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多情总被无情恼 >

第24章

多情总被无情恼-第24章

小说: 多情总被无情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4章

回到书房,周寒沐浴更衣之后,天色已经大亮。在热水里泡了一泡,酒意有些上头,他靠在卧榻上闭了会眼,可是心思万千,始终睡不着,索性喊了小海:

“粮铺里有消息没,从运河上来的那批粮食可到了?”

“少爷不问我差点忘了跟你回报。”小海道,“昨日收到的信儿,说先头的七千石,中秋节后一二天就能到京城城外。我已经嘱咐了粮铺的夏管事,粮食到了港口,便先来告知一声。”

周寒手一拍榻沿,面上露出些微笑容,起身来回踱步盘算着:

“仲秋后一二日能到,那便来的正正好。七千石粮食,路上翻了一船,剩下的约可六千石。剩下的八千石若能一个月内到京城,也约莫可解了京城救济灾民的燃眉之急了。”

小海点着头:

“我看这两天城门外的灾民日益增多,施粥的粥棚一开,接着就抢没了,有点供不上的意思。”

周寒在卧榻上坐下:

“秋季已过半,马上入冬了。西北地方再过一个月就该飘雪花了,京城的粮草得先尽着西北的大军,户部敢调度来救灾的也不多。杜尚书这会只怕为了粮食的事正急的团团转。方丈大师说他每年中秋必定上山进香,过了今天,或者杜尚书就快找上门来了。”

小海往前凑凑:

“少爷,那咱们干嘛不让香积寺的方丈大师帮帮忙,主动去找杜尚书说和说和?咱们先把粮食送上去,那岂不是还显得咱们有诚意些,杜尚书更得在皇帝爷面前说几句好听的啊!”

周寒往后一靠,叹口气:

“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啊。这事若是我们往前凑着,那反而惹了祸了。”

小海挠挠头:

“这个我不懂了。帮着朝廷救灾这是好事啊,咱们周家送了粮食给朝廷,难道朝廷还得怪罪我们?”

“救灾是好事,”周寒微微眯着丹凤眼,手指捻着窗口垂下来的海棠叶子,“可是帮着三皇子救灾,那就是坏事了。太子这会正处心积虑等着看三皇子赈灾出篓子,这两万石粮食如果被三皇子先知道了,岂不是得罪了太子?所以咱们这粮食,只能让方丈大师想法子送到杜尚书手里,杜尚书必定会想着法子把好处算到太子头上。”

小海听的一愣一愣,最后幽幽的长叹口气,起身从床上拽了被子过来:

“少爷,您整日盘算这些事儿得花多少心思啊。难怪周管家最近总是背地里嘀咕您这阵子又瘦了。粮食的事你放心,有我好好盯着。您昨晚上又一宿没睡,我看您先躺着眯会儿吧?”

周寒“嗯”一声,倚在塌上又阖上眼。放下一桩心事,心里也轻快一些,便迷迷糊糊眯上了眼。刚阖上眼不久,就听到门口塔塔的脚步声,抱着被子坐起身往外一看,长寿站在门口满脸焦急:

“姑爷,我们小姐又跑了!”

周寒被子往地上一丢站起身来:

“去哪了?”

“小姐说要去陈家!她要亲口去问问少爷是真的答应了娶韩家小姐,还是你故意骗她的!”

“陈家有刑部守卫看守,她怎么能进得去?”

长寿哭哭啼啼道:

“小姐说她会翻墙!她要翻墙进去!”

周寒顿时气的眼前发黑,一阵晕眩:

“胡闹!胡闹!她这是不要命了吗?!”

“姑爷你快去看看吧!”

周寒站稳了脚步就往外走,走到门口被门槛一下绊住,整个人往前一趴,眼见就要磕倒在石阶上,双眼猛地一睁,从卧榻上猛地坐起身来。

他摸摸额头上沁出的汗,心知刚才是做了个梦。可是到底对方青梅不放心,又喊了小海过来,让他多找几个丫头去后院看着,听着少夫人有动静便马上来回报。

想了想又加一句:

“务必时时见着少夫人的面。一时不见人立刻来告诉我。”

小海答应着去了,片刻回来说少夫人刚起来身,正在后院正房抱着头喊头疼。周寒稍稍放了心:

“人还在就好。”

小海看他一眼,一边小声嘀咕着:

“这么不放心就该亲自在身边看着啊……一边惦记着一边又躲着,这算怎么回事……”

周寒听着个七七八八,却也只当没听见。看看外头时辰约莫中午,问道:

“陈方该回来了吧?”

