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会生出“我见犹怜”的感觉。可在赵操眼中,这却是安全和可靠的象征,有姑母温暖的手牵着,他才敢走进庙堂,靠近被呛鼻香火环绕的灵位。
他们说,祖父的魂儿,就住在里面!
就那个黑漆漆写着些他不认识的字的木牌,竟然能容纳死人的魂儿?
赵操很不理解,却不敢再问了,因为自打走进这里,姑母的表情变得严肃,脚步变得轻盈,他也不由自主走的端正起来。只是那身粗麻制作的孝服穿在他未免太沉重了些,几步路就让他气喘吁吁,但接下来的路再让傅姆抱着是对死者不敬的。
于是季嬴偏头看着他,用微笑和目光加以勉励,低声承诺回去以后会让他多吃几块面制点心和饴糖,这是姑侄两人共同的爱好。于是赵操没有像他堂兄赵周上次来此一般大哭大闹,而是默默跟随季嬴步上台阶,进入庙堂。
无论点多少耀眼的蜡烛,家庙里总是冷的,她们走在赵氏家族历代死者之间,足音回响在偌大的殿堂里,列祖列宗都注视着他们。
“身即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家邦……”季嬴嘴唇微动,不由想起无恤在父亲下葬时的这首诗。
“无恤说得对,父亲的确应该安葬在风景秀丽的高岗上,在松柏之间,头顶有苍天飞鸟与他为伴,有风霜雨露为他沐浴……”
赵鞅的葬礼超出了卿士应有的规格,这次没了饱受诟病的活人殉葬,但气势却远胜一般诸侯卿士。赵无恤用从范、中行那里夺取的传家宝,来自曹、卫两个傀儡国的国器,外加从鲁、邾那里索要来的礼器,加上在汶水一战缴获的齐人铜料,为赵鞅铸造了九个巨大的凤首螭纹蹄足鼎!
按照周朝礼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但随着礼乐崩坏,各国诸侯也开始用九鼎之礼了,而卿、上大夫则用七鼎。但无恤更过分,他私下里完全是依照诸侯的礼制安葬父亲!
他还为赵鞅选了一个谥号:武!
刚彊直理曰武!
威彊叡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赵鞅的一生,与这个字极为切合,“赵武子”,将是他在子孙口中的尊称,当然,赵无恤对季嬴直言,他的目标,是将这称谓其变为“武侯”,甚至是“武王”!
“所以,九鼎并不过分,当世的天子、诸侯,加起来都比不上父亲有资格享用此礼!”
这番话说得无恤手下那个叫石乞的楚国人眼前一亮,甚至当场就请求无恤彻底与晋国决裂,自立一国,再逼天子承认赵氏列为诸侯!
无恤虽然婉拒了这个吓人的建议,但其他地方的僭越违规却一点也不少。
比如季嬴她作为徐国后裔,并不能进入赵氏家庙的传统,也被赵无恤一挥手给改了……
他当时如此劝说季嬴:“我说过的,终有一日,要让阿姊堂堂正正地步入这座庙堂。我忙于军政,灵子也不合适来管宗族内务,为列祖列宗上香添油的人,舍你其谁?若他们不愿接纳你奉献的牺牲,那便只能饿着不能血食了,想来我赵氏的祖先,不会如此顽固不化吧?”
改革,这是赵无恤正式掌权后定下的基调,在他那里,没有什么万世不移之法,没有不可更易的祖宗之言。季嬴说不过他,无奈之下,也只能由着他来,心中却深为感动,也有一丝担心。成为家主之后,无恤比过去霸道了许多,再不能将他视为当年的小阿弟了。
不过和无恤努力展现的威仪不同,他的儿子赵操,却是个老实巴交的小家伙。
季嬴一低头,却见赵操正乖乖地跪在地上,按着主持礼仪的孔门弟子宣读祭文,做出各种复杂的礼仪动作。
她心中欣慰,总有一天,他会穿戴上冠冕朝服,无恤就是如此成长起来,成为一家之主,大国卿士!
赵氏的顶梁柱倒下了,不单是赵无恤需要将这片大厦重新撑起,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在这场战争里发挥作用,赵伊、赵广德等旁支子弟自不必说,无论是婚床还是战场,都需要他们做贡献。作为家族长女,季嬴需要打理好守孝事务,就连四岁孩童赵操,也有被强行赋予的责任……
只是季嬴觉得,这责任来得太早,对于赵操而言,也太重了罢。若形势需要她牺牲,她一定会欣然受之,可眼下要接受这重担的,还是个小童子啊!
