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

第12章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第12章

小说: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36。3%

喜欢所学科目30。0%

报答父母或报答父母的爱76。7%

社会需要为社会服务56。9%

(5。4%)满足家长对我的期望64。4%

将来为国家做贡献66。2%

认知需要是学习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人格特征,有这种学习需要的学生学习主动、把求知当成快乐,但遗憾的是,它所得到的百分比最低,只有30%~37%。

(引自《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

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罗素也说过,“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可由于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这些学生并不能从知识中找到快乐,他们的学习动机中掺杂了太多求知之外的功利因素,所以,这种学生往往到了成年以后,到了大学阶段,也无从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知识感兴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我们看到,刘亦婷便是典型的案例,即便她读了哈佛大学,她也没能发现,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记者问刘亦婷:“在哈佛学了4年,究竟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刘亦婷这样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说,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很多,你怎么知道你真正喜欢的是哪个东西?你怎么知道你以后是不是不喜欢了呢?比如说,我有一段时间喜欢做陶器,但是过了那阵子又不喜欢了。兴趣也会由于外界的因素而变化,一样东西如果我老是做不好,慢慢地就不会喜欢了。所以,我觉得人应该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每一个人肯定有一样东西比别人都做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你只要是那一行的状元,不管是哪一行都叫做成功,而且由于你做得好,别人给了你信心以后,你反而更愿意做这件事情了。可惜,如果你现在问我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现在还没有找到。”

(引自2004年1月28日《羊城晚报》)

这段思维混乱的回答出自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之口的确让人感叹。其实,找不到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不单是刘亦婷一个人的问题,而几乎是全体中国学生的问题。

休谟说过,“在争取幸福的问题上,求知欲比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更加可取的。”但是,我们的求知欲早就被考上大学这个目标抑制住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不仅要压抑求知欲,还要压抑一切兴趣、爱好、特长、理想。而考上大学之后呢?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出国或者读研究生。接着,又是一连串让人窒息压抑的考试。

英国小说家马里亚特·F说过,“除非你亲自尝试一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的确,许多事情只有在做、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擅长。而我们的许多家长却并不给我们这个机会。他们往往未卜先知地为我们设计了一切。

如果问我们有没有“扼杀”过婷儿的正当兴趣,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一直建议婷儿避免把表演一事当作未来的职业。我们认为,这一行的成功太依赖他人,太依赖偶然性了。我们不愿意看到婷儿像无数条件很好的演员一样,最终落得个在演艺圈“打艺术杂”的下场。

(《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285页)

看完刘亦婷家长这段精彩的论述,不得不佩服他们“未卜先知”的本事。可阿甘早就说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哪一块。”幸好他们不是黄豆豆的父母,否则,我们国家的一个舞蹈天才又要被扼杀了。

黄豆豆是谁?就是那个身高不足1。70米,被一些舞蹈老师武断地认为根本就不适合从事舞蹈艺术的演员。这些舞蹈老师说,他的身高对舞蹈演员来说是很大的缺陷,他们还说,他的身材比例也很不适合舞蹈演员的标准。但是,黄豆豆的父母不信这套,他们坚持,再坚持;黄豆豆努力,再努力。结果,他们成功了。23岁的黄豆豆成了上海歌舞团最年轻的艺术总监,已在国内外获得十几个艺术奖项,其中包括白玉兰奖和荷花奖这样舞蹈界最具权威性的大奖。

刘亦婷的家长说,他们不喜欢“碰运气”,也不喜欢“买彩票”,可是他们难道不知道,很多发明创造就是在“碰运气”、在“冒险”中产生的。戴维斯说过,“假使你认为你能够,你便能够;假使你认为你不能够,你便不能够。”拿破仑也说过,“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这种碰运气的精神,冒险的精神,向未知领域探索的精神,哥伦布就不会发现新大陆,爱迪生的上千件发明也不会诞生。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杜威也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可以说,世界上并非所有事情都可以由理性控制,否则,在今天的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应该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

对于刘亦婷家长的未卜先知,一位读者不无担忧地写到:

我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时,不仅没有阅读快感,反倒是冷汗直冒,大脑中总是红灯不停在闪烁:可怕、可怕……刘亦婷成长的过程,似乎是一个工业产品被设计、生产的过程,面面俱到之中独独看不到孩子的自主发展和选择。刘亦婷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了著名学者施蛰存评说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一句话:“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我相信,刘亦婷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多数千差万别的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危险的。

(引自《江淮晨报》《书市为孩子疯狂》文/黄道培)

在家长的“计划”下,我们看到,刘亦婷即便从哈佛毕业,也几乎没有独立的学习动机,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什么乐趣。其对专业的选择也是被动的而无自己独立性的思考和判断。

