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洎为淳歌倒上一杯豆浆,说道:“金氏镖行建于与十九年前,因为夏家押镖而发家,倘若是了解你的人,自然能猜出你与金氏镖行的关系。”
“镖行成立之时我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鲜少有人能想到的。”淳歌在心底不由得叹服林洎的心思缜密。这样出色的男子是他的相公,若是说出去不知会羡煞多少人呢。
“你此番将镖行拉出来,莫不是摊牌?”金氏镖行可是横跨有苏南北的镖行界的龙头老大,淳歌此番放镖行相助南王不正是****了镖行幕后的掌舵者是自己吗。
“他以为我欺负,我就让他看看我的价值。”淳歌口中的他自然是苏见豫了,在乐水一事上,苏见豫的处理方式委实让淳歌恼怒。
“你有镖行在手,他自是不会再看低你或是随意地算计你,可你却也会成为他的眼中之钉啊。”林洎不得不承认,淳歌此举是伤人伤己的行为,苏见豫虽会因为顾及淳歌背后的势力而有所收敛,但这些就像是双刃剑,淳歌的保命的东西,恰恰正是要命的东西啊。
“是钉子还是助力,一切都在他的手中,以他对我的了解,一定不会贸然与我闹翻。”淳歌还是很了解苏见豫的,这家伙一定不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与他撕破脸皮。
“他只会心心念念地将你手中的势力,变成自己的势力。”苏见豫最擅长的手段就是吞并势力,林洎年少时曾为苏见豫培养了多个势力,但是在时机成熟后,苏见豫还不是毫不犹豫地将林洎踹到了一边,由此可见,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说我若做大,将来是不是会很难脱身?”淳歌手中的一切都是他的保命符,倘使淳歌失去所有,他将会变成浩大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你我若想脱身,只怕难于上青天啊。”以苏见豫多疑的性格,哪里会让淳歌与林洎安然离开京城,虽说不会要了他俩的性命,但难保不会囚禁他们一辈子啊。
“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大不了兵行险招,大家摊牌。”淳歌已经下定决心离开这个暗无天日的官场了。
“摊牌倒也不用,你我联手,即便是他也要忌惮几分,咱们可以交易。”林洎何尝没有想过退路,只是若只有他一人,那么他便能带着淳歌遨游天地,但林相却是一个变故。
“如今想着些都还远着呢,处理好南王的事儿,也好给咱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淳歌叹了口气,只盼着苏见豫会看在淳歌与林洎立功的份上,别再出些阴谋诡计了,他真的很累,累到不知何时会对苏见豫寒了心。
“你先休息一下吧。”林洎看到了外边的林木,便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朝着淳歌微微一笑示意自己出去一下。随后才与林木到了别处。
“公子,相爷让您回去。”林木也是早上才收到林相的消息。虽然前段日子皇上下旨让淳歌与林洎不用回京城。但只要针对的还是淳歌,并没有明着不让林洎回去,因此林相才想将林洎给叫回去。
“他又有何事?”林洎并不喜欢林相干涉自己的事儿。
“相爷没说,只说让公子赶紧回去。”林木只是接到林相的口信,林相也没有说明发生什么事儿。
“你传口信回去。让林相按兵不动,正月以后我自会回去。”林洎早就将时间借给了淳歌,自是不能再这个紧要关头离淳歌而去。
“是。”林木虽然是林相派给林洎的人,但是这多年下来,林木已然成为林洎的心腹,对林相是有惧怕,可心却是向着林洎的。
“去吧。”林洎望着院子里那棵梨花树,看来春日的脚步也快到了。
“林相向来不插手你的事儿。要不你先回去?”淳歌无意中听到了林洎与林木的谈话,他霸着林洎也有些日子了,即便林洎与林相父子不和,他也不能不让林洎回家吧。
“你不用为我烦心,我有分寸的。”林洎转身将脑袋埋进淳歌的肩膀,他眷恋的这种气息,他舍不得离开,纵使这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前的宁静。
“你陪着我。我过的很安心,下一次换我陪着你。”淳歌揽住林洎的腰,深深地吸着林洎身上独有的宁静的气息。
“好”林洎喜欢这般安安静静的幸福。他的淳歌,真好。
两天后,南王带着一批淳歌并不认识的老者,到了驿馆,淳歌虽是借住,但也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带着这波人来到苏祐仁曾带他来过的酒楼。
“这位便是官大人吧。”一个老者端着一碗茶,便向淳歌走来。
“正是晚辈。”淳歌见那人起码得是有六十岁,急忙作揖说道。
“不敢不敢,老夫久闻大人才名,今日一见,真真是个妙人。”此人正是南王手下第一谋士,余老,他年轻是也是颇有名望的才子。
“不知您是?”淳歌可不敢托大,人家本是南王手下的人,现在淳歌应是要与人家分一杯羹,不管这人是官员,还是平民,淳歌都得放低姿态啊。
“老夫姓余。”那老者显然不想多说什么,免得有倚老卖老的嫌疑。
“西南余老,晚辈久闻大名。”淳歌起身再度行礼,这人可是西南的老牌才子,在西南声望极高,淳歌也曾想要去招揽,奈何这人居无定所,想不到这人竟被南王找去了。
“大人见笑了。”余老对淳歌这种谦卑的态度很是受用,虽然淳歌的官位比他高,可余老却是和淳歌父亲官鹏同时代的才子,辈分这东西,很是重要啊。
