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缘-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主动提出为长辈泡凤尾茶。
亲自用炭炉烧水,拨炭火、冲洗茶具、提壶冲茶、挨个献茶,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优雅利落。
将茶盏奉给正元帝,含笑叫一声“爷爷!”
明亮的双眼闪着盈盈波光,“爷爷”二字叫的十分顺口,于恭敬规矩之外多了一层家常的亲密和体贴孝敬之心,叫人心动。
正元帝挑不出毛病,接过茶盏低头喝茶。
王皇后喝了一口,立即对皇上道:“还是杜鹃泡得好喝。”
正元帝“哼”了一声。道:“她整天伺候这东西,也不足为奇!”
杜鹃点头道:“爷爷说得对极了,这是熟能生巧。每次孙女摘茶回来炒了,都要亲自泡、亲口尝,区分生长在不同高度和方位茶叶口感。还有炒制的火候和揉制轻重,以便下次改进。”
她很自然地说着,那三人却都没声了。
尤其是太子,看着女儿眼神一暗,随即垂眸。
阅女无数的正元帝不得不承认:这个孙女太讨人喜欢了!据他评来,从宫中的公主起。到各皇子府的皇孙女,统统都比不上她;他也不记得哪个嫔妃曾有这般魅力。
她虽然容貌出众,却不是靠容貌迷惑人的。
宫中的女子,若是太妖媚了,那绝对活不长。
靖安郡主的美与妖媚挂不上。她的笑容干净又温暖,让身边的人不由自主跟着愉悦,想到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这方面,连她的母亲衍庆郡主也要差一筹。
衍庆郡主性子天真烂漫,然更多是因为不谙世事,是娇养出来的;而靖安郡主在贫寒中长大,聪慧善解人意,再辅以率真性情和柔中透刚的个性。实在让人无法不喜。
老皇帝看着孙女,觉得惩罚她有点困难。
杜鹃毫无所觉,转身问宫嬷:“崔嬷嬷。可都准备好了?”
她要做宵夜,或者说,完成兰桂会未完成的厨艺比试。
崔嬷嬷急忙道:“回郡主,都预备妥了。”
说着转身招呼,太监们宫女们便将炉子、铁锅、砧板和食材等都搬进来,摆在殿堂下首靠近宫门口的地方。
杜鹃笑眯眯地走近绕圈查看。
兰桂会没比试厨艺。她是很遗憾的。
这项可是她的专长,她觉得自己一定能得头名。
兰桂会各项比试都有其独到之处。并非浪得虚名。
如厨艺比试便规定:在限定的时辰内——通常只有半个时辰——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饭菜,口味越好、数量越多的为佳。为防止有人投机取巧。每年用的食材都不同。
那些想用昂贵稀有食材取胜的便没了主意;还有,比试时只准带一个丫鬟帮忙烧火,余下活计都由比试者自己完成,如此一来,那些千金贵女们平日可要真下工夫了。
而由此历练出来的贵女们无疑多了些踏实作风,少了些骄矜之气,嫁人后持家侍奉公婆夫君也更得心应手,此是兰桂会受人追捧一大缘故。
杜鹃想,任凭她们如何锻炼,还能比得过自己煮饭次数多?能比得过她经验丰富?
所以,她最后因赶不及没参加厨艺比试非常遗憾。
现在能当皇帝面补上,那是她求之不得的。
当下,她将水袖一挽,缠成箭袖掖紧,就开始干活了。
先将一个老南瓜掏出内瓤上火蒸,再将青菜掰去外边菜帮子,只留中间菜心,连掰了七八棵。
正元帝见了心想,这些都不要了?
这么浪费可不符合兰桂会比试要求。
因此他记下这点,想等会好挑刺。
然杜鹃掰好了,把菜心连同菜帮并红萝卜等菜一块交给宫女清洗,她则和面;等菜洗来了,才开始切菜。
先将菠菜焯水后细切,装入一个青花瓷碗中。
然后切红萝卜、青菜帮、酸笋。
就听“哒哒哒”一阵密集又均匀响声,看得众人咂舌不已:萝卜丝一束束就跟宫女们用的丝线被剪断了码起来似的,青菜帮也是一般粗细长短,笋丁一粒粒像细沙。
皇帝震惊,太子自豪,皇后欢喜。
然都忍不住想:这刀工得练习多少年?