上文提到,刘亦婷从小的理想是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她在中学时选择了文科,而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却选择了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应用数学。当《羊城晚报》的记者问刘亦婷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们发现刘亦婷的回答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从国内念完高中的学生直接来到哈佛,英文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是中学才开始学英文的。”她说,“到高中的时候,你可以把英文说得对,但是要说得好,说得自然,用美国人的习惯方式来表达,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刘亦婷把自己选择理科放弃文科的原因归因于英语水平问题。实际上非常牵强。我猜测她选择枯燥的应用数学专业的原因是这样的。大家知道,哈佛大学一般在新生入学的头一年是不分专业的,而到二年级才分专业,刘亦婷在大学一年级的表现如何呢?我们在刘亦婷的书中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亮点。这很容易理解,刘亦婷长期以来缺乏对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也缺乏这方面的思考,所以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必然是笨拙的。她被迫选择异常枯燥的应用数学,不仅是语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不知道刘亦婷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还要混沌到何时?

我在前面引录过一则刘亦婷写过的日记———《学习负担太重了》,日记的末尾有一段话是说:

有个家长说:这一代是不正常的一代,这一代是纯粹的考试机器,不会下棋,不会体育运动,不懂音乐,更不懂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一个个立体的人都被学习压扁了。

刘亦婷的家长好像对这个日记反映的情况刘亦婷的家长似乎故意视而不见。他们觉得孩子的负担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高考这个目标,孩子只要不被压垮,弦不断,就一切OK。下面这段话,可以说是“‘刘亦婷培养模式’是反素质教育的”这个结论的最有力证据。

从婷儿后来的成长过程来看,这番话给婷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她遥远而空泛的人生理想第一次被化解为“争当前3名……保送进重点中学”这样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在整个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性目标都是婷儿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今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轻负担,中国很多地方已取消了重点初中,学校也不排名次了。这样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以避免在心理发育阶段反复地体验失败,以至于丧失自信心和追求知识的热情,但对于那些有能力当尖子的孩子来说,却有一种失去近期奋斗目标的消极作用。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133页)

我们看到,在刘亦婷的家长看来,让孩子“争当前3名……保送进重点中学”才是所谓的尖子生应该有的学习目标,如果没有了这个重点中学的目标,他们的孩子就有如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难道我们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读重点吗?难道他们不会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去学习吗?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求知是人的本能之一,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刘亦婷的家长怎么会认为一旦取消了重点学校,尖子生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呢?我只能认为,刘亦婷家长所谓的尖子生根本就是一群不懂得以求知为乐的考试机器。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刘亦婷的家长根本就不懂得教育为何物,也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们以为自己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弄了几个素质教育的名词就是在搞素质教育了。实际上,他们的培养模式不仅不是素质教育,而且是反素质教育的。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方式。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在人类生活中呢?因为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是人类最本能的、最原初的欲望,人们有着强烈的愿望要弄明白自然、历史、人类自身的奥秘,于是教育才会产生,才会发展。

可是,今天的教育已远不是这个样子,今天的教育成了满足人们功利愿望的工具。一位教育学者说过,“当教育真正开始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的时候,教育才真正有了意义。”我一直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我们的学生从功利性教育的泥沼中拯救出来,唤醒他们求知的本能,让他们尽情享受求知的乐趣。在教育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普遍的共识,只有这种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一流人才。因为只有对一件事情有持久的兴趣,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所以,让孩子主动学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才有可能让孩子保持长久的学习、思考热情,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机械刻板的学习养成

舞蹈家邓肯说过,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家长计划打造成一个“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的人,这个目标无疑就是高考。

刘亦婷也是从小就被灌输了这个意识。从尖子生、重点中学到北大、高考状元,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高考进行。她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为这个目标辛勤工作,接受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我们从她身上,根本看不到她自己的影子。刘亦婷是谁?她有思想、见解、个性、苦恼吗?我们统统看不到。我们也几乎看不到她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看到的就是考试、考试,以及为了应付考试、应付面试而做的各种准备和训练。

刘亦婷从8岁就开始给自己订计划,小学时学20分钟休息5分钟,刘亦婷的家长像监工一样对刘亦婷“定期询问实施情况,听取刘亦婷的汇报与解释。”这种教育方法并非“培养”而是“训练”。虽然初期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从长远看,这种孩子缺乏后劲。

中国的足球运动一直上不去。跟这种“训练”的方式不无关系。因为足球运动除了需要体能、身体素质、基本的技术素养之外,特别需要球员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而中国球员普遍缺乏的就是这种灵性,反观巴西、非洲等足球强国,许多伟大球星根本就没有进行过正规的训练,而是在街头踢野球出身。但是,这些人在足球场上常常能做出匪夷所思的技术动作,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空挡和传球路线。米卢来到中国国家队以后,提倡的一样东西就是“快乐足球”,他觉得中国足球队员根本不是在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而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踯躅前行。

想想吧。一个孩子8岁的时候正是什么年龄呢?正是无拘无束玩乐、发展爱好的年龄。现在刘亦婷的家长让他们的孩子做什么呢?他们在训练她。训练她守规矩,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