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针刺治疗,并结合语言暗示、诱导,对控制发作,解除症状,常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病例可针刺内关、神门、后溪、三阴交等穴位。伴上肢抽动者,配曲池、合谷;伴下肢抽动者,配阳陵泉、昆仑;伴喘促气急者,配膻中。
【医案举隅】
陈某,女,32岁。
因母病愁思不解,郁而生病。其症心烦,头晕,失眠,胸胁苦满,午后低热,欲手足贴近砖墙凉而始爽,饮食无味,口苦,时时太息,经期前后不定,量少,色紫,夹有血块,曾服芩连四物汤等寒凉之药无效。其人面容消瘦,面颊色赤,舌红而少苔,脉弦。此乃肝郁化火,血虚不荣所致。又屡服苦寒之药,损伤脾阳,清阳不能升发,而阴火反乘土位,治仿东垣之法:葛根粉3g,升麻2g,羌活2g,独活2g,防风3g,白芍12g,生甘草6g,炙甘草6g,红参3g,生姜3g,大枣3枚。连服2剂,发热渐退,心烦少安,余症仍然不解,此乃肝郁血虚。方用:柴胡12g,白芍12g,当归12g,茯苓9g,白术9g,炙甘草8g,牡丹皮6g,黑栀子3g,煨姜2g,薄荷2g,香附5g,郁金5g,鳖甲9g,牡蛎9g。服药后一夜酣睡,心胸豁然,渐能饮食,但觉神疲乏力,心悸不安,脉来缓而软,改投归脾汤兼服逍遥丸,调治数日,午后之热全退,体力渐增,又以参苓白术散3剂善后,病愈。
按:气郁化火之证,其治当遵“气郁达之”、“火郁发之”之旨,宜用疏达肝胆气机之品,反投苦寒,不但闭阻气机,火郁更甚,更伤脾胃,遏抑清阳,非见肝治脾之义也。审时度势,治当升脾胃之清阳,兼泻心中阴火,选用升阳散火汤,俾脾气升发,则木郁自达。然血虚肝郁,其势未已,故再以丹栀逍遥加鳖甲、牡蛎,以养血柔肝而建功。注重培补后天,针对脾胃虚弱,加用归脾汤、参苓白术散而收全功。
(彭建中编著。中医古今医案精粹选评。学苑出版社。1998)
【古代文献精选】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初病而气结为滞者,宜顺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
《证治汇补·郁证》:“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
第二节血证
凡由各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因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证,均属该证范围。本节讨论的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古代医籍中,出血性疾患亦称为血病或失血。《内经》的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均有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晾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首次从临床上将数种血证的证治经验进行了总结,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并沿用至今。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治疗血证的有效方剂,如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该书。宋·严用和《济生方·失血论治》认为失血“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等多种原因所致,其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明·虞抟《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进行归纳,并以“血证”名之。自此之后,血证之名即为许多医家所采用。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清·唐容川《血证论》是首部论述血证的专书,对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还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可谓是治疗血证的重要临床经验总结。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内科疾病,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血证可由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所导致。而其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邪侵袭以风、热、燥、火之邪为主,如损伤上部(阳络)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之邪损伤下部(阴络)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2。情志过极
情志不遂,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灼伤肺络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灼伤胃络则引起吐血或便血。
3。饮食不节
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气虚,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4。劳欲体虚
神劳伤心,体劳伤脾,房劳伤肾,劳欲过度可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
久病导致出血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人络,血脉瘀阻,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二、病机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出血,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大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血证》有谓:“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和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
证候的虚实,由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久病人络,血脉瘀阻,血不循经而致者为虚实夹杂。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此外,出血之后,倘若离经之血未排出体外,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瘀血又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和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出血反复难止。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血证中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主症,患者表现为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
1。鼻衄
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出血量大者亦谓之唾液而出,血量少,并有口腔、鼻咽部病变的相应症状。
4。吐血
吐血与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吐血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夹有食物残渣,常有胃病史。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血色鲜红,不夹食物残渣,并有鼻腔、口腔及咽喉相关病变部位不适的症状。
5。便血
(1)便血与痢疾: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其便血特点为脓血相兼,且伴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便血一般不伴有脓,亦无里急后重等症状。
(2)便血与痔疮: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做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
6。尿血
(1)尿血与血淋:血淋与尿血均表现为血由尿道而出,两者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其鉴别要点,不痛者为尿血,痛(滴沥刺痛)者为血淋。
(2)尿血与石淋:两者均有血随尿而出。但石淋,尿时常有砂石夹杂,小便涩滞不畅,时有小便中断,或伴腰腹绞痛等症,若砂石从小便排出则痛止。尿血尿时一般无疼痛等症状。
7。紫斑
(1)紫斑与斑丘疹:紫斑(紫癜)为皮肤、黏膜片状或点状的出血,色紫暗,压之不退色;斑丘疹为血管出血的现象,斑疹与皮肤表面相平,丘疹略高出皮肤,均压之退色。后者多见于温病,常伴有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四肢抽搐、出血等。
(2)紫斑与丹毒:丹毒属外科皮肤病,以皮肤色红如丹得名,轻者压之退色,重者压之不退色,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痛。
(二)血证主要类证的鉴别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原有疾病的不同,症状及体征的差异,临床常见有火热亢盛、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三种证候。
1。热盛迫血证
多发生在血证的初期,大多起病较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等症。
2。阴虚火旺证
一般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
3。气虚不摄证
多见于病程较长,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表现为起病较缓,反复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弱等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
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表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部位的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病证。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咳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则有便血、痔疮之异。应根据临床表现、病史等加以鉴别。
2。辨脏腑病变之异
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引起。例如同属鼻衄,但病变脏腑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吐血有病在胃及病在肝之别;齿衄有病在胃及在肾之分;尿血则有病在膀胱、肾或脾的不同。
3。辨证候之虚实
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火热迫血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
二、治疗原则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出血的病因病机及相关脏腑,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概而言之,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1。治火
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根据证候虚实的不同,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并应结合受病脏腑的不同,分别选用适当的方药。
2。治气
气为血帅,气能统血。《医贯·血证论》说:“血随乎气,治血必先理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
《血证论·吐血》说:“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要达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祛瘀止血的方药。
三、证治分类
以下分别介绍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的辨证论治。
(一)鼻衄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它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但也可因阴虚火旺所致。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鼻衄可因鼻腔局部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内科范围的鼻衄主要见于某些传染病、发热性疾病、血液病、风湿热、高血压、维生素缺乏症、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等引起的鼻出血。至于鼻腔局部病变引起的鼻衄,一般属于五官科的范畴。
1。热邪犯肺证
症状:鼻腔干燥衄血,或血丝涕,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
证机概要: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
治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