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380章

明末疯狂-第380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停止战斗。可平日里,刘国能的威信太高,那些头目因为身份不够而不敢规劝,唯一身份够的金雄,他人又在黄冈呢,所以刘国能的心中也是越来越烦躁。

就在此时,一轮夕阳照在刘国能的身上,他终于等到了理由。于是刘国能立刻下令道:“天色已晚,全军回营!”。而刘国能的命令,也使得包括刘国能在内的所有头目都是暗中送了一口气。

在离开战场的时候,刘国能还在喃喃自语道:“这下子总该可以交待了吧!”

黄得功见到刘国能部的回营,也是大松了一口气。这时候的他,已经集合好全部精锐,就等着刘国能部进攻的时候,来个大反击。希望这次反击能够争取到一些时间,把自己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撤回来呢。

所以等到黄得功也把部队撤回营地的时候,他还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可是一清点,黄得功的心又吊了起来,明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千五百人。而这些伤亡大多数都是在刘国能部的后几次进攻时造成的。

现代训练有素的军队,伤亡超过三成就失去了战斗力,超过五成就完全被打残了,不是光在战后补充人员就够了,还需要长时间的休整和心理调节。因为那些幸存的战士毕竟是人,见到这么多朝夕相处的战友失去了生命,他们总会怕死,对战场就有了恐惧症。

而一般的明军,伤亡达到一成,就足够让整支军队崩溃。虽然今天的战斗因为节奏太快,让许多明军还来不及恐惧,不过自己的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足以让黄得功自豪,毕竟这支部队中,菜鸟的比例太高了。

可是随着到战场上收拾尸体的兵丁归来,整个兵营立刻弥漫开一种压抑的气氛。那战场上太惨了,狭小的区域内堆积着这么多的尸体,血肉覆盖在了地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还是夏天,尸体腐烂很快,那恶心的尸臭散布在空气中,让人恨不得立刻昏厥过去。

第六百一十一章金陵群议

黄得功知道这样的部队已经不能够再打仗了,于是他立刻安排据营死守,并发急函至南京,请求增援。

这求援信一至南京,就引起了整座金陵城是大哗。没想到重染战火伊始,就有一路明军告急。那贼军是强悍如斯!恐怖如斯啊啊啊!

于是还留在南京城的两巨头召集南京六部的主官紧急商议,可商议一开始,两巨头之间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南京兵部尚书认为:既然贼军这么势大了,那就重点防御吧!让黄得功想办法把部队撤回来,死守南京城。

他还认为:如果再派出援军的话,南京城内肯定空虚。再说,谁能够保证援军派出去以后,官军就一定能够阻挡住刘国能部啊?万一失利,即少了一支官军,又丢了一支援军,而且南京城也空虚,万一被贼军打下金陵,太祖的寝陵不保,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偷鸡不成折把米啊!

而魏国公徐弘基认为:如果撤回黄得功部,那就给刘国能的贼军完全放开了手脚。

到了那还是,刘国能部即可以过江,夹攻卢九德的侧翼,完全打垮这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机动部队;又可以过滁州入扬州,截断大运河上的这个节点。要知道,很快就要秋粮北运了,难道让北京城的百万军民和九边的几十万边军喝西北风啊?

最可怕的选择就是直插南京,无论是发生了南京攻防战,还是贼军绕过南京进入江南地区,都是把明朝的财赋重地搞了一个稀巴烂。谁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难道让朝廷顾头不顾腚,以后用什么钱平中原贼军,拒关外蛮夷?

魏国公徐弘基有句话没说。在明朝,南京就像北京城一样,因为有着巨大的人口和发达的商业活动,南京城早就不再限于城墙的范围了,在城外有着庞大的居民和大量的民居,也有着徐弘基大量的产业,如果被贼军都打烂了,尼玛的你赔我啊?

说到底,这是流官与本地勋贵的利益之争。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比大小吧!南京城内三巨头。镇守太监代表着皇权,当然是最大,可卢九德现在不在,所以也只好被弃权了。

别看魏国公徐弘基是超品的顶级勋贵,可其代表的是武官。按照文贵武贱的传统,南京兵部尚书就占了上风。再加上六部的主官全是文官。比人头徐弘基也吃亏,所以商议的结果就是一面倒。

可魏国公徐弘基绝对不会甘心失败,但官场又斗不过,那要怎么办呢?于是徐弘基立刻发动群众、制造舆论,要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把这些想邀名的文官完全淹没!