皇后眼圈就红了,靠近皇帝悄声道:“怪道说从四岁就开始煮饭呢。”
皇帝听了一声不坑。
炎威太子笑容一收,喉头*辣地发堵。
杜鹃很快切好了菜和姜等,分别装入碗中,然后剁肉。
又是“哒哒哒”一阵密集的响声,肉糜剁好了。
接着她又亲自拨弄炭火,将两个鸡蛋炒成糊,然后和肉糜搅拌在一块。再将先前切的菠菜酸笋等加入进去调拌。
众人先还不知她为何要自己动手烧火,后来才看明白:是怕宫女烧火不合用呢。用生蛋液太稀了,但鸡蛋炒老了成块也不好,只有用微火炒成蛋糊,和肉糜搅在一块才均匀。
再下来就是擀面皮、包馄饨。
她擀面皮的速度并不快。包馄饨却飞快,一个个元宝、菱形馄饨只有指头大小,精致如雕,排在木盘内赏心悦目。
这中间,她还抽空去看蒸南瓜的火候,告诉宫女将炭火退些下去。用文火慢焖。
所有的活计,她几乎一个人包了。
然并不见她手忙脚乱,每一次旋身都飘然若仙,每一个动作都优雅从容。熟能生巧,技进乎道。就如“庖丁解牛”般,她将这低贱的厨艺演绎成了挥书作画般高雅的活动。
正元帝、皇后和炎威太子不知不觉走下座位,一齐来到近前观看。
馄饨包好后,杜鹃便将南瓜起锅,捣南瓜泥做饼。
中间添了一点蜂蜜和细葱,然后煎饼。
接着滚菜心,另锅调制了些菌子盛在装盘的菜心中央。
再清炒胡萝卜和青菜梗,配上黑木耳。红黑青白交错如画。
最后,她用蘑菇做了一道清汤。
两菜一汤外加一道点心和馄饨就新鲜出锅了。
看看时辰,还不到一个时辰。
杜鹃洗了手。笑盈盈地和宫女们将菜和馄饨端进东次间北炕桌上,伺候正元帝等人用宵夜。
炎威太子大口吃着,并不出声,偶尔看向女儿的目光温柔如水,满脸幸福,表示他很喜欢这味道。
正元帝和皇后也无声吃喝。暂未发言。
但正元帝吃完一碗又将碗递给杜鹃,示意再添些馄饨。等待的时候还很随意地搛菜心吃,便知他也很满意。
皇后见了含笑。吃完一碗,也示意杜鹃再帮她添些。
杜鹃正高兴,就听正元帝问道:“你擀面不快?”
杜鹃做的菜,虽不能说绝美——皇帝在宫中什么美味没尝过——但胜在用普通食材做出来,清爽可口,对于第一次吃的皇帝来说,隔锅饭的效果很大,加上他这两日心烦,都不曾好好吃饭,因此胃口大开。
他实在挑不出毛病,只好问出心中疑惑。
在他看来,若不是杜鹃擀面耽误工夫,还能更快些。
杜鹃愣了下,解释道:“因为擀得少。我们那里麦子是有数的,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包子,都是玉米杂粮多些。孙女可不就手生了。”
正元帝怔了下,忙低头继续吃馄饨。
他觉得自己不能开口,否则一听孙女回话就膈应。
不用说,皇后和太子听见这话更难过了。
皇后就夸杜鹃手艺好。
皇后乳母年嬷嬷笑道:“不是奴婢奉承,郡主这手厨艺,要是那天参加了比试,取头名是一定的。”
杜鹃笑得十分开心,挨在皇后身边,诚心诚意地说道:“要说有多好,那是皇祖母谬赞了。孙女手艺再好,还能比得上宫中御厨?因为皇爷爷和皇祖母吃惯了精美的食物,偶尔尝了孙女做的,又是现做现吃,所以才觉得新奇。这是隔锅饭香。”
正元帝见她并不矜傲自夸,忍不住瞅了她一眼。
杜鹃察觉,也转眼笑看他。
正元帝不自在,举手中的南瓜饼问:“这个南瓜饼就添了点蜂蜜?”
杜鹃点头道:“嗳!这不叫南瓜饼,叫黄金糕。”
说着忍不住就笑,把当年送南瓜饼给干娘做人情,为了好听所以取名“黄金糕”;后来送给养父家的爷爷奶奶,因想是自己人,就没讲究了,就说是南瓜饼,结果奶奶以为孙女看菜下碟,用南瓜饼糊弄她,把饼扔了的事当笑话说了出来。
炎威太子脸色顿时难看无比。
正元帝看看手中的饼,这已经是他吃的第三块了,心里也忍不住怒气,暗道怪不得那老东西死了,福气太薄,受不住他孙女的孝敬。
杜鹃见他们脸色不对,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
她忙道:“乡村的人就是心思简单,有什么说什么,刀子嘴豆腐心。黄家爷爷奶奶其实都是忠厚人……”
皇后不想坏了气氛,忙拿话岔开,问杜鹃其他事。
一时吃完了,宫女们撤下碗盘,沏上茶来。
正元帝看着围坐在旁边的皇后和太子,还有笑颜如花的靖安郡主,一家子其乐融融,但他总觉得不对劲。
对了,他今晚本来是要教训这丫头的。
怎么连个责罚声都没出呢?
