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英雄 >

第295章

明末英雄-第295章

小说: 明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Γツ甑牟簧偈虑椋绕涫窍募靖=ㄒ淮绞碌南⒁哺瞬簧俅竺哉鸷场�

这次出使新朝的岛津家臣知道自己身上的职责可不算轻:即要尽可能的保证在硫求的即有利益,又要尽可能追求看能不能搞到一些新朝中十分实用的精良火器,还不能因为这些要求而触怒这个看似拥有十分强大力量的新朝君主。

因此在向皇宫出发的时候,岛津家随硫球使团前来的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放弃原本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在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强人的时候尽可能顺着这位君主的心意来,说不定尚能尽可能的完成家主所托付的事情。

第556章 新朝告戒

在张海的原本的估计中,这伙东瀛来的人应该不会有多恭敬,要求带刀觐见都说不定。相比不少明代中前期穿越的位面,此时代的日本战争潜力要庞大的多,势力及内部组织也要好的多。能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如何的态度?反正肯定不会视为什么天朝上国。

可实际上不论是德川家还是同硫球有关的岛津家都派遣了来使,同时还像以前那样带来不少刀剑,折扇等朝贡礼物。当然,因为距离比较远,对于中国境内的事务也没有朝鲜的李家关注度那么高,不少东瀛来的人并未听说过有关张海不少传闻。因此也没有变相的上供什么女色,这种行为如果处理不是很好,说不定就会成为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几乎和朝鲜前来的使者一样,即便在单独面见张海的时候,德川家来的人首先也是要行大礼,张海免除了这些礼节。然后前来的使者又是对“新朝圣主”的武功一翻吹嘘。

张海也大致想好了说词,似乎没有多少虚伪客套,而似是真心实意以教导的形态说道:“当年你国征明,出动大军不少,而最终还是失利而归。其中亮点,不是靠山地的防守反击就是靠拥有统一的指挥,在临机应变上较明军为好。我后金征明,我军起兵反明过程却始终比较顺利,军队战力上拥有巨大优势,这当中原由如何?”

德川家的来使本来想说:那是因为西军乃我军手下败将,征朝之时铁炮之类的火器也相当有限之类,不过最终还是恭敬的回到:“新朝大军兵甲之精良,火器之犀利,军队之精悍举世罕见。自然远非明廷可比,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夺取天下也非幸运。我国士兵枪炮短小,身材矮小,也无财力为士兵普遍装备精良的铁甲,面对当年的明军当然不可能拥有如后金或新朝大军那般优势,不得不依守相抗,依多相抗。”

张海坦然的回道:“这是搞反了因果,满州军常备战兵不过六万,我新朝大军主力也不过数万之众,不及明庭几十分之一,甚至不及你国常备兵力十分之一。正是因为军队的员额不算大,才能够集中庞大的物力资源做到兵甲精良,火器犀利,训练有素,行军指挥灵便。一名平时训练缺少可靠的人督导,只有简单兵器的农人平均每天也要吃二十两的粮食。一名勤于训练的精兵算上肉菜油等副食消耗,兵装甚至马匹等物具不过相当于三个维持在役的农人而已。相信你们那里一个常备武士的成本也不会比寻常士兵高出太多,可是战斗力呢?明显远非那些差别了。我军当年集中了山东乃至南直隶境内工匠于便于管理沟通的一城一地,军备产出用于区区几万主力,怎能不会精悍?”

张海看了看那德川来使似有些轻松下来的神色接着说道:“不仅仅是战时如此,平时其实如此。平时养兵越多,战力反而未必很强不说,队伍也不容易控制。前明养了二百万大军还不包括各地营兵,如今新朝仅仅为了控制各地的治安才养了近百万并不怎样突出的队伍。野战主力也不过区区几万人而已。东瀛人丁不过中国四五分之一,我看也完全没有必要维持四五十万大军。万石一百五十兵降低到万石六七十兵,六公四民或者五五分成变成七民三公,减少各地的负担才是合理的。这样,农民才有足够的余粮用于恢复生产,国力也才能更强。大战结束就没有必要维持以前那样的军备了。这是我做为新朝的君主对于你们的劝告。”