“不知王爷今日这么大的阵仗是为何啊?”淳歌的脸上露出恰当的疑惑,似是不清楚今日的聚会,其实他正掐着手指算日子呢,南王比他想的那一天还早了一天呢。
“本王已经定了日子去京城,只是南方无人守卫,本王心中不安啊。”南王说着话之时,眼神是时不时地偷瞄着淳歌。
“南方有世子在,王爷大可放心。”淳歌不假思索,说道。
南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淳歌没有别的心思啊,那么他也能将南方交给淳歌了。
“子谨啊,你少年老成,又要巡视南方,本王准备,让你替本王管着南方。”南王不是不懂放权,相反他会给手下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权利,用来收获人心。
“王爷万万不可。”淳歌果断地拒绝,这时候所有的南王带来的人便起了作用,每人你一言我一语,像是硬要劝服淳歌似的。
最终淳歌在大家殷切的期盼下,只能勉为其难地说了句:“诸位的好意淳歌心领了,要不这样,若是小事,淳歌便自行解决,若是大事儿,便众位商量,这样可行?”
“行”余老第一个赞同,他还真的是很欣赏淳歌这种谦虚的性格呢。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看到,淳歌在低头的同时,嘴角闪过的那一丝丝的笑意,如此地意味深长。
第三百四十七章 引“人”入,胜7
第三百四十七章引“人”入,胜7
北方的腊八粥很是好喝,即便淳歌回到东南还一直念念不忘,只可惜这一年的腊八节淳歌与林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所以淳歌准备在分离的前一天,好好同林洎过一日平常夫妻的日子。
“淳歌,还没好呢?”林洎瞧着那一锅五颜六色的粥,闻着那种诱人的香味,早就饿得个底朝天了。
“你以为腊八粥很好煮吗。”淳歌可是特意花了好几天,这才学会了腊八粥的做法。在南方大多数人吃的都是腊八饭,他这是第一次正式地煮一碗腊八粥。
“怎么会呢。”林洎拿了块巾帕,为淳歌擦去额角的汗珠,笑道:“那为夫便说个腊八粥的故事给你听。”
淳歌是什么人啊,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什么故事他没听过,但他就是喜欢那些故事从林洎的嘴里说出来,所以他也不打断:“说来听听。”
“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林洎就差没有拿把扇子,否则那德行与淳歌是如出一辙的,他自己是丝毫没有注意到。
“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传说在天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林洎话音一顿,转身为淳歌倒了杯茶,接着说道:“最初并无收获,然苦修六年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故百姓在这一天吃粥,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百姓把它叫做佛粥。”
“不错,确是有这个传言。”淳歌当然听过这个故事,他盖上锅盖,端起林洎给倒的茶水说道:“我这儿也有一个腊八节的故事。”
“洗耳恭听。”林洎故意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说道。
淳歌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说道:“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你这故事倒是新鲜。”林洎看过古今这么多的典籍还从未见到这个故事呢。
“我在松城任职时,一个老****和他孙子说的,当时一听觉得颇有几分道理,这才记下了。”淳歌那会儿还为那老****的故事而震惊呢,心想一个老妇都能说出这般哲理的故事,想来松城一定是一支发展文化的潜力股。
“我当你俩在做什么,迟迟不出来,原是在这小小的厨房,摆摊当起了说书先生。”林木与小旗子在外边等着心急,没想到一进门就听了两个故事。
“这粥估摸着还要好些时候,要不你俩也来说说?”淳歌指了指身旁的椅子,说道。
“行啊。”林木可不知道客气为何物,一屁股坐到了林洎身边,说道:“小旗子,你先说。”
小旗子刚坐下正准备听故事呢,未曾想,这便轮到自己了,幸好他还真知道几个腊八的故事。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有三个儿子,那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大人认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保全一年的平安。”小旗子还记得这故事是有一次季乾跟他说的呢。
淳歌俩人听完便将视线转移到了林木身上,饶是这家伙脸皮极厚,也不好意思不开口。
“说是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林木干干地笑了两声,似乎不怎么好意思看林洎,因为这故事就是林洎在游历长城边角之时收集的。
“粥好了。”淳歌闻着味道,惊喜地叫道。
“还真香。”林木第一个扑到锅前,打开锅盖,果然是一阵香气扑鼻而来。
“啪”还好小旗子眼疾手快,否则这第一碗粥就要被林木给盛走了。
淳歌与林洎相携而来,趁着林木和小旗子在争吵,赶紧盛了一碗,不尝