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逍遥灵帝传说 >

第344章

逍遥灵帝传说-第344章

小说: 逍遥灵帝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愤之中,王娇鸾一口气写下《绝命诗》三十六首,把两人的相恋相交过程逐一道出,也抒发了惊闻变故后,自己的悲痛之情。

其中两首,尤其悲愤。

其一:“从头一一思量起,往日交情不亏汝;既然恩爱如浮云,何不当初莫相与!”

其二:“可怜铁甲将军家,深闺养女娇如花;相思债满还九泉,九泉之下不饶汝!”

王娇鸾毕竟是武将之后,悲愤之后透露出刚烈之气,誓死也要报复负心郎。

她写好了三十六首《绝命诗》,原本是想让孙九再往姑苏一行,送给周廷章,试探一下是否能唤回他的真情。

然而孙九却痛恨周廷章的绝情寡义,坚持不肯再去见他,王娇鸾无可奈何。

这时,恰好王千户有一件公文要投递到吴江县,是商议有关南阳卫所逃军一事,事属军机重事,有专差前往。

公文照例又是通过王娇鸾之手经办的。

她见机则心思一横,想出一条绝计,便把昔日与周廷章唱和之诗笺、二纸婚书、绝命诗等整理好,一同封入公文包中,以火漆封印,打发公差上路,她父亲对此毫不知觉。

当天夜里,王娇鸾慢条斯理地沐浴、薰香、化妆、更衣。午夜时分,她拿出昔日失落的罗帕,沉思良久,然后自缢于日阁中。

这里南阳卫的专差到了吴江县,县令拆开公文包,除了公文外,竟还有一大包诗书稿件。

待他仔细看过,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可是,碍于周家乃三代学官,名望颇高,他小小县令不便查办。正好这时都察院樊公祉,巡视来到姑苏,县令把情况及资料都禀明了樊公祉。

樊公祉十分怜惜王娇鸾的才情,更加痛恨周廷章的薄情,便下令将周廷章捉拿候审。

另外,他又派人送加急文书到南阳,想传来王娇鸾,以便当堂对簿。若周廷章心回意转,就索性劝他们和好,成一夫二妻之好事,以皆大欢喜。

然而,公差带回来的消息,却是王娇鸾已自缢殉情。

樊公祉气愤填膺,立即把周廷章提上公堂,历声斥责道:“你调戏官家女子,一罪也;停妻再娶,始乱终弃,二罪也;因奸致死,三罪也。有此三罪,你罪当应死!

当初婚书上,写过‘男若负女,乱箭亡身’,我没有箭来射你,却可用乱棒打死你,以为薄幸男子之戒!”

周廷章愧悔交加,无话可说。

樊公祉一声令下,衙役们一阵乱棒。周廷章转眼间血肉模糊,毙命棒下。

多情女空抛真情,负心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留下更多的是遗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一十章 秋香与唐伯虎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王娇鸾,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金霞冠,戴在头上,放出金霞三四十丈,既可伤敌,又可隐身。

高峰跟王娇鸾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王娇鸾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王娇鸾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王娇鸾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王娇鸾,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王娇鸾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王娇鸾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王娇鸾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是明朝的秋香。

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号称“吴门四家”。其中领衔人物,是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唐伯虎与无锡华府美婢秋香结下的三笑姻缘,也是世传美谈。

华府的主人,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翰林学士华虹山,为人清雅,取仕而家居,府第设在家乡无锡郊区。

