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缘-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真怪了,今日之事,从大儿子到大儿媳,再到孙子孙女,都无人违逆老两口,都以老两口的话为尊,可是他心里却觉得惶惶不安,尤其不敢面对黄元。
黄元却跟无事人一样,打量了那些娃儿一眼,指出其中四个年小、看去很实在的方家娃儿道:“就让他们住我家吧。他们小,正好让二姐和黄鹂照管。其他大的都懂事了,吃穿都能照顾自己,住老屋那边不会惹奶奶操心劳累,再者另几个是二婶家的亲戚,住那边也亲近。回头等天凉了,这边盖了屋子,看看再挪哪个过来。”
黄大娘见他依然孝顺为自己打算,喜得合不拢嘴。
亲戚们也喜出望外,都忙不迭答应,万不想这样顺利。
凤姑和黄老二却心如油煎,没料到这个结果。
之前,他们根本没敢答应凤姑娘家和大妞婆家的娃来读书,但他们跟着方家大舅爷一块就上门了。这摆明了就是攀比:要不收,一个不收;要是收了方家的娃,那他们的娃也不能落下。
凤姑看着黄元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他怎么就答应了这事。还有杜鹃和黄鹂向来不肯吃亏的性子,今天怎么没出头?还有冯氏的态度,实在太恭顺了,太让她意外了……
想想往后的日子,她心里沉甸甸的。
此事定后。亲戚们再叙话就亲近许多。
黄大娘因为孙子之前是不答应这事的,为免他心里存了不痛快,要表白好处,帮娘家长脸。便自豪地指着院里那些担子道:“元儿,这些东西都是你舅爷爷他们挑来的,说不能亏了你家……”
大舅奶奶马上笑道:“就是些糯米、芝麻、红豆什么的。都不是值钱的东西,就怕侄孙子瞧不上。”
小舅奶奶也不甘落后,接着道:“对,对!我们的也是,都不值钱。我家老二还拿了一支人参来给他大姑补身子,就是太细了些,不过好歹是人参……”
一时间,人人都把自己带的东西数了一遍。
黄元含笑谢过。又道:“这些都给爷爷奶奶吧。”
转向黄小宝,“小宝哥哥待会挑回去。”
黄小宝毫不推辞,点头答应了。
黄老爹急忙拒绝,黄大娘也非常大方,说不要。
黄元正色道:“这些东西。既是方家人孝敬姑奶奶的,也是我和爹娘孝敬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怎么不要?别说这些个东西,就是前两天我们收的东西,娘和姐姐还另外备了一份,今天就要送过去呢!”
黄老实和冯氏急忙点头,说都收拾好了。
孙子越这样孝顺。黄老爹心里越不踏实;黄大娘却喜得癫狂,满脸自豪,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
心里一激动,又见亲戚们太过小心和低三下四,她便想在他们面前显摆能耐,以证明自己顾念亲情。又证明孙子是是多么孝顺看重自己,遂安慰他们说,她照顾侄孙是应该的,再说黄家如今不比从前,能照应得了。
“……嫂子是没看见。送什么的都有!有吃的有用的。老大家如今可好过了,连地里的活计都有人帮忙做了,猪草都有人帮着割了呢!……”
她满口炫耀,仿佛孙子就是泉水村的父母官。
亲戚们顿时满目艳羡,赞叹不绝,同时心里麻烦黄家的内疚也减轻了许多,神色坦然不少。
黄元暗自长叹,丢给娘一个安慰的眼神。
冯氏便起身,笑着对婆婆道:“娘,你陪大舅母她们坐,我去厨房催催,看饭好了没。大舅舅他们一大早起就往这赶,怕是肚子早就饿了呢。”
大儿媳今天这样乖巧体贴,黄大娘十分满意,乐呵呵地说道:“嗳,你去瞧瞧。也不要太催,总要多做几个菜。这么多人呢,不然不够吃。”
冯氏连声答应,赔笑着出去了。
凤姑忙也说要帮忙,也跟去了。
这里,黄元陪着长辈们说话。对于亲戚们的感谢,他谦虚地说,只要亲戚们不嫌黄家穷苦,放心把娃儿搁这,他们多累些也是应该的,就怕照应不周,惹亲戚们怨怪。
大家急忙说哪能呢。
于是纷纷转向娃儿们,好一番训斥和教导。
“二娃,你要听你表哥的话;要是淘气,我打断你的腿!”
“晓得了,娘!”
“强子,你别没眼色光顾读书,小娃子要机灵些,抽空帮你老姑奶奶做些事,多陪她说说话。要是你懒,我扒了你的皮!”
“嗳!”
