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203章

生活在明朝-第203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瑾嘻嘻一笑,丢下一句,“确是,丁姨若做了我地娘,岂不是更亲近些?二位姐姐也好早早嫁了金龟婿,去做当家少奶奶去……”便嘻嘻笑着径直走了。

惹得明月繁星臊得在她身后直说,“真真是没话说了,倒拿我们来打趣儿。”

苏瑾上了马车,向二人笑着摆摆手,马车径直走了。

明月繁星立在大门处臊了一会子,往回走,将走到丁氏的主院儿,脸面上才略缓解过来。将丫头婆子都发去歇着,立在院门口合计,“看来咱们猜的是真的了。你说,如何探探夫人地话头?”

明月暗自盘算一回,这话还真不好开头,没有刚一开口叫丁氏一棒子给打回去,日后可再怎么说?须得拿一件正经事做由头方可。

将府中近来的事都思量一遍儿,突地眼睛一亮,笑道,“有了。我记得前几日有一位什么王府送来贴子,是他家孙儿做满月酒地,当时因忖与他家本是普通交情,又见夫人为苏家的事儿忧心,只略提了提,就放下没再说。这事原按定例办也可,不过今儿倒也可拿来做做文章……”

繁星思量一回,确有此事,又想那王家,隐约知道是个家丁兴旺地人家,那个王夫人与夫人年岁相当……

拍手叫好,忙去偏房取了一摞贴子,和明月两个携手轻手轻脚进了正厅。见丁氏歪在榻上闭目养神儿,另有一个小丫头在与她捶腿。

繁星摆手叫她下去,自己代了那丫头。

丁氏感觉有异,微微张开眼,见是她们两个,便坐正身子,懒懒地问,“瑾儿几人都走了。”

“是。”明月放下贴子奉了茶送到丁氏手上,脱鞋子上了塌,移到丁氏身后替她按肩,边轻笑,“今儿议了这一大晌午的事儿,夫人必是累了罢?”

丁氏边吃茶边道,“身子倒不累,脑中有些乱……”

明月忙移到头上替她按太阳,“我们两个进去倒茶时,正听陆夫人说什么抽水不抽水,倒说得我们云里雾里,闹不清她这法子倒底和谁有益处。”素来说这样的大事,丁府中只有她们两个能近前。

丁氏想到方才苏瑾的话,也笑,“我是说她有些歪才的。果然不错。难得的是,条理她能理得如此分明”

二人说了几句闲话儿,繁星在下头使眼色催明月,明月还没说话,倒是叫丁氏眼角撇见,因问,“有什么事?”

明月忙将贴子拿来,笑道,“方才刚想起,一位王家送来的请贴,我一瞧日子,竟是后日。这礼怎样备,还请夫人拿个主意。”

“是什么样儿的事。”丁氏这几日确没旁的心思管杂事,向明月手上接过贴子瞧。

繁星趁机就将贴子内容说了,笑道,“这个王家就是那日在孙二夫人处见到的那个妇人,看着倒年轻,不想这竟是第三个孙子了。”

明月忙接口道,“他家单儿子就有四个,便有三个孙子算得什么稀罕事儿?”

“那天,听那位王妇人说家事,儿子女儿孙子的一大堆儿,那些人口我听得头晕,又觉有趣儿……”繁星及时又接过来。

“……好似她和咱们夫人年岁一般大呢……”明月话头又逼了一步。

繁星点头,接过话头继续往深里说,“……是,比孙二夫人还小一岁,我听孙二夫人的话头,直羡慕她子孙多,家里热闹……”

二人一唱一合,专挑那些家宅兴旺,人丁繁衍的话儿说。反倒将备礼不备礼的事儿给抛到一旁。

丁氏将贴子一合,随手搁在几上,似笑非笑地打量二人,“我听你们这话里似是有话。”

繁星忙起身垂手而立,心中打鼓,嘴上犹笑,“不过闲话儿罢了,哪里有什么话。”

明月也说,“闲来解闷罢了。”

丁氏是何等样精明人物,自打明月拿出贴子,已觉诧异,王家这样泛泛之交的人家,早先已说过按府里规矩办便罢了,何至于特特再拿来请示?

但凡这样的做,不是对回礼有异见,心下觉或简了,或重了,便是有其它心思。听她俩个的话头,哪里与礼什么相干。

专挑什么子孙说,用意再明显不过。须知,因丁氏是寡居,莫说近身丫头,便是粗使婆子也知不该在她面前说这话儿地。

就哼笑一声,“解闷?我看你们是成心与我添堵”

明月繁星见她面上似怒,连忙一齐跪下,道,“婢子不敢。”

“不敢?”丁氏挑了眉,看看明月,又转头看看繁星,又哼了一声,端起茶盏将杯中剩茶吃尽,方平板无波地道,“可是瑾儿与你们说了什么?”

