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制编撰完毕后,立即开始坑蒙拐骗,主要是东南沿海的各地军户,而且要到重灾区去征兵。打着的广告通篇只有两个要点:1、这里可以吃饱,2、可以拥有自己的十五亩田地。只是晏世轮哀怨万分的是,因为自己名气不大,根本没有士人来投。而且,晏世轮命人,大肆招揽温州、温岭等地区战士。因为苍南实在太荒僻,浙北地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晏世轮还不想淌那身浑水。而且最初戚家军起兵,就是在这几个地区补充兵员的,而且离自己很近。
两个月内,陆续的已经招揽了近四千青壮。晏世轮开始了自己的金乡开垦。
金乡此地土地资质中等,但是晏世轮不担心,因为基隆来的船,已经带来了土豆、地瓜、高粱等高产作物丰收的喜讯,而且随船捎来了大量种子、秧苗。即使是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养活诸多民众。
所有人来到金乡,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这是褚红琬提出的建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瘟疫携带的可能,随后就是统计户籍,统一为金乡千户所军户,再更换上金乡军屯统一的长袍,就是金乡军的肯民了。
在分发农具,种子,耕种牲畜,还有之前各个环节内跑前跑后的,是声名卓著的“基隆执法队“,现在改叫”金乡执法队“了,而且藤鞭换成了皮鞭,但是维持秩序,让人养成排队习惯的职能没有变,所有妄图排队夹楔、作奸犯科之人,定会皮开肉绽苦不堪言,惹得各流民是噤若寒蝉,直呼此地律法严苛也。但是后来发现,只要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这些”执法队“员们,还是很讲道理的,慢慢的,领救济粥的没有插队的了,强制洗澡,没有捣乱的了。
分下田地和一切必须品后,依然按照基隆模式,半耕半军。此时的晏世轮依然没有自己的制式装备,只是靠着偷偷贸易,也是此时南方各地官府**至极,各地吵嚷自己武备松弛、缺衣少粮时,竟然让晏世轮在各地库房里,搜罗来了嘉靖年间压箱底儿的鸳鸯战袄。
然聊胜于无,权且对付吧。一切,需要等晏世轮自己力量再强大些,枪打出头鸟,莫要声张啊,低调,低调!!
天启六年,已是十月的一个下午。晏世轮同往常一样,督导正值轮换到军事训练的垦民校场刺杀后,来到了金乡垦荒的田地。她有太多事情要干了,总是慨叹此时知识分子的得来不易,在天地里,看着良田阡陌、民众欢心,所有的人因为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传承血脉的积淀,还有终日得以饱食的肚皮,而对金乡军有着由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崇拜的,是此时走在田中,与大家同吃同住的大人——晏世轮!
此时,昏暗的天空中被太阳劈开一线,值夕阳西下,霞光满天,变幻在天地间的红光,毫不吝啬的把最后的光明抛洒在晏世轮身上,隐隐之间,好像每个人都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正好有一丝光亮,照在晏世轮身上。这情景太震撼了,晏世轮的身影仿佛顶天离地般,无限放大,再放大,惹得田里的垦民们直呼大人乃菩萨下凡,拯救世人来了。
然后《躬耕图》莫名的出现了,后世各个版本的讲解都不同,有绘着晏世轮站在田地间的高台上,一手拿兵书,一手拿利剑,磨刀霍霍指向东奴的,有绘着金光灿灿麦田中,晏世轮类似神佛般映着光环,霞光普照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晏世轮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希望赶在台风到来前,完成冬小麦的抢种。历史,总是要留给后人书写的嘛。
第四章 奔往杭州
晏世轮收回了思绪,他看向按照自己和宁凤晨的要求,田地里梨的铁梨,还有前方拉梨的驽马。在十七世纪时,全世界都还是采用传统犁即木制耕犁,农耕的动力来源,也清一色的主要是牛,掺以少量骡马。这类家畜最早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拉的是最古老的木犁。直到公元9世纪,马项圈和马蹄环的发明之后,才使用马拉犁。但是直到18世纪,耕地还主要用牛,原因之一就是马的饲养成本太高。直到铁犁的广泛使用之后,很多农民开始使用马,耕地的速度大大提高。不过,这已经是前世1835年以后的事儿了。