小海应着便往外走:

“我去看看。”

片刻便带了陈方进来书房:

“少爷,陈方进来了。”

陈方见了周寒行个礼:

“姑爷。”

周寒点点头:

“陈大哥不必多礼。陈侍郎那里?”

“今儿一早我便按着姑爷的吩咐,跟着宋指挥进了陈府,和少爷一起又见了老爷,也把事情都给他说了。”陈方叹口气,“老爷起初很为难,但看夫人如今那样病着,缺医少药的……他最后终究是点头了。”

周寒沉默了片刻,点点头:

“陈大人点了头,这事才算是能办了。陈大哥,你先回去歇歇,下午便随我去一趟福王府吧。眼下事情已不能再拖了,办的愈快愈好。”

陈方又弯腰行了个礼,却没离开。周寒看看他:

“陈大哥还有别的事?”

陈方却上前一步,猛地跪倒在地,向着周寒磕了一个头。

周寒急忙往旁边一闪,然后去扶陈方。陈方跪在地上,抬头看着周寒:

“姑爷,这话按理不该我一个下人来说。可是陈家眼下遭逢大难,老爷少爷都不在这里,大恩不言谢,这个恩我便先替我们老爷少爷记着了。”

周寒叹口气:

“陈大哥见外了。青梅嫁进了周家,我做这些难道不是分内之事?”

他强把陈方扶了起来,陈方站起身,又道:

“刚才我从陈府出来,少爷还托我向您道一声谢。他还嘱咐我告诉您,他娶亲的事,请姑爷先瞒着小姐。她脾气耿直,恐怕不会答应这事,说不好还会闹出乱子。”

周寒听着,默然无语,许久苦笑一声:

“还是陈凤章知道她。”

“昨晚的事我听说了……我猜着,许是我们小姐为着少爷的事埋怨了您……伤了您的心。这些日子我跟着您东奔西跑,到处奔走,我明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陈方叹一声,“我多说一句,希望姑爷不要怪罪。小姐和少爷从小一起长大,就像是亲兄妹一样。这事她一时想不开也是正常的,但她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迟早会明白您的一片苦心。您千万不要把她的埋怨放在心上。”

周寒听了,对陈方道:

“陈大哥,你放心吧。我心里清楚,这门亲事无论结与不结,青梅都会怪我。”

若结了,方青梅现在必定怪他。若结不成,方青梅也许将来就会怪他。

他轻笑一声,转过身,无奈的看着窗外:

“但是无论她怪我与否,今日我都得这么做。”

☆、第35章

过午不久,周寒便带着陈方,以仲秋送礼的名义去了福王府上。

早就已经谋定的事,不须多说。周寒向福王爷说明了来意,福王爷也点了头:

“陈禀和陈公子都点了头,这事办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我今晚就去韩大将军府上拜访。”

周寒起身向福王爷行个大礼:

“周寒多谢福王爷大恩。”

福王伸手去扶:

“你这孩子,这是做什么。姑母待我从小比你父亲还要亲,我记得从前周家有什么好东西,从来都是先尽着我挑,剩下才是他的,为此他还屡次跟我抱怨过。如今赵家人丁不兴旺,周家的孩子便和赵家的孩子一样,将来还是你们相互提携着。如今就不要见外了。”

周寒却未起身:

“如今我求王爷去办的事,我心里明白,王爷也是担着不小的风险。王爷为周寒操的这份心,将来周寒没齿难忘!”

王爷将他扶起身,拍拍他的肩膀:

“你是个有出息的,将来比你父亲强。我便等着看,你将来如何报我的恩。”

从王爷书房出来,周寒仍心事重重。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八字写了一撇,陈家能与韩家结亲是好事,福王爷必定也会尽力去斡旋。剩下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韩家到底接不接这条红线,就看韩大将军到底有多相中陈凤章这个女婿了。

正百般思虑,有人从后头猛地拍他肩头一记:

“二表哥!”

周寒沉思中被吓了一跳,回过头看看,再不是别人,正是赵睿小公子。

周寒笑笑,也回拍他肩膀一记:

“今日没在王爷书房跪着,可是长进了。”

“……”

赵睿撇撇嘴:

“表哥,你嘴这么坏,二表嫂就不嫌弃你?”

想想又撇嘴,嘀咕道:

“也倒未必。我看表嫂的嘴比你还厉害,也不是什么善茬……对了!”

“什么?”