明月二人原本心中还怕丁氏怒了,这会子听她主动提及,心中都一喜,双双摇头,“陆夫人不曾说什么。”

繁星说完这话,心中微动,忙又不怕死地加了一句,“是婢子瞧出来地。”

丁氏一怔,拂袖起身,斥,“你倒伶俐”言罢,径直进了内室。

明月繁星一齐望打晃的门帘,又两两相望,这是……有门儿罢?

有门儿罢

二人对望半晌,无声笑起来,悄悄起身,一个收拾残茶,一个进屋侍候。

进屋去,又被丁氏赶了出来。明月没得法子,只得悄悄将炭盆挑旺,自己退出来。和繁星两个悄没声息地取了针线箩筐,坐在靠窗塌子上,默默做针线。

院中丫头婆子早没了影,里头外头,静得掉下根针儿都能听到声晌。如此过了大半两三刻钟,明月忖着丁氏睡熟了,悄放下针线向繁星打眼色,出去说话儿。

却听里头传来悉索声晌,忙又坐下。

过后不久,又是一阵轻响,夹着似有若无地轻叹……

显然她是没睡着……

繁星悄悄地回望密垂锦帘,悄悄抿嘴儿笑。

却说杨君甫自苏州府出发,不两日倒了湖州。下了船一刻不停就和人打听了尚记铺子所在,径直奔了去。湖州府诸县诸乡皆是棉与丝为生。

虽不及苏杭松江三地的名气,实则也颇有几样闻名全国地好布,其中以湖罗、大环棉并画绢最为有名。

街市繁华亦不下苏杭。

尚老爷的铺子就在最繁华地商业街,左右皆是布行,不时有商人模样和头包青布地织户模样地人怀抱新织未染色地素绢进出铺子。

而尚老爷的铺子外头打着杏黄旗子招,墙体上挂有四五个木牌招,上有“上贡羊毛毯有售”“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字样。

他立在远处观察两刻功夫,也有两三拨客人进出铺门,出来时,手中都不曾空手,生意看起来颇为红火。

杨君甫立了一会儿,举步往铺子里去,装作头一回瞧见这物件儿,进了铺子左右环顾,又把那铺台上放着毯子逐一摸过。

有个小伙计送走客人,转来见他满是新奇地模样,问得他在福建一带走商,因就笑道,“这位老爷来我们铺子却是对了,这物件儿在福建可是没有地,您打了货去,包管卖个好价钱儿”

杨君甫把那毯子翻了翻,道,“这却是作何用地,不象做衣裳……”

那伙计捂嘴儿一笑,指着外头的牌子道,“这确不是做衣裳用地,原是盖腿用地毯子……”说着把苏记的来历与他细细讲述一遍儿,道,“福建地冬天多雨多雪,好不阴冷,家家又喜盖中堂,穿堂风一过,如何受得住冷,这毯子正派上用场……”

杨君甫因见这些毯子都是苏记所出,问了问价儿,不由砸舌,“恁样贵,有几户人家卖得起?还是算了罢”说罢要走。

将要走时,又回头,眼有不舍之意。

早有一位掌柜地一旁冷眼观瞧,见状忙自柜后出来,笑呵呵地道,“不忙,不忙……”走到杨君甫跟前儿低声道,“客官可真想贩卖此物?”

杨君甫道,“你那小哥儿说的确是在理,想这些物件儿,或在福建也能卖些,只是价钱这样贵,不知有没人买。我运到福建又要出几多船钱,合上利钱,一张要十七八两银子了,哪家买得起,又压恁样多本钱,不敢……”

掌柜的边听,一双三角精明眼儿,边在他身上打转儿,口中笑道,“贵却有贵有的道理,这苏记的铺子,原是上贡地。宫中各位娘娘公主都是极爱地,有这个名头在,还愁没人买?听闻原先上贡地毯子极少,宫里头分不过来,现今传出消息,要再采买一批以供廷用呢。这样的货物还愁没人买?”

见杨君甫面儿仍是犹豫不决,因请他内室笑道,“客官若真有此意,我们这里尚有另一种毯子,价钱儿却是低些。一张毯子发价只要发十两银子。”

“哦?”杨君甫心中一惊,看来,那广记的毯子竟是托尚老爷出售了?面上却做热切又犹豫状,“也是这样地么?”

