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告诉世界我能行 >

第32章

告诉世界我能行-第32章

小说: 告诉世界我能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谁在说》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军人观众说:“今天我是和儿子一起来录节目的。来的时候,儿子硬是让我换上军装。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让您换您就换吧,就冲您肩上那么多的杠杠、星星,上镜头特有面子!”

你们身边是不是有这五大“狂比”,我当然不希望你们是这“狂比”风潮中的一份子。因为“狂比”于人于己,危害无穷,我曾经和许多的同学、家长、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一致认为,它同样具有五大“公害”:

一害自己,比来比去,比没了自己。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并没有错,但是,假如你们把名牌衣物看得比自身还重要,就会迷失了自我。我的一位朋友,应邀参加了某个电视明星与钻石大王的婚礼。婚礼一结束她就跑来告诉我,新娘戴的那颗大钻石漂亮极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我问她:“那新娘子漂亮吗?”她想了半天才说:“真不好意思,我没注意看,当时光顾看那颗大钻了。”这位明星难道不悲哀吗?由于钻石的昂贵,使原本耀眼的光彩暗然失色。当一个人过多注重身外之物是否名贵时,往往就会丢掉自身的价值。

二害家人,比来比去,比没了亲情。本来你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或许由于虚荣心作怪,和别人攀比,扮“酷”耍“派”,使原本收入并不高的家庭陷入经济拮据,加重父母负担,扰乱正常生活,使家人失去往日的温馨。

三害同学,比来比去,比没了朋友。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用友谊联结的,真诚的友谊是无价的;加入了“金钱”成分,友谊就会变质,交友更会变为交易。用金钱收买的朋友,永远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喜欢的是你们的钱,而不是你们这个人!

四害学习,比来比去,比没了志气。有个男生考试不及格,就花了500元请客。饭桌上,同学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压根就瞧不起他。可他依然误认为有钱就有了地位,整天无心学习,就想着怎么弄钱,结果荒废了学业,最终一事无成。

五害前途,比来比去,比没了幸福。人人都希望获得幸福,可幸福并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一种经过努力奋斗获得快乐的享受。当你们用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得到的只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那绝不是真正的幸福。

其实,人和人每天都处在比较之中。关键是看你们比什么?怎么比?如果是比学习、比能力,我不但不反对,还要高举双手赞成哩。可是,如果你们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盲目“狂比”,那么,我就得提出四条忠告了:

一、人品比物品重要。用名牌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智慧来丰富自己。只有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瞧得起你;只有你抬起头,挺起胸,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别人才不敢小看你。消费,永远不能建立在“让别人瞧得起”的基础上。

二、身内比身外重要。首先,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很想让小儿子看看穷人过得多么可怜,于是,就特意选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城后,父亲问儿子:“这次旅行感觉怎么样?”“非常好!”“那你现在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了吧?”父亲又问。“是的。”“哦,说说看,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条狗,而他们家却有四条;我们家花园中央只有一个游泳池,而他们家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照明的路灯,而他们家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家的院子虽然很大,而他们家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变得沉默无语。最后,儿子又补充说道:“谢谢您,爸爸,您让我明白了我们是多么地贫穷。”

这个故事恰恰告诉我们:贫穷与富有的差异并不在于那些身外之物,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拥有美好的心灵,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正像古希腊人所说:“如果你顺其自然地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如果别人怎么说你便怎么做,那你就永远不会变富。”

三、亲情比金钱重要。世间最珍贵的就是亲情,是父母与儿女的骨肉之情。家境贫寒的卢素玉考上重点高中时,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也已经60多岁了,下岗后在街边摆了个修鞋摊。素玉从来不把同学们带回家中,因为父亲很显老,以至于有的同学会傻乎乎地叫声“爷爷”;她也从不在同学们面前提起父亲的职业。高二那年,素玉被评为区优秀学生代表,到市里参加表彰大会。散会后,她和几个同学走在路上,恰巧经过父亲的修鞋摊。素玉忽然发现,老父亲的头上多了许多白发,便忍不住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父亲抬起头,惊讶地望着女儿,随后很快地朝她摆了摆手。“这是你爸?”一个同学吃惊地叫道。素玉点点头,脸上不由得有些发烫。那天晚上,父亲回家时心情特别好,还破天荒地喝了点酒……后来,母亲告诉素玉,父亲那天真的很自豪、很高兴,因为闺女居然当着一大群市里最优秀的孩子的面,叫了自己一声“爸”!就是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骨肉亲情,永远是生命中最温暖的成分。做儿女的只有丢掉虚荣,才能享受到这份亲情的温暖。

四、创造比享受重要。享受自己用劳动创造的价值,要比享受父母或别人的劳动成果快乐得多、幸福得多。一次,有个同学对我说,他参加赛跑得了倒数第二名,就怪爸爸没给他买双耐克鞋。我马上说道:“不对!当你把新鞋踩在脚下,和放在眼前去争取的时候,那种动力是不一样的。”接着,我又给他讲了一部外国影片《天堂的孩子》:一个贫穷的家庭有一双儿女。小兄妹俩只有一双球鞋,只好轮换着穿。每天哥哥一放学,就得拼命往回跑,跑到家附近的路边把鞋脱给妹妹。跑来跑去,他居然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可是有一天,就在他俩换鞋的时候,小球鞋掉进水沟里漂走了……后来,学校贴出布告,区里举行赛跑,第三名可以得到一双新球鞋。哥哥一心想给妹妹挣到那双新鞋,于是也报名参赛了。经过全力拼搏之后,他居然得了第一名!但是,他得到的奖品却不是那双新鞋。哥哥伤心地哭了……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每当想起小哥哥伤心的眼泪时,我就会想:穿上一双鞋去跑步,和为了得到一双鞋去跑步,那劲头真是不一样啊!