其实,就算单纯的金属梨也有问题,比如说泥土会粘在犁上,只能手工去除,再比如在草原上,浓密的草皮让这种犁无法工作,还有全金属梨太重,马匹根本拉不动。这些问题在前世被美国福蒙特州的一名铁匠约翰?迪尔解决了,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自抛光犁片,使得以前分体的犁头和犁板一体化,钢制不粘土,既解决了全是金属导致重量太重的问题,又适合快速犁地,迪尔将他的工厂搬到伊利诺伊州,在1847年开始生产这种新型犁。宁凤晨在思考了之后,打算采用这种“迪尔梨”,设计出来后,交由基隆匠器厂打制,出来成品,又几经测试、定型,最后发来金乡的,已经是与“迪尔梨”完全不同的“雷氏梨”了。因为此梨最终经过一个雷姓的匠户改装、定型、打制,又提了很多绝妙建议,没种过地的宁凤晨怎么知道和土地打交道的道道儿?于是,在晏世轮授意下,以雷老大姓氏(名太俗了些)命名的“雷氏梨”诞生了!同时,则授宁凤晨,颁布《发明法》,如果治下匠户,再有人有实用、出奇的发明、改造,就会以发明人,冠名此种产品,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一,将会拿出来,源源不断的提交给发明人,签合同为证。
此条例一出,全岛匠户沸腾了,包括雷老大在内,各个年老匠户都是老泪纵横,多少代了,匠户出身低微、收入寥寥,能吃上饭已经是祖上积德了,晏大人实乃再生父母也!于是,《发明法》在基隆的颁布,大大促进了整个金乡军体系科技发展的进程,而后期涌现出大量的百姓命名的新事物,在推进金乡军发展同时,又给这些曾经的贫乏匠户带来了源源不断丰厚的财富,使得匠户阶层,在金乡军治下一时风光无两,与武士阶层、文人阶层起飞并举,这是后话。
人们能吃饱了饭,又分到了田地,都是感恩戴德,家家户户都奉晏世轮为万家生佛,虔诚祭拜。弄得无神论者晏大人是哭笑不得。而此时无论是基隆、淡水,还是现在的苍南金乡,所有先到来的人,都以着绝对的幸福感,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去,在整洁的街道上、阡陌的农田里、整洁的作坊中,到处都是恢复元气,浑身干劲儿的人民,他们朝气蓬勃的面孔,就好像是年轻的首领那样,英气逼人、生气十足。生活就是用来对比的,想着之前朝不保夕的生活境遇,众人是由衷的在家祭拜能够给他们生活的人,如果此时任谁来抢夺这一切,等待他们的,将是全体金乡军民的怒火和热血!
晏世轮又看着蹲在田地边,吃着地瓜面窝头,嚼着咸菜的垦民,欣慰的想到:金乡军吃饭的问题,通过引进地瓜、土豆等高产作物,终于是暂时解决了。再看向垦民的身上,破破烂烂的碎布条,虽是盖住了****,但这也太影响晏世轮治世能臣的形象了啊,四方环顾,民众皆是如此。晏世轮眉头一皱,随着越来越多的屯民到来,晏世轮意识到,自己治下竟然没有成衣坊,就算有了成衣坊,也没有布料。拿丝绸做衣服?晏世轮还没阔气到那个程度,看来,需要批量采购棉花、棉布了。而且如果可能,尽可能多的引进纺织织机,让自己做到自产自销,摆脱外界干扰。
于是,天启六年十月下旬,晏世轮第一次离开了金乡,前往此时大明南方纺织业大城——杭州。以解决治下穿衣问题。而褚红琬父女,也被晏世轮接到了金乡,笑话,这样的大美女能放过?婶可忍叔叔不能忍!
在出发的前两天,正在准备带什么去行贿好的晏世轮,收到了宁凤晨来信。信中道,两万流民已经安全到达,正在按照晏世轮提供的方式,进行造册登记、洗澡、编队、分田。三条航线,基隆…马尼拉,基隆…长崎,基隆…釜山都已开通,目前已经通过生丝等台湾特产买卖换回来大批的木材、粮食等物资。
而从费绍航手上,晏世轮郑重的接过来一个一尺见方的玻璃匣子,这让晏世轮欣喜若狂!玻璃板,宁凤晨终于做到了!这个玻璃匣子通过一个结实的木框固定,做成了个文件柜的样子,共分三个抽屉,小心的打开第一层,他看到了两只玻璃玩偶和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小刀样式的东西,这是什么!?晏世轮拿起这个刀不像刀、棍不像棍的家伙事儿,看到最前端铜制的鼻口处镶嵌的钻石(得自西班牙财宝)还有面前的玻璃板,晏世轮恍然大悟!这是一把可以切割玻璃的工具刀!这证明了,基隆已经有了制造玻璃板,并且任意加工的能力!他随口问道
“绍航,此物何名也?”