这场祭拜是临时的,且只针对赵操一个人,因为他不久之后便要远行,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去了,所以才到这里与祖父告别……
对子侄的疼爱使得季嬴有些恼火地回头看了看在家庙门口静待的两名家臣,张孟谈,宰予,代赵氏管理鲁国的重臣,深受无恤信赖,他们是专程来接小主人的。
季嬴颇有些不满地低声道:“四岁半的鲁国正卿、幕府将军?鲁国的僚吏们简直是在胡闹!无恤竟也同意了此事,难道就因为不是嫡子,让他年幼别居也无所谓么?”
PS:太原赵卿墓疑似赵鞅之墓,出土了七鼎规格的礼器。
第788章 太阳照常升起(中)
赵氏家庙外,两位在鲁国呼风唤雨的重臣在这里却只能恭恭敬敬地等待着,在这间隙里,宰予轻声问道:“张子,你觉得少主如何?”
张孟谈的目光依然深邃睿智,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无从遁形。赵操和赵氏家主长得不太像,更多继承了母亲的样貌——或许还有几分母族的祖先申公巫臣的相貌,看上去有点瘦,面容如楚人般清秀俊俏,是个害羞的童子。
新绛泮宫里那个处处显得与众不同的小君子,只怕是很难见到了,毕竟是几百年一出的人物啊……
他笑了笑道:“少主文质彬彬,敦敦守礼,乃可造之材,一定会是一位好正卿。”
“可他才四岁……”
“四岁半。”张孟谈强调。
宰予摇了摇头:“无甚区别,其实主君是否在鲁国坐镇,并不影响幕府的行政,少主甚至不必亲去,只需要在温县垂拱,有张子和吾等,一样能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子我,你这想法,很危险啊,和南蒯、公山不狃等自以为是的邑宰如出一辙……”作为幕府长史,张孟谈的地位不可撼动,在他的声音严厉起来后,连一向自傲的宰予也只能低下头认错。
“三桓中叔孙和季氏已亡,仅剩的孟氏也交出了领地,被迁到曲阜中,享有卿名却无卿权,鲁国的世卿,便只剩下赵氏一家,子我,你博学多闻,说说什么是世卿。”
宰予咽了咽口水:“累世为卿,与国同休……”
“不错,既然是与国同休,那岂有为卿者长期不在国内的?长此以往,鲁国人会忘了是赵氏在统治他们,所以在主君忙于治理河内,忙于太行以西的战事时,鲁国需要一个赵氏子嗣坐镇,除了眼前的少主,还能有谁呢?”
赵氏人丁不算兴旺,赵无恤的正室夫人乐氏女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儿,赵无恤虽然对她疼爱有加,作为政治家族的新生儿,她也很快被赋予了一场婚约,长大后将嫁给韩虎的儿子,作为赵韩联盟永固的见证。
可如此一来,家臣们对嫡子的期待便泡汤了,作为赵无恤目前为止仅有的独子,赵操自然而然被张孟谈认为是在鲁国为赵氏守护利益的最佳人选。
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一点,在鲁国,一些自由惯了的幕府僚吏便颇有微词。
这种想法或许来源于邻国曹国,亦或是所谓的“陶丘自由市”。曹国无君,只有子贡作为“大当国”管理国政,他下面则是曹国十三家商贾和七家贵族组成的“公议大夫”们,共同立下律法,遵循其进行统治。
与此类似,鲁国的国君,无论是今年春天刚病死的鲁定公,还是新继位的鲁侯将,都是虚设的傀儡。
鲁国政权由赵氏幕府控制,但赵无恤长期不在鲁国,便由张孟谈为首的士人来代管。几年过去了,在外患齐国无暇他顾的时候,宰予等少数人已经形成了一种“鲁国乃士人自治”的错觉。
但张孟谈很明白,他再清楚不过,虽然高举重用士人的大旗,虽然将鲁国内部的旧贵族打倒一大片,用僚吏、军功小地主来分割他们的领地,取代他们的地位。
可归根结底,赵无恤不过是想将原本分散的封建权力集中到幕府手中,而幕府,永远是嬴姓赵氏!