于是在徐弘基的刻意宣传下,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整座金陵城。整座金陵城立刻沸腾了起来。

“朝宗兄,金陵是否危在旦夕?”眉楼中,一位士子问侯方域道。虽然兵祸将临,可士子们的娱乐活动不能够停。真有些轻伤不下火线的风采啊!

“十丈高墙挡不住贼军乎?”一谈到军事问题,金陵士子中的“军事专家”侯方域就是神采奕奕,“归德城墙高四、五丈,也无重兵驻防,当年贼军两次侵扰,祖父与家严都力保不失,又蒙吴长敬驰骋格挡,两次围歼贼军,使得贼酋闻归德而胆寒,望包河则股战。”

说着说着,侯方域就说到了自己侯家的丰功伟绩。一旁的士子知道,如果不及时打住,这个话题侯方域可以说上半天,完全可以照八股文的样式来上个三、五篇,于是他们连忙插嘴道:“那朝宗兄,你认为该不该派援军呢?”

其实那些本地士子的心中也很矛盾,即与魏国公徐弘基一样,怕农民军兵临城下,自己家中的产业受到损失;又想着南京城内的官军多多益善,可以保障他们自身的安全。

“当然要派!”侯方域的回答是落地有声,“每逢大战,军将都是要兵要粮,此乃故计也。那黄总兵拒贼军两月有余,还能游刃有余,为何大战一起,就鸿雁告急?非战之过,本性而已。可笑本兵不知兵,被武夫所欺。真乃……”侯方域摇摇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那些士子当然心领神会,当众评论兵部尚书的得失,对于想要到大明官场混的士子来说,不会做这种不明智的事。侯方域那半句话也已经说的相当透彻了。

不过那些士子也放下了心,看起来前线的局势没那么糟糕,于是就有个人问道:“既然战事无恙,又为何要派兵呢?”

侯方域就从心底里鄙视了一下提问的人。这道理还不够简单的吗?万一因为不派援军导致战局失利,那南京的官员不是要吃挂落吗?这种死读书的书呆怎么比的过侯家的官宦世家,家学渊源?

侯方域当然不知道,他分析的原因都是错误的。南京的高层官员确实掌握了正确的情报。要不然,畅游宦海多年的南京兵部尚书,还会想不到侯方域这种没褪毛的官宦子弟的想法吗?

不过这并不妨碍侯方域的侃侃而谈。

侯方域保持着一种高深莫测的神态,接着说道:“唯慎耳!万一黄总兵小挫呢?再说,尔等未发觉,正有一良机可大挫贼军?”

见到了那些士子都竖起了耳朵,侯方域得意地闭上嘴卖起了关子。一旁的李香君听得正精彩呢,她立刻就忍耐不住了,脆声地催促道:“公子快些说呀!奴家的心都痒痒了呢!”

李香君的话立刻引来了一阵善意的笑声。美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侯方域接着说道:“只要官军挡住贼军,让其进退两难,可让汝宁吴长敬倾其全师,击贼军之后,待两军汇合,再大破贼军。卢公公提掌着京营虎贲,吴、左二师又是百战精兵,三军合力,贼军安能挡?”

这番话说的侯方域是意气风发,那吴世恭和左良玉可都是侯方域的老子挖掘出来的,所以现在的侯方域也是与有荣焉!

第六百一十二章故技重演

可是一听吴世恭的名字,一直没说话的顾横波就闹起了小性子,她泼冷水道:“那吴汝宁正与朝廷有隙,会听朝廷召令?”说完以后,顾横波的秀鼻一皱,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侯方域连忙辩解道:“不说恩怨已解,圣天子早己下诏。就是吴长敬此人,也素来忠义。其还未有不尊令之行径。顾大家可敢与吾打赌,小生去一信,吴长敬必出兵。输者在众人面前展其艺之所长,博君一笑,也为秦淮增一雅事?”

“赌啦!赌啦!快些答应!……”一旁的士子和大家立刻起哄道。这风月场上的打赌,正是秦淮河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啊!

那顾横波一咬红唇,说道:“赌就赌!”她的话立刻引起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喝彩声。

待到喝彩声稍歇,侯方域又笑道:“不过小生也有个不情之请,为了增添成算,还需柳、顾二位大家帮忙啊!”