费绍航咧嘴一笑,“此乃‘大个儿琉璃刀’,专门对付这种碰之既碎的琉璃的”这名字实在俗气万分,当初命名后,很是让基隆民众开怀,
“哦?!是许大个那个老小子?”晏世轮也是会心一笑,“大个儿玻璃刀”,看来许大个这蔫老小子要赚翻翻了。怪不得这个玻璃匣子既晶莹剔透,又切痕均匀呢。然后,他拿起两只同样如水晶般透亮的小熊,看着手里的这两个憨态可掬的玻璃小熊,晏世轮哑然失笑,因为在前世,他们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熊大与熊二!,这一看就是为了满足宁凤晨的恶趣味搞出来的。不过,这说明许大个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出现了这种水晶琉璃玩偶,台湾将又多一大财源!
其实,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之前由于有了大个儿等工匠,琉璃的生产、治具一应俱全,无法解决的,是材质的透明。而其核心技术就是控制炉温和参化学品。而这难不倒宁凤晨,他命人做了个超大的转炉,然后再在冷却时,若干熟铁制滚子一同转动,让玻璃温度均匀下降。最后设置一个槽型容器,将玻璃收集与此,再用玻璃刀,手工进行切割。同时由于水力传动的转动炉各个部分温度恒定,变成液态状的玻璃质地、厚度均一,极易加工,当时许大个就完全抑制不住显露手艺的冲动,立即蹲在转动炉不远处,用坩埚钳夹起一大捧火红的液态玻璃,戴着防护眼镜,左右开弓,一手一根细细的玻璃棒,在几百度高温下,舞了起来,吸引了众多围观者的目光。
他的右手基本没有怎么动,左手拿着相对细点的玻璃棒,就好像一支画笔,在右手的玻璃棒上做造型。不一会儿,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就做好了。现场所有人都看呆了,对许大个的手艺赞不绝口。这只大公鸡有半个手掌那么大,精神的大尾巴,漂亮的大鸡冠,就连公鸡的神态都栩栩如生。不过,这岂能入得了宁爷法眼?
他责备许大个,高温转炉下不好好看着炉温,竟擅离职守,小心挨鞭子!然后一把把琉璃大公鸡踹到兜里,道“吾命你再造两只熊崽,可会?”
于是,熊大熊二提前近四百年诞生了。看的晏世轮是阵阵摇头,这宁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微笑着打开第二层,里面只有一个两寸宽,四寸长,约5毫厚的一个小铜片,这是什么?拿起这个铜片,只见正上方用隶书深深印着:“大明金乡军”几个字样,然后是名姓:晏世轮,籍贯:苍南,出生日期:天启元年,三月。编码“零零零零零零零零零零一”,晏世轮开怀一笑,这是身份证啊!看着式样,这是采用锻压的方式,将原来十几毫的铜板毛坯,锻打成为几毫,再用锻模进行冲压制成,入手分量足,手感好,而且,纵观现在全球,也找不到能将钢印压制成如此的深度,笑话,5毫米的铜板,要想冲压出钢印,没有几吨的锻锤是不成的,而且汉字数字编码字体旁边又有阿拉伯数字的一组防伪编码,两组编码共同绑定了一个身份,这是此时所想不到的。就算是现在大明的工匠技能非凡,但是顶多仿制成个惟妙惟肖,一旦将代表着所活动区域的防伪编码一亮,真假立判。
晏世轮喃喃的问道“绍航,此行带来此铜板多少?台湾金乡军是否人人配发?”
费绍航恭敬施礼,道“大人,现大人治下,除苍南屯民点外,连着各地开设的商馆,都已配发,诸如宵禁、戍守时,都会查验,宁大人还安排,流民登记造册后,立即颁发此证,还说此证的名字就叫‘身份证’,代表着我们金乡军卓尔不群的出身!”费绍航边说,边流露出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晏世轮将铜牌“身份证”反过来后,看到后面几个瘦金体钢印的大字“大明正统、千秋万代”,又是一笑,这宁小子其志不小啊,和自己越来越像了。又翻回来,仔细看着汉字数字的编码竟然达到了十一位,不禁笑骂,“特么的,现在全球才多少人,有必要搞这么多吗?”不过心中却是狂喜——金乡军的水力锻压机终于诞生了!解决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