“鲁国可以没有国君,但却不能没有将军!”这是张孟谈坚持的底线。
若赵将军无暇去鲁国坐堂,那就只能推一位小将军上去了。
……
张孟谈的职责,就是为赵氏守住这片泰岱之地,毕竟是起家的地方,何况这两年来,鲁国的确是蒸蒸日上,无论是军政民生,都步入了正轨。
鲁国原先只有九个县,但随着东鲁大夫们相继或被问罪,或被收回领地,东鲁也被纳入幕府的县制体系中,增加了三县,加上汶水之战后盗跖和徐承水路配合,从齐国疆域里硬生生夺下的泰山县、汶阳县,共计14个县,百余万人口!是赵氏的东部基地。
至于鲁国的大敌齐国,两年前,陈氏联合鲍氏发动了政变,扶持公子荼继位,称之为晏孺子,亦或是“孺子侯”。高张作为政变的失败者,外逃后被陈氏埋伏的军队截住,高张在被押回临淄后遭到杀害。
与此同时,国夏的儿子国书逃到了穆陵关投奔晏圉,只可惜晏圉无能,坐拥一万军队和险关穆陵,却犹豫不决,既不降鲁也不归附政变胜利一方。迟疑间,他被陈鲍发来的诏书扰乱了军心,手下兵卒一哄而散,他自己也只能和国书逃亡到莒国。
一场大乱之后,陈氏鲍氏继续整合内部,如今齐国无力对鲁国造成威胁,反而要时刻提防鲁国随时可能的侵略。
陈氏无奈之下,已经同意割让泰山东麓、汶阳等地给鲁国,甚至河间地也可以商量,只要能和平就好。赵氏也需要和平来治疗战争的伤,需要齐国赔偿的粮食救急,于是明面上赵无恤与陈氏签署了和约,陈氏归还河间地南部的数座中行城邑,北面的大片土地则继续保留,鲁国方面也停止进攻齐国。
但实际上,赵无恤怎么可能会让陈氏好过呢?他的策略是更加用心险恶的“以齐攻齐”!
早在得知高张被害的消息后,高无邳痛苦不已,也终于愿意答应赵无恤的条件,欲向陈氏复仇。
和他一同被俘的国夏倒是个硬骨头,纵然宗族政变失败被驱逐,他还是不愿意做赵无恤的刀子。
不过话说回来,赵无恤也不放心这个名将之资,于是他干脆继续扣留国夏做人质,而以高无邳为主,晏圉、国书为辅,从齐国俘虏中挑选出了一万人,以他们为先锋打进莒国。赵氏自己占领莒国都城和琅琊等海滨和城邑,齐国的白卫兵们则集中在北部,操练数月后开始进攻齐国,攻下了莒国故土介根,以此为反攻临淄的基地。
不仅如此,赵无恤还找到了逃出齐国的那几个齐愍公公子(齐侯杵臼的谥号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历史上的“景”,而是“愍”,在国逢乱曰愍,有兵寇之事;使民悲伤曰愍,多苛政贼害,是大大的恶谥),让高无邳以他们为旗帜,反对陈鲍和那个傀儡“孺子侯”。
于是两年下来,陈鲍与国高的残军一直在齐莒边境交战,还要不时应付内部爆发的国高余党叛乱,苦不堪言,鲁国在恢复的同时,齐国却在持续流血。
陈氏依靠得民心,勉强能稳住阵脚,却也害怕赵氏缓过神来继续进攻,于是陈乞陈恒父子便想了一个主意:他们在齐鲁边境开始增修长城,简单的夯土墙从防门向东延伸,一直延伸到了穆陵关,还打算进一步修到海滨!
这是近一个月的事情,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赵无恤正在与张孟谈商量让儿子去鲁国占做少将军。张孟谈清楚地记得,主君怔住片刻后哈哈大笑,笑陈氏父子病急乱投医,还让张孟谈回鲁国后派人去齐国境内找找,找找有没有名为“孟姜”的齐女。
“得孟姜女一人,便可破齐国千里长城,而不费吹灰之力!”赵无恤说这话时像是忍着笑,像这样乐得忘乎所以的他,自打两年前继承家主之位后,张孟谈就再没见过了。
不过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张孟谈多智近妖的脑瓜,依然没想明白……
他只能认真地回答道:“主君,叫孟姜的女子,齐国境内没有一千,也有几百,都是姜姓后裔,散落齐国各都邑,并不难找……”
“孟谈就是太严肃正经了。”赵无恤感觉自己就像是说了个冷笑话,旁人还没听懂,有自讨没趣,最后化为自嘲的一笑。
他拍了拍张孟谈的肩膀:“若无你这样的益友肃臣,何以安家邦?正好,吾子也正需要一位你这样良师耳提面命!”
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
且不说数万齐人在泰山北麓辛苦劳役,修筑长城,若张孟谈和宰予将视线往西移动,便能发现,在疆域仅是战前二分之一的卫国土地上,也在大兴土木。
卫灵公死后,蒯聩成了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