“铁锤,等你将来做官了,你最要孝敬哪个?”
“孝敬姑奶奶,还有黄家哥哥!”
“嗳,这才好!”
……
杜鹃正在外面廊下烧炭炉子,听了这些话十分无语。
正忙着,黄元出来,歉疚地对她一笑,轻声道:“对不住,要委屈你们了。”
杜鹃安慰地对他轻笑,道:“没事。”
黄元不再说话,蹲下身,接过她手中的扇子,轻轻对着土炉子扇风,看着炉中的黑炭渐渐变红……
梨树沟的亲戚饭后就欢天喜地告辞了。次日一早,各自收拾了衣物行装,带着娃儿又赶来,安排他们分别住入黄老大和黄老二家,从此和泉水村的娃儿一起读起书来。
然读书这个营生不像种地,撒了种子几天内就能出苗,“十年寒窗苦”,短期内是没有效果的;再说,各人资质和心性也不同。有些娃儿不爱读书,还有些娃儿往日野惯了,骤然被圈起来逼他读书写字,他便受不了。
因此两点。黄元开馆十来天后,待新鲜劲头一过,娃儿们便在学堂里闹出种种事端来:有的逃学,有的打架惹事,或者撕了书本、打碎砚台的,为此受罚不知多少。
有些爹娘望子成龙,把娃儿打骂一顿,依旧还叫他去上学;另有些爹娘见花了束修不说,娃儿学了好些天,才认得没几个字。家里倒少了人干活,略算算账,觉得很吃亏,又嫌考秀才之路实在遥不可及,便索性不叫娃儿去了。
一月后。竟有二十来人退学了。
这原在杜鹃和黄元意料中,便将束修退给他们了。
再说黄大娘,一月下来真是心力憔悴、差不多要病倒了。
自从侄孙们住进家里后,她为了在娘家人面前长脸,且这事是她一力主张答应的,因此不敢抱怨,勤勤恳恳打理家务、伺候一家子茶饭。
可往日伺候自家人。儿孙的生活习惯和脾性都是她熟悉的,心中不存他念,做事自然一心一意,现在却不同了。
先说煮饭。
家里整整多了六个娃儿,无论饭粥,一煮就是一大锅。炒菜更要费心。每次舀米粮时,她心里便肉疼不已,再无当初收礼的喜悦和风光,且十分怀疑她收的那些米粮物资到底够不够侄孙们吃的,长此下去。家里能贴补过来吗?
再说洗衣裳。
多了六个娃,每次洗衣都是两大盆,她累得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却丝毫不敢抱怨一声,因为她看出小儿媳不大高兴,每天都外出地里干活,家里的事也不大管,也不伸手帮忙。
最后,她觉得家里生活完全乱了。
以前,小顺是黄家老幺,却极懂事乖巧,很少淘气捣乱,所以黄大娘耳根清静惯了,家里也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现在忽然间来了六个娃儿,不过六七岁到十来岁不等,凑一处什么话不敢说、什么事不敢做?一早一晚,叽叽喳喳吵得她头晕心烦!她先是端着姑奶奶的架子大声呵斥管教他们,后来渐渐连呵斥的力气都没了,也没兴趣呵斥了。
然这一切都是她自找的,她无法跟人抱怨。
每每听见村里人赞叹她好性子、顾娘家,她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满心沉甸甸的,不知这日子什么时候熬到头。
黄大娘不好过,杜鹃家自然也遇见相同情形。
姐弟姊妹们之间言笑无忌,多了外人,总是不爽。好在家里虽然增添了些事务,外面农活却有人帮忙,姊妹几个合力操持家务,十分麻利,便不像奶奶那么难捱。
秋收开始,私塾放三天假,让学生们回家帮忙。
黄家也忙起来,割稻子、收玉米、砍芝麻、拔黄豆、挖山芋,杜鹃姊妹还上山打板栗、捡菌子、挖药草等等,每天都有活计。
黄元并不是万事不理,偶尔也会下地。
这日清晨,他跟爹娘下地砍芝麻。
到了地头,冯氏吩咐道:“元儿,你别砍芝麻了,你去把那几棵葵花盘子割下来。小心些,别把手刺破了。弄下来装这个篓子里。”
黄元知道娘照顾自己,忙提着篓子去了。
家里并不需要他干活,他跟来是为了陪爹娘,并体会农家耕种的辛苦;再就是为了观看远山近河、田间地头的诸般景致和民风,为诗文书画积累素材、激发灵感。
因为之前已经采收了一批,地里只剩十几棵葵花,他很快割完了,便坐到地头,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看起来。
看一会,他抬头打量远处山峦并附近田野,静静遐想一会,再低头看书。渐渐的,晨雾散去,阳光乍出,山川明朗。
忽听一声清脆娇嫩的“哥哥”,黄元抬眼,只见那边地头来了一红一紫两个女儿,披着长发,正是杜鹃和黄鹂。
黄鹂在地埂上飞跑,轻盈的像只蝴蝶。
等到了近前,黄元见她二人长发半干、面色光洁粉红、眼眸黑亮澄澈,衣裤也是才换的干净的,便知道她们晨练后才沐浴完。这份清新美丽,他竟不知用何词句形容,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清晨带露的花朵,娇艳的画面,恰似眼前少女。
“你们来了!”