张海在说这翻话的时候也思考过不少,他不担心日本有一支比较精悍的武装。比拼物力和兵源的集中能力,就算自己没有先知手段做为加成任何国家单独来说也不可能是新朝的对手,然而规模庞大稍微能堪战些的对手至少在防守的时候是个巨大的麻烦。同时,劝说日本各大名削减军备善待民众也是日后军事行动的一个理由和借口。

德川来的人似乎并未从张海的语气中看出威胁的味道,也并不像在这个强大王朝的君主面前有一丝忤逆,于是恭敬的回道:“我国人口相当于中华一大省,田地及物力却远远不如,再加上多年来的征战,民间的确困顿不堪。我家家主会尽力的要求那些各地的强藩大名削减战备以改善民生的。我家自己也会这样做。”

“如果是那样,就再好不过。你家是东瀛境内名义上的国主,既然认同我们这个宗主国,我们也不会像以前的王朝那样对外面的事情不管不顾,如果有违背民心君意的强藩不服王化,那么我们可以可以出兵协助征讨之。”张海这样的言论就引起了德川家来使的一些警惕,那使臣连忙说道:“新朝圣主放心,我们不会给新朝上国添麻烦的。”

出乎不少人预料的是,张海决定赠送乃至赠送给德川家的人礼物及贸易并不比针对朝鲜的回赐少多少,除了农书、农具之外还有不少具乃至纸张油墨制造方面的相关新出的书籍。

让张海出乎意料的是德川家的来使并没有在张海面前提出要进口什么兵械火器之类。因为张海在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显然:似乎并不愿意见到一个兵备庞大的邻国。

送走了德川家的人后,张海对于日后可能的行动只是稍有犹豫,最终还是决定见见岛津家的人,看看这些人在自己摊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岛津家的使者也很恭敬,觐见之前主动就交上了携带的兵器,见到张海的时候也知道主动试探着行大礼。

并且,在张海手下的人有所提示的情况下前来的人就主动坦白了自己并非真正硫求使者的事情。

同对待德川家的使者不同,对于这些冒充硫球使者的人,张海不打算怎样拿大但也没有过于客气的神色,开头的时候就直言不讳说道:“既然承认这些,那么你觉得今后应该如何做?”

第557章 出兵决断

岛津家的使臣思索片刻便恭敬的回到:“这件事情是我们冒昧了,以后硫求来使我们不再会冒名顶替。但是我家家主的苦衷还望新朝圣主能够体会。”

来使接着似是有些感叹的说道:“不少人都知道我家家主是列岛当中为人所忌讳的强藩,曾经同江户乃至关东为敌过。岛上从江户中央到各大名对我们不满的人有很多,西军战败的时候我家的不少封地又被夺去。如今要以不过六十万上下的人丁乃至少量的兵源应对各方威胁,领地内民众困苦艰难,而那硫球的众世家大户却又掌握海上巨额的利润。我们没有办法才不得不向南开拓,通过保护硫球国免遭海盗威胁的办法谋取一些利益减轻民众的负担和困苦,这些都实属无奈。希望天朝上国能体谅我们的这些苦衷,即便如此,我家家主也绝没有吞并硫求之心。”

萨摩番当年入侵硫球这件事情当初的明庭知道,朝鲜也知道,算是在亚洲影响不小的一件事情。德川家自然也知道,还曾经表扬及支持过这一行动。不过萨摩对硫球的染指也是由来已久,有其深刻内部原因的一件事情。如今岛津家前来的使团在这一问题上倒没有说多少谎话。

张海思索了片刻,决定直言不讳的摊牌:“你们贫瘠困窘的情况下想要自立,所以要向中国的藩属那里开疆阔土?明朝那时候或许也能说的过去,现如今大可不必。新朝不是明廷,只要出兵四五千人协助你们的防御就可以帮助你们能够自力,夺取你们所在的整个岛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你们就无需驻军去硫求那里了。”

张海提到派兵协助岛津家夺取整个岛屿的时候也是碰然心动。整个九州岛虽然未必能赶的上江户一带德川家的中央领地,至少也有近二百万石粮产与人丁的规模。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以实用主义做派立国的新朝政权怎么可能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恐怕想要的不仅仅是硫球,还要染指东瀛本土。

