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出好孩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军不以为然,大声喊道:“你就只替他说话,护着外人,而不把我当回事。”说着就气冲冲地跑出去了。
母亲这么说,当然会使孩子生气啦!孩子受了委曲,若父母再来讲他的不是,袒护外人,这对他们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如,孩子由于纠察队的粗暴、老师的偏心。邻居的闲话等而和他们发生争执,若父母不替自己子女辩护,反而替这些人说话,找理由,孩子能服气吗?
有些父母可能认为帮自己孩子,会把孩子宠坏,认为只有让孩子去吃苦头才是帮助子女做人的好方法,这种想法只会造成子女与父母的疏远。
父母应像辩护律师一样做孩子的维护人,辩护律师的职责是依法替被告洗清罪嫌或替他寻找可以减轻的情况,他们只是辩护,绝不鼓动犯罪。父母也应这样,据理替孩子辩护,当然不能护短。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委曲。
●平定孩子的情绪
对于上例,母亲应该表示很体会小军的心情,如说
“马伯伯怎么能这么对孩子说话,太使你难堪了。”
“难怪你生气。”
“这简直是侮辱。”
孩子听了,情绪会得到缓和。等他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乎定后,再做进一步处理,这样事情才容易解决。要是紧接着对孩子说教,孩子不会接受的。如果对孩子的埋怨立刻加以纠正的话,只会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僵。
再看下例,父亲是怎么处理孩子情绪的。
十七岁的小江,因暑假应聘一临时工作没成功,非常失望,情绪低落。父亲体会孩子很喜欢那分工作,且为了那个工作下了很多功夫去准备。于是说:“真令人失望。”然后说:“没关系,坚强点,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再继续找工作。”
小江听了,很感安慰,情绪也好了很多,说:“对,我再找工作去,我不信找不到。”
●父母应防范的四种错误
上面那位父亲对贺江的事就处理得很好,若他采用下面几种方式,一定会毫无效果。
①教训口吻。“你以为找工作这么容易,一找就会找到?别想得那么简单,起码要碰十次钉子才可找到工作。我希望你从这次失败中,受点启发,凡事要有失败的准备。”
②轻描淡写。“不就是一个临时工作吗,有什么了不起根本不值得你这么垂头丧气。”
③冷潮热讽。“看你,做事毛躁,不稳重,又不善于和人交际,怎么找得到工作。”
④伤心叹气。“有什么办法呢,只怪我们运气不好,又没家世背景。”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防止上述四种错误。对孩子的诉说要耐心听取,对孩子的情绪要深表同情,并尽量去减轻他们的情绪。
●父母对子女的意见有时应不置可否
父母对青少年子女的意见,一般是同意或不同意。但有时,对他们的意见不置可否,也能很有效地帮助他们。不置可否,就是既不赞美,也不批评,只表明父母心中的感受,对孩子的意见表示接受。
下面是一些处理孩子情绪得当的例子。
例一:女儿不能去溜冰
我先生跟孩子们讲好了,星期天带他们去溜冰,可是那天小莉病了,只好带她弟弟去。小莉很难过。假如我这么说她:“你以前跟你爸爸出去玩了好多次,这次去不成就算了,有什么难过的。”这样她会更难过。因此,如果我用体会和同情的态度对她说:“你不能跟他们去溜冰,心里不好受,是吗?”她点头同意。然后再说:“你也想去,是吗?”她说:“是啊,可是去不成,没办法。”说完,她心情就好转了一点。接着,她就安静地躺在床上看书了。
例二:孩子们不能去看电影
一天晚上,孩子他爸和我约好去戏院看电影,让孩子们在家做作业。可是他们知道我们不带他们去就非常不高兴,明知我在去戏院之前,有很多家务事要做,也不来帮我一下忙。于是,我说:“喂,孩子们,你们都不愿意帮我忙吗?可是我敢
说,你们都想要我帮忙,你们都想跟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对吗?”