他站起身对杜鹃笑,心中柔柔的感触萌动,仿佛含苞待放的花朵,正被喜悦之情撑得慢慢绽放!
黄鹂过来抱住他胳膊,笑嘻嘻地叫道:“哥哥!”
黄元也没应,笑着替她顺了顺被风吹得凌乱的长发。
ps:
感谢“197067”、“何思瑶”、“kkmay‘投的粉红票,还有“一一mimi”打赏的平安符。
第277章童言惊心
杜鹃四下打量一圈,笑问:“在这看书,你不嫌吵?”
附近田野里,散落着不少做农活的人。
黄元笑了,告诉道:“也不知怎么了,若是别的地方,我最不耐烦扰的;可在这里,我竟不觉得,好似他们也是这山川田野的一部分。”
杜鹃却立即明白了他的感受,因为刚才走来,远远看着这边苍翠的山峦,和山脚下散落的劳作农人,像极了一幅画,浑然天成。
她走近来,道:“收拾收拾,回家吃饭去。”
随着她人的靠近,清风送来若有若无的少女气息,不似花香,胜似花香,黄元心中一颤,脸就红了。
他转过脸去,微笑道:“爹和娘砍完了。”
杜鹃看去,爹娘已经将两垄芝麻全砍光了,铺在地里,现正在砍黄豆,也快完了。她便高声道:“爹,娘,回去了。”
冯氏忙直起身,道:“你们先走。我跟你爹就好了。”
黄老实也道:“嗳,元儿你们先回去,我们马上就来了。”
黄元答应着,忽转脸看见山脚的牛,忙对爹说,他先把牛牵回去。黄老实就道:“你牵,你牵。”儿子关注这些,只让他觉得亲近,感受到他已完全融入这个农家。
于是,他姐弟三个就顺着地埂往山边去了。
黄鹂蹦蹦跳跳地在前跑,黄元便与杜鹃并肩而行。
他侧脸看向身边的少女,高挑的身材,只比自己矮一些儿,如花容颜近在咫尺,清甜气息时时飘至鼻端,黝黑光滑的长发也随风扬起,丝丝缕缕拂在他面上。
他觉得自己有些心猿意马,便强摄心神,转过头去。要找些话题来说。因看见爹娘刚砍倒的芝麻,便问道:“这芝麻不挑回去?”
杜鹃道:“不挑回去,就搁地里。”
又进一步解释道:“搁地里晒。等晒干了,芝麻壳就炸开了。那时候把大簸子扛来。把芝麻杆放上去,拿棒槌拍打拍打,芝麻就跟流沙一样,就都倒出来了。”
黄元“哦”了一声,又不解地问:“既这样容易,倘或芝麻粒漏在地里怎么办?不如挑回家,放在簸子里晒,岂不更好?”
杜鹃道:“那当然好,可家门口放不下。像黄豆是肯定要挑回去,搁院子里用连枷打的。样样都弄回去收拾。把家门口弄得尘土飞扬,屋里容易积灰;不如就搁地里,小心些看着,等一晒干就来收,不会漏的。”
黄元恍然。忽见杜鹃低头笑,忙问:“笑什么?”
杜鹃愉快地回道:“没什么。”
她心里却想,自己原是什么都不懂,如今对农家事竟十分精通了。唉,这日子,也算延续了上辈子的田园梦想!
撇一眼身边少年,虽认定他是旧人。心里却怀着初恋的甜蜜和羞涩。这时候,她忽然觉得,他没有前世的记忆也很好,一切重头再来,让她对生活满是新奇和憧憬;不可知的未来,更激发她奋争的动力和探寻的激情。以及勇气。
只是,这姐弟关系……
一定要揭开!
心里想着,脚下不自觉跑起来,追着黄鹂去了。
黄元望着她的背影,有些诧异。觉得她像是避开自己,但他分明感觉到她的喜悦,甚至,还有点羞涩!
他就傻了。
不行,这姐弟关系一定要撇清!
一路思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