“听说你开了林春的梳妆盒?”
他问被皇后搂在怀里的孙女。
杜鹃忙坐直身子,回道:“是。孙女想明天献给皇爷爷,作为万寿节的节礼。”
正元帝命令道:“拿来我瞧瞧。”
ps:万分感谢一更还肯投粉红和打赏的亲们,再小声求个粉红。明天恢复双更,第一更还是早上七点。
第463章约见
杜鹃忙叫灵隐开包裹拿盒子来。
她的行装都送进了坤宁宫,皇后要留她小住。
一时盒子拿来,正元帝命放到炕桌上。
他和太子翻来覆去观看半响,才命杜鹃打开。
居然没问怎么开盒子,这让杜鹃松了口气。
心想这皇爷爷还算守规矩,没逼她告诉开盒机关。
她不知道,正元帝感兴趣的是盒内的东西。
杜鹃取出那些图纸,皇帝急忙命邱公公拿了眼镜来戴上,和太子头碰头观看研究。
杜鹃在旁看着,听他们研究讨论猜测,很是费力的样子,忍不住就插进去解释。
炎威太子惊问道:“杜鹃你也懂这个?”
杜鹃点头道:“当然了。这有好些我都看着林春做出来的呢。”
正元帝忙举一张纸问道:“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杜鹃一看,正是压水机的工作原理图。
她忙解释给他们听。
这一展开可就忘记一切了:只见老少三人聚在一处,杜鹃就像一丝不苟教学的老师,皇帝和太子就像认真听讲的学生;太监宫女们也跑进跑出,一会帮靖安郡主拿尺子和纸笔,一会帮她取算盘,奇奇怪怪的东西摆了一炕。
杜鹃便用鹅毛笔作图讲解,言语很生动;一手硬笔字写得“刷刷”的,慢的时候字迹娟秀,快的时候就如龙飞凤舞。
林春一幅机械图只有一到两张,她展开讲解要用七八张甚至十几张图纸,现场画出来,标注索引。行动利索,口齿伶俐。
炎威太子看着她,脸上满满都是自豪。
正元帝听得震惊不已:这个孙女显然很精通这些。
“你怎么懂这些?”他终于忍不住问,“别跟我说任三禾教的。”
杜鹃愣了一瞬间,急忙道:“跟林春学的。”
她把师生关系倒过来了。
“爷爷。爹,你们没见过真实的东西;要是见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的。林春给他家的水井装了第一架压水机,我都是亲眼看见他做的。这么一提一压,水就出来了。还帮我安了自来水呢。不用下河,毛竹管子通进院子。手这么一拧,水就流出来了。”
杜鹃毫不犹豫地展现自己的聪明,表明这些知识是她后天学的,不是先天带来的。
“……还有这个水压机,我们村的碾米作坊、磨面作坊、造纸作坊都用上了。用水力驱动,这样就不用耗费人力……”
“……这个是建水坝用的。像这样在拦河坝的大青石中间打下石锲子,多大水流也冲不坏。我们村就建了一个堤坝。前年发大水,水退了那堤坝还好好的。这个用来建水库最好。”
她滔滔不绝地说着,皇帝和太子听得聚精会神。
连皇后和太监宫女们也都听住了。
他们也不用懂,只想象杜鹃说自动出水什么的,就惊异万分,那是不是说装了这个东西后宫里就不用桶打水了?
正元帝拿起杜鹃绘得草图。凑近眼前细看。
没法子,杜鹃写的字太小了,他看得眼花。
大概看得久了。他摘下眼镜揉眼睛。
杜鹃见了忙移到他身后,道:“爷爷,我帮你揉揉。这样揉,能缓解眼睛疲劳。明天再说吧,爷爷,晚上看久了伤眼睛。”
说着伸出手为老皇帝做眼保健操。
一边做。一边对邱公公道:“邱公公,以后爷爷忙政务。每隔半个时辰就帮他做一次,会舒服些;早上起来用茶水洗眼睛;要多吃胡萝卜和……”
说着忽然停住。看着皇后讪讪笑道:“孙女多嘴了。”
正元帝却问道:“和什么?”
皇后忙鼓励道:“问你就说。”
杜鹃这才道:“西红柿。”
一时揉好了,正元帝眨眨眼,道:“嗯,是好些了。”
转头对邱公公道:“可看清了?”
邱公公尴尬道:“奴才愚钝,回头跟郡主再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