你们知道吗?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制止校园攀比风气的做法也有不少。比如说,德国教育部门就在重新考虑采用统一校服的制度,来制止越来越多的校园名牌追捧者;新加坡的学校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穿戴名牌;日本不准中学生烫发;就连英国贵族学校的皇室子弟,参加社会实践时,也必须与平民家的孩子同甘共苦。在我国,北京市教委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更是首次将“生活不攀比”作为重要的一条单独列了出来。

这一切做法只是为了表明,社会将不再把财富留给你们,而是要把你们变成财富。未来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

比!当然要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谁的目光最远大,看谁的脚步最坚定,更看谁为自己的将来准备得最充分!

面对攀比,好好想一想,人和人到底应该比什么?

“不比穿戴比学习,不比文具比志气,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能力。”这是沈阳市下岗职工子女的铮铮誓言,相信对你对我都是一种鼓励。

面对追星——清醒比狂热重要

Fans在追什么?

“明星”,是人们崇拜和追逐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比如: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心中的英雄;舍己救人的小英雄戴碧荣、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英,就是你爸爸妈妈小时候崇拜的偶像;《中国少年报》上的“知心姐姐”,也曾是我小时候追逐的明星……每个人在少年时代都有自己崇拜的“星”。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今天孩子们的偶像崇拜。虽然崇拜的对象与父辈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少年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一种精神的飞翔。那一个个曾经在生活中存在过的偶像,注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一道又一道风景,成为我们回忆往事的一段背景音乐——那上面有我们的欢歌笑语,以及我们成长的记录。

但追星是要花费精力的,也需要大量感情的投入。当我们热衷“追星”的时候,就不能不冷静地思考:我是谁的Fans?究竟我为什么要追这颗星?我该怎样追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我是不是值得为一颗星而错过了满天星斗?

很多同学喜欢周杰伦,某中学牟老师采访了本校JAY的最忠实的Fans:

问:“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周杰伦呢?”

“因为他的歌曲好听,很有动感,人又长得帅,很另类,又会作词作曲。”

“因为他酷,有魅力,歌好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爽!”

“因为他的歌有个性,很投入,在音乐中那种张扬的个性,我喜欢。”

除周杰伦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明星,例如:S·H·E、林俊杰、孙燕姿、谢霆锋……不难看出,同学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的原因无非是这么几个,男的长得帅,女的长得靓,歌曲唱出黯淡或明媚的故事,有的顽皮,有的深情,有的神奇。有个性,很另类……

我觉得,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充满了生命活力,所以以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影视明星为自己的偶像无可厚非。但是,追星要失去了自我就不划算了,如果达到狂热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步就更错误了。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少女在家中自杀,起因是母亲说张国荣“变态”,并且没有给她买张国荣的CD。这名少女生前曾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讲一口流利英语,擅长演讲,喜欢弹奏电子琴。

面对女儿灿烂如花的照片,妈妈满脸泪水,她哭诉:“我对她这么好,她为什么会为张国荣去死?”

“6月21日中午,我带孩子去超市。在音像专柜前,孩子看到张国荣的CD碟非要买。我想她马上要考试了,就没买,她非常生气。回家后拿了钥匙,说去姥姥家,摔门就走了。不久姥爷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暖气管上吊死了,我都傻了,到现在我都接受不了。”

“孩子高兴时就放张国荣的VCD让我看,没想到她陷得那么深。最近要我给她买白衣服穿,不断换头型,我现在才明白原来都是学张国荣。”

“她日记里说10年后到香港找张国荣的墓碑,去看他。笔记本上写满了张国荣的名字。”

“眼看还有四年孩子就上大学了,她却突然离我们而去。我多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别的家庭重演。”

然而这几年,这类的悲剧一再上演:

2002年,浙江温州一名17岁的初中生因为没亲眼见到赵薇服毒自尽;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还有4位黎明的影迷,因不满自己心中的偶像与舒淇交往,竟扬言要结束黎明生命……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真是心痛。

我真是想问问同学们:为一个明星去死,值得吗?夜晚,抬头仰望灿烂的星空;你会发现有多少星星在闪炼;你怎么能让一颗星遮住你明亮的双眼?又怎能因一颗星的陨落而毁灭了自己!

面对追星,请记住:清醒永远比狂热重要。

仔细想想,跟在明星后边追半天,你自己还是你自己,人本来就是一个独立个体,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第二。

“追星”先要看懂“星”的精神实质。你可以为你所爱的明星鼓掌喝彩,分享人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永远都不是你的,成功要靠自己。挖掘你的潜能,发挥你的特长。

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令所有人屏息凝视的一幕——敦煌彩塑中的千手观音。人们牢牢记住了21个创造惊人之美的聋哑演员,尤其是秀美沉静的第一尊观音——邰丽华。

邰丽华出生在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而聋哑。7岁那年,邰丽华走进了聋哑学校。在这里,一堂律动课改变了她的一生。那天,老师踏响了木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节奏。邰丽华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喜欢!”邰丽华突然发现,有一种语言是属于她的,那就是节奏。

15岁时,邰丽华正式学习舞蹈,对一个专业演员来说,这个年纪算大了,由于骨骼韧带已经成型,每一次劈叉、抬腿都要付出痛苦和艰辛。然而对舞蹈的热爱和痴迷支撑着她。邰丽华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