他们一个个面露笑容,接着,就开始动手帮我忙了。可见,体会孩子的心情很重要。
例三:孩子功课多
十三岁的陈礼一到家;就嘟嘟嚷嚎很不高兴他说:“数学老师最讨厌了,出了那么多作业,害我都不能好好玩。”
要在以前,我会这么说:“这怪不得你老师,要怪的是你自己,你应该在学校里就把握时间把作业做完。”这往往使得他跟我顶撞。这次我说:“你们现在功课负担也是越来越重了,既要背书、写字,又要做那么多数学题目,……”陈礼回答说:“可不是,好了,我还是现在就把它做完。”
例四:孩子上台演奏紧张
小冰,十四岁,她平常练习时,能把钢琴弹得很好。可是每次音乐会上表现都不佳。因为上台前,她心情总是很紧张,害怕得想哭。我一贯的作法是安慰她:“你平常弹得那么好,上台也会弹好的。”“不要怕;勇敢点。”“不要在乎听众;他们大多数根本听不懂你弹的是什么。”可是这些安慰话起不了什么作用,她每次演奏,不是忘了曲谱,就是指法僵硬,弹出的调子平凡、单调。于是,演奏之后,她又是一场哭诉。我再怎么说好,也无济于事。
上星期,学校又要求她去演奏,表演前,她还是犯老毛病,哭着说她不能表演了。我没有责备她,而是以同情的口吻说:“在台上演奏是跟平常练习不同,那么多人瞪着你看,你可能觉得他们在挑你的毛病,想起就紧张,是吗?”
小冰感激地抬起头说:“噢!妈妈,真没想到你能体会我的心情。”
她平定了一下情绪后,就上台演奏了,那次她表现得非常出色,演奏得很好,充分发挥了她的能力。下台后,她激动他说:“真高兴,我成功了!我对得起听众的掌声。”我回答:“当然,这次真是太棒了。”
●如何看待孩子的焦虑
西方心理学家在研究焦虑时,他们对焦虑的成因说法不一。佛洛依德(Freud,1936)认为焦虑是由压抑自我而产生的。杭奈(HOmey,1937)则认为焦虑来自从小对一切事物的不安全感,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由于一般青少年因功课升学的压力。同伴的压力,或与父母在相处时的情绪状态,都容易让他们产生不舒服、苦恼、逃避的情境。
因此父母的管教态度是足以影响子女的心理因素,过于溺爱或放纵的父母,则会导致子女缺乏自信、反抗、自卑;过于权威的父母,则会导致子女消极、恐惧、畏缩的态度,甚至影响其生理发育,故此父母在看待子女的焦虑情绪方面,应有几种做法。
①父母不应在课业上做过多的要求。
②适时与子女沟通,引导他们说出心里的想法,并设法建立子女对你的信赖感。
③告诉他,并鼓励他,不论你的成绩、美丑,都不影响自我的价值。
④民主作风,帮助他接纳自己,多赞美他的优点。
很多父母因疏忽孩子的心理反应,而一味纠正他外在的偏差行为,那只会导致与青少年子女的疏离,因此,当孩子们需要理解时,尤其在他们闹情绪时,父母更要理解他们、同情他们,真心诚意去帮助他们。这样才能乎息他们的情绪,收到好的效果。当然,施教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
第八章 顺着孩子意见的技巧
●不要攻击子女的意见
●巧妙解决子女的埋怨
●要善于引导
●父母与子女如何沟通意见
●代沟不是坏事
●不要攻击子女的意见
不要轻易否定青少年子女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驳斥他们的意见;另外对他们所看到、听到、想到的要予以相信,不要都以为不对。
如下面这位母亲的做法就欠妥:
米兰跟母亲上街,她看到一件衣服,说:“这件衣服挺好看。”
母亲:“才不呢!既难看又俗气。”
母亲这么直接反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她的反感,她会认为母亲说她笨,没有鉴赏能力。
如果回答不那么生硬,而是委婉地这么建议:“这衣服式样还可以,但我觉得颜色艳了点,要是这种小花配上颜色清淡一点的料子,会很适合你。”
这么说不会使女儿觉得丢了面子,不会引起她的敌意,也不会使她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坚持原有看法,她会很容易地重新考虑她的选择,接受母亲的观点。
●巧妙解决于女的埋怨
青少年子女常会埋怨,例如:菜不好啦!菜太咸了、太淡了、太热了等等。父母听了往往会生气,会怪他们挑剔,接着子女又顶撞,使得双方都不愉快。
其实对待子女的埋怨,跟他们争辩是毫无用处的。父母应该顺着他们的意见,要和颜悦色地去听他们的主张,听他们对事情的处理方法。这不是纵容他们,相反是启发他们的善意,运用他们的自主权力。这样做,子女心·情愉快,又解决了问题,有什么不好呢?