在一旁看热闹的柳如是立刻是“嗯?”了一声,她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躺着也会中枪,于是柳如是就开口问道:“公子要奴家帮什么忙?”

侯方域的笑容中充满了玩笑,他说道:“那吴长敬对两位大家可是念念不忘,如你们各去一信,那吴长敬不惜烽火搏一笑耳。”

眉楼中再次爆发出大笑声。不过顾、柳二人也见惯了这种场面,她们落落大方地说道:“写就写!要让公子输得心服口服!”

其实柳如是和顾横波的心中也在暗爽。这么一来,如果吴鄙夫出兵,江南士林绝对不会把这帐算到朝廷的召令上去的。

而《金陵太阳报》也会上头条:有一武官风尘仆仆赶至金陵,就是为六、顾二姝护花。那真是梦幻般的新闻啊!

虽然柳如是和顾横波对吴世恭殊无好感,但那个秦淮名妓的脚下,不踏着上万名伤心的男人?女人若没有爱多可悲。就算是踩得男人会流泪。从此以后,柳如是和顾横波的名声肯定是更上一层楼。

……

也不谈柳如是和顾横波发花痴了;更不提吴世恭家中安稳坐、桃花天上来,随着类似侯方域这样的士子鼓吹,金陵城内出兵的舆论大盛,而那些文官也有些抗不住了,因此,他们再次找到了魏国公徐弘基,想要商议出一个妥贴的法子。而魏国公徐弘基也做出了让步,他也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货色。

这时候的南京城中,有着官军三万。而在南京附近,也有好几万官军。可这些官军大多数都是卫所军户,再加上又是江南本地兵,因此战斗力确实赢弱。

可在这些官军中,也有一支精悍之师。那就是魏国公徐弘基的守备营。与北京城勋贵不同的是,南京的勋贵都兼着武职。而魏国公兼的就是南京城的守备。

魏国公的守备营有兵丁三千。而其他南京勋贵也有一千多兵丁。与薛府护卫一样,这些兵丁都是勋贵的私兵,装备好、战技高、营养足、身体棒,并且他们都是当成军官培养的。

更可贵的是,这些私兵都有着战斗经验。在奢安之乱中,这些私兵轮番出征。基本上都见过血。而魏国公徐弘基就把这支宝贝贡献了出来。他从自己的守备营和其他勋贵的私兵中抽调一千五,再加上其他的官军,凑成五千兵马,在徐弘基一名叫徐明的家将率领下。驰援在含山的黄得功。

说完江北的战场,就该说江南的张、罗联军了。

因为在安庆通过了变幻莫测的行动,使得明军疲于奔命,以致于最终露出了破绽,被张、罗联军抓住机会,打了一个围歼战,所以这次张、罗联军就想故技重演了。

首先张、罗联军肯定不能够待在原地。腹背受敌,乃是兵家大忌,于是他们转向东南,兵锋直指杭州。

而这一出人意料的行动,完全就把明军给搞蒙了。

按照明军战前的设想,因为有着长江的阻隔,张、罗联军不可能顺利过江,因此明军本来就是组成了一个铁三角,想形成包围,完全把张、罗联军打残。铁三角的两角当然是卢九德部和左良玉部,还有一角就是驻扎在杭州和湖州的浙军。

而在所有人的印像中,杭州和湖州这一角是最坚固的。除了杭州是浙江的省会,有着坚城重兵以外,当年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就是浙军。

可是到了现在,戚家军的衣钵已经所剩无几了,浙军的精锐在万历三大征的朝鲜之役中消耗掉了一批,在萨尔浒战役中全军覆没了一批,最后的戚家军种子,在登莱孔有德叛乱时全部都消耗殆尽了。

而且因为外洋被郑芝龙完全控制,郑芝龙也从海盗转为了海商,所以浙江的倭寇威胁也不复存在,因此,杭州的军备相当松弛,所谓的重兵,也只是存在了纸面上,而大多数的兵丁,都被自己的卫所军官当成劳力出借、出租了出去,所以杭州的防御几乎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当然,欺上瞒下的事都懂,卢九德他们还以为杭州是固若金汤呢。

所以当卢九德接到浙江巡抚的急信时,他差点背过气去。因为在这时候,浙江地方也不敢隐瞒了,卢九德终于知道杭州那个叼样了。没想到最强的一角变成了最弱的一角。无奈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