“自然”掌柜的作神秘状凑近他笑道,“这却是因我家老爷与苏记东家十分要好,他家特供与我家的。与上用的略有一点点差异,两下不做比较,是瞧不出来地。”

杨君甫心下冷笑,口中却忙笑问,“可在哪处,取来与我瞧瞧,若合算,我也贩些回去发卖。”

掌柜的沉吟片刻,笑问,“不知您要贩多少?”

杨君甫也沉思,做犹豫状道,“虽有些本钱,这营生却是初见,一时下不好决断……”

“不妨事客官再好生想想。”掌柜的了然点头,又笑,“若是得了主意,您再来。不过不宜拖得过久,与您说实话,苏记本也是试试,这批货本没多少。只两千来张,因价钱儿低些,各家抢着要呢。再晚五六日,这货便没了……”

杨君甫忙诺诺称是,自内室出来,又将那毯子好生摩挲了一遍,一副决断不下的模样,半晌,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掌柜的立在铺子门口,拈须眯着眼儿,目送他离开。

“掌柜的,这人可说妥打多少货?”小伙计走到门口瞧了一回,问。

“没有。不过看他有几分意动,料是明儿不来,后来必来。”掌柜的看杨君甫不见了,方笑呵呵地转身。

“看那人衣着,象是有些本钱地。”小伙计也高兴,张望了一回,回去整理柜上被翻乱地毯子。

杨君甫端着身子缓缓走出一道街,直拐到一处小巷,方停了下来,脸上早已换作怒色。怪不道那广记神神秘秘,货物不知发向哪里,原是托在尚记里打着苏记的名头发售

跟着他而来的杨记苏州分号掌柜,也极是气愤,骂道,“这尚记真是猪油蒙了心这么做岂不是在背后捅了苏记一刀?真是枉了苏小姐原先对他如此大方,好地方随他挑”

杨君甫没与尚记打过交道,只知尚记原先曾想要苏杭二地,苏瑾没给他,不知是不是因此心有不满。

只是那掌柜的所说,发卖价十两银子,只比自家给大客商的价钱低二两银子,和那王管家说的零买是一样的价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却还要再细细地探一探。

…………………………

晚上20:00还有一小章

第一卷:梁家巷子271章别扭地关心

271章别扭地关心

自丁府回去,苏瑾又琢磨一回自已的主意,那些不确定的因素,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化解。也就是说,若和广记真顶了头,自家并非能保证百分百的获胜,也可能一败涂地。

原也浅浅地想过,只是那时她不愿承认罢了。

但若维持现状,将来自家的毯子生意如何,更加不确定。有可能慢慢的被广记一点点蚕食,最终落败这并非危言耸听。前世这种商业案例,她看得太多了。不得不防着

将她的想法推演无数遍,仍是要么全胜,要么完败,没有第三种结局。而现在放着不管,只用温和手法,或最终是一家一半儿的市场,也或可是你争我夺,持续斗个几年,十几年。

以她的性子,她显然更喜欢前者。干净利索地了结这事,要打,就要打得疼以免日后,不管是谁都想过来咬自家一口。

左思右想决策不下,因而想亲自去广记的当铺瞧瞧。陆仲晗因那处就在青衣巷口,原是不想叫她去的,只是瞧她坐立不安的模样,便没再阻拦。

这日二人正要出门,就听常氏来回,“老太爷来了。”

苏瑾一怔,“可说了有什么事儿?”

常氏笑道,“没有。或是来瞧曾外孙地。”

苏瑾前些日子去朱府时,老太爷正不在家,她是为寻秦氏而去,略坐了坐,没等他回爱,就回来了。闻言便笑,“你去将小家伙抱来。”

不一时奶娘抱着小家伙自陆三夫人院中过来,笑道,“夫人说,老太爷轻易不肯来家,叫少奶奶无论如何留下他用了午饭再走。”

苏瑾知老太爷的性子,要走要留,旁人哪里左右得了他?笑着应了一声,抱着儿子和陆仲晗一道往前厅去。

小家伙窝在她怀里,睁着一双黑亮的眼儿,直直盯着她瞧。瞧得苏瑾心头软软的,冲着他笑,“娘忙过这些日子,天天陪你玩,可好?”

小家伙回应她地是,皱着眉头扁扁嘴,哼叽几声,惹得苏瑾笑起来。

“外祖父。”苏瑾一路逗着儿子到了前厅,见朱老太爷一身赭石色新衣端坐着吃茶,身量仍是极瘦,不过看面目倒比之前柔和了些,因就将儿子抱到他跟前儿,“您瞧瞧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