看下面这个例子:
马佳在埋怨腌牛肉,他母亲说:“是不是太咸了,不合你的口味?好!等一下,我看有没有别的东西吃。”马佳说:“妈,您别忙了,我少放点酱油就行了。”
这样母子皆大欢喜,这不比舌战一场来得好吗?
●要善于引导
十三岁的陶小金,在画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画时,对父亲说:“这些画没意思。”父亲说:“不懂少多嘴,你对这方面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发表意见。”
陶小金很不服气,大声地说:“我还是认为这些画没什么好的。”
这种对话有什么效果呢?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长不了他对艺术的认识,也不能增进他对父亲的敬爱,他甚至会找机会回父亲一句:“你对这种画又知道多少?”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立,拉大了父子间的距离。
下面这位母亲的处理就很好:
十四岁的肖宏跟母亲在看现代油画,他持批评态度。这时,母亲不是反驳他,而是对他加以引导。
母亲:“这种抽象派的画你不喜欢?”
肖宏:“嗯!我觉得难看。”
母亲:“那写实派的画你喜欢吗?”
肖宏:“写实派的画又是怎样的?”
母亲:“写实派的画就是画个人就像个人,画朵花就像朵花,画间亭子像间亭子。”
肖宏:“噢!那我喜欢这种画。现在我才知道我喜欢写实派的画。”
●父母与子女如何沟通意见
十六岁的小敏,非常关心政治,对国际局势常发表一些偏执的意见。对此,他父亲的作法就是训斥:“你懂什么?这种复杂问题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小敏非常生气,气冲冲地跑出去了,根本不想听他父亲的高论。
所以,这位父亲的作法有欠妥当。这样不能使父子间得到相互沟通,也不能使儿子学到关于国际局势的正确观点,更不能赢得儿子的尊敬,他只会恨父亲和坚持己见。
父亲的正确作法应是不跟青少年发生意见争论。他可以这么说:“你的看法,我非常有兴趣,再说下去。”之后,他再重复他儿子见解的要点,以表示真的在听并且了解,然后,再提出他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意见跟你很不同,我的看法是……”这样,儿子会乐于听取的。
在此,提供如何与人沟通彼此意见的有效方法:
用心听对方的意见
归纳对方谈话的要点
不要直接批评
提出自己的意见
和子女沟通也是一样,父母首先应该站在听众立场上听取子女的意见,然后心乎气和地跟子女交换意见,对子女不能明白表示出来的意见,替他们做补充说明。这样,既可使子女注意听父母的讲话,同时,也可赢得他们的心,赢得他们的尊敬。
●代沟不是坏事
父母和子女最常出现的问题,便是“代沟”。由于父母和子女所生长的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距,既然差距不能避免,为何不去适应彼此的差距,喜欢这样的差距,然后接纳差距呢?
所以当父母与青少年子女出现代沟时,应具备如下的看法:
①代沟不是坏事,反而代表一种进步,只有在进步的社会中才会有这种现象。
②青少年在这段时期应完成的使命便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所以当子女和父母意见不同,表示他开始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只要有道理,父母都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或许子女现在的意见与父母不同,但不表示永远舍不相同,等到他成熟起来,或为人父母时,就会体会到你的苦心。
如果我们把“代沟”看成是一种良性的冲突,有助于亲子之间的了解,则不失为增进彼此关系的妙方。
下面有几个例子,是父母与青少年子女成功沟通的。
例一:女儿闹情绪
十五岁的倩倩,为了父母带她妹妹去动物园,带弟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