“我说那天她怎么张嘴就把我和徐飞打架的事说出来了,还知道的那么清楚!”赵睿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我那天还专门跑了去问了问徐飞——原来表嫂跟徐飞的二哥徐扬认识!”

周寒似漫不经心看他一眼:

“徐扬?”

“兵部徐尚书的二公子,徐扬!徐飞的二哥!”赵睿一脸羡慕,“现如今在西北大营做将军呢!徐飞说,他二哥现在是真刀实枪上战场,跟鞑子干!可不像他大哥一样,就知道在朝廷上耍耍嘴皮子。”

周寒勾勾唇角。

徐尚书家的长公子,他恰好认识,如今正在吏部做着一份差事。印象中这位徐大公子也不是只会耍耍嘴皮子的人,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且为人心机深沉,能谋善断。他本也属意兵部的差事,不过因为徐尚书的关系,不好父子都在兵部共事,所以才去了吏部。

眼下他倒不在意这个,只顺着赵睿的话问着:

“你表嫂同徐扬认识,我倒不知道。”

赵睿话中颇有几分得意:

“徐飞说,他二哥不常回京,不过时常从西北托人捎点东西回来,通常都有给陈府的礼物。每回回京城探亲,也会请陈府的两位公子吃饭喝酒——陈府不是只有一位公子吗,我也没告诉徐飞这个事,不过估摸着另一位公子必定就是表嫂了吧?二表哥,你娶的这个表嫂很不错啊,不像别家的小姐都木头似的,我喜欢!”

“……”

“……我的意思是,我觉得表嫂不错,二表哥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了,怪吓人的。”

陪着赵睿闲聊了许久,又去见过了世子打了招呼,周寒便同陈方迎着黄昏回到别院。

当晚正是仲秋,团圆之时。陈方抬头看看当空一轮明月,心中颇为感慨:

“但愿老爷夫人和少爷能早日脱离困境,一家团圆。”

周寒却不做声。

周管家向来重视这些节日,每每遇到年节总是隆重异常,更别说今晚这仲秋团圆之夜。可是昨晚他却与方青梅闹成那副局面,要怎么与她见面,见面说什么,他一时都毫无盘算。

果然,两人回到别院,小海和周管家便高兴的迎上来:

“少爷,周管家在偏厅为你和少奶奶备了好酒好菜,请您收拾好了过去吃团圆饭呢。”

周末默了默,笑道:

“周二叔,今日仲秋,府里人不多,大家都别拘束,让陈大哥,小海一起上桌吃吧。”

周寒发话,几人不敢不从,便跟着回了偏厅。

席上果然不少好菜,尤其诱人的是中间一笼通红的螃蟹,小海一边说着便听到了口水声:

“这是粮铺夏掌柜下午刚送来的……刚蒸出来,两刻钟前都还张牙舞爪呢。”

众人都在,方青梅却不在,周寒不由有些心不在焉。正待要问,方青梅从门口进来,后头跟着长寿,见了众人先问声好,却独独撇开了周寒。

她面目苍白,双眼微微浮肿,一看便是宿醉未恢复的样子,不复往日跳脱飞扬的神采。

周寒看她一眼,不以为意的笑笑:

“大家都坐吧。仲秋了,咱们也团圆团圆。”

眼下多事之秋,众人此时也都各有心事,也都看出他与方青梅不睦,却都不点破,都粉饰着太平,说笑着推辞一番纷纷坐下,和和睦睦的吃了一顿饭。饭毕众人分吃月饼,方青梅尝了一点便起身,向周寒点点头:

“我有些头疼,先回去休息了。”

周寒点点头,顿了顿,轻声道:

“陈侍郎那里,今晚我已托人送去了月饼和酒菜。”

方青梅垂着眼,低声说了句“谢谢”,眼圈随即红了,便直接转身出了偏厅。周寒目送她出去,朝着落后一步的长寿低声嘱咐道:

“好好照顾着……有什么事,别忘了来回我一声知道。”

方青梅刚走,外头便有人来报周寒:

“香积寺的一位师傅来求见。”

“快请进来。”

见有人来,众人便立刻散了。来人被带进了偏厅,正是当日在香积寺迎接周寒与方青梅的那位慧远师傅。周寒见了礼便急忙请入座,开门见山道:

“方丈大师今日与杜尚书见到面了?”

“杜尚书中午时分便上山进香,与师傅下了会棋。”慧远说话斯斯文文,不像个和尚,倒像个书生,“师傅来叫我跟公子回一声,您交代的事,已经都办妥了。”

周寒顿时松一口气。

听慧远又说道:

“杜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