华家的家境殷实,仆侍如云,婢女也不计其数,而最出色的要数华夫人手下的四香,分别是春花、夏荷、秋月、冬梅,又称为春香、夏香、秋香、冬香。

四香在华府中有特殊的地位,只为华夫人一人服务,而且仅做一些轻巧精细的活计,还可调派府中其他仆侍。

四香之所以能享此殊荣,除了因为她们模样儿长得周正可爱,主要的还是因为她们心灵手巧,口舌伶俐,做事细致周到,深得华夫人的赏识。

而四香之中最为优秀的,就要算秋香了。秋香自小父母双亡,在华夫人身旁长大,不但长得秀美娇俏,而且聪慧机敏,善解人意。

华夫人有什么意图,有时并不须说出口,秋香便能心领神会,办得妥妥贴贴。

华夫人是知书识礼的名门淑女,受她的影响,秋香也略能识文断墨,而且神情举止,也有着不少大家闺秀的气韵。

所以华夫人对秋香犹为看重,把一些重要的事项都交给她安排,把她看成是半个贴心的女儿。

这年春天,好善信佛的华夫人,特意前往茅山古寺进香拜佛,随行的有四香和其他一些仆从。

茅山又叫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在半山上有一座古庙,香火非常旺盛。

华夫人一行,从无锡乘船,直到戚墅堰河渡口停住,舍船乘轿东行。

一大群仆从,拥着几乘华轿逶迤而行,径过句容县城时引得不少人驻足观望。

句容城中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坐第二轿中的秋香一时兴起,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向外张望。

这一望正看见市边有一群少年围成一团,争相请一位年轻公子在他们准备好的素扇上作画,一个个争先恐后,好不有趣。

被围在中间的那位年轻公子,似乎兴致很好,手拈一枝画笔,神清气闲地左涂右抹,每每只需几笔,就能画好一个扇面。

得了画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捧着,像是得了什么宝贝。

见此情景,轿中的秋香不由得嫣然一笑。

这一笑本是无意,却不料这时那作画的公子恰好抬起头,正正受了这一笑。

作画的公子似乎受宠若惊,呆呆地望着轿子,手中的画笔不知不觉也蹭到围在他身边的那些人的衣服上了,竟也不知收回。

轿里的秋香,见自己的一笑竟被人察觉,连忙放下轿帘,规规矩矩地坐在轿中。

为人作画的公子,怔怔地目送着轿子远去,却再也无意画画,收笔就走,也不管那些没得到画的人怎样苦苦相求。

这位作画的公子,原来就是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

唐伯虎名寅,伯虎是字,自号六如居士,独禀异秀天资,才情横溢,不但写的文章风采俊逸,特别是能画一手绝妙的山水人物画。

他作画随兴致所至,风格飘逸,笔调恣肆,被人称为神来之笔,是当时人们争相收藏的妙品。

明孝宗弘治年间,唐伯虎曾应乡试,荣登榜首,成为举人之魁——解元。

而他并不着意于继续努力进取,才高气傲,性格落拓不羁,常醉心于诗酒书画,流连于风花雪月,过一种放浪随意的日子。

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他约了二三个好友,同船到茅山游玩,从茅山古寺归来的路上被人认出,硬缠着他题画。

唐伯虎被一路春色感染,心境十分爽朗,也正手痒着想画上两笔,所以欣然应允,接过别人早已备好的纸笔,开始抒写心中的春情。

谁知他一开了头,竟收不了尾,周围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不断闻信赶来,直让他应接不暇,但他依然兴致勃勃。

然而,秋香那迷人的一笑,却使他的画兴戛然而止,所有的心思都只顾得回味那摄人心魂的一笑了。回客舟的路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刚才稍纵即逝的那一幕。

身为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对女人的风韵可以说是历经颇丰,但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谁都比不上刚上轿中那位女子的浅浅一笑,更让他动心。

虽然他不了解那女子的身份,可那端庄俏丽的脸蛋,蕴含着盈盈秋水的大眼睛,真让人看了着迷。尤其是那一笑,娇而不媚,艳而不俗,似乎展开了一片春意盎然的天地,怎不引人想要融入其中。

唐伯虎闷闷不乐地回到舟中,几个友人正等着他,准备在舟上休息一夜后,第二天起航返回苏州。这一夜,唐伯虎神思迷离,辗转难眠,想到夜半时,忽然生出一条妙计。

他稍稍合计后,猛然大叫一声,翻声坐起,狂呼不已,捶首顿足。

同舟的友人被他惊醒,急忙拉住他,问其何故。

唐伯虎故意迷糊了半天,才心存余悸的道:“刚才梦中见到一员天神,红发獠牙,身高丈余,手持一杆硕大金杵,直朝我打来,说我进香不虔诚,得罪了天帝,派他前来责罚我。

我叩头再三哀求,他才勉强说今日姑且饶过我,但必须在天明时,只身持香,沿途礼拜,到茅山古寺中谢罪,否则再来惩罚我。”

