了万里长城,阻挡游牧民族南下。

他更是派大将蒙恬多次北上抗击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说实话,赵匡胤还是比较佩服这位千古一帝的。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却是名声不好,被斥责为暴君,想到这里赵匡胤也不怎么太看重历史了。

据他的理解秦始皇这样的皇帝应该是受到华夏一族的尊重才是,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再说汉高祖刘邦,这位开创大汉几百年基业的开国皇帝,是在历史上不错的。

但是赵匡胤心里明白,这个刘老三刚开始就是个无赖,整日里在街上混吃混喝的主。

整日了和他的一群狐朋狗友在一起不干什么好事,弄得大家对他都是很反感。

后来和项羽一块攻打秦国,人家项羽正在攻打钜鹿,那可是秦国的精锐,没有想到刘邦竟然绕过敌人直接进入了咸阳。

把自己的盟友放到了一边,自己率先进入了咸阳,还不是因为义帝说了一句先进入关中者为王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再说他后来当成了皇帝慢慢对付起了他的那些功臣。

自己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把这些全部丢给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