岛津家的来使沉默了很久,虽然很想同张海等人翻脸摊牌,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放弃硫球列岛,是我家家主很难答应的,不过事在人为,这次回去,我会尽一切力量去劝说家主不要触怒新朝上国。”

说着这些的时候,来使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我听说新朝大军一向主张兵贵精不贵多,如果能够出口一些精良的兵甲火器,在派遣一些使者来指导我的军备,改善我们队伍的战斗力,那么我们需要维持的军备规模就不需要以前那样庞大了,也可以在不涉足硫球的情况下减轻各地的负担,要是有这个条件,说不定能够说动我家家主。”

张海听后已经知道了来使的大致打算乃至岛津家的大致态度:不仅仅不想放弃硫球,还打算从新朝引进新的军事体系加强自身的范围。

如果说在是否于年内对外出兵的问题上张海一直持有些犹豫的态度,那么此时此刻已经初步决定要采取行动了。

很显然:岛津家的态度已经说明:不论新朝有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日本列岛上不少看的到东亚大陆上事物的人物都已经已经再做这种打算了。对日本的征讨不会是一个小规模的动作,必然如去年那样大举出兵,至少也是轮番出兵,说不定要自家亲征都不是不可能。但是战争的收益同样会是巨大的,甚至不会比去年的北征要小。而且在有能力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战争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一边,出兵的花消虽然不小,但有可能获得的利益极有可能更大。而且如果新朝最初的行动仅仅局限于收复硫球列岛,也不太可能引起日本国内太大的震动。

由此,张海又想思考了对待周遍各国的态度问题。中国化传统讲究与人为善,在某些方面似乎与普世主义者类似,根本磨不开面子像近代的日本,纳粹德国,沙俄,又或者蒙古帝国一样以帝国主义者的姿态对待周边各国。这一方面是传统国家对内思想与政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王朝的军事能力确实有限,在防备北方威胁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机动兵力能够用于对外干涉所至,还有对于大海的过于恐惧,乃至视海路为畏路途。这些因素对于新朝政权来说暂时都并不存在。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能时常保持对外的战事乃至干涉行动,张海甚至有些怀疑新军主力部队是否能够始终的保持之前那种紧迫感和积极训练备战态度。如今新朝主力部队八个步兵旅的主要假想敌没有了传统王朝那些关外对手,可以说只剩下国内有可能造反叛乱的武装了。

按照刘洪涛等人传来的消息还有内情等方面传来的消息,全国大规模的战事仅仅结束还不到三个月,队伍抵达京城还没有多久,五天的假期之后不少部队的纪律与训练管理都有所松懈。如果不适当的动用体罚,甚至基本的考核与训练都难以进行,新兵还好说,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老兵和骨干。

队伍的战备觉悟有所降低,是张海在决定给官兵们放假,并且在决定让不少军官成婚的时候就早已预料的,可还是没有想到主力部队中的老兵与骨干会到了不体罚就难以像以前那样遵守军营中一些日常规矩及考评训练的程度。

这些因素,也促使张海决定在开国之初就出兵海外。

最终张海在沉默思考了很久后对岛津家的来使最后说道:“去年夏季闽地粤地的海主们虽然遭到了重创,但海上也未必太平。回去的时候乘新朝水师的船队先在硫球歇脚,为了确保安全,怎么也得有数艘巨船百余艘海船万儿八千军兵的规模才安全。”

岛津家的使臣没有想到张海的转折这么突然,从一开始有的谈,一下就让整个萨摩番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558章 出兵决断(二)

岛津家的来使并不确定张海这些话仅仅是试探还是决定,于是思考片刻后也郑重的问道:“仅仅是护送,还是打算在硫球驻军?我想天朝上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驻军藩国的习惯?”

即在心中做了出并开战的打算,张海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隐晦的了,反正主动权在自己一边:“新朝的新字就是过去没有的,现在都可能有了。以前的中原王朝始终面临北方的隐患,因此才对周边的很多事情尽可能的睁一直眼闭一眼,而如今,就要算算汉武以来的总帐了。更别说还没有对三十年前的某场战争做彻底清算的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