友人纷纷宽慰他不必放在心上,但他依然不放心,坚决的道:“还为遵奉神教,明日独自上山进香,你们可以驾舟先回,不必等我。”

好友拗不过他,便同意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一早,唐伯虎离舟登岸,又返回句容城中,委婉地向人打听昨天招摇过市的那队人的情况,终于得知原来是无锡华学士夫人所率进香的队伍。

而其中最美的,是华夫人的爱婢秋香。唐伯虎认定,那莞尔一笑的姑娘,就是秋香。

唐伯虎并不因秋香是一位婢女,而有退却的念头。他已认准,那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决不因为她的身份低贱而改变看法。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一十一章 三笑姻缘

探知华家的画肪明日一早将启程返回无锡,唐伯虎便悄悄雇了一叶小舟,让船夫将舟靠近华家画舫停泊。

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可一想到悠然神往的美人就近在咫尺,心中有几分踏实,又有几分悸动。

整整一夜,唐伯虎想入非非,思绪在半梦半醒之间飘浮。

晨曦微露时,唐伯虎爬出狭小的船舱,到船头上坐下,四周水面上晓雾朦胧。

画舫和小舟,都像飘荡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令他更加心荡神移,幻想着自己与佳人在天宫云端相拥。

就在唐伯虎心猿意马时,猛地一盆冷水从天而降,浇在他的头上。

他骤然惊醒抬头望去,却恰好看见那秋香站在画肪舱窗前,端着脸盆在发窘。

本是生出一股火气的唐伯虎,见水是从美人手里泼出,顿时火气消散,仿佛觉得那水是一股醇香的清醴,美美地滋润了他的心头,望着美人深情地露出笑容。

那画肪上的秋香,因晓雾遮掩,不小心把洗脸水泼在临船客人的身上。

正不知所措时,见那客人抬头,却是前日里在街上过看到的那位题画公子,此时淋成了落汤鸡,不但没责怪自己,反而对自己微笑,当下心生庆幸,也悠然报之一笑。

唐伯虎又被这灿烂的一笑迷住了,待他镇定下来想搭腔时,秋香已经落下画舫窗纱,画舫也缓缓起动了。

唐伯虎急忙吩咐船夫操浆,紧随其后,并掏出一锭纹银抛到船夫手中。

船夫领会其意,卖力地划着浆,紧紧尾随着画舫前行。

一路顺风船速,晌午过后,画舫和小舟同时抵达无锡。

在行船过程中,再也没见到秋香姑娘露面,唐伯虎只感心中空落落的。

画舫停稳后,华夫人在众婢女的簇拥中下了船,登上前来迎接的华轿。

婢女中的四香,也是坐轿的,只是轿子略小一些。服侍夫人上了轿之后,四香转过身,各上自己的轿子。

秋香转身的时候,一抬眼,正望见也已下了船、正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唐伯虎,见他那副痴痴呆呆的神情,又不由得意味深长地对他一笑,然后上了轿。

她这第三笑,真让唐伯虎欣喜若狂。素不相识的美人,竟对自己一笑、二笑、三笑,定是笑中有深意。于是,他紧追着秋香的轿子往前走。

转眼来到朱门高耸的华府门前,几乘轿子和后面跟着的一大群仆侍,鱼贯入门,唐伯虎跟在后面居然毫不思索的也往里迈步。被守门的仆人拦住,他才回过神来。

怎样才能见到牵肠挂肚的美人呢?

唐伯虎也曾想递上名贴直接拜访华学士,以他的名声,必然受到礼遇。

可那样的话,又怎样去向人家求见一个婢女呢?思前想后,他想出一条“苦肉计”。

首先,他到当铺买下一套已经洗得发白的蓝布儒衫穿上,然而酝酿了半天情绪,来到华府门前不远处,双眼含泪地踱来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